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凉山的人》读后感摘抄

《凉山的人》读后感摘抄

《凉山的人》是一本由冯良 著 / 程丛林 绘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凉山的人》读后感(一):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

读着冯良女士的散文《凉山的人》,让我莫名的想起诗人艾青的两句诗“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只有爱的深沉才能写出如此看似平实,但又包含深情的散文。 《凉山的人》就是冯良女士对于家乡四川凉山过往的回忆。关于家乡一切都是美好的,都是回不去的深刻念想,在记忆中慢慢发酵,慢慢成为醇厚的美酒,微醺在自己的内心、沉醉于自己的文字之中。

离家越来越远了,离回忆中的年代越来越疏离,过去的记忆反而越来越明显,过去的人、事、景也就越来越在乎。记得的把他们记录下来,不记得的,把他们发掘出来,因为有了对于家乡的爱,也就有了表达的欲望,也就有了展示家乡的景色和人物的大好机会。 凉山是一个什么地方呢?那里就是作者的家乡。如果我们提到自己的家乡,会想到什么呢?一定不是地理位置的区块划分,也不是对于家乡系统性的介绍,只能是一鳞半爪的记忆,零零碎碎的怀念。

所以,冯良女士笔下的凉山是零碎的。这里有喜德县,但只是喜德县的木头房子;这里有着一个关于童年生活的回忆,这里有着生长各种果子的后花园,这里也就有了伙伴们好的、不好的过往;这是还有着关于军阀的各种传说,等等。 这就是过去回忆的一部分,这就是沉淀于记忆中对于家乡最真实的回忆,碎片化的,但就是深刻的,是无法忘记的一部分,当它们化为文学,那就是对于家乡的爱。

关于这样的记忆还有沙马拉达,还有其他各种美好,比如隧道,比如火车,比如黎族风俗,比如彝汉相互之间支撑下来的美好时光。《凉山的人》首先包括凉山的风光、凉山的美景、凉山的故事。 家乡不单单有景色,更有那些最亲最爱的人,和冯良女士同一代人的记忆中,很多都有着自己独自生活的记忆,年龄大的孩子要照顾年龄小点的孩子。而在作者的生活中,也就有着这样一位“小大人”存在,那就是她的哥哥。

关于哥哥的故事,关于哥哥的追思,占据了这本书的很大一部分,是被作者经常想起来的记忆碎片,可见她和哥哥的情感之深。而哥哥从那个非常会照顾妹妹的暖小子,变成沉默寡言男人的过程,也成为作者最为好奇和探寻的地方。但无论哥哥怎么变,爱妹妹们的心一直不变,不会用语言来表达,那就用实际行动来表现自己隐藏的情感,那就是用他最拿手的饭菜来招待妹妹们。 对于家乡人的回忆还包括父母、嫂子、嬢嬢等家人,欧婆婆这样的乡亲,甚至包军阀的细致回忆,这些都是作者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他们也都组成《凉山的人》最重要的一环。 凉山就是一个家乡的符号,一个融入了生命的背景色,阅读《凉山的人》,我们跟随作者对于家乡深沉的爱,走进凉山那个地方,走进家乡的人,走进凉山的过往,走进汉彝混住,文化交流以及淳朴的记忆之中,走进熟悉的异域风情。

《凉山的人》读后感(二):姜维、周瑜和凉山

《凉山的人》。 作者冯良在第一篇《凉山少年》的开头中讲述了自己的父亲,她说父亲用三国中两个并不是最大牌的人物姜维和周瑜为自己的两个儿子起名,这让她颇有一点疑惑,为什么不选择那些三国中的大机灵鬼呢?这个疑问她并没有问自己的父亲,不过我们能从她后面的叙述中得到可能的答案。父亲是一个喜欢讲三国水浒故事的人,但是他并不是按照原小说的重要章节去叙述,也不是把那些主要的人物拿出来讲,他更加关注的反而是这些巨作中的小人物,会去发现和定格他们的精彩。

作者的这本书其实就是对父亲这种精神的一个继承。她所关注的,也都不是什么大人物,可是作者依旧看到了他们的精彩,定格了他们的美好,而且也能看到他们像姜维和周瑜一样的无奈。

比如第一篇《凉山少年》,作者主要讲的就是自己的哥哥,作者四兄妹的身世比较特别,如同她的一本长篇小说的题目《彝娘汉老子》,他们是彝族和汉族的混血,不过他们虽然居住在全国彝族标准音所在地区凉山喜德县,作者也深深为此自豪,但是他们这一辈中,后天学得彝族语的人少之又少,作者的哥哥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也因之而获得了通往彝族世界的门票,他甚至完全达到到了与母族一些远亲亲如一家的境界,作者也因为他而得到了一些彝族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哥哥一生都居住在凉山,他家也成了远游的妹妹们(作者和妹妹)的“另一个家”,代替作者的本家,而成为作者在凉山的根。 作者一方面写了哥哥在凉山的融入,另一方面也写了哥哥企图从凉山的拔出,这是一种矛盾,作者并没有回避在哥哥身上的这一组矛盾,哥哥一生就在凉山之中,做了一辈子乡村教师。他也渴望着改变,但是“却好像他的愿望都绕着他走,把他一次又一次的甩在他出发的地方。”直到生命的终了,他仍然没有完成他走出大山的愿望。我们忽然记起记起他的名字出处了。姜维的身上,多多少少也是带着一点无奈的。在诸葛亮临终前才加入蜀国阵营,多多少少会有一点不甘心的感觉吧。 和哥哥相比,作者无疑是幸运的,既有大城市的日常生活,又有凉山做自己的根,可以在两个世界中转化。这大概正是哥哥渴望的境界吧。哥哥不是不爱凉山,只不过心中一直保存着一个少年梦,希望自己能够走出去。《凉山少年》写了哥哥的一生,题目却以“少年”名之,大概也是因为在妹妹的心目中,更愿意留存着哥哥的少年时期吧,那个时候哥哥很爱说话,很淘气,意气风发……

