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波動》读后感摘抄

《波動》读后感摘抄

《波動》是一本由北島著作,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HK$80.00,页数:18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波動》读后感(一):读后断章

11月,趁着一趟香港行,我来到地处铜锣湾闹市的乐文书店,避开喧嚣在这里选了半个小时的书。因为不打算带回太多的书,我从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了购书指标——两本。其余的一概记下书目,待回去后通过网路找寻代购途径再予购之。

于是这两本书的指标在彼时显得尤为珍贵。半个小时后,我抱了一摞书开始挑选,反复再三才以确定,其中一本即是这本北岛的《波动》。

书的装帧显得十分精美,这点在拿回家后在父亲那里又得到了印证。父亲将书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一面感叹“国外的书装帧的就是好”。父亲看上去那副对书爱不释手的样子,也印证了另一点——我是他亲生的。

回到正题。我已经记不得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读北岛的。也许是从什么书里了解到了他和《今天》的故事,也许是直接看了父亲买回来的《青灯》、《蓝房子》这几本书。北岛是个诗人,诗人需要用最简洁的文字表述内容,于是他的文章一如诗歌一样简洁,各种比喻也十分优美。当然,也有些那个特殊年代的成分在里面,比如他的立场和他的经历。

这就是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不同的只是它身处那个特殊的年代。通过那个年代人的遭遇,那个年代的语境表达出来。父亲对此很熟悉,仿佛遇见了故人一般。看了小半段,就问我这书是不是七十年代写成的。因为书中的语境,他再熟悉不过。

萧凌这样的女子,现今也有。倔强、独立、内心纠结,又缺乏自信,浑身上下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我合上书的时候想,若我也活在那个时代,会不会也遇到这样的女子。那末,又会和她有着怎样的遭遇。但是,这个时代的人,都不要妄论那个时代的自己会如何如何。时代间的一些东西,是永远隔着一堵无形的墙的,一如书中那个时代的人与人之间。

《波動》读后感(二):我们还有明天;谁的明天

1.

无言以复的是我。初读小说时,我为字行间蹁跹的文字所着迷。记得刚读完书后,我心中仿佛憋着难以吐露的千言万语,提笔就仿写了许多段与书中类似的文字,写完相比较,逊色不少。但内心中的喜悦却难以抑制。

以往,读到的小说,包括中国古典文学或者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小说,读着总是闷声,尤其大段大段的心里独白,不知所云且无聊乏味。(与中国古典小说对比,便是通篇水平并不是很高的定场诗,或是叙事诗。说实话,有时候真的挺蹩脚的。)

而我第一次读《波动》是在图书馆里。那次读的是新出的三联版,装帧很朴素。从书架里抽出来,开始我是被作者所吸引的,了解不深,只知道是位很负盛名的现代诗人。

序很长,没耐心的我看了几页便略去了,读正文。没想到一口气读完了。在图书馆阅览经历中,这也是头回。

2.

为什么会喜欢这篇中短篇?说不清楚。想想看,小说的节奏很明快,有诗的简洁,画的优美,音乐的轻快,戏剧的忧伤,影片的构图、视角与调度。也许这不是全部。

晚霞。染红的浓烟。墨绿色的。河水。与柳枝。簌簌而下。落叶。

北岛很会用色彩,很会写朦胧而极富美感的景色,很会跳跃和怀疑。

是。

3.

萧凌是个矛盾而可爱的姑娘。她出身不好,但真的很有情调。(而这恰恰是她被视为异端的原因。)她会弹琴,会在夜里背一首梦幻的《梦游人谣》,洛尔迦。她也很想反叛,纵使她确实爱着杨讯,也不时刁难着这位与她之间隔着鸿沟的爱人,最后分手。用孩子告别。

有这样一个触动我心弦的情节。萧凌把糖推给杨讯:“加点糖。”

“不,还是苦一点好。”

镜头回旋。

她伸出手,“我叫萧凌。”

4.

