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讲张文字的读后感大全

讲张文字的读后感大全

《讲张文字》是一本由止庵著作,华文出版社出版的248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1-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讲张文字》读后感(一):我是本书编辑,我说点心里话

这是“知新文丛”系列的第四本,前几本出版时就战战兢兢,深怕耽误了各位大家的良苦用心。老实说,这本书稿拿到手时,更是胆战心惊,一是因为张爱玲本身就是一个大IP,拥有众多高水平的深粉,稍有不慎极有可能会得不偿失,所以在审读过程中真的是如履薄冰,尽最大能力和努力来实现最后完美的呈现;另一方面作者止庵老师也是大咖,对书的品相品位要求都极高,在和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沟通交流中,潜移默化地领教了他写书做书的风格,也偷偷学到了更多关于张爱玲的文学和非文学的知识。

现在,当这本书终于要展现在你们面前时,我只希望你们的砖头来得稍微缓点、轻点。不管怎样,做书不易,请多体谅!

《讲张文字》读后感(二):我常常羞于说喜爱她,怕自己不够好被她嫌弃地低看一眼

大概没有谁会像她一样,留下的作品乍看只是些情情爱爱,但一百多年过去仍经久不衰。就算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的人阅读纸质书,她的金句依然广泛流传,每年都会出几本关于她作品的解读,爱她入骨的与不爱她的吵起来像是饭圈大战一般。在IP剧大行其道时还会有导演要翻拍她的作品,但无论怎么选角怎么演,终究是没那么让人满意,比起她笔下的华丽与悲哀,总觉得还缺了些什么。

她总是特立独行的,无论是放在历史背景中,还是跻身女性作家之列,你总能一眼就看出她是不一样的。对张爱玲的喜爱,我向来是羞于表达的,生怕自己不够好,被她嫌弃地低看一眼。

止庵老师读张爱玲要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了,又在今年按照她的写作顺序重读一番,写下几万字笔记仍然觉得完成对张爱玲的研究遥遥无期。于是先选取了十六篇对张爱玲文章的见解编撰成册,便是这本《讲张文字》了。

在这十六篇文章中,好几篇都谈到了《小团圆》,这大概是她最有争议的作品。《小团圆》完全不像是写《倾城之恋》、《金锁记》时的张爱玲,她的文字曾是那样意象丰盈,肌理绵密。而《小团圆》被很多批评家诟病“结构松散”、“杂乱无章”、“叙述语言大失水准”。

作者引用了卡尔维诺的一段话:“读一部经典作品也一定会令我们感到意外——当我们拿它与我们以前所想象的它相比较。”读《小团圆》便是这样,当你第一遍读先入为主时,必然大失所望,如果能把这份执念放下,再读第二遍,才能与作者契合起来。

止庵先生谈起张爱玲的残酷之美,他说张爱玲和鲁迅对于无辜者都有一种特别的态度,不留余地,直接把这个人真实的命运给揭示出来。在其他作家那里,要么是没有想到,要么是想到了,不忍心或者不敢这么写。她始终是用两种眼光去看这个世界,看到他们悲剧的一面,也看到他们喜剧的一面。

张爱玲笔下的故事、人物总是会写到非常极致、非常彻底,像是一种上帝视角,一点不留情面地一语戳穿。她把人与人之间,人与命运之间的冲突,都写得非常非常激烈。无论是《金锁记》,还是《倾城之恋》,她都在强调冲突。以后她的风格又有所变化,她开始写人面对命运的无可奈何,可是无论怎么变,她的残酷之美一直都是作品的底色。

在同时期的作家在写战争、革命,在做思想启蒙时,张爱玲自己便说:“一般所说时代的纪念碑那样的作品,我是写不出来的。我甚至只是写些男女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这也是她一直被正统的批评家所贬损的原因。

作者却说,“一部文学作品,重要的不是写什么,而是怎么写,不在乎题材大小,关键是针对题材的深入开掘以及相应的写法。”张的小说总是捕捉那些看似普通的生活细节,充分加以思想与审美意义上的开掘,细致准确到你说不出一个不字来。她的语言也古典亲切,充满中文之美,她笔下的人物也自由鲜活,就连配角都从不用标签脸谱来敷衍······