凉山地区被称为内陆的边疆,有自己独特的风景和独特的习惯,作者在书中的9篇散文中也时时刻刻会给我们一份份来自凉山的惊喜: 《凉山少年》里葬礼中鸣枪的习俗、《喜德县》里,彝族人爱认干亲的由来、《沙,沙马拉达的沙》里,也许是世界上最长的隧道、《害羞的民族》里,会害羞会打闹的彝族人……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书中还有一些精彩的插图,这些插图和文章的配合度都挺高的,尤其《一个苏尼》(苏尼,彝族称呼巫师)中的插图,甚至连眼睛都还原了书中所写:“本应该是忧愁的,看上去却像是在笑。”

《凉山的人》读后感(三):淳朴

影视作品中的凉山是美丽而孤独的。

在作家韩寒导演的处女作《后会无期》里,凉山有层层叠叠的让人迷路的森林,有停车公路边就能看到的雪山;

西昌机场

昭觉县-松涛森林公园

在日本导演竹内亮的纪录片《走近大凉山》里,凉山有走3公里几近垂直的简易钢梯才能到达的“悬崖村”。

悬崖村-钢梯

邛海

音乐作品中的梁山是温柔热烈的。

在莫西子诗写下的《不要怕》里,凉山是盘旋着北漂彝族儿女思念的地方,那里有风雨树叶、春去秋来,有土地上躬身劳作的同乡、有高原上放牧牛羊的亲人,他们用最独特的方式给游子说着“不要怕”;《不要怕》-网易云

在吉克隽逸唱着的《尘世》里,凉山是回荡着悠远吟唱的地方,那里有彝族老人脸上纵横的皱纹,有懵懂孩童清澈的眼睛,生死轮回、悲喜苦乐,当在山顶上走过、在田埂上走过,才发现人生也不过是在尘世里走过。

文学作品中的凉山是神秘厚重的。

泸沽湖是“人类母系社会活化石”,“女儿国”和“走婚”都是她的标签。

川、滇两省交界的泸沽湖边和永宁坝子的摩梭人,因实行母系大家庭和走婚,以“女儿国”闻名于世。千百年来,在庞大的母系部落中,摩梭人实行着走婚制;独特的母系大家庭和走婚,曾被定义为“原始社会”的残留,而在文化旅游兴起之后,走婚的摩梭女孩也成了一些寻找“浪漫”的男游客们抒发好奇的对象。

泸沽湖

凉山曾是四川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一块硬骨头。

2015年的凉山全州共有17个县市,其中11个民族聚居县为深度贫困县,2072个贫困村里有1350个村的贫困发生率在20%以上。

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1956年,凉山从奴隶制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但由于多种原因,这里的人们长期处于深度贫困中,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发育不足、自然条件恶劣······凉山几乎集合了所有你能想到的贫困因素。

2020年底,四川省政府批准凉山州的布拖县、昭觉县、美姑县等7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全省88个贫困县全部清零。

冯亮,1963年生于四川凉山。

198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1987年开始出版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写过《中国西南》、《藏族故事》、《秦娥》等小说,以及《彝娘汉老子》等散文集。本书包含作者创作的九篇彝文主题散文,由著名画家程从林精心阐释。

多年来,我们对凉山总有着这样那样的误解,她的神秘与矛盾并存,就像一个怀揣巨大宝藏的隐士,独自远离着人世间的纷扰喧嚣,却又偶尔漏出些绚丽色彩,撩动着人们去了解她、再多了解她一点······

由四川文艺出版社的《凉山的人》,是一部徐徐展开的凉山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连接历史与现实的凉山人文史和精神史。

一半汉人一半彝族血脉的冯亮,居住在彝族聚居区多年,用文字记录了与凉山的历史、与凉山人的故事,自己与凉山的的故事,作者通过刻画个体来放大历史的细节,用极具人文关怀的笔触为我们还原和呈现了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的完整风貌,和彝族人所拥有的古老而独特的文化。

《凉山的人》读后感(四):远方的凉山,清晰而美好

在日本导演竹内亮的纪录片《走进大凉山》里,镜头远景中,江水绵延在群山峻岭中,一座铁桥横架其间,绿皮火车从成都出发,要坐上9个小时才能回到大凉山的家。淳朴的当地人会把葡萄送给陌生的人,那些耕田的人,那些踢球的孩子,支教的老师回去看到那些稚嫩的面庞也是泪眼婆娑,这个地方贫穷,这个地方有灵性。

