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万块砖的思念读后感精选

一万块砖的思念读后感精选

《一万块砖的思念》是一本由尹琪著作,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41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万块砖的思念》读后感(一):有爱的房子才是家

《一万块砖的思念》是一本关于房子,关于家的小说,从东北一家人的生活,看到一个时代的普通百姓的生活,主人公是郭家三代人,他们仿佛是我们身边的人,喜怒哀乐都是那样的真实,不狗血,不做作。

中国人对房子的执念由来已久,房子就是家,就是根,自古就有成家立业之说,成家就得有房子,否则就是客居,就没有归属感。中国地大物博,若说在南方还可以“以地为席、以天为被”,可若是在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房子可是生存的基本。在广袤的黑土地上有这样一家人,他们勤劳、朴实,靠着自己灵巧的双手制鞋。

随着财富的逐渐积累,首先要做的就是拥有安身立命之本的房子。“我”是老郭家的老二,上面有大姐,下面是两个弟弟,老三先结婚,拥有了自己的房子,轮到郭家老二结婚的时候,却只够盖个“偏厦子”——低矮、漏风的破房子,但就是这样,同样渴望拥有一个自己的家,郭老二和善良、勤劳的玉琴还是欢喜的在“偏厦子”结婚生子,小两口觉得只要自己努力奋斗,就一定能盖上属于自己的大房子。

生活就是一地鸡毛,婆媳关系、妯娌关系、邻里关系、夫妻关系,每一次纷争都考验着夫妻二人。郭家老二是个老实巴交,略显愚孝,一根筋的男人,生活的坎坷让他直不起腰来,直到妻子患癌去世,才知道最该珍惜的是自己的枕边人。

郭家老二媳妇是个非常能吃苦、非常能忍耐的女人,然而自己的隐忍并不能换来平静的生活,生活中总是充满了问题和困难,泪水和不甘,误解和偏见。她能吃苦——和丈夫一起制鞋赚钱;她能忍耐——婆婆、弟媳、大姑子对她百般挑剔,她为了救大姐的儿子失去了腹中的胎儿,她对弟媳的儿子疼爱有加。

书中的人物就像我们身边的邻居大爷大妈,他们是朴实的劳动者,随着中国发展的三十年,他们的生活也随之变化,日子越过越红火,从平房搬迁到楼房,然而对家的执念,是始终如一的。

