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是遗物整理师》读后感1000字

《我是遗物整理师》读后感1000字

《我是遗物整理师》是一本由【韩】金玺别 / 【韩】全爱圆著作,接力出版社出版的200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2-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遗物整理师》读后感(一):直到你离去才能看懂身边人

社会现实意义大于文学,“一人文化”盛行的时代,年轻的人活着的烟火气越来越少了.人和人之间也不知道如何交流.在这里真实故事里,大部分的人不被关心,不被爱,或者爱错了方式.孩子对父母,父母对孩子,朋友对朋友,只要可以多一点交流的时间,多一点关爱,或许就能改变他们.活着需要方向,需要互助.在低谷无助时,互喊加油.

《我是遗物整理师》读后感(二):我是遗物整理师

隐居式孤家寡人:主动远离朋友与社会脱节 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每个家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却无法理解彼此的痛苦 首席法官 因为政权变动 居家软禁30年 帮助露宿街头的游民 死掉的时候 三十多个游民不知道怎么听到消息 不知道在哪洗干净 请求告别仪式的员工 他们一窝蜂进入仪式 安安静静坐在那里 员工准备了给来吊唁的宾客食物 他们都没吃 说向来都是亡者请他们吃饭 不能连送他最后一程 都还想着吃 他们哭着说每天厚着脸皮去找他要饭吃。 他们异常安静 没有半个人喧哗 隔天要火葬 因为没有亲人来 这些人又一路安静地送他到火葬场 然后就无声的四散开了 割断动脉会引起大量出血,而且极度疼痛,会痛的让人在屋子里到处奔窜。 她却以自己珍贵无价的生命与世间廉价的偏见去做交换,像拿世上唯一仅有的钻石去换取路边滚动的小石子。 生活质量受能力支配,跟不上世界变化速度的人将逐渐落伍,进而被周遭的人及家人遗忘,与社会脱节,这样的人会慢慢变成失去自我,丧失生命意志的隐居型孤独者,最后直至凋零,这就是孤独死。 (越糟糕的人,房间里越是凌乱和垃圾如山,请一定整理好自己的房间) 如果放下对物质的崇拜和执着,快乐和爱会be more 不想看到有人因为爱情,生活和工作而选择死亡 关系他们吧,今天做了什么事?吃过饭了吗? 1养成整理的习惯 2难以说出口的话,用文字写下来吧 3重要物品请放在家人容易找到的地方 4不要对家人隐瞒病情 5分享拥有的东西吧,不要屯放到坏掉 6请为自己而活 7多多留下美好的回忆吧

《我是遗物整理师》读后感(三):除了生死,没有大事

首先还是谢谢小卢赠书,拖延如我,今日阅毕❤️ 读完这本书,我把之前拍的关于外公的纪录片又翻出来看了一遍,从2015年开始一直到19年外公去世,再到外公去世后的第一个春节,断断续续拍了有五年之久,记录了外公从健康到卧病到去世,甚至整个丧礼的过程,流水账似的剪成了一个多小时的影片。 结合《遗物整理师》再看过往,我还是很庆幸把外公人生的最后几年记录了下来,这样他就不仅仅只是一块冰冷的墓碑或者一张黑白照,而是在家人的记忆里,像他往常一样,坐在藤椅里,手扶着拐杖,笑眯眯地看着我们。 某年端午我外公拍了一组很草率的写真,照片里的老太爷穿着破衣烂衫,敞着怀,笑得格外开心。他笑得最开心的那一张,后来成为了他丧礼上的遗照,我提出这个建议时,全家人都双手赞成,非常愉快。老太爷这张笑呵呵的照片让整个丧礼变得不那么悲痛和凝重,甚至还安慰到不少感到悲痛的亲友的心,这也是我没想到的。

我家有条不成文的祖传家训:若非生死两不见,万水千山只等闲。除了生死没有大事。也许就是这样豁达又潇洒的人生观,所以才让我们家人在面对生死,面对亲人离世的态度上总有一种超乎寻常的乐观与从容吧。

因为大家团聚的时候有好好珍惜过彼此,所以离别的时候才没有留下遗憾,所以才能笑着挥手说再见。

这大概是一种,无论是活着的亲人还是故去的亡者都会感到慰藉的,最好的告别方式。

除了生死没有大事,并不意味着人生的一切都是不值得的,相反,我从家人身上看到的是,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每一天都在认真且专注地过好自己的生活,准备一日三餐、照顾孩子、和朋友见面聚会、为工作而忙碌,当然也会有抱怨或争吵的时候,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全心全意地表达着对家人的爱。

这样的氛围投射到我身上,当我离开家在外生活后,家人的爱也依然环绕着我,让我在觉得幸福的同时,也更有动力去回馈,去付出,去让我爱的人也感受到我的真诚与专注。所以,正是因为有对生活满满的热爱,才会让每一天都有意义,所以即便到了告别的那一天,因为有这些诸多美好的回忆,才不至于那么伤心难过,才能坦然告别。

