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莎士比亚、乌托邦与革命》读后感摘抄

《莎士比亚、乌托邦与革命》读后感摘抄

《莎士比亚、乌托邦与革命》是一本由张沛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护封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莎士比亚、乌托邦与革命》读后感(一):历史的画板与洛克的白板说

尽管这是一本主要解读英国现代早期人文历史的历史哲学作品,它一路考察了从彼特拉克因身份的焦虑而觉醒的现代人意识之后英国的“现代文学”的发生,莎士比亚在罗马历史剧中证示的诗人与城邦的关系,莎士比亚在英国历史剧中传达的乌托邦想象,以及“寓言”写作者托马斯·莫尔、培根、霍布斯的写作中对于乌托邦的颠覆与革命,再到对经验主义者洛克“白板说”的重新认识,显示出一种“历史性”的自觉来,但在这个过程中,也隐藏着作者对于人类境况的关注。这一点在本书的开篇序曲“彼特拉克”的焦虑中便已说明。文艺复兴自身的辉煌尽管已经成为人类未来世界的一道阴影,但正是已成为的阴影才“印证了此在的真实”,若无法认识到这一阴影的存在,便既不足以谈人文,也无法恰当地谈论人类的未来。

当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们在面临着来自直接的前辈们的影响焦虑时,他们通过从更远的前辈那里汲取力量而打败了更近的前人,他们通过模仿的方式,将他们所赋予特殊魅力的过去提到高一种高度。然而他们并不是单纯地模仿,而是像古希腊人所说的“追求卓越”那样去竞争。“‘现在之我’是‘过去曾经之我’的偏离与下降,而‘未来可能之我’则是‘现在之我’的上升与回归,即重新成为‘更好之我’。”诗人为人类文明立法,哲学家们则争夺何为第一哲学。亚里士多德认为是形而上学,圣奥古斯丁认为是神学,培根认为人的哲学是在以往科学欠发达时候的对于自然哲学的替代用法,而霍布斯则认为政治哲学这一“关于自然正义的科学”是主权者唯一需要的科学。

霍布斯并不是一个完全的专制主义者,在他的体内还存在着一个自由主义者,后者否定了前者。“除了上帝之道,没有任何权力可以凌驾于人类良知之上。”通过这样的对于人类思想领域最深刻的保留,霍布斯在利维坦的体内种下了一颗自由主义的种子,这是致利维坦于死命的种子,同时也是“‘自然权利’和自由生活的种子”。因为在人心之中有此可供种植的保留地,这为洛克的白板说留下了足够的空间。洛克的白板说果真只是为了表明人类的心灵像白板一样吗?在他之前的哲学家们,早已用蜡板等类似的工具表示过人类心灵,而洛克的白板说的真实目的则是为了清空人类心灵,使其能够重新接受那些自然而正当的观念。这些观念“重新塑造了现代人的政治信仰”,现代世界的自我意识是被“制作”出来的。同样的方法,柏拉图也用过,尼采重估一切价值亦是,人心的确是白板,但不是为了认知世界,而是作为哲人-立法者的画纸。

《莎士比亚、乌托邦与革命》读后感(二):莎士比亚作为中西互通的纽带

以戏剧文本呈现戏剧,搭建出一个情境,这样能让读者较快以及较容易进入我们试图解读的戏剧的世界。这样的叙事方式不是新颖,但用在理解莎士比亚的作品及其时代,确实恰到好处。

有说他一生创作的十部英国历史剧,讲述了一个从金雀花王朝到兰开斯特王朝,再到约克王朝与都铎王朝的完整的“英国故事”。既然是历史故事,且评价如此之高,带着故事回到历史,不好说足够还原史实(毕竟那个时代离我们太遥远,文献有限),起码莎士比亚的作品有了一层真实的温度。

作为后人,我们的视野自然比莎士比亚,以及那个时代的所有人更宽广一些。其实,莎士比亚在创作他那十部历史剧时,并不完全按照王朝发展脉络来进行,不过张沛的这本《莎士比亚、乌托邦与革命》,为我们重新把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与历史中的四个王朝七位君主,进行了对比,也在此基础上,给十部历史剧进行排序。“完整的故事”在读者面前变得更清晰,如果想重温莎士比亚的十部历史剧,借鉴这个排序与方法,不失为一个有趣的阅读方式。

上述已提,这本书以戏剧文本呈现戏剧,更多地是解析莎士比亚构建出来的世界,为了让这个世界呈现的广度更大,当时的世人对莎士比亚的态度、对其追捧的转变,都有必要加以论述。不过由此看,莎士比亚更像是当时的人为了争取自己某种诉求与立场的“工具”(有目的与意图追捧莎翁)。

