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欧洲史》读后感摘抄

《欧洲史》读后感摘抄

《欧洲史》是一本由[英]诺曼·戴维斯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欧洲史》读后感(一):享受阅读的快乐

第一次这样系统地去读关于欧洲的历史,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拿到书之后先去网上看了下,这本书应该之前是以上下册的形式出版过,这本书也已经出版20多年,受到不少读者喜爱,自从买了几本所谓的畅销书之后,发誓一定要买经典的数据,可以少踩坑,这对我选择阅读书籍来说很友好,并且中信出版社出品,又为购买增添了保障。

此次再版,则将其分为古典时代(史前-公元337)、帝国时代(约330—1493)、转型时代(约1450—1914),我看完的是第一本,想着从头开始看会比较有感觉。

因为是第一次正式接触国外的历史,虽然以前上学的时候也会有部分接触和学习到,所以正式开始阅读之前,对作者也做了一些了解:诺曼 ·戴维斯。

公开资料显示,诺曼·戴维斯,1939年生于英格兰。曾获波兰克拉科夫大学博士学位,原伦敦大学东欧斯拉夫学院教授,在伦敦大学执教多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欧与东欧史。现任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研究员、教授。

这里是为了方便了解本书作者对欧洲史内容的了解,而在另一个介绍作者的资料中,也提到作者在写作《欧洲史》之前,他的波兰史研究作品就已经名扬欧美,该作品更是被波兰政府指定为历史教科书。

此外,看到网上评论是之前有些翻译作者的版本并不是很好,而这次再版的翻译作者刘北成也是国内历史领域比较知名的老师,此前已经翻译了不少的欧洲作品。

聊聊这本书的内容。

作者在一开始的导语部分就强调,本书没有包含多少原创性内容,因为这个题目的大多数方面都被以前的历史学家彻底研究过,它的独特性在于对内容的选择,重新安排和表现方式,其主要目的是设计出一种时间和空间的坐标系统,并通过由一系列丰富多样的主题所构成的框架,表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整体史印象。

古典时代中,内文框架分为3章,来讲述古典欧洲时代,也就是“欧洲”正式亮相之前这篇陆地的历史,有半岛:环境与史前时期;希腊:古代希腊;罗马:古代罗马,从内容分成来看,较大部分的篇幅给了注释以及援引资料的说明补充,这也体现出它作为一本学术性书籍的严谨,而“知识窗”部分则以小篇幅相对较短,让《欧洲史》的阅读更具趣味性。

导言部分,作者以《欧罗巴的传说》开启了本书,欧罗巴是希腊神话中的腓尼基公主,也是欧洲最初的人类,是欧洲人共同的母亲,因此欧洲全称为“欧罗巴洲”,话说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的小知识。接下来是之前读书时经常碰到的爱琴海、古希腊等熟悉名字,通过这本书有了全新的了解与认知,更多的内容不做剧透啦~

总体来说,十分推荐这本书,好看!

《欧洲史》读后感(二):《欧洲史 古典时代》欧罗巴的传说

《欧洲史 古典时代》欧罗巴的传说

在《欧洲史 古典时代》这一辑中,作者要从万物初始讲起。500万年之前,这块三面环水,长而曲折的陆地,作者把它称之为半岛,近代地理学家将它像印度一样归类为欧亚板块次大陆:“旧大陆之角,亚洲的西部之尾”;只有它的东面连接着世界上最大的一块陆地,这块欧亚大陆桥,使得所有的民族和所有的文明都从这儿发展过来。 尼安德特人和克罗马农穴居人,成了这块半岛上的第一批定居者。欧罗巴是古典世界历史最悠久的传说之一的主角。而“欧洲”则是一个相对现代的理念。 在讲述欧洲“半岛”的史前时期时,作者多从地理以及地质学,引用比较科学的,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来讲解了欧洲这块半岛的演变。作者旁征博引,讲述了这块大陆上怎样孕育了文明。

