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Country Driving》读后感锦集

《Country Driving》读后感锦集

《Country Driving》是一本由Peter Hessler著作,Harper Perennial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USD 15.99,页数:4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Country Driving》读后感(一):這是一本”看見”, 但沒有”明白”的書。

這是一本”看見”, 但沒有”明白”的書。

這是一個美國記者遊訪中國長城, 農村跟工廠後寫成的書。為什麼說這是一本”我看見”的書呢? 因為Peter 只有描述他在中國的所見所聞, 但卻沒解釋為什麼中國正在向這個方向成長。到底Peter 是明白但沒寫, 還是不明白所以沒寫, 那我就不知道。但對中國了解的人,就可以透過Peter 的字去看, 去驗證他們對中國的看法,畢竟不是誰也能做這樣的road trip.而且這本書在amazon 的定位是travel, 所以作者絕對是有做好了他的份內事了.

很佩服作者怎麼能那麼容易就跟當地人打好關係,是因為他是老外, 所以mimi 讓他知道都可以嗎? 還是以前的人對外人都是這麼友善的。另外很驚訝於他的語言能力,老外能說普通話不離奇, 但能跟說方言的農民溝通. 這確實令我很佩服。

書分成三部份, 每個部分再分為三小份。但那些小的部份結構很混亂, 給人感覺就是一直跳來跳去。但因為我是上下班時公車上看的,對於碎片閱讀的我反而影響不大。三個部份最喜歡的是農村的部份,連局外人如我也感受到作者跟那家農民是真的成為人家人呢。

看的是英文版,但很喜歡中文譯版的書名. 尋路中國, 作者在找他在中國的路, 而中國也在找他自己的路。

《Country Driving》读后感(二):过客之年

过客之年

Peter Hessler行文流水,句型用词不难, 非常适合阅读. 先看行路中国, 为PH吸引,开看river town和country driving. 但我实在怀疑那些看中文版的体会. PH的三本书是非常个体化的, 相对而言, 确实country driving选材和结构都更为成熟.

对于river town而言, 作者还停留在对中国初步的印象和对人性的理解, 包括一些对外来者比较奇怪的言语, 习惯, 生活方式的评论和融合, 以及关注一些更无害的环保, 遗留和人的冲突方面. 作为第一次接触, 其感受非常sharp. 这种直观的第一印象往往体现鲜明的主体风格以及客体特征. 在试图维持客观观察的前提之下, 随着对客体的了解深入以及主客体的渗透和界限模糊, 这种鲜明的第一印象将会逐渐变成中立以及难以评价. 这样一种文化具有强大的同化力, 随之而来的批评和温情必然难以避免. 要了解必须融入和改变, 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Conutry driving则更注重历史, 农村, 以及工厂三个选题, 更关注在巨大变化里人的无力和适应. 例如在面对医疗和经济萧条和规则面前的逆来顺受和无所适从, 以及利用传统智慧的应对. Country driving工厂部分似乎也是PH的妻子选择factory girls题材的起因. Country driving 更敏锐的分析了农村现状, 地产价格, 经济发展的缘由.

River town中提到没有必要了解一个人的所有方面. 对于一个社会和文化亦如是. 选题有特征, 代表性, 科学性即可, 可支撑个体理解的自成体系即可. 作为旁观者, 我们无须了解一个人的所有方面, 只需不多的时间即可对陌生人进行判断, 采取态度和进行评判. 作为旁观者, PH从自身的美国背景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某几点的观察,尽管这种观察是叙述性的,以疏离的笔调对中国社会非常有效的制度和经济(包括土地, 房产, 医疗, 教育等)进行了初涉者的判断, 但也只能是PH甚至PH同层次文化背景的人对中国社会的判断.

PH并没有在这个社会里保持所谓的独立人格和精神, 他采取了入乡随俗的做法. 故此辜负了公知教育我们要追求理想和做更好的人. PH的表现象个真正的人, 保护自己的利益,从加满油到尊重社会规则, 人必定有缺点, 只有不那么好的人才能survive.

