绿林网

《社區設計》读后感精选

《社區設計》读后感精选

《社區設計》是一本由山崎亮著作,臉譜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320,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社區設計》读后感(一):当聊起社区设计,它到底是在设计什么?

面对社区、面对社会,更具体一些,面对中国的国情与社会现状,设计可以做什么?其实通过这本书我在畅想也在反思,甚至更有些迷惑了。因为中日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文化的根源差异,国民素质不一,这都成为脱离本书后在真实世界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第一次看到此书,是在一位台湾同事的书桌上,是难啃的繁体和竖型的排版。偷偷翻了几页,“这个世界还有变得更好的可能”,这一看就是位充满人文、浪漫情怀的设计师发出的感慨,也深深戳中了我。作为一位念了七八年设计专业且做着设计咨询工作的社畜一枚,感到国内的设计环境和社区文化并不乐观,但是内心深处还是有着美好幻想。当时迫于加班赶工,没来得及细看此书。

再次忆起这些触动已过了一年,在我辞职后的闲散时光里,也是在我决定重回内心最想从事的公共服务设计、社区营造、构建可持续社会,这些课题是我之所以对设计保持热情的原动力,关于社区的书不多零零碎碎买了几本,最先看完的是这本(买了简版的

《社區設計》读后感(二):社区设计,不仅仅是“设计”

多抓鱼淘到的,当初正好在写田野报告,觉得可能有点用,读完发现确实很有用,但是很惭愧,到现在才读完,读完心潮澎湃。本书是作者通过做过的社区设计实例进行他的经验分享,文字平实,可读性强,并没有理论方面的阐述,但是这样的实例与经验分享,有时候更珍贵而直观,告诉你应该如何进入到田野,如何与社区居民打交道,如何开拓思维。作者的社区设计其实已经可以算是社区总体营造范畴内了,社区营造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社会问题,即,设计的不是物件与装置,而是人与人的羁绊。这需要各方主体的坚持与配合,包括政府方面的理解与政策支持,设计方要有一个热情,创新而具有执行力的操作者,居民方面也要配合。暑假泡了一个月的社区,实属一言难尽,自上而下的权力控制是层层传递的,感觉不是居民在营造,而是上面想营造什么,再去展现出来,可能有些夸张了,但是当时看到的有些所谓的营造确实有一种浮于表面的感觉。之前也说了,社区营造是一个整体的活动,但是就目前这边的情况来看,距离日本等社区营造的先锋地区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希望以后社区对于居民而言,不仅仅是住处,更是自己的家。何以为家,唯有羁绊。

扣一星给书本身扣一星,某一章里面居然有两个第二节,之后有机会把简体版买来再读一遍。

《社區設計》读后感(三):社區營造的有趣案例

這是一本關於社區營造實際案例的書,在維基百科上擷取一段對社區營造的定義:以社區共同體的存在和意識作為前提和目標,藉著社區總體營造理念的推動與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地方公共事務,凝聚社區共識,讓各地方社區建立屬於這個社區的意象。

書裡提到的案例都很有趣,我有另外翻了一本匯集台灣社區營造案例的書《反造再起》,對比之下這本真的比較好看也比較好玩。

為了一個公園兒童遊樂場,作者山崎亮拿著他的企畫書去向日本的聯合國基金會提案,花了一年的時間才正式展開專案活動。讓不同國家的兒童聚在一起,在互動之間發現彼此不同的價值觀和社會文化。在工作營進行中,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總部資深總監結束蘇門答臘災區的行程後到訪,看到便斥責把世界各地的兒童帶到山裡玩樂根本不是聯合國基金會該做的,作者向他說明:「已開發國家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能做的難道只有募款嗎?對於生活在已開發國家的我們來說,看著海報上因為營養不良而鼓著肚子的黑人小孩站在泥巴路中央哭泣的模樣,只會讓我們心疼某個遙遠國度還有這麼不幸的孩子。但是這次的活動,是為了讓孩子們了解,世界各國的孩子實際上與我們並無二致,身處的條件環境卻完全不一樣,讓孩子以共通點為基礎實際感受彼此的不同之處,不是也很重要嗎?」總部的資深總監最後還是給予這場活動正面的評價。

