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团圆总在离散前》经典读后感有感

《团圆总在离散前》经典读后感有感

《团圆总在离散前》是一本由郑在欢 人天兀鲁思 出品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页数:2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团圆总在离散前》读后感(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家归来又回去,团圆又离散…

团圆,是个美好的词,很多时候,我们有了“团圆”这个目标,就能点燃我们向前奔跑的火把,就能驱散黑暗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也就有了坚持的力量。 人们对于团圆的向往,往往是在临近过年的时候,达到高峰。过年的时候,心中故乡天空中悬挂着的那轮皎洁的月亮,总是吸引我们克服各种麻烦,带上大包小包的礼物返回家乡,一起与家人渡过欢快的春节。过完年,又带着大包小包,以及家人对于我们的期待,开始离散,返回我们工作的城市,开始新的一年新的征程。 《团圆总在离散前》,讲述的就是关于团圆的故事,也是关于离散的故事,但是并不是一个传统的完整、清晰、贯穿全程的故事,而是一群从天涯四方,带着各自故事的人,在返乡过程以及返到家乡后发生的多个故事。这些故事里,有酒、有肉、有烟、有糖茶、有美女、有数不尽的男女情和家家那本难念的经。上海的马宏、北京的马良、深圳的多雨、丽江的刚子、丽水的张全,他们在城市时,被消费主义裹挟,浑身光鲜亮丽,回到家乡后又感到莫名的郁结和迷茫。在三辆从城市开回乡村的汽车里,在回乡后热烈的七嘴八舌的唠嗑中,各个人物形象都慢慢丰满起来。没有非常集中的戏剧化的文学冲突,作者的文风极其精炼简谱,对于乡村生活和人物表情的刻画格外擅长,让整本书十分具有烟火气息。 不过,所有的团圆都只是在暂时的。无论回到乡村后发生了什么,无论发生的什么都是否在乡村被消解掉,最终还是要离散,带着沉甸甸的心酸和挂念,要回到城市,回到那个复杂的现代化的大世界当中去,继续开着速度越来越快的车,继续爬越来越高的楼追梦。而乡村,也在喧嚣的人们离散后,慢慢归于平静,但是总有一些东西是留下了,留在了乡村,也在回到城市的人的身上留下了痕迹。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家归来又回去,团圆又离散。 回乡过年团圆,似乎已经成了我们与乡村约定俗成的仪式感。2021年的倒计时也在向着2022年的春节逼近了,还有两个月就要过年了,我们也要踏上回家的路程了,看来我读这本书的时间相当应景。默默的,我也在等待2022年的大团圆。

《团圆总在离散前》读后感(二):所有的离别都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遇

向来故事最让人动心。

看完90后青年作家郑在欢写的这一本书《团圆总在离散前》,大为震撼。朴素的语句让每个人都像是自己的朋友,或者像自己,这是对生活有多热爱,才能有这样细腻的心思。

封面

这本书每一句都能让我感受到作者的语气。

像是老朋友在聊天,他在回忆着过往,而你在旁边听,听着听着就一起回到了那时候。

一本书,一堆人都故事,聚集在一起,我也想融入其中,也想某个人就是我。

每一个故事,都有我似曾相识的青春,那些认识的人,那些相似的梦想,但终究都没有了。

曾有信仰和真心,而今所剩无几。

都说回忆是最美好的事情,因为回忆无法更改,只会被遗忘或者会想象成更美好的一面,所以有时

候叹息完全不是因为当下。

把那么多人的故事缠绕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谁也离不开谁,尽管一出生谁也不认识谁,但这一生却都纠缠在一起,所有惊心动魄的时刻,所有口是心非的话语,所有的感情线又一直围绕在一起。

我最喜欢集市上的故事,篇幅不长,但脑海里有画面感,作者全文都在凝聚这一点,争取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都是一幅完整的影片,有主角,有配角,有声音,有画面,有开始也有转场,最后有结尾,不错过任何一个小细节。而老人的窘态和家里人相处的大概模样也在三言两语中描绘得淋漓尽致。