古希腊时期。古代希腊有着一种无与伦比的卓越品质。也许说它是人类历史上最令人惊讶的时期也甚是恰当。在最初的史前时代,包括米诺斯和麦锡尼两个文明中心,它结束于公元前12世纪,它的后期就是所谓的“英雄时代”,那些我们所熟悉的名字:赫拉克勒斯,爱阿斯,阿克流斯,阿加门农,英雄时代以“特洛伊战争”标志着达到了一个传奇的巅峰。 而希腊的城邦文明黄金时代,从公元前八世纪持续到公元前4世纪,也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古风时代已经有了第1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记录--公元前776年,而这一年也被当成了希腊年代学的起点。 希腊的最辉煌的核心时代开始于公元前5世纪,这个时期有希波战争,有伯罗奔尼撒战争。当然此时最耀眼的恐怕就是希腊哲学。爱智慧是在与传统的宗教观念的对立中成长起来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历士多德,从最初的认识论的开端,到柏拉图的著名的洞穴的比喻,再到集大成的亚里士多德,“可以说希腊人给予西方哲学的遗产是西方哲学”。 希腊的文学,史诗无异是最辉煌和最成熟的作品形式。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无可匹敌的,荷马也被公认为是欧洲文学史中第一位最具影响力的诗人。在那个时代,诗歌的朗诵和音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七弦竖琴的旋律通常是与刘韵步诗歌的朗诵相伴的。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将神话和传说转化成了世界文学的奠基石,戏剧在阿里斯托芬的引导下,给人们带来了欢声笑语。希腊人正是通过了艺术-生活之路,使得他们得到了拯救! 古代罗马,作者说到希腊是从一些分散的城市成长起来的,而罗马则是从一个单一的游集体中成长的。所以罗马的世界具有一种内聚性的品质。罗马人你念整体性和内聚性。作者从它的建筑风格,材料使用,甚至它的军事据点以及城市内的石板道路网络,把他们的这一品质做了充分的印证。罗马人就是这样,善于组织、利用和保卫疆土。

作者分析,也许这跟罗马人在肥沃拉丁平原上的定居有一定的关系,罗马人更固守和亲近于土地,同时这也养成了罗马人的美德:有责任感,对家庭和祖国的献身精神,遵从自然法则的意识。

对希腊和罗马的文化比较,他们有这样的一种观点,希腊文明讲质量,罗马只讲数量,希腊是原创性的,罗马是演化而来的,希腊有风格,罗马有金钱,希腊是发明家,罗马则属于研究和发展部门。从此可以看出希腊对罗马有着巨大的贡献。当然罗马人的天赋和智慧总有用武之地,他们在法律军事组织,行政管理和工程领域,尽显了他们的长处和优点。 罗马时代大概可以分成王政时期,共和国时期和帝国时期,时间上,作者按照比较宽泛的界定,从公元前753年“永恒之城”的建立到公元1453年,罗马最终的瓦解。古罗马的政治是延续了有2206年。这样的庚长和绵泊,也是人类文化日趋成熟的表现。

《欧洲史》读后感(三):《欧洲史:古典时代 》:带“知识窗”的欧洲通史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读到,克罗马农人脑容量平均为1660毫升,在现代人平均脑容之上,脑内的纹褶与现代人几乎没有差别,具有相当高的智慧。

克罗马农人是欧洲晚期智人,生活在距今3万年前,现代的欧洲白种人就是由克罗马农人发展而来的。因为对这一知识点印象深刻,所以在阅读英国历史学家诺曼·戴维斯的著作《欧洲史》时,对克罗马农人格外留心了一些。

不过,诺曼·戴维斯在著作中对克罗马农人并没有过多着墨,而是将目光瞄向了欧洲半岛的地貌、气候、地质和动物群落,从欧洲半岛的形成开始,以更纵深、以广阔的视角带领读者走近史前欧洲。

