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山之四季的读后感大全

山之四季的读后感大全

《山之四季》是一本由[日] 高村光太郎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1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山之四季》读后感(一):在此之前,你想过你所经历的一年四季是什么样子的吗?

书如其名,四季变换,美轮美奂。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一年365天,其实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意义。

本书作者是日本近代著名诗人、雕刻家、画家,也是日本近代美术的开拓者。果不其然,这本书里的每一幅配图都让人如痴如醉。

作者因战事晚年在山里居住,山里的雪和人儿都一样美丽和可爱,字里行间写出了真实和快乐。

春天和秋天各有各的景色,各有各的收获,有人欣喜漫天遍野的重生气息,有人爱好黄灿灿的稻田,风一来,就好像在和所有人打招呼一样,生怕会有人不知道。

新年也一样让人期待,虽然和往年光景完全不一样,但总是意味着新的希望,辞旧迎新不就是这个寓意嘛。

来自书中的春天

在这本书里,我们追随着作者,和他一起见证他的所见所闻,就算是极小的一件事情,作者对细节的描述,都能直接让读者身临其境,比如夏日食事这个章节,作者由于耐不了酷暑,导致身体不适,原本日日劳作的他,索性放弃了一切田间劳作,换得身体安康。但农作物就惨不忍睹,西红柿枯死,黄瓜像怪物般垂下来了,芸豆的叶子红了,葱地成了荒原。这一段描述下来,就好像看见了那副画面,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废物。但对于自己的身体来说,也并不可惜,万物都有自己的抉择,

作者细腻的心思和轻快的文风,让平时事事急躁的我,好像也突然被按下了暂停键,有时候能从书中审视当下的自己,世间万物,时间瞬息万变,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

如若是想追求一份平静,看完本书,你对发现周遭的一切其实就很可爱,就足够你去发现生活之外的美好。

《山之四季》读后感(二):《山之四季》:一本让我幻想平行时空的精致小书

最近花了一晚上读了日本作家高村光太郎的随笔集《山之四季》。本书收录了作者7年的山居笔记,还用版画巨匠川濑巴水的16幅山水图作为配图,特别精美。随书还附赠了一张山水明信片,作为一个明信片重度爱好者,我简直是太开心啦。

本书记录的是作者在山里生活的日常,略显琐碎,有些甚至读起来就像是日记,但是不会让人走神。一晚上读下来就是一场视觉盛宴,令人心旷神怡。

我想这大概是因为作者是一名画家吧,画家对线条、形状、光影的把握、对事物的观察角度都比普通人更敏感、更细致,“我手写我心”,所以,本书的画面感特别强。我会忍不住跟着作者的描述去想象。我会想象“像刚出炉的大个头面包”的重重叠叠的山是什么样的,像天蓝色泥金箔的春霞究竟有多美,冬天草木孕育种子的时候究竟有多努力……

作者笔下的山里的四季处处透着生机,正如作者所说:自然之美,永远不让人厌倦。看着看着这本书,我有点想家了。我的家乡也在一个小山村,童年的时候时间总是被拉得很长,山间的点点滴滴都会被无限放大,成为我记忆深处最美好的回忆。

读了这本书,我忍不住想,要是真的有什么都不用考虑的平行时空,我是真的很愿意当一名小山村的老师,留在爸妈身边吧。

如果我还在小山村,春天来了,家里河水开始解冻,天气开始回暖,我就带家里人去城里买一波换季衣服,然后和爷爷奶奶一起挑选庄稼种子买种子,坐在爷爷小三轮的车后座,一起去田里看有机器的叔叔给我们播种,一看就是一下午。

夏天,花团锦簇,绿柳成荫。山里的夏天并不是很热。我就下了班回来搬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一手摸着狗头,一边追剧。算着家里人快回来了,我就去切西瓜,买雪糕,做一锅解暑的绿豆汤,就是好日子。

秋天来了,我就穿上奶奶的干活衣服,戴个大草帽,去陪着家里人去地里刨土豆,下玉米,顺便带上我家的狗。家里的秋天特别漂亮,五彩斑斓,我就不工作的时候做个斜杠青年吧,做个乡村风景博主,拍好多好多的风景短视频,我家的两条傻狗必须出镜。

冬天的时候,家里特别冷,下的都是那种能把路堵住的大雪。我就早早起床把自己裹成一团球,然后去铲雪,铲的雪就拿来堆雪人。热气腾腾的烤红薯是要安排的,奶奶熬的红豆粥是要加很多糖的,还有家里的土炕真的很暖和,我还会多得到一床被子。不过我家的猫冬天就想和人一起睡,那就勉为其难让它睡在被子上吧。

如果还在家,日子也就这样一天天过,应该也会很开心吧。

感谢这本书,让我做了三个小时的美梦。

《山之四季》读后感(三):热爱美食的人,很难不热爱生活啊

如果是夜里读这本书,请务必谨慎,因为读着读着你可能就饿了!