从river town到country driving, PH越来越适应, 越来越接受, 笔调也越来越疏离. 尽管他深深关心Wei Jia的健康. 从river town的冲突愤怒到country driving的沉默无语, PH旁观了中国几年间的变化, 对于快速变化, 人的特质, 以及有效的制度体系他只能感受到it rained like there was no tomorrow. 他的观点sharp但无偏向性, 他的评价和感受不会改变任何. 他只是旁观者, 对于这些年, 他亦只是过客.

《Country Driving》读后感(三):一如既往地Peter Hessler

自从读了《甲骨文》我就成为了Peter Hessler的忠实读者,可能是选题,本书并没有《甲》这么让人印象深刻,唯一一致的感觉是作者non-judgemental和empathetic 的态度。本书分为3个部分,横跨中国北方的长城自驾游、京郊的乡下游和沥水的工业化之游,三者最大的联系,就是作者都是自驾到达的。从长城自驾到京郊到浙江,Peter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国家发展开放的变化历程。

一、三叉村的致富之路

2001年,当peter和mimi第一次到三叉村时,当地还是一个和北京隔绝的地方,村民以种核桃树为主业,交通不便,到昌平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年轻人不甘于当地的贫困,纷纷离开,村里面只剩下了1个小孩。就是在这么一个原生态的村庄了,作者目睹了当地村民从务农到旅游发家致富的过程,并且通过成为当地人的朋友,目睹了当地的一次政治博弈。在旅游业兴起之前,村里的支书兼村长一直被村民们尊重,因为大家相信她和上面关系很好,能够为村里争取到利益。但当旅游业兴起、资本进入,大家开始怀疑她公报私囊,流言四起,甚至有人开始撺掇,推举另一个村民。选举前夕,说客开始行动,各种夜谈、请客、反间开始上演,最后终因上级领导力挺原村长而尘埃落定。虽然是一次失败的coup,但不难体验到基层民主实践背后的利益驱动。我也围观过奶奶家村里的一次选村长,因为奶奶家有5票,候选人为了拉票把电话都打到了我爸那里,而村民最后选择的依据,竟是赤裸裸的每票200元。有时候觉得民主和民主意识也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无穷无尽没有答案。

此部分还有一个让我感慨不已的人物是一个傻子,就像乡下很多傻子一样,他们对村民是invisible,唯一愿意理他们的是孩子,然后当孩子长大了,他们也不再和傻子玩了,因为“没用,他不懂”。

二、沥水的工业化进程

当2005年作者南下温州时,温州的制造业已经发展得很完备了,每一个村都有自己的标志产品,所以作者来到了正在开发中的沥水市。在沥水,他碰到了Boss Gao和Boss Wang,以及他们刚新建的Bra Ring Factory。为什么是Bra Ring?因为制造业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了,低门槛的领域已经利润很少了,所以像这种需要投资购买机器生产的零件进入了老板们的视野。

新工厂草率地建起来了,形形色色的工人上场:罗师傅是唯一懂得用机器的人,这使他成为了雇员和老板的纽带,小龙是调色师、老田、还有陶氏姐妹和她们的父亲。所有这些人都是来自农村、缺乏正规教育、很强的成就动机、有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但都有远大的理想。从很多方面,沥水的变化都让作者联想到了美国工业化初期,处处都充斥着尝试和entrepreneurship,但是能持续吗?

“In the end, this is the greatest contrast between China's boom and the history of the western Industry Revolution.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rise of industry involved radical changes in thinking, and it happened partly because of a shortage of labor. In 19th centry America, for example, there was plenty of land and relatively few people; anyone who saved a few months' wages could move west and try farming. Agriculture and western expansion sapped the pool of able-bodied workers, so bosses made the most of limited labor. This need for efficiency inspired innovation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the cotton gin, the sewing machine, the assembly line, the American System of standardization and interchangeable parts.”

简而言之,中国的人口红利却使得技术和管理的创新变得不重要,人力资源被浪费了。好消息是,研究证明,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创新和技术革命成为了经济增长重要途径。也许,当作者现在再来做一次社会调查,会发现不一样的故事。

我觉得,作者和其他西方中国评论员的差别,主要在于他愿意深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为他们提供帮助、成为他们的朋友、分享他们生活的喜怒哀乐。中立地观察与参与到被观察群体中,是一个条重要的人类学研究方法。我理解的作家,也是特殊的人类学研究者,除了客观,他们还需要同情和宽容。Peter Hessler做到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