《一万块砖的思念》读后感(二):《一万块砖的思念》—戳穿了面子问题

要结婚的人,常常不可避免谈到房子。上一辈的人可以先结婚,再建房子。而现在的人,没有房子,就结不了婚。其实很多时候,有没有房子真没多大关系,也不过住了几年。甚至房子有时还成了大打出手的理由。 有表格显示,四川成都5万对新人,有2万对几年后离婚。所以无论房子多大多好,也不过一过客。 其实房子说透了,就是人的面子。双方的父母和别人聊天说到在北上广城市二环以内买了一套150平,花费多少,大概就一脸嘚瑟,等着周围羡慕的眼神和惊叹的表情。 人性是共通的,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根子上的观念总不会变。就好比小说中的郭从文,明明家里穷得只能建一座平棚当新房,还要大量花费在婚礼的排面,美名其曰“不能被人看低了”。 因为和董二同一天结婚,就免不了被屯里人拿来比较一番。从哪些方面比较呢?首先是婚礼的排场,一个大气,一个规整。不相上下。只能继续,于是这个说郭家有鞋厂,从文帅气又干练,那个说董家是大户,拼爹可以躺着吃饭。还是说不出好。又比较新娘子,一个大方,一个秀气。。。终于在房子上得出了统一的论断。董二毛,二层楼的新房。郭从文偏夏子却看上去像猪圈。 有人说乡下人目光短浅,看不到从文是潜力股。这不过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城里人自谓见过大世面,可是到头来还是被面子套得死死的。比如两口子隔三差五吵个架,家里一片乌烟瘴气,朋友圈照片却发个精致的同框,当然还不忘美颜、滤镜,最好再配上一句爱的誓言。 这和小说里的郭从文和媳妇吵了架,明明一万个想出去把她找回来,担心黑夜造成的人身不安全等,却死要面子,往床上一躺。 生活本来一帆风顺,自从一个人跳进了你的世界,休戚与共,两个不同世界观的人不可避免的相互融合。这种后天的融合,像两个刺猬互拥,如果都用尖尖的个性那面朝向对方,永远都是相互伤害。 就算有一方心胸宽广,爱你一万年不变,另一方却争锋相对,那更是无形中刺得肉中肉,心上心,杀人不见血。只有大家将最柔软的小胸脯朝向对方,互相拥抱才能既温暖小心心,又共同防御了外界的一切伤害。 小说中郭从文夫妻就是一对争锋相对、互相伤害的刺猬。 常常嘴上明白,心里却迷糊,特别是身在其中,更是深受其害而不自知。面子是挣来了,心却戳得鲜血直流,喊又不能喊,只有往肚里吞,长夜来临,一个人躲在被子里默默伤神。 为什么叫一万块砖?思念什么呢?现在的人恐怕不懂,我也不懂。大家都是买的商品房,几十万几百万一套,名字往房产证一印,代表一家人从此有了自己的小天地。不管城里人乡下人,房子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有了房子心也就安了来。而在书中的故事,一万块砖意味着建一座房子所需要的砖头总数,故事里两口子心心念念几十年的盼望。

《一万块砖的思念》读后感(三):逃不开的房子与无处安放的爱

“人跟鸟一样,第一件事是吃饭,第二件事就是盖房子,没有房子就得一直扑腾,扑腾到死连个停的地方都没有”这是郭从文的大姐曾说的一句话,也是这本小说贯穿始终的主题——房子。

《一万块砖的思念》讲的是近三十年间,东北农村一家人的故事。在那个物质生活还比较匮乏的时代,盖房子成为了人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主人公从文和媳妇玉琴,以及与爹娘还有姊妹们的所有悲欢离合都绕不开房子,绕不开这个沉甸甸的执念。

与其说这是他们的执念,不如说是每个时代的共性追求。在读这本小说时,时常会不理解书中人物对于房子疯狂般的追求与渴望。但细细想来,你我每一位平凡人,即使身处发达社会,又有谁能真正放下对于房子的情愫。

我常常会想,为什么人们常说结婚必须要有房,为什么宁愿做一辈子房奴也要去买,为什么年轻人拼了命的996就是为了那几十平的安身之所?后来,我经历了毕业后的两次搬家才知道,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这种深沉的安全感是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的,是无论时代怎样发展也不会发生改变的永恒话题。

从文与玉琴,过了大半辈子苦难日子,穷尽一生就为了一间屋一个房。房子,对于玉琴来说绝不是简单的栖身之所,它承载着面子,映射着骨气,也连接着幸福。年轻时嫁到郭家,就因为丈夫是兄长,就要再三忍让,没有房子也没有尊严,受尽婆婆谩骂与妯娌诋毁。都说旧时代的女人可怜,但玉琴在处处的苦楚中又透露出一种不服,一种敢于追求幸福生活,不被生活吞没的坚韧。也正是这种坚韧,最后让他们成为了刘官屯最早一批住进楼房的人。 这个故事的主调是逃离与无力感。“我们全家人都在田里忙活,可我觉得,田里长出了粮食,却把我一点一点往里拽。”从文小时候,因为时代的原因,爹卖皮鞋被查一家人被下放到屯子里,从那以后娘的嘴里常咒骂屯子,也咒骂爹,所以从文从来就不喜欢屯子,也不喜欢屯子里的人,他一生都想要离开屯子回到城里去。但郭从文这个人,是一个闷罐子,特别在家里更是充当了软柿子的角色。他的愚孝与不讲理令人不屑,但却赤裸裸的透露着真实感,真实的就像自己家村里隔壁邻居家总也不爱说话的王二狗。是的,这本小说非常真实,无论是家门口的柳树还是窘迫的偏厦子,又或爱嚼人口舌的妇人们和嗜酒打牌的男人们,生动的仿佛不是东北农村的故事和人,而是自己亲眼旁观甚至参与的邻家琐事。