序中也说,这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不过是一个时代一对男女从相爱到分手的过程。题材上看,也不过是平庸的伤痕小说。

但我还是钟爱这本小说,或许是对作者的偏好,或许是初读的时光滤镜所致,或许是某些片断与自己。

读一本好小说,便是与自己对话。这句话不知道是谁说的。

5.

“我们还有明天。”

萧凌粗暴地拒绝了,因为不可缝原。约定的一切已成追忆。

闪回。再看。 “我和雪花签订过合同,就是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候飘落。” “在玻璃窗上,用呵气和手指。” “四五岁的时候。”

那时候,我们还相信明天。我也是。

《波動》读后感(三):波動

我已經很久沒有在電腦上敲繁體字。但《波動》這樣的題目若只是用簡體字,仿佛平白失了個中許多重量。香港這邊給北島出版的叢書裝幀都很精美,一律的硬皮純色,上面用一些復古的雕刻性質的字體印上白色的書名,厚度也差不多,都是二百來頁,靠調整排版做到的。比如這本,深綠封面,類似舊社會時的印刷字體的題目,小説很短,每頁沒有多少行,頁遍距也很大,小説很短,不過一百五十多頁,剩下的用冗長的序和更加冗長的附錄填滿。我想,我若是作家,看到一排厚度規整,顔色莊重,封面簡潔的書,應該也會很滿意。

這是一篇七十年代的作品,無一例外地批上了時代的外衣,,知青下鄉。若簡單來説,便是一個幹部的私生子楊迅作爲知青下鄉時候,和一個流落農村的時家破人亡的小資女孩蕭淩談了一年戀愛,最終靠關係辦了困退自己榮歸京城。我是回來問父親才知道什麽是困退,那個時代的各種簡稱縂有著無數故事。蕭淩很是悲觀,已然經歷過歷史,沒了父母沒了家,也立誓再也不回北京,楊迅卻是躊躇滿志,絲毫不解蕭的種種言辭,只覺得犀利有趣。這是最明顯的一段愛情,另外有兩段隱藏的愛情。其一是楊迅生父和更高級領導妻子的私情,其二是蕭淩剛剛開始流放時委身于一個救過她命的男孩並生了孩子。後來那個男孩也回京上大學,再也沒回來。

全是無疾而終。明明該是無憂無慮戀愛的年紀,卻在身上背負了多少“歷史遺留問題”,如山洪般讓人跌了下去。北島的意思,通過蕭淩回憶自己父親好友的話表現出來:如果一個國家吹著音調不定的號角,這既是某种權力衰敗的象徵,也是整個民族奮起的前奏……

小説語言平靜,對話簡潔,但在這種字面上的安靜下到處是暗湧。一部分原因,就是序中提到的動詞的頻率,短而多,不斷推進著情節進展,這完全是語言上面的功力;至於手法上,小説用了所有主角的視角分別去記敍事情,稍有交曡,讓讀者自己聯係種種前後因果,而每一種視角充滿了洶湧的心理活動,所以讀起來總是在一種緊張的狀態,有疲憊不堪的意識和思考,奔騰而來。當然這種視角變換如今來看早就不是什麽新鮮玩意,但放在七十年代的中國應是很有分量的。

北島在附錄裏詳細記敍了《波動》寫作過程中的種種歷史背景,洋洋灑灑到了小説五分之一的長度。老實說,我覺得小説應該是作者要說的全部的話了,若是說了之後仍然意猶未盡,說之前又怕讀者看不明白找人寫個長長的序,不是畫蛇添足就是小説本身不夠完整。從一個詩人變成一個在附錄絮叨回憶的老人,難免有些唏噓。

另:其實每個年代都淨是難以善終的愛情,那些年是政治階級,若放在今天,則和偶像劇中的貧富結合遭長輩阻撓的戯碼如出一轍,就是政治比金錢聼起來更複雜影響力更大罷了。楊迅這樣按著長輩安排窩囊而自私的青年你我身邊比比皆是。像蕭淩一樣每天念著悲觀的詩句的女孩也經常在街上飃過,只是並沒有真的有她那般淒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