总而言之,张爱玲是与任何人都不同的,后期的她甚至与早期的自己都不甚相同,每一次你重读她的作品,就会对她的喜爱更多一分,那可是张爱玲呐。

《讲张文字》读后感(三):止庵《讲张文字》:只做自己,不设限的人生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泊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张爱玲,明明懂得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对于张爱玲的写作特色和创作题材,我是能够理解的。就好比她在《倾城之恋》中说的那句“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会原谅现在的我。” 从小出生于名门,住洋房、坐马车、穿洋衫,原生家庭里的酷爱旅行的母亲追求解放,便和姑姑到国外求学,被吸毒鸦片的父亲毒打病了半年,母亲视她为生活的累赘。从此,她与她的原生家庭分崩离析,再无任何色彩。丧失了对世界的认知,剩下的便是繁复的苍凉。 张爱玲写小说,始终注意捕捉普通的生活细节,充分加以思想与审美意义上的开端,描述的非常精准贴切,有人说她行文刻薄,但不一定是非常准确的一种感情,她只是在阐述着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 止庵老师指出张爱玲的文学作品与众不同的之处,首先是她的作品的题材。同一个时代的其他女性作者比较,例如萧红,丁玲,梅娘,就是在讲述社会变革,阶级冲突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事件。她只是简单的阐述“我的作品从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只会关注个人的命运。而且行文的语言系统始终为白话文,关注的点人生安稳的另一面,或者人生飞扬,她似乎永远关注热爱普通生活的人,比较接近生活的本身,再加细节的描写,意象的采用。他就是这样一位不一样的作家。 老是有人批判张爱玲的作品悲观,文章似乎永远充满着“苍凉”的底蕴。张爱玲曾经说过:“我写的故事里没有一个主角是个‘完人’。只有一个女孩子可以说是合乎理想的,善良,慈悲,正大……”指的就是《茉莉香片》里的言丹朱。张爱玲和鲁迅笔下,都是直接把这个人的真实命运给揭露出来,不留余地的,从来没有抹弯拐角。他们同时拥有两个视角,人间视角比较表达人物的愿望,承认人生的价值;而俯视人生的视角,就是揭示出这种价值的非终极性。她可以把人与人之间,人与命运之间这种冲突表现的准确。她的前期小说残酷色彩比较重,比较强烈;后期的小说苍凉色彩比较重,平淡而近自然。 作品剧情狗血,可以说是当时时代的另类,标新立异。《茉莉香片》简答就是是人生皆苦,全靠自渡,这是一份绝望的爱。卢梭曾经说过,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传庆连追求爱的自由都不争取,总是在孤独现实中,指望别人来救赎自己,这实在太可悲了。他就像一只鸵鸟,脑袋埋在命运的沙子里,又怪罪于沙子,简直悲剧中的悲剧。《心经》:父女间的不论之恋,突破了人伦束缚。畸恋的恐惧。小说开头,小寒一连七句话,句句都是“我爸爸”;同学说:“只听见她满口的爸爸长爸爸短。”应了张爱玲”女人要崇拜才快乐。绫卿的做法有她自己的缘由:“我是给逼急了…”婚姻,爱情选择上的将就必然会带给爱的伤害。现代大多数的人都期盼的看到爱情,山盟海誓的样子,轰轰烈烈到一座城池都其倾倒。《倾城之恋》就是安稳与动荡的交错,爱的无奈。流苏要让一切落到实处。“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着异性的爱,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当一个女人六亲无靠时,也只能靠自己了。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虽然结局是美好的,也不知道这是圆满的收场还是为未卜的开始? 还有主流的价值观仍然是家庭伦理之上的《琉璃瓦》,保守派存在的逻辑,精神性,道德性的价值,统统都表现出来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关于她们的前途,他有极周到的计画。”亲情伦理:操心,忧虑,根据自己的经验,阅历做出更理性的判断罢了,他们只是站在父母的角度上思考事情,这也许就是做人和做父母的无奈吧。 可怜也可恨的人性扭曲的《金锁记》。“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半风状志的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这得有多苛刻狠毒!七巧的命运是无奈又凄凉的,可恨的是她要把建设在自己的痛苦加给别人身上,让自己的儿女也作为自己的牺牲品。可悲。 我最喜欢的就是《年青的时候》。它涉及到存在孤独,读书,理想,迷茫,求索,追逐,幻想。这不都是我们当代年轻人所共同的通病吗?恋爱的梦很美好,但是自由魂更重要,梦一朝会幻灭,难免会失落,最后还是回到清醒的现实当中。 当你一切等待被安排,不懂事,实表达和争取听天由命,没有坚定的信念,你注定会成为《花凋》的川嫦。“有花其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世界上所有的男人都会想拥有《红玫瑰与白玫瑰》,贪心,满足不了贪欲,苛求完美。在现实以利害的双中压力下,不要惧怕世俗,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因为你始终要懂得一个道理,欲望与理性永远不会满足。 读了张爱玲的众多文章,始终欣赏她的那一句话“结婚若只是为了维持生计,那婚姻就是长期卖淫”,在张爱玲生活的年代,为了维持生计而选择依附于男人的无爱婚姻比比皆是,可到了2021年,女性也可以独立,也可以依靠自己的双手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张爱玲始终选择一种干脆利干脆利落的生活,她是真正的自由主义者,实现了人生自由和创作自由。她只是拒绝苟同这个和她心性不合的时代罢了。“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会原谅现在的我”

《讲张文字》读后感(四):张爱玲一生写尽了人性的苍凉,却把所有的热情给了身边两个男人

文|程小亦

来源|程小亦

民国才女张爱玲的文字很多人懂,因为深刻。

在国内,止庵先生算是知名度较高的张爱玲研究专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止庵先生就已经在读张爱玲的作品。