那个时候一年到头,打年货是最让小孩子开心的事情,因为家庭条件缘故,大部分一年到头都吃不到什么零食,但打年货就不一样了,不但可以吃到各样平常吃不到的零食,还可以和小伙伴碰头玩耍,分享好吃的小物品。但也只是那时候呀。

年后了,最热闹的是初六,想起我的朋友大部分也是初六结婚,每一幕都很熟悉,都是生活经历,但是在作者笔下就变成了快速转换的画面,好像每个人又重新在参与那场婚礼,那个场景甚至比录像都要清楚。

作者细腻的心思,如画般描绘,好像回到了过去,回到了曾经经历的那时候,一下午也就过去了,我觉得无比平静舒服。

《团圆总在离散前》读后感(三):烟花易冷 离散才是团圆的常态

我很喜欢的写群像人物的小说有: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焦虑的人》、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衣柜》、理查德·鲍尔斯的《树语》等等 。这次又读到了一本郑在欢的《团圆总在离散前》。

同名短篇《团圆总在离散前》放在了书的最后,也是最精彩的一篇。以过年这件中国人的大事为背景,可以说是一根绵针完全扎在了异乡漂泊的读者心上。

临近年关,返乡、春运总能成为热门词汇。千里骑行返乡、人山人海的售票口、带着各式行李的打工人,一张张图片所奔涌出的猛烈情感都能牵动我们的心。当然,也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表示,过年不再愿意返乡,返乡反而会带来不好的情感体验。都说游子无论是满载而归还是一无所获,家乡都会敞开胸怀包容所有,团聚比一切都要宝贵,然而这篇短篇小说却从同村相识的一代青年人的各自的视角,展现了当代青年春节返乡现状。

“从何时起,家变成了旅馆,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是空的,只有春节才是旺季。过年的几天,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回来,在这里吃饭、团聚、相亲、结婚、放烟花。...男人们喝酒、打牌、搞对象。..女人们聊天、逛街、谈恋爱。..小孩子们开心,老年人忙。...短短几天之后,人们又四散离去,留下满地的糖果碎屑和爱的结晶。还健在的老人继续充当酒店管理员,搬张小板凳坐在门前,晒着百年不变的太阳,随着门上的对联慢慢掉色,默默等待下一次大团圆。”

不能容忍失败,认为不能出人头地不如死在外面的快递员马宏,租了一辆宝马X5回家;包工头马良,作为同乡眼中挣完全世界钱的“老大”,为了过年带回工程款和挽回女朋友多雨,把碎掉的玻璃瓶口往脖子上按;漂亮也渴望独立的女孩多雨,并不希望靠男人生活,只是年岁渐长但仍没找到未来的方向;在酒店当门童的牙狗,喜欢上普通的女孩却出不起二十万的彩礼;只会在工地干活的刚子,用身上唯一仅剩的钱去了丽江虎跳峡,而家里的老婆孩子还在催着奶粉钱;想要成为作家却没读过书的张全,远离尘世勤勤恳恳在网上更新连载小说,却接到了母亲病重的电话而回乡过年。

这些同乡一起长大的青年人,在腊月二十五一起回到了家乡。以同一桌打牌的乡亲们为见证,展开了无奈而又真实的乡村过年日常。

春节返乡,幸福感常因为亲人的过高期望和过度关心个人隐私而大打折扣。家乡是我们的根,托马斯·洛伦弗里德曼称呼这一代年轻人为“无根之人”。我们正在失去家的概念,脱离于我们出身的文化身份。尤其是那些离开小镇,来到国际化大都市生活的年轻人。他们是真正意义的“无根之人”——在大城市他们并未被完全接纳,回家乡又觉得格格不入。

