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镜子里的陌生人读后感摘抄

镜子里的陌生人读后感摘抄

《镜子里的陌生人》是一本由[美] 罗伯特•莱文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2021-10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镜子里的陌生人》读后感(一):镜子里的陌生人:你是谁?我是谁?

自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其著作《心理学原理》、《彻底的经验主义》中提出「自我」概念,并做详细的阐述;一百多年来,社会各界对「自我」研究与分析的热潮一直未曾停歇。由「自我」引申的心理障碍问题也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其中,得益于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的宣传,很多小伙伴都听说过「多重人格障碍」。其实,除了「多重人格障碍」 ,生理学、心理学角度还定义了非常多种「真实自我」类型。这些自我到底是怎样的?它们与我们的身体、思想、人格,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它们的存在呢?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莱文在《镜子里的陌生人》一书中,试着为我们解答......

《镜子里的陌生人》是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心理系荣誉退休教授、加州州立大学科学及数学系前副系主任、曾任西方心理学协会主席的罗伯特•莱文教授,从人类个体及其社会环境展开对各种「自我」现象及根源、背景的研讨。如罗伯特•莱文教授在书中「引言」所说:这是一本游记,记录着他对这片未知的复杂地形的探索和考察之旅;或许它已经非常全面地游历所有应该到的地方,也详尽地描述所到之处的所观所感,但它也只是记录那时那刻「到此一游」的照片,并不能代表......

《镜子里的陌生人》读后感(二):你,认识你自己吗

我不怎么照镜子,但每次照镜子的时候,看着镜子里的我,总有一种想法,我真的是我吗?一开始只会偶尔冒出这个想法,后来变得频繁起来。之所以产生这种想法,是因为我觉得我和以前的我差别太大了。看着镜子中并不陌生的脸,却和之前有着截然不同的感觉。究竟现在的我才是真正的我,还是过去的我是真实的我,只是被掩盖在现在的我背后。

为了搞清楚自我这个问题,我翻开了这本《镜子里的陌生人》。这本书是由罗伯特·莱文所著。他在科研、教学及写作方面都曾获奖,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心理系荣誉退休教授,科学与数学系前副系主任。

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看着密密麻麻的文字,有些犯怵。不过开始读之后,才发现我真是多虑了。作者并不是单纯的讲述各种心理学知识,而是人文故事,像我们熟知的博尔赫斯、奥威尔,还有影视作品《阿凡达》、《奇爱博士》,运用神经生物学、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展开讨论话题,结合案例讨论不同观点。在这些实证案例的分析中,发现了更多探索自我的方面。

书的开头就提到平铺在胃部表面的细胞只能存活5天,血红细胞存活120天。整个人类肝脏每300-500天就会被彻底更新一次,骨骼则大概每10年更新一次。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在细胞更新完毕的时候,我就不再是我了。可明明我还是我。那么只要相貌不曾发生质的变化,就可以证明我依旧是我吗?可有的人样貌改变了,就像书中这个案例T,她面目被毁,做了全脸整容手术。在其他人的心目中觉得她改变了,也只是样貌上的改变,并不是觉得她不再是她。

在这本书中,还讲述了异手症、幻肢症、镜面妄想症、幻听症和精神分裂症的联系和区别、多重人格障碍,不管是曾听说过的心理疾病还是未曾听过的,都读的津津有味。生动的案例加上有趣的心理学实验,感觉新奇有趣的同时也颠覆了我曾经的很多认知。

读完整本书,我不再执着于找寻自我,过去的我是我,未来的我也是我。过去和未来的我交织在一起造就了现在的我。找寻真正的自我,思考自我,反省自我,又何尝不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我?

