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植物情怀》读后感100字

《植物情怀》读后感100字

《植物情怀》是一本由[法] 马克·让松 / [法] 夏洛特·福夫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021-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植物情怀》读后感(一):植物学家的脚步与热爱

读书的时候,我曾经特别喜欢生物学,而学习植物,是生物学的入门。那时候,我们会在显微镜下看植物的结构,也会把花和树叶夹在书里做标本书签。植物的标本并不经过动物那样血淋淋的处理过程,有些花儿甚至在做成标本之后很久,依然带有它淡淡的香味,见到的那一刻,就莫名心情好了起来。

植物给我的感觉永远是岁月静好,不管人间有几多悲欢离合,它就安静地在自己的土地里生长,不悲不喜。

《植物情怀》并不是我一开始以为的植物学科普,它更像是散文笔记,记录下来马克·让松如何走到今天,掌管巴黎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植物标本馆。而其中也记下了许多植物学家先驱的脚步——植物学以及分类,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系统学科的。

植物没有动物来得那么生动,它们总是安静扎根于一方水土,但是植物学家的历程,却充满了冒险与刺激。老式植物学家的工作,与其说是植物分类识别,不如说是一场冒险——去未知的领域带回新的物种与标本。图内福尔、科默松、弗朗谢、拉马克、普瓦夫尔、梅屈兰、林奈、米肖、圣-伊莱尔、阿当松、艾莫南等,还有18、19世纪远赴中国为植物学做出贡献的传教士谭卫道、德洛维、汤执中等,每一个名字,即是一段传奇。

我由衷地敬佩那些先驱,以及在当下浮躁的社会里,仍愿默默无闻守护自然历史博物馆和植物馆的植物学家们。在现在物种消亡的新时代里,在城市不断冲击占据自然的进程之下,很多植物未来我们的孩子只能在植物馆中见到,如果没有他们的工作,消亡的物种可能就会只剩下图片。

植物学家对植物的热爱,也如植物的生长一般,安静但不激烈,却生生不息。

但是,在读到有关于中国植物那部分的时候,我个人感觉挺不舒服。

鸦片战争在作者笔下轻描淡写,有一种终于打开了中国大门那种“舒了一口气”的语调。我能理解对于植物学家来说,能去到一片新的领域,发现并保存许多新的植物,有多么重要且激动人心。而且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在是那个积贫积弱的清政府,但那一纸不平等条约带来的苦难,对于他人来说只是一块敲门砖,这样的感觉仍然让我觉得屈辱与难过。

《植物情怀》读后感(二):看植物学家如何探险,重燃对植物的好奇之心

记得妈妈小时候说我,一个人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可以看一下午,也不知道乐趣在哪。关于小时候的记忆已经模糊了,但我一直都感觉自然山林对我有种莫名的吸引力。比起城市的钢筋水泥,我更喜欢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小时候最常看的就是《动物世界》和《海底世界》。

其实长大以后,我一直以为我对科技是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可是每次去姨妈家的时候,哪怕只是坐在院子里,看看花、看看草,我都可以坐一下午不动,那个时候,我就明白,我对植物还是有不一样的感觉。

这本《植物情怀》的作者是植物学家和农艺师马克·让松和夏洛特·福夫。由童年时对于植物的好奇、喜爱到对其他植物学家前辈们的致敬。在历史不断的发展当中,植物学家们是如何将这些标本保存下来。那些冷门植物是如何被发现研究的,还有远赴我国的植物学家。以前那个年代,想想就不容易。

其实不论哪个行业,深入之后都会觉得枯燥无聊,这就是所谓的干一行骂一行。在这本书中,看到的是植物学家和植物的相识相知,仿佛是和挚友的相遇一般。可实际工作有多么艰难枯燥,只有当事人知道。就像《我在故宫修文物》一样,看着他们仿佛做着趣味性十足的工作,但无论是哪一种修复工作,除了细心以外,还得要十足的耐心,不然文物就废了。当时这个节目播出之后,好多人都说要报名去修文物。可是仅凭一时的激动是无法将工作做好。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份工作,才能够一直坚持下去。