而热闹散尽,人们从推杯换盏大吵大闹中醒来,大约也都隐隐知道,这样的团圆所剩无几了。村庄很快就会恢复平静,这些制造喧嚣的人们即将沿着来时的路飞散而去,今时此地的喧嚣,必将被明日他乡更大的喧嚣吞没。我们剪掉自己的根,告别家人,朝着未知飘去,无关快不快乐。

《团圆总在离散前》读后感(四):团圆在这摇摇摆摆的人间,唯有孤独

翻开郑在欢的新书《团圆总在离散前》,面对作者构建的别样的文字世界,很难想象这个青年作家出生在1990年,出生在河南驻马店,而他之前的一本书就叫《驻马店伤心故事集》,如果以为这本书也是讲地域类型的故事,就大错特错了,这部短篇小说集在时间线和故事发生地点上都发生了漂移,围绕着现实进行了历史与未来的交叉,最终停留在过年回乡青年们举起的酒杯里,小说也就沉落下来形成了读者的沉浸式体验。

《团圆总在离散前》分为三辑《无尽的谈话》、《无底的旅行》、《折返跃迁》,三段故事世界各不相同,第一辑里最耐人寻味的就是突然出现在杂志社女编辑家里的高瘦青年李青,他,一个陌生人跑到女孩家里讲了一个所谓的梦,之后他出现在不同的车里,对着年轻人、中年人和老者司机倾听和讲述互相的故事。暗色的夜里,面对陌生人,可能你说出来的话并不是没有意义,而全是真实,平日里不能倾诉给他人的心里话。五彩的霓虹灯,喧闹的人流,封闭在车厢里的歌曲和故事,演绎着当下的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而在《无底的旅行》这一辑中,《旅行爱好者》的父亲最喜欢的就是突然离开家,没有人知道他去哪里,唯一父子俩一起出门还是幼小的儿子跟着父亲,最后两人一起爬上荒山。儿子茂山长大后也开始有意无意和父亲选择了一样的生活方式。这都是在现实生活中迷失自我的人,在稳固的状态里出现了游离。和媒体上报道的中年阿姨开车出门旅游不同,茂山和他的父亲唯一拥有的就是生活继续的同时保持着自我的神秘,这个秘密可能就是选择一个陌生的地方保持一个独自一人的状态而已。旅行也就是外在的一个表壳,每个人都缩在里面为自己画上一枚小小的太阳。

这部故事集最能引起共鸣的应该就是最后一篇《团圆总在离散前》,不管人在哪里,过年了,总归是要回来的。是什么时候过年回老家变成了一个痛苦的仪式感,失去了原有的亲情伦理意义。

故乡的乡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呈现出衰败之相。在外面混得好的,不好的,有的为了世俗的赞美,乡人的眼光,将自己重新包装,豪车、昂贵的香烟、美女与票子,那些村口艳羡的目光和恭维的话语着实能让人欢乐一下子,之后呢?作者郑在欢用冷静的笔触如实写出回乡人的困境。

这一段如编辑手记所写:你是不是偷窥了我们村。当今的社会割裂了年轻人的心境,城市与乡村的裂痕也越来越大,那所谓的团圆,只剩下表面上十天的热闹,如燃尽的烟花碎屑,最终随风消散。

一本书本以为看到书的名字就能了解文中内容,那就小看这位作家了,郑在欢的文字世界是可以不断被挖掘的宝藏,回头有《豆腐》这样类似文人笔记的鬼怪文言世界,向前有《充气娃娃之逸》,一个未来患有社交恐惧症的绅士与人造人的爱恋。停留在作者的小说中,完全没有陌生感,仿佛就生活在这样的情景中,不管是古代的“乐闲居”不理人间俗事,还是未来的世界,面对人造物的增多,忍受越来越多的寂寞,或是开头觉得用手机打字很累的女孩,还是为了明天干杯的离乡的年轻人,在虚构中寻找现实的痕迹,最终达到了交融。