公元前85万-前70万年,在温暖的间冰期,欧洲最早的人类踪迹出现了。随后,人类进化开始经历直立人、智人、新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欧洲史》三部曲之一的《欧洲史:古典时代 : 史前—337》分三个章节讲述古典欧洲时代。写在《导言》之前的《欧罗巴的传说》,相信对欧洲略有了解的朋友都会有所耳闻。欧罗巴是希腊神话中的腓尼基公主,是欧洲最初的人类,是欧洲人共同的母亲,正因为此,欧洲全称为“欧罗巴洲”。

欧罗巴坐骑出发的起点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宫廷是世界上第一个“海上帝国”,米诺斯文明在克里特岛的全盛时期长达1000年。繁盛时期,米诺斯王在克诺索斯修建了一处豪华宫殿群,也就是米诺斯王宫。米诺斯王宫有五层高,里面有1300多个房间。

英国考古学家于1900年在克诺索斯王宫发现的国王御座,被称为“欧洲最古老的座椅”。不过,诺曼·戴维斯在知识窗“座椅”一节对这一说法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诺曼·戴维斯认为将克诺索斯王宫发现的国王御座描写为“欧洲最古老的座椅”并不十分准确并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说到这里,必须要提一提《欧洲史》系列中的“知识窗”。“知识窗”是一篇篇独立的文章,篇幅相对较短,语言精练简洁。“知识窗”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涉及的内容五花八门,有史前食物海蓬子、有葡萄收获学、有野蛮人、有纸草,等等。

在这里,分享两个“知识窗”。

第一,野蛮人。

野蛮人是古希腊人对所有外来人的贬称。在古希腊人看来,没有人能够与智慧、勇敢、有见识和热爱自由的希腊人相比,他们认为只有希膜人拥有进行统治的权利和天生的气质。诺曼·戴维斯指出,古希腊人的“优越感情结”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后来的种族中心主义和仇视外国人的观念。

第二,托伦。

托伦是丹麦奥胡斯附近的一片沼泽地的名字,这里曾发现了一具保存得相当完好的史前时代男尸。这具男尸面部特征保存完好,胃中的物质也被保存了下来。研究显示,这具男尸是2000多年前的祭祀仪式中的牺牲品。

“知识窗”版块的加入,在提高《欧洲史》的阅读趣味性的同时,也让整部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一版块。

诺曼·戴维斯是英国传奇历史学家,因史学上的成就被英国女王授予英国圣米迦勒及圣乔治三等勋章,波兰国家勋章、白鹰勋章。《欧洲史》是诺曼·戴维斯应牛津大学出版社之邀,历时九年打磨的一部全面体现东西欧的通史著作。诺曼·戴维斯在梳理欧洲历史的同时,加入了神 话传说、文献资料、考古研究等诸多元素,令整部作品读来丝毫不感晦涩枯燥,是非常难得的欧洲通史作品。

--END--

《欧洲史》读后感(四):“欧洲史:古典时代”,描述整个欧洲史的发端起源之作

诺曼·戴维斯,英国传奇历史学家,原伦敦大学学院教授,知名中东欧史专家。主要著作:《起义在1944年:华沙之战》《上帝的操场:波兰史》《欧洲的心脏:波兰当代中的历史》《不列颠群岛:一部历史》《微观世界:一个中欧城市的肖像》,作品被翻译成波兰文、德文、法文等十几种文字,畅销全球。因其对历史研究的贡献,戴维斯获得了欧洲多项学术性奖项和勋章,他是名副其实的整个欧洲史研究领域的权威。

《欧洲史》是诺曼·戴维斯的代表作,是诺曼·戴维斯应牛津大学出版社之邀,历时九年打磨的一部全面体现东西欧的通史著作。它为欧洲历史设计出一种时间和空间的坐标系统,呈现出难得一见的整体史印象。它将传统叙述方式与特写结合,容纳了经常被严肃历史学家忽略的各种奇特事物和思想,成为近年来深具价值和说服力的欧洲通史作品。中信出版集团推出的《欧洲史:古典时代(史前—公元337)》正是该三册系列的开篇之作,也是“欧洲”正式亮相之前这片陆地的历史。