不仅仅是修复文物,研究植物等都是如此。从发现植物、搜集标本到最后研究植物的整个过程,都不是短短几天内就完成的,会经历漫长的时间。前几天看的考古也是如此,可能发现的是你,研究的也是你,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最后与最后的成果失之交臂。不断经历希望失望的过程是很折磨人的。

每次看到描述植物学家远渡重洋来到中国研究植物,受到诸多限制。突然想起看的另一本书,我们国家研究文物也是历经辛苦。每次看到这样,内心都对他们有着深深地敬佩之心。

读这本书,不仅可以看到植物学家真心热爱这一行业,于寻常的工作之中找到不一样的乐趣。还可以看到他们如何探险,从他们身上也可以汲取力量。

《植物情怀》读后感(三):忘我的植物之爱:那些植物学家成为植物学家的真实之事

如果可以选择,你愿意跟人类一起生活,还是跟动物,或者植物?

之前曾提到“动物人”一词,这次想说说“植物人”。

套用“动物人”的解释,“植物人”也是善于同植物打交道甚于与人类的群体。这些人大部分会是植物学家或者博物学家。他们埋头于大自然中,寻找各种神奇植物,他们眼中的植物会是怎样?比如:

看看,是“植物人”无疑了。

由马克·让松和夏洛特·福夫写就的《植物情怀》,不但记述了作者与自然、与植物相处的乐趣,还记述了巴黎植物标本馆的成立的概况。而且还有围绕作者们展开的,对各位“老式植物学家”的传奇经历的记述。

如何证明“植物人”对植物充满真正的热爱?行文如人。《植物情怀》满是对植物的生动描写,结合着众位植物学家寻找植物、发现植物的经历,仿佛这些植物都有人的灵性,而植物学家与植物们相识相知。他们认为植物可以抚平人的焦虑感。前提是,这些是真正的植物而非塑料代替物。这话也没错,有生命的植物一直在进行光合作用,它们会释放我们人类需要的氧气,植物学家说他一回家就让植物“吸收”他的疲劳,听着就让人觉得十分有趣和吸引。试问,如果说回家让别人“吸收”自己的疲劳,怕是要打起来了。

但还是要明白,搜集、整理植物,研究它们,这样的工作并不总是充满趣味性,恰恰,研究者们都要时常面对和经历枯燥无结果的搜索和研究过程。如果不是对植物充满热爱之情,实在难以坚持下去。

意外与实验室是对拆不开的CP。而实验对于研究者而言,是最重要的,它们会为研究者带来不同的新发现和新希望。但意外往往总是相伴相随,可能一个小小的疏忽,实验就必须要从头再来。如果有样本,从头再来也无不可,关键是,不少实验都需要时间帮忙考验,它可能需要被观察一个月、两个月、半年什么数年,一旦“从头再来”,怕是时间成本就让人感到害怕。

《植物情怀》中把这种不可控因素看作是探索过程中的偶然性。书里对时间成本所下的范围更狠一些:

毕竟实地时间并不总是与(在实验室里)观察时间相符。

实地调研、考察还存在一定的危险系数。离我们最近的一个例子——虽然他们不是植物学家,但他们也是开展森林资源调查工作,这一点与植物学家们在森林里搜寻植物,收集样本类似——就是哀牢山地质人员失联事件。森林环境不同人类社会环境,未知情况众多,稍有不慎,都会发生意外,最严重的情况就是失去生命。

《植物情怀》中也会提到不少植物学家在收集样本过程中的艰辛和狼狈。哦,别以为植物学家的笔记本掉进海里是小事,那些记录着他们的发现与研究,甚至还有标本的小本子,这些都是植物学家的心血,小本子才是他们的本体,要是掉进海里捞不起来,“宛如失去了生命”也毫不夸张。

不过,作者也借着《植物情怀》吐槽了一番中国对外国植物学家到来考察的诸多限制。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进行对中国植物的研究——中国植物群落成功地扩散到全球……也许直接翻墙进到巴黎郊区伊夫里某个别墅花园,更有可能遇到这些植物的后代,相较于冒着各种航空水陆交通风险来到中国还可能吃闭门羹的情况下。

可不是嘛,中国的植物群落就是中国的生命力,生生不息。

最后,借此书向一切为人类探索自然世界的从业者们,博物学家、植物学家、地质人员们致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