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林中之死》的读后感大全

《林中之死》的读后感大全

《林中之死》是一本由[美]舍伍德·安德森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236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1-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林中之死》读后感(一):畸形社会下女性美的压抑 ——浅析《林中之死》的悲剧构成

《林中之死》是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简要讲述了一名女子从少女时起到结婚之后所遭遇的一系列不幸,以及最后死于林中的悲惨结局,整部小说充满了象征意味及悲剧色彩。本文试从《林中之死》小说文本内容出发,浅析其悲剧构成。 小说揭示的第一重悲剧是社会重压下女性外在美所受到的压抑与摧残。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事,以“老妇人”称呼主人公,但事实上,主人公在故事发生时的年龄还不到四十岁,她的“老”是仅就外在形象做出的评价。这种提前衰老是由巨大的生活压力和过度操劳产生的,她在家庭中的地位处于最底,而地位在她之上的丈夫和儿子却长年处于堕落的生活状态,她在不得已的境况下承担起整个家庭的生活责任,在精神与身体的双重压力下,她作为女性的外在美逐渐流失,最终导致未老先衰的结果。在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中,主人公玛蒂尔德为了挣出赔偿项链的钱,不得不投身于繁重的劳动中,在艰难的积攒过程中外貌变得衰老,这与《林中之死》“老妇人”衰老的直接原因相似,然而究其根本,马蒂尔德的衰老与她的爱慕虚荣不无关系,而“老妇人”却并没有明显的自身过错,相比较而言,这种无过而遭受苦难的境遇更具悲剧意味。 在“老妇人”在林中死去之后,人们看到她的尸体纤细、洁白,“像一个少女迷人的身体”,这段描写无疑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她在生前受到压抑而消失的女性外在美却在死后得以展示,生命于她而言似乎成了束缚美的枷锁,这时候死亡反倒成全了她,这更加深刻地揭示了在那种畸形的社会环境下,像“老妇人”这样的弱势女性群体生活与生命的绝望、无助,将悲剧色彩贯彻到对人生命本身讨论的层面。 小说揭示的第二重悲剧是男权思想下女性天然欲望与权利意识的捆缚。 《林中之死》的故事发生在男权社会的背景下,女主人公少女时期是一户经营农场的德国家庭的养女,身份低微,被迫与农场主发生了不正当关系,她对农场主产生了深度的恐惧,之后以一个受害者的身份对施害者的行为进行掩饰,因此当农场女主人与她后来的丈夫杰克问起她时,她并没有吐露自己遭受侵害的真情。与杰克结婚、生子后,她的身份地位依旧处于家庭的最底层,两名男性成员始终将她当作奴隶式的人物对待,在这种长期的压迫下,她的思想意识逐渐麻木,自以为理所应当地为家庭中的男性成员服务。在屠户向她表示同情时,她表现得非常吃惊,这说明在她的内心深处已经完全认可了男权社会的畸形思想,将自我放在了“奴隶”的地位,这种彻底的权利意识麻痹必然是悲剧性的。 历史上,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思想麻痹是许多国家都曾具有的现象,许多文学作品都曾加以表现。如位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中,薛宝钗始终将“女子无才便是德”视为金科玉律,刻意在众人面前压制自己的才华。这种意识麻木的毒害在《林中之死》的女主人公身上体现得更加有讽刺性,小说中女主人公死后买回的肉被狗所啃食,这与前文相联系,将老妇人一生为丈夫和儿子的生活操劳比喻为“喂狗”,在麻木的状态下她却丝毫没有对自己操劳的意义进行思考,而是意味地进行着任务式的劳动。在她即将去世前,她回想起自己的少女时代,与上一点中女性外在美在她死后得以释放相类似,她思想的光芒借着梦境在人生最后一刻得以散发。这种美在破灭时才能够显现的情节,本身就具有悲剧的美感。 小说最后,叙述者“我”讲述了自己成年后在农场中看到与女主人公相似的命运还正发生在一些女性的身上,深化了整个故事的社会意义,说明了这种现象并非是在主人公个人的,而是一种社会整体的悲剧。 《林中之死》运用象征等一系列手法,从内外两个角度对主人公“美”的被压抑进行了表现,体现了男权社会环境下弱势女性的悲惨命运,对畸形的社会环境进行了强烈的控诉,对生活在该社会背景下的女性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林中之死》读后感(二):小人物的故事