本以为住在山里都是粗茶淡饭,没啥好说的。没想到即便是极为平凡的食材,在高村光太郎笔下都显得格外诱人。

既然是在森林里,植物自然种类多样,用它们可以做些清爽可口的前菜——

首先是烤花苞。高村光太郎把叫作“八棵”的花苞放在金属丝网上烤干,“涂上味噌,蘸上醋,滴上油,就这样吞下稍带苦味的花苞,感觉一口气解决了整个冬天的维生素不足。”

然后是千叶萱草的嫩芽,“芽用油稍微翻炒,加酸甜酱吃十分美味。”

此外还有轮叶沙参,“它的嫩芽焯水后跟芝麻和核桃拌在一起,十分美味。”

开胃小菜还有日式拍黄瓜,“每天早上我把刚摘下来的节成黄瓜照江户风味沾味噌和盐吃,做成米糠味噌腌黄瓜。”

一口吃掉一个季节的产物,想来也是别有情趣。

他还冒险挑战连村民都没有尝试过的蘑菇——吃之前拿着蘑菇图鉴进行对比研究,也是相当严谨了。我很好奇他说的一种吃起来有夹馅面包感觉的蘑菇,不知道尝起来滋味如何。

接下来是主食(甜品?)。我超爱的板栗,看起来他也非常喜欢:

为了补充营养,肉类自然也必不可少。村民们习惯粗茶淡饭,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村光太郎深知摄取充足蛋白质的重要性(动物内脏富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甚至超过蛋、奶、鱼等)。那时候人们都不习惯吃内脏,而他则积极推荐:

他做日本传统菜味增汤,主料用的是水菜,说它像蕨菜一样滑滑的,清爽可口。这里他还特地对水菜夸耀了一番:“不管怎么煮茎都不会烂成糊,但自有一派本性不移的气度。”

如果有村民的邀请,他也会欣然前往,比如村长请他去吃荞麦面,他评价道:“大概是用村长家的田里长出来的荞麦做的新鲜面,香味浓郁,很是入味,真好吃,这种美食在东京肯定吃不到。”

吃饱喝足以后,他再次化身健康饮食推广代表,向村民讲解乳制品,讲怎么做动物内脏的料理,甚至还和妇女们讨论起孩子的健康、睡眠时间、学校配餐之类的问题,想想那个场面也是颇为有趣。

此外,还少不了节日食物——年糕。(我对软糯的食物真的没有抵抗力啊!)

“他们好像很喜欢年糕,有红豆年糕、核桃年糕,一家人一起吃,也常常送给我。”

到最后,高村光太郎还对自己的自炊生活做出高度评价:

先生如此用心良苦,感觉今后也要学着摆脱外卖,尝试亲手做饭呢!

《山之四季》读后感(四):学生不懂写田园生活怎么办?

很多学生因为身处大城市而缺少田园生活,一遇上田园生活的命题就头痛。

尤其是平常特别爱刷平板娱乐却不爱读书的,真的很难拿下高分作文。

今天就为大家准备了来自日本国民诗人、心灵导师高村光太郎7年山居笔记《山之四季》!

连生活美学大师松浦弥太郎推崇备至的自然文学经典,

《山之四季》还被称为日本版的《瓦尔登湖》呢!

这里本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藻,有的只是朴实静谧的生活美学。

把一年365天在山里的生活好好的记录了下来,很轻松的文章,

很容易就把自己带入进去,跟着高村老师一起去泡温泉,种田,吃各种山里的美食。

在写树的叶子时有这样一段,“杂树林的红叶比起单一红色的枫树更美。红色、茶色、褐色、淡黄、金色,每棵树的颜色各不相同,这自然的配色独一无二,是神来之笔。““不光是树的叶子变了颜色,脚下的草叶也一片一片变成了贵重品,人简直就像是踩在锦锻上行走。”

不仅把树叶的颜色不同介绍了一篇之外,即使没见过也很容易联想到处在山林里观赏树叶层层叠叠的感觉,连地下的草和落叶,都有了重量和声音。

写山景时,“春霞明亮,如同天蓝色的泥金箔,飘浮于山间。远山还是白色的,曲线温柔,只有矮山上还残留着斑斑白雪。。。。。。我坐在枯草原的枯树桩上,一边眺望远山,一边想:那面包个头真大,看起来真美味。“妥妥的吃货,连山都可以想象成为吃的东西,要是学生不好理解”春霞明亮“到底是什么样一种感觉,后半句就非常好的打了个比方,还带有几分调皮的感觉。