故事中的人未来的路都不确定,口中讲述的故事也还在继续,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摇摆不定的世界,太过于真实,于是每个人就停留在悬停的状态,用文字的孔洞寻找自己,然后为自己建一个茧房。

《团圆总在离散前》读后感(五):这样的群体注定成为“过年的候鸟”

《团圆总在离散前》光看书名,大概也能猜到几分,会是一本离别的小说。本以为是长篇,打开目录才知道并不是。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共计8个中短篇。

作者的每一篇都可以独立拍摄成一部电影,画面感太强,像是一部电影,在脑子里自动播放。

第一部分的标题为:无尽的谈话。一看就是本书编辑的功劳,把几个看似杂乱无章的小说,分成了系列(说真的,这并不容易)。

谈话这一部分,很哲学所以耐人寻味。作者在叙事上,下了一番心思。不知道是不是作者生活在北京,对城市里的人,有了更多的思考。

“无尽的谈话”里的3篇小说,用荒诞的情节,或喧闹的语言或冷静的倾诉,显现出人在北京生活,但却不属于这座城市的悲凉。好像一种颜色要融入在另一种颜色里,变化出的第三种颜色。

不接受灵魂变色后的自己,但又变不回原来的颜色,在这种迷茫、坚持中,渐渐习惯或更不习惯。

第二部分:无底的旅行。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我真是下意识笑了,无底?没有比人心更“无底”的,“无底的旅行”说的也不过是人心。

4篇小说有科幻,有悬疑,有……看似风格各异,有点乱,但用心阅读就会发觉,说的都是人性。作者越来越清醒,仿佛站在一个摄像机的视角,冷静、平静的书写着荒唐。

用一本正经的态度讲4个疯狂的故事,可见作者应该是经常把自己放在热闹的环境中,然后再冷眼旁观观察并记录一切,像把一块石头丢在热水中,但石头不是水,热的快冷的更快。

作为一名作者,郑在欢对自己够狠,所以才能写出《旅行爱好者》中逃避生活角色的父亲、《充气娃娃之逸》里保罗对所有事物的戒备、《君子》葛强的虚伪,对生活的麻木……

每篇小说都是黑白色的,作者有一种能力,把五颜六色的故事,扒下一层皮,颜色尽退,只留下干净的黑白两色。阅读后,读者会感受到复合式的片刻清醒。

第三部分终于到《团圆总在离散前》,整篇小说有点老套,和赵本山电影版的《过年好》很相似。

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是主角,每个主角都是活生生的。或许来自作者的深切体会,所以更显得真实,让小说呈现出作者像把眼睛所见,心中所想,都统统表达出来的真诚。

过年像一下子把所有演员都凑齐的一出话剧,在年轻人的出生、成长地;老年人的留守地,两股力量汇聚一堂,在极短的6天时间里,每个人都表演着自己。

作者在《团圆总在离散前》写了一首诗:“因为有来,才有回。可是不回,哪有来。回来,来回,不过是,来来回回,回回来来。”又说:“传送到指定的地点一秒,然后会到原处。”作者一开始就给出了一道谜题。

在结尾又给出了答案:“村庄很快就会恢复平静,这样制造喧嚣的人们即将沿着来时的路飞散而去,今时此地的喧嚣,必将被明日他乡更大的喧嚣吞没。天在不觉中依然擦黑,这热闹的宴席,也终究要散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故乡去他乡打工生活,这样的群体注定成为“过年的候鸟”。离开家的年轻人,不是因为“过年”归乡,而是因为“老窝“还在,家里还有父母亲人在等着他们回去。

作者郑在欢的文字太过清醒。对于读者是好事,他会去除杂质,把本质的东西挖出来给你看。

可能会有很多读者阅读得很轻松,他们根本不知道,作者为了这些文字,掉了多少头发,抽了多少无眠的烟,说不定也哭红过眼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