作为平凡人的我们,不要为已逝的昨天和虚无的明天而焦虑,只需过好每一个今天,那么每一个“今天”累积起来,就会变成一个了不起的人生。

也许我们就像漫天星辰一样渺小,生死都不过是宇宙的一粒尘埃,但是,一颗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星星,但在爱着我们的人眼里,却是一颗滚烫的、能量巨大的陨石。当有一天我们离开了,生不带来的财富、地位、权势依旧是死不带去,但是我们曾在别人手心里留下的温度是不会消失的,哪怕多年之后被回忆起,可能还依旧烫手。

最后,化用书里的一句话,做一个special tip:无论你现在过着怎样的生活,无论你现在现在是怎样的人,在某个人的心里,你都是那个重要且珍贵的人。

《我是遗物整理师》读后感(四):活着,就要好好活着

今天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有好几处眼眶看湿润了

也是因为电影《人生大事》,让我突然很想看看这样一本书

聊的是关于死亡,让人得到的反思更多是活着的人,如何更好地生活

在如今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只有一件事是唯一确定的,那就是,人都会死

死亡的结果都一样,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死亡的原因和背后的故事、苦衷却各有各的不同

人们往往忌讳死亡、害怕死亡,但其实现实是,很多时候,活人因为人心的复杂,往往比死人更让人可怕

生活中也会心生一些嫌弃环境脏的厌恶心理,但看完书,想想遗物整理师每天所遇到的,突然间自己便觉得能接受了很多

因为带了一点虔诚,书看得很缓慢,因为我想着,这每一篇平铺直叙的文字背后,都是一个个曾在这个世上真实存在过,像你我一样努力生活过的普通人

很多时候,我们也在“间接地”杀人,很多的自杀和孤独死正是我们的漠不关心造成的,我们通过态度与言行反映出的想法,都可能伤害或是挽救一个生命

身为遗物整理师的作者,在书中也给我们分享出了一个值得警醒的趋势和现象:

个体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孤独死亡,再也不是孤寡老人的专属现象

最后,摘录作者在书籍中分享的「圆满人生的七大守则」

一、请养成整理的习惯,建立生活秩序

二、如果有话难以说出口,请用文字写下来

三、重要的物品请放在容易被家人找到的地方

四、请不要对家人隐瞒病情

五、请充分享用所拥有的物品

六、请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别人

七、最后留下的,是与所爱之人的共同回忆,请在活着的时候多留下美好的回忆

《我是遗物整理师》读后感(五):死亡的一百万种可能

文/舒念

有多少人会提前想过自己的身后事呢?在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之后,没有感觉,也无法表达,只能等着他人处理我们在世时所留下的所有物品,甚至于我们自己。当家人和朋友无法承受这些事情的时候,遗物整理师的职业就出现了。

《我是遗物整理师》讲述的就是韩国一位遗物整理师的亲身经历,在他的职业生涯中,经历过各种死亡的形式,各种死亡的场景,甚至了解过各种不同的死亡原因,大多数人并没有办法预料到当死亡来临的时刻,所以留下的就是临走之前,最后也是最真实的一幕。

作者金新星进入这个行业,就是因为看到了朋友去世时家人难以面对的场景。对于亲朋好友难以承受,却必须去做的事情,就需要有遗物整理师来完成,他们会帮助死者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也给在世的人留下一点安慰。

抱着这样的信念进入这个行业,其实他的心中是带有一点使命感的,但现实生活并没有那么尽如人意,大多数人并不能够理解这个职业,甚至将遗物整理师等同于死亡的代表,所以他们的存在也成为了晦气的来源。这种矛盾很常见,但是同样也让人很不理解,如果没有遗物整理师的存在,那会是由谁来面对逝者最后的一切。

在书中收录的故事中,不仅有自然死亡,也有故意伤人事件。死亡,永远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体面。即使是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后自愿离开世界的人,通常也会在很久之后才被发现,而当这个时候,他们也不得不成为他人的烦恼。作为义务整理时通常会第一个发现逝者生前的点点滴滴,也难免将更多的感情灌注于其中,想象着如果不是……他们是否会有更好的选择。

所以无论多么艰难,多么肮脏、恶心,他们还是会秉承着自己的职业操守,去完成帮助使者搬到天国去的使命。有时也难免感叹,有些人孤苦伶仃,有些人被亲人抛弃,有些人生活在不正常的环境中……死亡有一百万种可能,而我们试图去理解,生与死的价值区分,以及如何走完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程。

在《我是遗物整理师》的最后作者也给出了一些建议。看过了所有不同人的故事,如何圆满的完成自己人生的全部旅程,也是人生中重要的一课。不仅要学会整理自己的生活,也要学会去坦白与分享,同时将自己视作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不为他人,而是为了自己生活,在我们能够掌控的每一天中拥有美好,当我们需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不留遗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