《一万块砖的思念》是一个关于回忆的故事,它充满悲剧的底色让人无法想象其作者居然是一个喜剧小品编剧。但是喜剧的本质又何尝不是悲剧。人间也是悲剧的,多少人在苦恼的生活中挣扎,只为那一瞬间的快乐与刹那的幸福。无论是房子还是家庭,带给一些人更多的是折磨与压力,造成所谓的原生家庭伤害,然后一代一代传下去,悲剧贯穿好几代,只到那个理性克制的人出现,猛然吞下所有苦楚,小心翼翼爱着生活,尽自己最大的力气扑灭这苦难生活的熊熊烈火,留下一湾温柔的水。

时代在发展,苦难也会过去,小说里的故事已经结束,但生活还在继续,致爱于每一位努力生活的平凡人。

《一万块砖的思念》读后感(四):人生的意义难道就是一万块砖吗?

听说,有的人在城市攒了一笔钱就会回老家建一间屋子,第二年到城市继续打工,等攒够了钱就回家盖第二层。听说,有一万块砖就可以在乡下造一间房子,造了房子就可以娶老婆,过上好日子。但房子就是家吗?

《一万块砖的思念》这本书以主人公郭从文的角度出发,讲述了在他的家庭中发生的三代人之间的爱恨纠葛。主人公从一个充满希望和激情的青年,梦想着离开屯子,成为小镇青年,但经过经过多年复杂的“家庭斗争”和社会的打压,最终无助地放弃了自己最初的念头,闱于屯子。

看书的时候,脑子里会有一个声音在阅读这些文字。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这些文字是传到我耳朵里,是一个小孩子的声音,非常的稚嫩和单纯;到后来这个声音就变成了一个老年人,淳朴又苍老。这大概就是屯子里的人在我脑海里发出的声音,不管声线如何,年岁多长,都有一种真诚的感觉。

主人公的生长环境虽然与我不同,但我对他的许多感情却感同身受。因为每个普通人都曾经想过要成为比自己父母更厉害的人,离开原来的生活环境,实现阶级的跃迁。但是,人越长大就会越发现自己能做的事情不多,或者说因为身处这样的环境里,你会不敢努力,或者没有地方发力。当然还是有非常勇敢,走自己的路的人,但那还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循规蹈矩地循着父辈的轨迹,虽然看起来比父辈过得好,但那只不过是社会在发展罢了。

书中最让我感触的描述,是郭从文描述他跟他妻子的关系。他说到屯子里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有的一口缸。夏天的时候,没有什么作用,里面生了蜘蛛网,只有小朋友躲猫猫的时候会钻进去。但到了秋冬天,需要腌酸菜的时候,就派到了用场。晒的有点蔫儿了的大白菜,一颗一颗码进缸里,撒上大量盐巴,最后在白菜上压一块大石头,经过发酵,这缸里的白菜就成了酸菜。酸菜一颗颗被取出来,越是底下的酸菜就发酵的越充分,甚至过分,平时看起来平静的酸菜缸,在搬起石头的那一刻,翻涌出令人不适的酸臭味道。

最近突然在想。人生的意义到最后怎么会都是买房子呢?我们从小接受教育,聆听先贤的故事,发掘探索世界的欲望,都是为了什么呢?为了找到更“好”,工资更高的工作,然后买大房子,过碌碌无为的生活?这个世界的人生目标也太统一了吧?按照以前的说法,人在哪儿家就在哪儿,现在对家的定义更宽松了,家庭也不是必须的要素,一个人也可以叫做一个家。就像书的最后,主人公一家人终于住上了楼房,但主人公还是摸着散落一地的旧居砖头思念自己的妻子。

