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三生三世 枕上書读后感摘抄

三生三世 枕上書读后感摘抄

《三生三世 枕上書》是一本由唐七公子著作,平裝本出版的平裝图书,本书定价:NTD 280,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生三世 枕上書》读后感(一):那些上古情事

初买枕上书的时候,是和十里桃花一起买的,上册和终篇一起。犹记得那个夜晚,随意拿起上册翻阅,却不禁为之动容,以致迫不及待把终篇也匆匆翻完,对这个故事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第二天乘动车去重庆,一路上只捧着一本枕上书,大致看了一遍后,竟恍然发现十里桃花留给我的印象竟十分寡淡。个人认为枕上书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

看了许多人对枕上书的评论,说什么江郎才尽,也太刻薄了些,一个作者的作品,喜欢便看,不喜欢便不看,不要轻易去评论一个作家的文笔,文风,文采。这是对作者最起码的尊重。

这几日放长假,又重读了枕上书,之前滤过的沉晔与阿兰若的一段也一并看了,读至结尾,却又落泪,唐七的文字,就是有这样的魅力,让人动容。很想看步生莲的后续,却在一片吵嚷中获知已弃坑,不禁难过,三叔也是如此,在一片吵嚷中搁笔,让我痛心。唐七与三叔都是我喜爱的作者,我爱他们的作品,也爱他们。希望喜欢他们作品的读者永远支持他们,不喜欢的,又何必去读,去骂,去评论。

他们都是想写故事的人,能写好故事的人。那些上古时候的故事,在笔尖静静流淌,偶尔抛开现实烦恼,读一读东荒情事,看一看九州绝恋,是否会觉得这世界仍有一丝未被玷污的美好。

我不能做些什么,只能用文字支持我喜爱的作者,也奉劝那些自以为是(原谅我用的这个词)的人,莫要再逼他们,让世间少了一些好故事。我读出了枕上书中,比十里桃花多出的一丝纠结与缠绵。

《三生三世 枕上書》读后感(二):人与人的情感终是对等的

很久未看小说了,唐七公子的《华胥引》,《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然后隔了四年再找到这本《三生三世,枕上书》,起初觉得这本书写凤九,不知会不会把浅浅居于她之下,整本书读完,这种担心是多虑了。

相隔四年,没有那么爱看小说,也没有那些旖旎的心态,自然会略过一些情节,整书中阿兰若之境当属重要情节发展,也是他们感情真正的推动力所在,也让我看的最爽,昨天晚上一口气把那第三卷读完,才放下感觉休息。

仙侠小说其实比都市小说更神奇,不像穿越小说诸多限制,所谓电脑一类都没有,仙侠小说中虽也没有但有法力,法器等等,咳,走题了。

犹记得,三生三世桃花中浅浅说:九重天上的太子夜华,不过是她做的一场梦,带着无尽苦楚和微微桃花色。而枕上书中则是:有一句话是情深缘浅,情深是她,缘浅是她和东华。四百多年的扫地婢女也未见到一面,究其原因是无缘。亦是天命石所定。但痴情的执念终换来机会,他们发展的有些快,很多人从未想到他们能在一起,两人实力悬殊大,智力悬殊大,经历悬殊大,这是一场不对等的情感。但他们在一起了,所以最后来一要压倒巨石的最后一根稻草,凤九说:我很累了,我不想要你了。

东华最后剖心为证,并愿半心护她一生,自己羽化。凤九选择与他一起赴死,最后两人都仙力尽失,在生死关头获救,站在了同一起跑线。感情或许就是这样,真正要到失去了,什么也不顾,只想在一起,唐七公子的书情节也总这样发展的,所有的灾难都会有转机,一切也都还有机会。读起来真是让人无限感叹。

很多幸福,唐七公子都是用平淡带点俏皮的写出,更让人觉得温暖不已,最后结尾亦有很平淡的一点揉发顶这样的疼爱。也总记得凤九说:我最疼你啊。

最后一句,东华的腹黑真的是比夜华过之而无不及啊。

《三生三世 枕上書》读后感(三):执子之手,夫复何求

在看《枕上书》时候,突然想起《小王子》里的一段情节:小王子问狐狸如何驯服它,狐狸回答道,“开始你就这样坐在草丛中,坐得离我稍微远些。我用眼角瞅着你,你什么也不要说。话语是误会的根源。但是,每天,你坐得靠我更近些……”

