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克苏鲁神话Ⅳ读后感精选

克苏鲁神话Ⅳ读后感精选

《克苏鲁神话Ⅳ》是一本由[美] H.P.洛夫克拉夫特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克苏鲁神话Ⅳ》读后感(一):夜晚漫想随记

这一本我最喜欢的是最后一个故事《夜晚的海洋》,夜晚所发生的一切都影影绰绰的,感受也是朦胧的,而太阳的万丈光芒将唤起另一种神圣的狂喜。在夜晚,直视着月光下幽深无垠的海洋,想象月光难以照亮的深渊与被海水不停吞吐着的万古的寂静时光,本身就足以吞没一个人渺小的想象力。 《尸体复生者》的写法有些特殊,不连贯的时间、复述和回忆的倒带,故事本身很紧凑(而且仔细想想一直跟在韦斯特身边帮助他完成所有渎神之事的“我”,难道不是另一种面容模糊的怪异吗)实际上顶着蜡质人头的身体本身已经足够恐怖,最后墙中的墓穴军队反而成了一个添头。《寒风》和这篇是异曲同工,放在一起显得不突出。 《门外之物》是《印斯茅斯小镇的阴霾》的衍生篇,我在看的时候总是想起魔女之家,然而爱德华发现他在自己亲手砸烂的身躯中醒来时的恐怖是无可名状的,有点可惜这里“我”开枪打死爱德华的身躯的部分太简略了,可能是为了避免描述身体中的灵魂的确切去向。 《日记》这篇应该直接改名叫《古屋怪画》,我都在想象那些画中人向泰普尔伸出黑色巨爪的样子了(带入了《潜伏》里修女的影子走入画框进行实体攻击的那一幕)。不过我不喜欢日记用的这个字体,和神秘黑暗的气氛不搭。 《月沼》写得很美,我很喜欢沼泽中的废墟在光芒中形如庄严的神庙,和沐浴在红光中的古堡遥相辉映,但是故事太短了,真的是戛然而止。《他》的氛围感和这篇很像,长满眼睛的黑色黏稠流状怪物不知道之后还会不会出现。 《星之彩》是典型的宇宙生物降临的故事,这个译名起得实在很美,就像我之前说怪物是星辰之子一样的怪异浪漫。

《克苏鲁神话Ⅳ》读后感(二):在洛夫克拉夫特的“冷漠宇宙”中,人性不值一提

说起我接触《克苏鲁神话》的缘由,全拜我那狂热的克苏鲁信徒外甥所赐,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向我安利“克苏鲁神话体系”,从他口中提到的那些令人晦涩的名词和抽象的描述中,我也渐渐对克苏鲁神话有了兴趣。

通过了解,我发现克苏鲁神话和我所熟知的任何神话体系有着很大的不同,诸如我国传统的道教神话、西方流传至今的希腊神话及北欧神话等等神话体系,他们都有着一个显而易见的共性:便是神话中的神祇们都被赋予了人性,无论长相或是性格上,这些神祇们都带有人类的特性。

而洛夫克拉夫特创造的“克苏鲁神话”则是跳脱于人类乃至地球的“宇宙神话”,极具科幻色彩。作者最著名的一句名言说:“我所有的作品全部构建于一个最基本的前提之上——人类共有的律法、利益以及情感,在广阔的宇宙面前,既毫无效力,也毫无意义。”他的“冷漠宇宙”哲学观把人类摆在了宇宙最不起眼的地方,在广袤宇宙中,人类甚至连做一粒尘埃的资格都没有。

于是洛夫克拉夫特将恐怖小说延伸到了更远的境界,在《克苏鲁神话》系列中,作者将人类对无知的恐惧无限放大,小说中充斥着来自深渊的低语、诡谲的梦境、无名的诡异色彩等字眼,以及那些人类无法理解的古老而混沌的存在,无不让读者们感到毛骨悚然。而故事中的人类主角们也难逃厄运,在触及“克苏鲁”的那一刻便被未知的恐惧所支配,最终非死即疯。

“人类最原始的情感便是恐惧,而恐惧的最根本来源便是无知。”而对于未知的一切,人们总是又兴奋又恐惧。我想,这大概就是克苏鲁神话如此令人着迷的最主要原因吧,因此克苏鲁神话被称为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古典恐怖小说体系,也成为了无数电影、游戏、文学作品的灵感之源。