很多人知道凉山都是从新闻节目上、那些已经走出大山的彝族歌手动听的音乐声中了解一二。四川凉山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没有平原,他们住在山顶上,因为地理因素和历史原因,贫困成为这个地方的代名词。

“1969年冬天,在四川西南部大凉山无边无际的群峰之间,我躺在一片即使在严寒季节也不凋零的枯草地上,仰望天空。十年后我才意识到,就在那无所事事、随波逐流的岁月中,我的生命已被不知不觉地织入那一片草地。”画家何多苓知青下乡来到这里,得知自己可以离开这里,居然跑进山里去了,他觉得周围自然,包括彝族人的影响超过一切。后来他把这些画在他的《春风已经苏醒》最初作品里。 本地人,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得主冯良用九篇悠远散记《凉山的人》来讲述她的故乡:远方是我的凉山老家,她清晰而美好。

“彝娘汉老子”的意思就是母亲是彝族,父亲是汉族,在特殊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彝汉通婚还不被人理解,而作者的母亲毅然嫁给了从军来到凉山的父亲。作者这一代包括她的家兄早已经融入凉山文化里,凉山的喜德县就是他们的故乡。

作品里,冯良用自己的家族史和家人的成长经历串连起凉山的历史转变与凉山人的性格特点。岁月悠长,这里有喜德县的过去,这个化外之地还残留着那些古老的房屋,曾经军阀混战中崛起的枭雄,再发达也没有离开自己的老家。

过去的沧桑徒留下一声长叹,作者更多讲述今人的事情,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一旦开启故乡的钥匙,山水之间,家人路人都是组成凉山的一部分。比如那个在成昆铁路建设史中闻名的沙马拉达,特意谈及的绿皮火车,被称为民生车。行驶在步行汽车都难以胜任的山里,短途,站站停,说白了,相当于公交车,猪羊牛鸡类的家畜,都可以带上车来,车厢的气氛变得春天般温暖。

把冯良描写绿皮火车的文字搭配上竹内亮的纪录片,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车上的彝族人热情好客,把自己的葡萄送给陌生人尝鲜,没有装腔作势,就是本性的纯真。

在《凉山少年》《害羞的民族》和《彝娘汉老子》里笔墨放在自己哥哥和母亲身上。1959年生人的哥哥,顽皮,义气,尚武的风气让这个小男孩热衷玩实战,每次演出回来会给自己的妹妹带油炸花生米。这个充当少年家长的小大人要照顾年幼的妹妹们,他会把自己家最好的和朋友家人共享。这样的好哥哥未来的人生道路却遇到了沟沟坎坎,不被父亲接受的婚姻,还有工作,他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的一个。这也指出了当地人想要冲破禁锢的渴望和艰难。对现在很多凉山人来说就是走出大山就是一条生路,走出去才能更好回来建设和赞美它。

与命运抗争的还有作者的母亲,彝族人是害羞的民族,出自凉山一个有名气的家族,作者母亲经历过世态炎凉,却在大学学习时候轮到发言,“她怎么都开不了口,勾着脑袋,身体绷得紧紧的,如果地上有一条缝的话,她肯定就钻下去了。”这个发言需要清场到门外的女子在婚姻问题上却很坚定。她毅然决然和丈夫结婚,一起吃苦,把自己优渥的工作调到父亲所在条件差的地方,调动工作不利,和领导交涉的时候硬邦邦的,一下就把人家局长的桌子掀翻了。最终因为救治不得力病死在两河口,用作者父亲的话来说,服软认输在彝人社会里是犯大忌的事。

这是彝族人世世代代的倔强,彝人社会里也从来不缺英雄主义。

作者也因为彝娘汉老子问题处在民族问题的夹缝中,作为彝娘汉老子的第一代,身份的纠结曾经伴随作者的童年。但父亲娶了两个彝族女子,自己的哥哥也精通彝族语言,这是民族发展的大趋势,如作者描绘自己的大妈称呼自己的母亲“他们少数民族”,其实都是就事论事,没有什么用意。

害羞好喝酒的表姐、老阿牛、苏尼、欧婆婆,这些人在作者的文字下展现了那一带彝族人的风貌,他们吃苦受累,遵循着传统的民俗,女子们敢爱敢恨,为家庭倾其所有。困顿并没有压垮当地人的脊梁,在冯良的文字里能触摸到凉山人的温度和灵魂。她在用力拥抱那些回忆,那些人,拥抱她的家乡。

这里有历史的沧桑,有生活的倔强之气,不需要抒情与议论,就是用平和的双眼去注视这些真诚的人,对望中感受生命的温情和毅力。

(附:书中16页,王小波写成了王晓波。

最后一篇《欧婆婆传》结尾一句:我就是那四个讨厌她的女儿中一个。结合前面篇目出现的家兄,所以这篇是小说? 除了书的图片,其他截图来自日本导演竹内亮的纪录片《走进大凉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