这本书意在立足于西方思想世界看莎翁的文学世界,而后观照西方文化以外的我们中国思想世界。有意思之处,比如从西方提到建立政权的合法性(方式)反观中国古时曾提到的“逆取顺守”,张沛的问题意识其实在此——我们应该承认,由于我们不同文化,我们其实无法真正理解与认同莎翁文学世界的意识形态及其种种时代观念。然而,正如书中所言“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先以对方的思想文化理解对方,再用我们中国自身独有的审美视角、历史文化经验——其实这本书更希望尝试用中国哲学——去理解莎士比亚与那个时代的英国历史、思想与文化。就此看,《莎士比亚、乌托邦与革命》不再是一本文学理论之书,而是教会我们,如何透过文学的世界认识另一个领域如哲学(其中包括历史哲学、政治哲学)、史学、数学,格局打开了,或许才能做到张沛希望的中西互通。

总体而言,或许抱着希望国人也能处于自身读懂西方思想文化与莎士比亚,《莎士比亚、乌托邦与革命》极其详尽地解析提到的文学作品(本来就是张沛近十年对英国现代早期人文历史观察与思考的结晶),在这一点上,张沛在书中布下一个“小心机”——把莎翁一生中十部英国历史剧按历史时序排列,编剧,而这本书每一章节也是张沛的“十年”,同样以历史时序排列,戏剧形式编剧,二者就此超越了时空,对话之余又产生某种关联,至于记忆与想象是否重叠,便交由读者们自行判断。

《莎士比亚、乌托邦与革命》读后感(三):青山见我应如是

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往往在见山与不见山之间徘徊。所谓见山,即将文学作品与其时代背景相结合,而非孤立看待作品本身;自然不见山即指专注于作品本身。两种阅读视角其实并无高下之分,可以说是一个实践与再实践的过程。对于初次接触作品的读者来说,对于不熟悉作家的作品,需要结合创作背景对作品进行理解,这是一个见山的过程;当同一个作家的作品阅读多几本后,往往会渐入不见山的状态,即专注于作品本身;最终却又要回归到见山的角度,全面总体的把握作品。本书对莎翁的作品进行的比较分析,正是这样一个见与不见间螺旋深入的过程。但是本书中的见于不见并非宏观的专注于时代背景,相反是一个对莎翁创造世界的见于不见。本书关注的并非莎翁所处时代对其写作的影响,而是关注莎翁自身创造的文学世界对时代背景折射,进而关注莎翁内心世界所构思世界的现实投影,最终实现了由乌托邦向革命转变的立体解读。因此,这是一本特殊的见与不见的比较文学作品。

诚如前文所言,本书的见山见的不是宏观时代背景,而是文学背景。因此本书第一部分的“山”是对英文写作的描述。这种对语言背景之山的描述对理解莎翁的文学地位奠定了重要的基石,所谓“罗马的归罗马”,有时候我们太过于关注社会背景的阅读,反倒忽视了文艺作品之所以为文艺作品的本真之美,而本书的第一部分目的恰好在此。以”如歌的行板“对应于英语写作的变化,由复兴到翻译再到创造的数次蜕变,既是作家自我职业生涯的突破,因此有了对前辈复杂的情绪;更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由粗鄙向现代转型的过程。这样两股力量助推之下,莎翁及其作品的出现被赋予了文学史、语言史和思想史的多重含义。

对莎翁作品“不见山“的分析是本书的核心部分。当然用不见山这个描述是不准确的,应该说对莎翁作品自省式的阅读是本书的核心部分。从“第一歌”部分开始,藉由莎翁的作品,回顾了政治、王权、个人感情等因素在作品中的出现、升华,最终由哲人王向乌托邦转变,最终实现了作品与现实的升华。在第一歌中对罗马式政权的艺术回顾,既是对单个作品的比较阅读,同时也是对艺术创作的剖析。在一种古典式的戏剧氛围中进行的英语创作,是在经典翻译基础上的升华,是文学艺术的起步。进一步在第二歌中对历史题材作品的阅读,是作品本身和作者经历的双重阅读。作品本身折射的思想与相近时期其他题材作品的类比,虽关注的仍是作品本身,但是已经折射了对政治思想的反馈;而对作者本身的比较则又深入了作者内心审视创作生涯的痕迹。最终,在第三歌中完成了立体的阅读,实现了从哲人王向乌托邦的演化。这一过程并不是仅凭对莎翁作品解读实现的,但是所有阅读又服务于对莎翁之山的攀登,最终形成了一幅由外及内,借助外力攀登山峰的奇妙图景。

最终,全面的阅读本书后实现了再次见山。这次见的并不是传统时代背景之山,而是莎翁作品的山。隐藏于英语写作之中的莎翁之山是对文学、艺术乃至于变革的组合,它的不朽来自于作品的自我折射与时代折射,最终化作了余音绕梁的如歌行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