这本书共分三个篇章部分,分别是第一章半岛:环境与史前时期,特地从地貌、气候、地质和动物群落等方面入手,指出欧洲不是独立的“大陆”,而是一个“半岛”,共同的地理区域和文化风情共同营造了一个良性的环境,这是理解欧洲历史的基础;第二章:古代希腊,古希腊的历史跨越了1000多年的时间,在其全盛期,希腊人在各个领域爆发式地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第三章罗马:古代罗马(公元前753年—公元337年),讲述以内聚力著称的罗马的崛起则预示着一种新型陆上强国对“海岸线文明”的征服。吸收了希腊文化的罗马,成了一个文化混血儿,主宰了此后数百年的罗马帝国政治文化生活,直到新的文化基础——基督教出现。

作者将欧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叙述,用明确的线索帮助读者重新认识一个完整的欧洲如何从无到有,从分裂到融合。本书甚至全系列的欧洲历史从欧罗巴的传说开始入手写起,在作者看来,欧罗巴神话可以看作是整个欧洲的象征,整个欧洲史的起源皆发端于此,欧洲得名于传说被宙斯带到克里特岛的欧罗巴,米诺斯文明则得名于她的儿子。驱动古典世界向前发展的,不是我们对他们历史的了解,而是先民们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凿出我们如今所说西方文化基石的古希腊人、古罗马人,也有他们的神话,他们的过往,他们自己的记忆和历史。要理解他们的世界,就要先理解他们的记忆。就在今天的欧洲议会门前立着一座欧罗巴的雕像,那是21世纪初克里特岛居民的捐赠,意在彰显欧罗巴神话在欧洲历史上的地位。

作者视野宏大,立意深远,文笔细腻,语言生动风趣。在这本书里,不仅提供了自己的写作理念,还将欧洲史研究和书写的路径、趋势、方法以及派系、弊端一网打尽,读者不仅能为自己的阅读找到方向和切入点,还能掌握欧洲史书写的发展动向,为进一步阅读提供科学参考。读完既长见识又增谈资,让人有想去实地一探究竟的冲动。所以说,以本书为代表的这套《欧洲史》三册版套书是极具历史文化价值、极有说服力的欧洲历史读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欧洲史经典著作。

《欧洲史》读后感(五):一部以时间和空间为坐标,以事件为基础的全景欧洲史

他经历了一切,获得了全部的智慧他已然获得珍藏, 看穿隐秘他带回来一个洪水以前的时代的故事, 他跋涉千里,归来时已是力尽筋疲, 他把一切艰辛全都刻上了碑石。 ——《吉尔伽美什史诗》

古老的石碑,神秘的传说,遥远的文明……

每一段历史都有着千万年的时光可供追溯,有着说不完的故事用以思辨,英国历史学家诺曼·戴维斯笔下的这本《欧洲史》就是一部从冰河时代写至原子时代的历史著作,它以《欧洲史:古典时代(史前— 公元337)》、《欧洲史 : 帝国时代 (约330-1493)》和《欧洲史 : 转型时代(约1450—1914)》三册的体量,将从史前时期到一战期间的欧洲历史,以传统的叙述体与特写结合在一起的写作手法、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坐标系统的方式完整呈现出来。

第一册《欧洲史:古典时代(史前— 公元337)》就像是我们认识和了解欧洲的一个“初体验”的入口,它让我们看到,在“欧洲”正式亮相之前,在那个文明开始萌芽并飞速发展的遥远时代,在希腊和罗马处于全盛时期之时,古典时代的欧洲所呈现的是怎样的地理风貌、气候环境以及文明状况。