全书十六个故事,十六个小人物,让我度过了轻松愉快的睡前时间。

林中之死 如同工具人的老妇人,肩负着喂养动物丈夫和儿子的任务。像是一个没有自我的机器一样,在死前都在履行自己的任务。讽刺的是她喂养的对象把这一切当作天经地义。妻子和母亲的角色理应受人尊敬,而不是压榨的对象。

回乡 阔别故乡十八载。去时是个醉酒条火车的小伙子,归时开着自己的车有着在夏令营的儿子。年轻时的挚友和恋人和自己像是两条火车线一样,渐行渐远。再度重逢除了感叹岁月以外再无其他。曾经的恋人已经不再美好,但美好的小姑娘永远都有。当下以为重要的事物过几年再看不过如此,这就是时间的力量。

她在那儿 一个神经衰弱极度敏感的丈夫,对妻子的一切行为都疑神疑鬼。甚至在私家侦探给他汇报结果之后仍然不相信,认为是对方给了他更多的钱。人的大脑是偏执的,他愿意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东西,他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宁愿相信错的人是妻子。

消失的小说 或者说从来不曾存在过的小说。这一篇让我想到了华灯初上的文艺渣男。永远以创作为借口逃避责任。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把情感付诸于笔下或者脑海中的笔下。看似不食人间烟火,但背后还有挨饿受累的妻儿。

打斗 男人间友谊的也有暗流涌动。童年期的嫉妒,长大后的互相回避。两人都在尽力扮演和睦的兄弟。即便最后河堤下动了手,结束后也一切如常。正常就是这样,矛盾的锋芒不再冲向对方而是对着自己。像是心中的一颗刺,表面风平浪静,心里却怎么都不舒服。

在陌生的小镇 这篇文章很打动我,因为疫情我已经很久没有旅行过了。我很向往主人公的“洗涤”。完全逃离到一个和现实脱节的地方,短暂逃避责任,任务,等等会带来压力的事情。那个女孩子应该是自杀的,自杀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试想下,如果她也有一个避难所来洗涤掉心里的负担,死亡是不是就不会发生。

感伤之旅 无意之间我们可能已经得到了最适合我们的东西。乔生来就是山里人,他走到外面的世界想追求下改变的时候更是证明了自己属于山里。就像“我”对于山只是个过客一样。

续弦之妻 我猜最后两人大概率不会有好结局。尽管医生已接近不惑之年,但在感情方面如同稚嫩的男孩子。这一点和外表青春世纪老成的女人完全相反。医生找到了年轻时的悸动,女人看到是一桩自己不会吃亏的交易。

人潮 人群中孤独比独处时候的更难熬。作家丧偶,失去了生活的平衡。失去了活泼的妻子,整个家像进入休眠状态了一样。直到和妻子有着同样血脉的人出现,熟悉又陌生的平衡才重新实现。生活中总有那么些事那么些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抱怨,但是却无法离开。

安德森是一个擅长白描的作家。全书十六个故事,记叙形式展开,很容易抓住读者的视角,画面感很强。书中人物大多是小城市的小人物,发生的事情也很平常。平平淡淡的字里行间,好像看到了若干年后的自己。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身上发生的微不足道的事情,不曾入过路人的眼。但就亲历者本身来说,这些事情带来的情感冲击无处不在。