《一万块砖的思念》读后感(五):《一万块砖的思念》:莫到失去,才懂珍惜

从出生到老去,人的一生就像被安排好了一样,上学、独立、成家、立业、养育子女,一步步的,就算自己不想走,也有人推着前进;突然想起父母经常会说的一句话:等你结婚了,我们就算完成任务了……

话里话外听着都有着些许心酸,又有些无可奈何,就像是我们不小心缠住了他们的脚似的,让他们被迫生活在这里。

一说起成家,在中国人看来,置一份房产是成家必不可少的,毕竟对男方或者女方来说,能够有一个固定的,属于自己的家,不用颠簸流离,那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只不过,为了这份幸福,身后背负的又是多少沉重的担子。

《一万块砖的思念》是一部中长篇小说,这是一部描绘黑土地上人们奔忙而彷徨的作品,在这里,有梦寐以求的房子,有相守相依的爱情,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命运,讲述了东北一家人的悲欢离合。

年轻的从文被大姐催着成家,在家人的牵线中,相中了未来的媳妇玉琴,事情定下之后,家里就准备着在春天盖一间新房,从文对此无比期待着,只是没想到,这个春天一晃就是30年。

家里买的砖不够盖新房,只能挨着老房子盖了偏夏子,孝顺的从文没让爹娘住,自己带着新媳妇住了进去,本想着两个人好好努力,将来盖一间大房子,却没想到这事也没那么容易。

生活就是如此,虽说成家是两个人的结合,平常无事尚可,一旦有了什么事,动荡的就是两个家庭。

从文大姐有些迷信,总是喜欢找屯里老人算命,若是哪天算得不吉利了,就会在家里不停嘀咕,总觉得有些不好的事情,都是玉琴带来的,从文可不信这个,让大姐少说话;玉琴是个勤快的,除了在鞋厂工作,还会把家里收拾干干净净,本想给婆婆洗洗被单,却不想干了坏事,把婆婆心爱人的照片洗坏了,自此之后,玉琴就没入过婆婆的眼,只是在从文看来,这不过是小事,慢慢都会好的,就是不知道这想法会持续多久。

家里的偏心,其实从文是知道的,但是为了孝顺,从文从来不会去跟爹娘争什么,即使有些事情不是玉琴的错,只要娘抹几滴眼泪,从文就会跟玉琴大吼大叫。

特别有印象的就是老三媳妇跟婆婆偷偷摸摸去从文家(偏夏子)拿了颗白菜,玉琴看到老三媳妇后,叫了她一下,没想到把婆婆吓摔倒了,等到从文回来,一点没怀疑母亲的话,直接对着玉琴大吼,老四更是醉醺醺的抓着玉琴的手腕,让她道歉,结果不小心折了手腕,玉琴最后被气得回了娘家,最感人的是玉琴怕从文肚子饿,晚上回来给从文做一顿晚饭,第二天就走了。

而从文因为面子,一直没有去接玉琴,最后玉琴是自己家哥哥送回来的。

就这样,两个人,特别是玉琴,为了让自己和孩子能够不住偏夏子,努力赚钱,在这条看不到头的道路上,磕磕碰碰,最终住进了楼房,本以为可以享福了,玉琴却被发现得了肺癌,从文这才发现,自己一直没有当一个好丈夫,只是,有些晚了。

书中的从文总是把父母,兄弟,放在首位,对于陪伴照顾自己的玉琴,却充满了挑剔,一次次的伤害和不珍惜,伤了玉琴,也伤了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要到最后才能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真正爱护自己,陪伴自己的是谁,但是最后的醒悟总是晚了些,再想去弥补,珍惜,已是不可能的了。

人活一世,需珍惜眼前人,莫到了终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