另外一個笠岡群島的振興計畫,笠岡群島由七座島組成,各島的居民對活動沒有興趣,也不太想和其他島的居民合作,於是團隊從孩童著手,大人們只會想到一堆「辦不到的理由」,但是孩子不會,讓孩子想像十年後的島,將孩子認為今後該採取的措施記錄下來,也請孩子們訪問島上的大人,蒐集大人們的意見。在發表會上把企畫書交由給大人,大人們馬上動員了起來。

這兩個我比較深刻的案例都是以孩子為出發點,因為在我刻板印象中,大多的提案是以較可行或較易執行為出發點,而有控制權與決定權的往往是大人,甚至在第二個案例大人不願執行往往便無極而終,但是作者在每一個案子都能不忘初衷,去執行真正能對社區發揮營造效益的提案,雖然過程麻煩又花時間。

《社區設計》读后感(四):书评

这本书好像只是再讲作者过去的社区设计的案例,说到底讲的是cocreation在社区环境上的实践。书里写的更像是一个事务所的广告单,给自己做过的案例背书。可能是作者太少提到社区设计中的方法论问题,通篇读下来设计师在当中的作用更像是个协调人员或者facilitator。用什么样的逻辑和设计思维去解决各种问题是更加有意思的点,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当中的问题可能会是一个更有价值的切入点。这本书可能比较适合刚接触social design,对设计和社会服务都保佑满腔热情的预备设计师。

其实看见这些案例可以有不错的结果还是让人欣慰鼓舞的,其实让设计的价值更多真正地发挥到社会公共领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对于中国的情况,我对于social design的担忧在于,国内公民意识尚未觉醒,容易变成最终变成一个自嗨的活动。即便有人抱着好奇心来参与,我们很容易在这些对谈中忘记了开始的初衷然后没有预兆地结束了。至少在我看来这件事在城市里比较难有有实际输出的发展。也许在乡村邻里件互动更多的地方,社群结构更加集中和关系连接更加紧密的环境里有更多可能性。毕竟在时间是稀缺资源的现在,再强大的公民意识也抵不过996的压榨。但这只是社区设计的第一步。cocreation最重要的是人,社区人(用户)自己的参与和反馈进一步让设计产出进一步发展。即便人我们集齐了,还要考虑后期的参与动力,也许最终阻力大过动力,开始投入的金钱和时间也就流产了。

我们总是为设计解决了问题而肯定设计的价值,在介入社区解决社区问题的时候,设计有它自带的劣势。在这本书里,设计师的存在好像更像是一个社工或者是社区街道办的角色。把人都集中在一起,再用设计师的思维facilitate。但是相比社工,我们离社区更远,如果对社区没有一定的认识,或者没有深入社区的打算,我们即便带着满腔热情最终也可能是盲人摸象。相比社工或者其他CSR工作者在这方面的专业,我们用设计思维解决问题很多时候指关注即时的反馈,但是对于社区设计它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着的产品。我们很少有社工和CSR的评估机制和指标作为反馈。

但是设计师确实可以在这当中找到属于他们的位置的,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在中国的特殊环境下,这个介入牵扯到的方方面面,每一道都是难啃的骨头。我们有社工,emmm,母校的王牌社工专业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被取消了,社工的处境和他们在社区当中举步维艰的状况也是可想而知的。连带着一系列的NGO和NPO可以发挥的影响力也是极度有限的。zf的参与会是强有力的,但是这种paternalism的管理和介入下,社区的互动也许会变成一种僵化的制度。社区内的cocreation也就失去的它的价值。

我当然希望看见更多的案例的发生,知道一个在国内做social design的公司,一直在关注他们,在自己做毕设的时候也列为案例。作为一个设计咨询公司他们更加关注社会议题,也会帮公司出就CSR课题出设计方案,但是在调查报告和相关的设计方案出来以后就戛然而止,没有了后续的跟进。做social deisgn 是真的介入社会,把自己带进一个社工的角色里(虽然做不了社工),实践中的阻力太多,机会太少,热情很多却没办法在足够的实践中发展方法论。想法很好,却容易败给现实,书里说的很多社区公园被居民利用起来进行各种公共活动,让居民自己打理和策划活动。我想到都下如果有一个这样的地方,可能就被大妈拿来跳广场舞了,或者会被各类商家用来摆摊打广告招揽生意。别说我太悲观,前天落下管理处给我们办了元宵灯谜,去的人不知道有没有两位数,元宵灯会旁确实还有个早教公司在旁边传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