在本书《克苏鲁神话IV》中,收录了洛夫克拉夫特创作的其中11篇短篇小说,其中《星之彩》已被翻拍成同名恐怖电影搬上大荧幕。同时在本文结尾附上来自克苏鲁信徒之一——我外甥的读后感:

《克苏鲁神话Ⅳ》读后感(三):如果你清楚了恐怖的底色,就会更加容易进入惊恐的世界 读《克苏鲁神话IV》

如果你清楚了恐怖的底色,就会更加容易进入惊恐的世界 读《克苏鲁神话IV》 “几乎无人清醒着起舞,除非他们早已疫狂。” -----洛夫克拉夫特 这位作者的其他神话作品我没有看过,所以希望在路上找一些有声书来听的时候,在微信读书上发现了好几个版本,原来是一系列的,真到找到和手里的纸质书同样蓝色的封面,才确认自己要读的是哪一个系列。 一提到神话,大体我们会想到关于各种神的内容,有残暴的景象,有关于神界的洗礼的各种关系的理顺,无论是神识还是伦理,都会让我们认知到另一个开阔的世界。 但是关于《克苏鲁神话》我想它是不同的。因为如果神话故事让你能够读到阴暗与恐怖那么是不是会有人忘而却步呢。 对于一个很少复读恐怖故事的读者而言,或许只能另辟蹊径。就像我们看一件事情,如果能像霍金一样,去看宇宙的底色,那么我们读懂恐怖底色的基础便是写作者。一个只有要恐怖和苦难里拥有真实挣扎的心理才能将各种“可怖的老人”,“门外之物”“尸体复生者”等内容让你闻而生畏,这样对恐怖迷恋的人才更容易上瘾。 一部作品的底层逻辑都是源于作者,如果你查一下这个作者的生评就会理解,为什么那么多沉默的恐惧感压得你喘不气来,为什么你能感受到呼吸不畅和那种恨不得睡眠都得听点儿有趣故事才能安然入眠,那么深处的迷茫,就是真正内心深处有太多惊恐的迷茫,才会写出让人感同身受的惊恐。 童年的旧梦,是许多创作者的源泉。 很多艺术家的精神底色也是和许多常态是格格不入的,但是我们无法去评判这些作品的优劣,至少一部神话,让你产生感同深受的惊恐感,也是可以让读到的人能够体会到那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惊恐,这往往也是精神深处的另一种悲凉感。 网上有这样一句话,就是说很多人读书都是在读自己。如果在这些恐怖故事里你有哪些共鸣,我期待你还是分享出来,为什么会出现类似的恐惧,我们为何对未知的恐惧要高于对恐怖故本身,我们恐惧的源头是什么? 或者当把这些剖开来,然后再去读一些心理学读物,或者能在其中深谙出一些很神奇的答案。

《克苏鲁神话Ⅳ》读后感(四):聊聊星之彩和那不可名状的恐怖

聊聊不可名状的最近这些年克系作品崛起,小说,电影,游戏几乎都有涉及。我本人对于克系小说了解不多,看的大部分都是电影,克系作品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描述恐怖为——不可名状的恐怖。

最近这些年克系作品崛起,小说,电影,游戏几乎都有涉及。我本人对于克系小说了解不多,看的大部分都是电影,克系作品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描述恐怖为——不可名状的恐怖。

其实对于文学作品,何为恐怖是一个相当大的概念,泛泛而谈的话也有很多种不同的含义和解释,比如克里夫巴克所说的,痛苦即愉悦种种,不过对于洛夫克拉夫特创立的克苏鲁系列小说而言,“人类最古老而又最强烈的情感是恐惧,而最古老又最强烈的恐惧是未知。”

克系作品近些年火爆的原因,其实更多的是现在的读者开始从内部剖析自我的情感与需求,从一种对外转为对内的探索。比如说由约翰卡朋特导演的经典克系电影《战栗黑洞》,故事很简单,一个调查员去一个神秘阴森的小镇,去追查恐怖小说作者失踪之谜,最后自己陷入癫狂的故事。这部电影被奉为克系经典的原因,并不在于画面本身有多恐怖,或者有jumpscare出现吓你一跳,事实上,从头到尾,我们都没有见过那个“未知的”“可怕的”幕后【存在】的本体是什么。但是那种无力抗拒的不可言说的恐惧感却是真实传递的。影片结尾调查员由于窥得了一点【真实】而San值掉光,痴笑着坐在电影院看电影那一幕,想必是很多人印象深刻的一幕,而这种让人不安的,不可名状的恐惧感,也正是克系想要传达给读者的。