集作家与研究者的身份,很多人通过张爱玲认识了止庵,也透过止庵的文字重新认识了张爱玲。

在我最近看的这本《讲张文字》里,让我看到了张爱玲不为人知的一面。

有评论家曾引用张爱玲《金锁记》里的一句话概括她的小说。

看过张爱玲小说的人都会深深体会到她的文字中带着一股悲凉,她的小说中总会出现爱而不得,得而不爱,某种错过抑或是某种遗憾的身不由己。

我们常常会见到一种批评:那就是她的作品悲观,没有展现理想,不曾塑造英雄。

其实在张爱玲的笔下也曾出现过好人、善良的人,对生活有着小愿望的人,也有努力追求向上的人生,但是这些人的命运在张爱玲的一笔一划中最终都化为泡影。

这个人就是《茉莉香片》里的言丹朱。她想帮助同学聂传庆,结果差点被他打死。这个被帮的人为什么会这般可恶呢?

因为聂传庆对这个世界充满了仇恨,要找一个报复的对象,就选定了言丹朱,按照她的想法,她根本不应该在世界上存在。

还有《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王娇蕊,过去都是她抛弃别人,后来遇到佟振保,她却被抛弃了。。

在没看到《讲张文字》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觉得张爱玲的小说人物虽凄惨,但都反应了时代背景下的某种束缚,传递给人的往往是某种人性的渲染。

《讲张文字》一书中,止庵先生却觉得,张爱玲写的小说一般采用两种视角,一种是人间视点,一种是俯视人间的视点。

1、人间视点,即作者要真实地写出人物的愿望

2、俯视人间的视点,即揭示出这种价值的非终极性。

作者从笔下人物身上挖掘出人物的真性情,然后又通过笔下第二人物的出现,深刻塑造出这一真实人物的不可一世,这种反差着实叫人难以适应。

于世俗,于现实都给人留下诸多的挣扎,读者试图想逃脱这种悲惨的命运安排,却又不得不接受这种无可奈何。这或许是张爱玲文字残酷背后的价值。

有人说张爱玲生性凉薄,写尽了人生的荒凉,却把仅有的热情都给了身边的那两个男人,对于别人自然顾及不到。

或许这句话有些偏颇,但不失为几分道理。

张爱玲的一生写过诸多作品,在她的作品里足以窥探出“人性”俩字。不管是写女人还是写男人,张爱玲都有他自己独到且犀利的见解,这或许跟她的原生家庭,人生成长经历有着某些关联。

1、张爱玲的原生家庭

张爱玲的父亲张延重是一位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的官二代,娶了母亲黄素琼,婚后俩人常吵架,后来母亲变卖嫁妆抛弃儿女漂洋过海。

父亲再婚后,母亲回国,张爱玲去母亲那里住了半个月,后来被后母和父亲毒打,差点死掉,庆幸的是保姆给她注册了抗生素才得以恢复。

后来张爱玲写下了自己的经历,刊登在报纸上,便逃出家门投奔母亲。

18岁的张爱玲经历了人间炼狱,见过了人性最阴暗的一面。

她的青春没有芳华,有的只是无尽的伤痛和母亲带给自己心灵的伤害,这些伤痛都表现在她的自传体小说《易经》。

2、张爱玲遇到的两个男人

张爱玲嫁给了两个男人,分别是胡兰成、赖雅,人生两个阶段遇到了不同的男人,却花光了她所有积蓄。

(1)1944年,胡兰成看到张爱玲的小说《封锁》,对张爱玲产生了倾慕之情,随后两个知知相恋并以婚书为定,这一段婚姻让张爱玲受到了非议,尽管如此,她还是不断地给胡兰成寄自己的稿费。

(2)张爱玲出国后,与大她29岁的美国作家赖雅结婚,好景不长,丈夫突然中风,治病花光了两人的所有积蓄,此时的张爱玲为了能够赚先生的医药费而到处奔波。

张爱玲的一生把冷漠无情留给了读者,唯独把热情给了自己身边的两个男人。

或许这句,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才是张爱玲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

张爱玲的一生,写尽了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和人情淡漠,但某些时候内心也曾有过半分洒脱和无奈。

比如,爱玲有一个“美国梦”。

因为从小嫉妒林语堂,觉得他英文比自己差,还曾扬言:我要比林语堂还要出风头。在中国,张爱玲确实风头盖过林语堂。

但在国外,常常被拒稿,在投递《粉泪》时,退稿的编辑这样评价:

这种全盘否定的评价对曾经在国内红极一时的民国才女张爱玲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对于张爱玲的作品,在国内还是相当受欢迎的,很多小说都已改编成电视剧,收视率相当高,或许是因为地域不同,受众群体不同,导致她的才情淹没在异国他乡的洪流里。

在这本《讲张文字》里,作者止庵分享了非常多关于张爱玲的生平与创作,喜欢张爱玲的读者不妨看看这本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