用了一整段来介绍各种菌菇类,非常详细的把”网眼蘑菇“、松口蘑、金菇、砖红韧伞、夜间发光的菇等等,从外型,可否食物,菇的特点,有没有毒、到煮法都说了一遍,真没想到就一段文字就把山里的菇菇都罗类出来,作者不仅对菇类的了解之深,详细的划分归类和总结性文字,看似精简却充满着知识性和可读性。

这本书里不但文字上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连每篇文章中间所附的配图都非常值得欣赏。

16幅全彩山水配图,经典的日本文学作品《山之四季》,闲暇时很值得翻一翻,

学生如果再找不到题材写田园生活,也可以找出这么书,多读几遍,说不定下笔有神,用最朴实的文字拿下高分作文。

《山之四季》读后感(五):《山之四季》:回归本心,为生活做减法,为思想做加法

文/叶小禾

读完高村光太郎的《山之四季》,已是深夜,喧闹的城市也安静了下来。在这个寒冷的冬夜里,想起多年前的那位七旬老人,独居在山中的雪夜里,又在思绪着什么呢?

失去家园的高村光太郎孤身来到山村,村民们热心地帮他搭建小屋,细心地为他做好挡雪的围栏。本不富裕的村民,送给他一些粗粮,还有学生家长带给他几个萝卜、几棵青菜,让他度过战后艰难的日子。

而这些淳朴的村民,在某夫人的眼里,却是不讲卫生,举止粗野的一群人。高村光太郎在回信中,毫不客气地指出了某夫人的不足之处。他表明自己非常喜欢这里的生活,并打算长期居住下去。

因为山里的人朴实,山里的四季很美丽。随着四季的变换,高村光太郎的心境也在发生着变化。由起初的失望,到最后的释怀,在这个自我调整的过程中,他适应了环境,也学会了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高村光太郎的四季山景中,我犹喜山之冬。白雪皑皑的山里,寂静而热闹。就像一张洁白的画布,各种动物用它们的足迹画下了一幅独特的画卷。野兔的足迹像罗马字“T”,狐狸的脚印只有一行,像女人穿着高跟鞋,走出一条直线。

还有臭鼬、老鼠和猫的脚印,各种各样。特别是人的足迹,胶鞋、草鞋,甚至每个人走路的姿势都可以看出来。作者观察仔细,字里行间却透着一种孤独。看到这里,相信读者的脑海里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一位孤独的老人独自在雪地上查看各种脚印。

从清晨到黄昏,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工作,独处太久,反而渴望与人相见。即便不是人,只要是活物,任什么都好。鸟也好,野兽也好,只要来了就好。

然而,正是这种隐居生活,让高村光太郎不受外界的干扰,深深体会到一年365天每一天的意义,对生死有了全新的了悟,从而产生了无限的力量,对生活重新充满了希望。

正如生活美学大师松浦弥太郎所说,《山之四季》这本随笔集,记述了高村光太郎在山庄的食、衣、住的日常,他与山脚村民之间的交流、花卷温泉和宫泽贤治的有趣故事,以及他对美与真实的看法、对过往的回忆等,优美的文字像是在对孩子娓娓诉说。

的确如此,高村光太郎不仅是日本近代美术的开拓者,也是日本近代著名诗人、雕刻家、画家。曾在东京美术学校学习雕刻和西洋画,后留学欧美。代表诗集有《道程》《智惠子抄》等,作品多次入选教科书,其中《道程》还获得艺术院大奖。

而译作者安素,与高村光太郎相遇于青春时代,对他及夫人智惠子的感情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安素还翻译过高村光太郎的《智惠子抄 : 我不能接受,你将要远去》。

虽然高村光太郎在《山之四季》,很少提到自己早逝的亡妻。但是,当他在一个剪纸画展上,见到了智惠子的遗作时,看似随意的一提:智惠子小姐是用美甲那种小剪刀,前端是弯的。没有借此抒发对妻子的思念,却让读者隔着文字已经感受到他对妻子的热情和爱恋。

这本《山之四季》被称为日本版的《瓦尔登湖》,书中收录了版画巨匠川濑巴水16幅全彩山水配图,使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山中景色,在繁杂的生活里,寻找一片静心之处,回归我们的本心,过好每一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