《镜子里的陌生人》读后感(三):来认识一个完全脱离我们掌控的、陌生的“自我”世界

都说“最了解自己的,永远只有自己”,但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一定有很多人有着这样的经历,当我们一直看着镜子里自己的时候,会越看越陌生,越看越不像自己,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我们对于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了解?如果从生理学、心理学上仔细思索的话,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完全是陌生的。 加州州立大学心理系荣誉教授罗伯特·莱文用这样一本书《镜子里的陌生人:对自我的科学探索》,带我们认识一个对于我们来说完全陌生的自我。

在这本书里,作者从脑科学开始给我们普及关于自我的认知内容,我们所有的自我认知活动都依赖于大脑,但即使科技已经如此发达的今天,大脑的真实运作过程,人类可能还是无法完全探知的。大脑对于自我的加工过程,也就形成每个人独立的自我。但自我认知涉及到了脑科学之外的神经科学、微生物学、基因科学,当然也包括社会科学、心理学等等方面的内容。在这本书中,有着很多可能我们完全不了解的关于自我认知的现象,带我们进入一个奇怪的世界,也让我们阅读此书妙趣横生,增长见识。

我们都知道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受大脑支配,但我们会看到很多脑损伤的人,可能在外观表现和我们普通人完全一致,但却又有着完全不同的行为吗特点。比如,做过胼胝体切除术的个人,完全无法看到视线右侧的文字,这是通过多次实验无法改变的事实,这是因为右侧的视觉信息需要传递到左脑,但脑裂患者把这种传输截断之后的结果。 更为严重的行为表现来自于“异手症”,患者会认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完全不属于自己,而更多是左手,这也就是“异手症”名字的来源。患者的左手完全不受自己的控制,还会做出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在作者的介绍中,有人的左手会抢方向盘,左打右打,完全于自身的安全不顾;还有左手要谋杀自己的事情发生,就是卡住自己的脖子,想想都可怕。

这种不受自己思维控制的事例还有很多,幻肢痛是截肢患者常见的病症,明明身体的一部分已经不再,却一直能够感觉到疼痛的存在。而幻听也是一种常见的状况,就像有人在我们的大脑中不断的命令着我们,让很多人苦不堪言。当然也有“分裂人格”、“多重人格”的现象发生。关于一个人真实的自我到底是什么样子?真的不是简简单单的科学能够解释的。 来阅读这本《镜子里的陌生人》,看一个彻底颠覆的世界,看对自我认知最真实理解吧。当一个人都会有两套或几套基因嵌合的情况被我们发现之后,人的自我也许真的并不像我们自己认为的那样容易理解。

《镜子里的陌生人》读后感(四):镜子里的陌生人,是生活对我们的警示

真正注意到镜子,大概是《白雪公主》中王后手里的魔镜,那面会说话的镜子,可以看到世上最美的人,也可以让人疯魔。

再次发现镜子的不同,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的关系,李世民把对方当作是自己的镜子,坦然接受对方的意见。

真正对镜子本身有更深的理解,是在看了加州州立大学心理学荣誉退休教授罗伯特.莱文的著作《镜子里的陌生人:对自我的科学探索》一书。

在这本书中,一个个引人入胜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我们频繁经历着多重人格而不自知的情况。

是的,这是一本探索人类自我意识的书籍。

而其中让我最感兴趣的,是《镜子里的陌生人》这一章节。

在这一章节中,作者为我们讲解了当我们无法判断镜子中的人是我们的时候,我们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通过研究表明,15个月到2岁的儿童就已经能够发现镜子中的人脸是自己的脸。

而不能发现这一点的成人,大概率是患有“镜像错认综合征”,他会把镜子中的人当作另外的人,与之对话,与之互动。

其实可以识别人脸,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因为我们对人脸的识别,大脑要进行一场很复杂的运算。

比如通过过滤、分类、整合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将纷乱的输入信号整理成一个人面部的综合形象,然后再灵敏地感知和处理面部特征。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需要一整套的思维过程来调用记忆、情绪等来帮我们鉴定眼前的人是谁。

所以,当我们自己在看镜子时,排除“镜像错认综合征”,依然感觉镜子中的自己像一个陌生人,那便证明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看镜子了。

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女心理师》中,便有这样一个场景,二胎妈妈每天都有 忙不完的事情,她对孩子没有了耐心,觉得老公也不爱自己的了,婆婆对自己也总是另有所图。