其实谁喜欢看什么书,听什么歌,看什么电影,我觉得是和这个人的经历有关系的,人总对自己身上没有或没能发生的情节感兴趣。书中凤九和帝君的爱情虽然历经很多磨难,但总归圆满,非常羡慕。现实生活中,我们其实和很多人有缘有分,但是却没能走到最后。

书中最打动我的情节是最后:

“东华,我疼,说句好听话来哄哄我”,他紧闭着双眼,声音沙哑,抱着她低声问道:“你想听什么好听话?”她含着涌至喉头的腥甜:“说你喜欢我。”他的头搁在她的肩头,她感到肩头一片濡湿,听到他在她耳边轻声道:“我爱你。”

帝君的眼泪,帝君的情话,执子之手,与子同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夫复何求。

推荐几本最近看的比较好的小说

NO1 唐七《三生三世枕上书》

NO2果果《花千骨》

NO3电线《香蜜沉沉烬如霜》

NO4辛夷坞《原来你在这里》

《三生三世 枕上書》读后感(四):废话连篇

上册的后半段几乎读不下来,要不是仍有个悬念悬着,想知道凤九如何得到东华青睐,想知道东华知道凤九痴心如斯作何反应,一定是早早弃书了。上册后面近万字都是废话。读的时候心里真的一直在想废话废话全是废话,为什么要写这么多这些旁枝末节的事?看的时候一直以一目十行的速度在快进,后来直接就是翻页翻页翻页了。直到下册开始,才觉得故事终于回到正常轨道。

全篇写的虽是东华和凤九的一段情。但最跌宕起伏,动人心魄的确实阿兰若和沉晔的一段,这两个人才是真正的情深缘浅,说不得,近不得,爱不得,恨不得,刻骨铭心忧愁无尽。也唯有这一段,作者下笔利索,省了那些自以为是的轻松和诙谐,干干净净的把这段故事说了完整。

其实全本硬伤很多,最大的问题就是作者不知道收,很多笔墨花在无关紧要之处,对细节的过度描摹到了一种因噎废食的地步。

正如大家所说,凤九的性格设定已经过分天真到了一种莫名其妙之境,而且这种常常以自以为是做底本的天真并不可爱和讨喜,倒显出了一种为傻而傻的痕迹来。这种如此着迹的拖情节描写,不止毁了人物,也生硬得让人时刻想弃书。

另外,倒叙和插叙的描写太多,结构还是很松散,这种松散,松到了颇有时空错乱之感。故事中套故事,情深中更有劫缘,这样写的初衷也许是为了增加的故事曲折性,或许是想表明东华与凤九这一段旷世之恋的百转千回。但那么多的人物和故事插进来,背景铺得那么大,过程却写得那样拖沓,收也收得那么乏力,总感觉到东华和凤九之间的矛盾没有很好的线索牵引,常常被各种无关紧要人事和描述打断,但是这些事又没有严丝密缝被联系起来,我作为花了两天时间在这之上的读者,读得头昏脑涨之余在心里骂了和问了一万次,能不能废话少说。

最后是情节。可能作者真的很喜欢使用戛然而止这种戏剧性的结尾,以达到言有尽意无穷之感,留下久久回味的空间,但是能不能不要每一次都前面废话连篇,临结束却像突然而至的车祸?完全失去控制,横冲直撞到鲁莽的地步。前面是废话连篇,后面却字字珠玑,而悬念挂得太久,中间的空间和时间那么多却没有好好将这些事组织起来指向结局,本应是小高潮火花不断大高潮有雷霆之力才对,但看似草蛇灰线伏延不断的写法,到最后的显山露水只显得突兀。败笔。

就故事的可读性来说,其实是比夜华和白浅更为曲折引人入胜一些。但那一本文字的简洁度比这本好得多。

幸好只是读来消遣。

真的佩服自己居然读完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