回到书本身,这本《克苏鲁神话Ⅳ》一共收录了11篇中短篇小说。开卷第一篇就是有名的《星之彩》。小说中使用第三人称描述了星之彩到来的那一日。正午,巨石从天而降,落在了农夫家水井的旁边,石头持续不断的散发着热量,夜晚也会发出微弱的光芒,并且在不断的缩小,经历了无数的科学实验检测后,人类也无法探究星之彩的性质,这种“未知”让人类挫败。这种未知与地球,人类没有任何关系,最后陨石消失了,人类也回归到了看似正常的生活,但是渐渐的,农夫发现,一切都不一样了。

事实上,一切的一切,人类,植物,动物,土壤,空气,水源都在变得不对劲。小说中非常详细的描述了陨石小时候的情形,从一月份到十月份。吃过了变异植物和水源的母牛,身体变得灰白和松脆(想想都觉得掉san值),这一章节的描写非常的带感,建议大家去读原文。最后星之彩离开地球,留下了无法理解这一切的人类逃离了小镇。

到最后,那个散发着奇妙颜色的闪闪发光的星之彩究竟是什么作者也没有说,但是我们大概可以理解为某种天外生物,TA停留在地球,休养积攒能力之后离开地球。就这么简单。至于留在地球上,那些让人类不安恐惧的能力,蚕食一切,威慑一切,毁灭你,与你有什么关系。TA的存在,目的与你毫无关系。这种压制感真的让人窒息。

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也是《星之彩》这一篇,我认为本文基本上是完整表述了洛夫克拉夫特本人想要创立和传达的理念,而我本人也是可以完整的接收到这部分信息。个人十分建议喜欢克系小说的读者们去阅读这本,冲着《星之彩》也值得大家入手啊!

《克苏鲁神话Ⅳ》读后感(五):《克苏鲁神话IV》:跨越N个代沟的情感——恐惧

魔法书的气息

《克苏鲁神话IV》的外观有一种复古的美感。单看封面会以为是一本魔法书,看名字会以为是一本神话书,看内容才知道是属于古典恐怖小说体系。 IV是罗马数字4,我稍微查了一下克苏鲁神话的资料,才发现有一个词叫“克苏鲁风格”。风格核心是未知,是一种巨大而不可名状的恐怖存在。洛夫克拉夫特和他笔下的《克苏鲁神话》,被认为是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古典恐怖小说体系。讲真,如果不是特意留心到作者的出生年代,单从书中的内容看,我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个与我们有着一百年时间差的人写出来的作品。

《克苏鲁神话IV》是由11个中短篇故事组成,故事的代入感极其强烈。有些段落明明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情节,却像一张张蜘蛛网一般,把层层叠叠的不可名状的某种恐惧网到你的心里去。你会震惊于一个恐惧的感受居然可以这样描写出花儿来,而你连恐惧的对象具体是什么都不知道。是的,连恐惧地对象都是未知。不同的篇幅里,用“那个事物”或者“它”来代替。也或者恰是如此,毛骨悚然的奇特和诡秘感才会如黑云压城般密不透风。我想这其中除了作者的功劳,也有译者对文字一丝不苟地把控和执着。 作者有一句名言:“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情感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书中的故事完完全全是克苏鲁风格,莫名还有点儿上头。 对未知的恐惧,可以把一个人的灵魂变得冷漠而枯萎。所以《赫伯特•韦斯特——尸体复生者》一篇中,韦斯特的研究让人觉得可怕。但事实上,研究者有一定程度的疯狂,才能刺激文明更快速地发展。科学进步,才能减少对未知的恐惧。然而,探索未知,也会遇见各种恐惧。在这个有点儿矛盾的道路上,人类越挫越勇,违背自然事物而产生的事故,无疑就成了故事的素材。

复古与潮流同在的气质

最喜欢第一篇的《星之彩》。像一个祖辈流传下来的古老传说,神秘、严肃、怪诞、让人敬畏。 《克苏鲁神话IV》里的故事紧紧抓住未知和不可名状的恐怖感,也正因这个原因小说读来没有什么代沟可言。 随着黑科技的发展,或许有一天克苏鲁风格的故事会让人有虚惊一场的放松和原来如此的感慨。但目前来看,像是一个个古老的秘密冒险接近人类出没之处,慎重地潜行于公众认知的边缘外,而作者与它们擦身而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