《林中之死》读后感(三):《林中之死》:生活由古怪的小碎片组成,它比人们料想得还要丰富

舍伍德·安德森被誉为“美国现代文学的先驱和教父”,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我手中的这本《林中之死》是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生前最后一部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有包括《林中之死》在内的十六部短篇小说。

与舍伍德·安德森的大部分作品一样,书中收录的作品多以小镇生活为背景,以小镇中普通阶层为主角进行讲述。舍伍德·安德森行文不疾不徐,似闲庭散步,似午后闲谈,读舍伍德·安德森的作品有一种安静的幸福感,尽管舍伍德·安德森的作品不乏悲伤色彩。

《林中之死》是舍伍德·安德森颇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整部作品以第一人称为视角,讲述了老妇人无波无澜一生。

老妇人曾是农场主的雇佣女,时常受到农场主的骚扰和农场主妻子的折磨。某一年,来农场打短工的杰克将她带离了农场,并娶她为妻。

当读到杰克为了将她带离农场与农场主大打出手的时候,曾一度以为她能够从此过上有人疼爱的幸福生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杰克和农场主除了与她的关系不同之外,在对待她的方式上也极其相近。嫁给杰克的三四年间,她生下了一儿一女,女儿不幸夭折,儿子同杰克一样视她如无物。

她只是一个喂食人,她用自己喂养的动物或者动物产下的物品去镇上换取他们一家人的食物。她将所有空闲时间都用来思考该怎么让所有东西都填饱肚子,她最终死在了去镇上换食物返家路途中的树林里。

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旁观了老妇人离世后场景的兄弟俩中的弟弟。当天晚上,哥哥把老妇人的事情讲给家人听,弟弟却一言不发。这一小细节带有浓浓的悲悯情结,在弟弟看来,一件如此完整的事情自有其动人之处,正是因为如此,弟弟才会说:“或许我对他讲述事件的方式感到失望”。

或许,用无波无澜来概括老妇人的一生并不准确,那不如用作品中那句——每日每时,年轻的姑娘老是在喂养着什么,她一辈子都盘算着喂食——来概括吧。

十六部作品中,我个人比较偏爱的一篇是《在陌生小镇》。细说起来,这一篇的写作是有些琐碎的,因为行走在陌生小镇的主人公会不停地受到“打扰”,他会被眼前所见的一切吸引,东张西望的老人,窃窃私语的女人,屠夫模样的男人……

在陌生的生活中洗涤自我,让自己变得干净,再度焕发活力。这是一个极富个性的想法,看起来如同现代人比较热衷的旅游,不是有那个说法嘛,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跑到别人呆腻的地方。

《在陌生小镇》一篇细腻的捕捉力非常打动人心。舍伍德·安德森写主人公来到陌生小镇的悸动,陌生的街道,陌生的行人,一切应接不暇地映入眼帘。作者借主人公猜测每个人的职业,想象每个人的生活,同时也为自己给陌生小镇带来的新鲜感窃喜。

陌生小镇令人放松,连一向讨厌剪发的主人公也禁不住兴致所至走进理发店。他在理发店里听小镇居民闲谈,他在话题不断的理发店里焕然一新,他将小镇嵌入自己的生活碎片。

舍伍德·安德森的作品,会在不经意间触碰心底的柔软。比如略带喜剧色彩的《打斗》,约翰和阿尔弗雷德两个是堂兄弟,他们积怨多年,互不服气。终于,约翰和阿尔弗雷德在五十岁这一年打了一架,双方都挂了彩,但是这一架什么都没有解决。

想想那个场面,两个半百老人站在河滩上,衣衫不整、气喘吁吁。怎么看,都更像是两个试图留住青春和童年的人在与岁月抗争。

最后,摘一段《在陌生小镇》中的段落,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找到那一处洗涤自我的陌生小镇——

偶尔成为陌生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无所事事,只在那走走,想想事儿,洗涤自我。

也给别人、给陌生地方的人们带去一点心跳——因为我是某种陌生的东西。

--END--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