诺曼笔下的《欧洲史》和大多历史书的结构不太一样,除了结合了传统叙述与特写之外,还在每一章都设置了“知识窗”的部分,将每一个关键的时期、地点或者人物相关的内容聚焦于一个有代表性的、鲜明的主题之上,它们既是每个章节内容的切入点,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小故事,从“窗口”、到部分、再到全景,在年代和地理所构建的双重框架之下,欧洲大陆的历史画卷缓缓展开。

诺曼·戴维斯是英国人,对于一些历史的观点难免产生一些主观上的偏颇,但是他十分真诚、坦率地表示,“对于每个时期本书都尽力克服‘欧洲中心论’和‘西方文明’”的偏见。但是作为一部欧洲史著作,其叙述不可能超出欧洲本身的边界”,这在欧洲作者创作的欧洲史当中是非常难得的。

如果仅仅讨论“欧洲”得名的理念的话,它的历史其实并不算十分悠久,“欧洲”是在14世纪至18世纪才逐渐取代“基督教世界”这个概念的,所以基督教的信仰可以说是欧洲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特征之一,诺曼更是非常直接地说道,“从各个方面来说,这个概念都是传统的。所有与欧洲主题有关的概念变体、反传统思潮以及奇思妙想都要以此为准绳”。

尽管“欧洲”的概念不过几百年的时间,但欧洲文明的进程却可以追溯至遥远的史前时期。诺曼在书中以地理单元,而非以政治单元的区分来展开叙述,通过对于平原、山脉、海洋、半岛、岛屿等显著的地貌特征入手,来描绘这片实为“半岛”的欧洲大陆的历史,因为“那些‘尘世中傲慢的帝国’接连不断地走向灭亡。但是,平原和山脉、海洋、半岛、岛屿显然会永远存在下去”。

在这几种地形风貌中,诺曼给出的“知识窗”显然都是经过了一番仔细而谨慎的衡量的,以欧洲大平原上的乌克兰来说,它对于欧洲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是绝大多数欧洲人去往自己的故乡的必经之路,也是在现代斯拉夫语中象征着“在边缘上”的那个地方,它的人口规模近似于英格兰或法国,还包括了许多重要的少数民族。

然而这样的乌克兰在历史书中却不曾拥有相应的地位,“对于外部世界来说,当他们受到赞扬时,常常被当成‘俄罗斯人’或者‘苏联人’,只有在他们做了什么坏事的时候,才被称为‘乌克兰人’”,闻之令人感到心酸。

与欧洲大平原上的乌克兰相比,许多处于高地山谷中的国家和地区显然保持着更高的独立性,高山成为他们天然的屏障,将外部低地处所发生的的那些翻天覆地的事件和入侵者们牢牢地抵挡在山地之外。

欧洲史前史的人类部分自1836年丹麦古生物学家克里斯蒂安·汤姆森提出石器、青铜器和铁器“三实代体系”开始,便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描述方式,它并非建立在绝对时间范畴的基础上,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进入每个技术时代的早、中、晚的时期也各不相同,甚至在一个给定地区之内,人们也可能会生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随着人们对于气候条件的适应,农业也得到更好的发展,食物的来源方式从采集过渡至生产,畜牧、纺织、制陶、采矿等行业也随之出现,至此,大规模的殖民浪潮开始席卷欧洲半岛。

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诺曼一路写来,将地理风貌、人文特色、文化传说,尽数融于这部欧洲的古典史当中,形成一部“以事件为基础的历史”。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古希腊神话和文学中最频繁登场的“瘸腿的”俄狄浦斯,阿基米德“撬起地球”的支点,给古典学领域领域带来大分裂的《黑色雅典娜》……这些遍布地理、文学、哲学、数学等各个领域的奇闻轶事,全部成为诺曼笔下打开历史长河中的每一扇时光之门的钥匙,既新奇有趣,引人入胜,又在巧妙的串联之间呈现出一个全面而立体的欧洲实体。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