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史纲》读后感锦集

《中国史纲》读后感锦集

《中国史纲》是一本由张荫麟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4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史纲》读后感(一):是非功过,留待后人,人文脉络,源远流长。

壬寅之春,捧读此册,悲欣交集。什么是历史,列位自有公论,学生说的是张公百年前的大作是不得不看的。我以前的历史印记是封神榜康熙王朝等连续剧或者隋唐演义明英烈等单田芳老师的讲述。过年七天避疫情之险,翻开了这本书,我惊讶万分。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让我明白了为什么盛世要阅兵要开会要开奥运会,万国来朝,方为太平盛世,不动刀兵,确是国泰民安。 兼爱非攻,墨子横守。墨子要的或是社会主义,奈何苛刻至斯,凡人皆有传递基因之权力,但身逢乱世,无奈。 纵横捭阖,皆有定数。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法家之谋,可为天下。

天下之道,为而不争。老子五千言,囊括四海之理,福祸相依,玄之又玄,是为各国立国之本。

儒家即兴,谁与争锋。罢黜百家,非为他事,盛世启蒙老师非孔圣先师莫属,聚百家之长,各時皆有诸子,立千年而不朽,植入今人之dna中。这盛世如你所愿。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伟人不过一瞬,或昏或庸,建长城,修楼宇,革庙堂,治江河,利田陌,拓疆域,虽为一世之功,但求不朽,无非学他人做嫁衣,只为来生。

《中国史纲》读后感(二):杂感荒唐言

读来很失望,前言里关于如何写好一本史书给了不错的概括,然而正文完全没有体现出相关精髓。相较之下,作为教材的《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在我看来远较本书优异,二书在豆瓣打分都是9分+,史纲甚至比简史还要高一点,但我觉得这个分数差异很是值得商榷,简史实至名归,而本书实在是不知道是不是有所谓民国大师信仰加成,完全达不到预期期待。 史料浩如烟海,如何择选是关键。本书也在一开始提出了一系列选择的立足点,惜乎理论虽好,但实操起来实在是没有感觉出其所选史料的价值,有种详略适当的冗长、真实与传说不分的不信任感。 窃以为史论性书籍,难在把握理论与史实的分述与结合。阐述理论太多,通篇都是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夹杂较少的史料史实,读起来结屈聱牙,除非所提出的理论本身极有价值,如亨廷顿的政治秩序,不然则最好也不过像《传统十论》,有价值却也很难读的通透,更甚者如《被肢解的马克思》,则对读者的理论素养要求极高,然则书本身价值是否达到如此高水准读者的要求和需求,则不可知。而若史料太多,上穷碧落下黄泉,则又对作者的遴选水平、写作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前者的优秀代表如上述所提的古代简史,后者无过于明朝那些事。总之,一部好的史论书籍,需要在史料的遴选、表述与从中得出的理论、结论之间谋求一个平衡。 至于如何遴选史料,暂时没有很多想法,我也不认为书开头部分写的非常有参考价值。隐约感觉必须与个人想表达的观点靠找,虽然这样也有主观性强甚至落入选择性表达的陷阱,但不如此无法从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挣脱出来。而简史类书籍的选择则更加困难,大抵也是以朝代的发展更替为主轴,以每个朝代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为依托,夹杂有标志性的事件、名人、制度罢,当然这也是说起来简单。

《中国史纲》读后感(三):【转】李埏:张荫麟先生传

【作者简介】李埏(1914.11.21——2008.5.12),字子沂,号幼舟,彝族,云南路南县人。著名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学科创建者、博士生导师。早年受业于张荫麟、吴晗、钱穆、陈寅恪等史学大师,深得史学真传。毕生研究中国古代史,对中国土地制度史和中国商品经济史的研究尤为深入。李埏先生1942年入浙江大学任教,1943年起任教云南大学。著有《不自小斋文存》(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等。

张荫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