陷入这样的负面情绪中,她每一天都过得很糟糕,直到有一天,她无意中看了一眼镜子,便被镜子中 的陌生人惊呆了,那是一个双眼浮肿,满脸苦涩,满身邋遢的女人。

然后她才如梦初醒,明白必须要做出改变。

我也曾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一段时间沉迷于看小说,没日没夜,不好好睡觉,也不好好吃饭,终于在有一天,我在阳光下拿起镜子,发现自己居然长出了厚大的眼袋,眼神无力,满脸憔悴。

我这才意识到,我不能这样下去了。

所以镜子中出现陌生人,是生活对我们的警示,而此时,我们更是要明白,镜子中的陌生人为什么会让我们恐慌、讨厌,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更好的改变、更好地和自己相处。

就如《镜子里的陌生人:对自我的科学探索》

“与自己想象中的伙伴和平共处与自己和平共处没什么两样。”

《镜子里的陌生人》读后感(五):一场颠覆对自我认知的奇幻之旅

书籍封面实拍

镜子的隐喻:从旁观者视角重新审视自己

想象一下,你的舌头有着属于舌头自己的眼睛、口腔、足甚至意识。你的大脑给舌头下达指令,让舌头把食物勾住、搅拌均匀,然后配合口腔吞咽。舌头并不会回答你,“好的没问题”,但也不违抗指令,而是默默执行,不让你察觉到它的独立意识。

直到有一天,你对着镜子张大嘴巴,赫然发现本该属于你舌头的位置,存在着一只张牙舞爪的虫子。

这并不是骇人听闻的恐怖科幻电影,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生物界的寄生关系。缩头鱼虱(Cymothoa exigua),又名食舌鱼,跟虾蟹同属软甲纲,跟鼠妇(潮虫、西瓜虫)同属等足目。雌雄同体,幼年时寄生在在鲤科的鳃中,性成熟后雌性个体便会转移到鱼的口腔,通过舌头吸食与的血液,直至舌头萎缩,然后将自己的尾部与已经萎缩的鱼舌连接起来代替鱼舌工作,由寄生转为共生。直至鱼的个体死亡前,缩头鱼虱都不会离开。这是人们第一次发现取代宿主器官的寄生方式。

书名副标题:对自我的科学探索,上面讲的缩头鱼虱便是书中的一个例子。自我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话题,发展至今大体存在三类含义,即生物学上的个体、心理学上的自我认知、社会学上所谓关系的集合。这本书只就第一类“生物学上的个体”展开探索。

当我们描述一个人类个体的时候,是在指什么?换句话说,究竟是哪一点,界定了个体意义上的人与非人?

是皮肤边界范围下的物质集合吗?很奇怪的一点是,一般默认唾液算是人的一部分,但吐出去的唾液却不是(再吃回去普遍会让人感到恶心)。那要不要包含钙化的牙齿骨骼、肺里的空气、以及肠道的消化残渣?置入体内、参与心脏跳动的心脏搭桥,外置的隐形眼镜算吗?更进一步讲,随意更换的衣服算吗?每天离不开的手机算吗?显然从边界界定的角度很难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是共用同一套DNA的所有细胞?最新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参与构成消化体系,影响人饮食偏好,甚至性格表现。欧洲人乳糖不耐受比例高、亚洲人更擅长消化大米。吃到来自故乡的美食,让人热泪盈眶的情绪,更有可能是幼年早起形成的肠道菌群在向你发出愉悦的化学信号,乡土情节不过是肠道菌群为了繁衍使出的手段。他们不是你的细胞,却仍然参与构成每个不同个体、有血有肉的人,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文中的出发点是,这个人的两万两千个基因表达(而不是基因组成)决定了我们是谁。基因表达只有很少一部分发挥着作用,基因表达也并非一成不变。

这也许并不是最令人信服的解释。也许不存在标准答案。

书中还有别的例子,幻肢、嵌合体、镜子实验心理认知等等,本书与其说是解答关于自我的认知问题,不如说是带领读者参观各类奇遇,用以从科学的视角、启发有关自我的一系列思考。

PS:最后附上我自己目前的观点,正如忒休斯之船,如果将人视作一个复杂系统,那么决定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因素有以下三点:要素、连接、功能。文中没有涉及这部分内容,就改天再展开讲讲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