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细读张爱玲读后感精选

细读张爱玲读后感精选

《细读张爱玲》是一本由杨佳娴著作,文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细读张爱玲》读后感(一):从张爱玲早期的作品,看最真实的世俗

“出名要趁早”,不知道多少人跟我一样是从这句话才开始接触张爱玲的。记得那会大多数同学提起张爱玲,都和胡兰成分不开,随之而来的就是那句“遇到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这是世俗的通病,花边新闻总比女性本身的才华更让人津津乐道。就和林徽因一样,人们忽略了她们本身的优秀。

我其实只读过她的两本书,一本是《倾城之恋》,一本就是《红玫瑰与白玫瑰》。印象中,每一个故事都很悲凉,故事也是悲剧收尾。

市面上关于张爱玲的书不知道有多少个版本,她的粉丝也数不胜数,被亲切的称为“张迷”。在那个时代,能够被大多数人追捧、喜欢的并不多,她的文字苍凉,直指表面美好的世俗背后的真实人性,以及对女性的悲悯,这也是我想读张爱玲作品的原因之一。

记得之前搜索张爱玲的时候,有一本书叫《许子东细读张爱玲》,许子东老师我很喜欢,只是我更想看到女性学者对张爱玲的解读。

这本《细读张爱玲》是学者杨佳娴耗费20年潜心研究张爱玲作品,以细读文本的方式,为我们展现张爱玲早期作品中男女风月之事背后所展现的时代困境,让我们重新思索男女情爱、婚姻和生命的意义。

整本书文字通俗,没有什么大篇幅的理论或者学术语言,非常通俗易懂。书的前半本中所提及的张爱玲的作品我基本都没看过,但这并不影响对书籍的阅读,我们可以把这本书看作是杨佳娴教授的拆书稿。她不是单纯的讲解每一篇,而是将它们分为特定的主题,对张爱玲的作品进行解读,杨佳娴教授的文本解读和对张爱玲作品中的文字解读突然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张爱玲的作品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

在翻开这本《细读张爱玲》之前,我先重新读了一遍《红玫瑰与白玫瑰》,才发现原来她真的很清醒,而非我们想象的那种为了爱情就不知东南西北的人。更令我诧异的是她在二十出头的年纪就可以写出《第一炉香》这篇小说,葛薇龙她明知道前方是深渊,会万劫不复,但她甘愿为爱作茧自缚。张爱玲对于爱情、婚姻看的清醒且透彻,想想我那个时候每天只知道傻乐呵。

张爱玲的文字辛辣尖锐,她笔下的人物,被命运折磨,从天真浪漫到被婚姻摧毁,也难怪有的人说:当你的女朋友告诉你,她最近很喜欢张爱玲的作品,就是在隐晦的告诉你离分手不远了。

总之,在读完这本书后,你会爱上张爱玲写作的技巧、人物心理活动的精准把控与冰冷尖锐辛辣的文字,她不曾写什么家国情怀,基本都是时代洪流下的小人物的小情小爱,却不得不承认那是最真实的世俗,清醒且深刻。或许未来我也会买张爱玲的全套书籍回来看!

《细读张爱玲》读后感(二):《细讲张爱玲》: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是张爱玲说的,民间流传很广。很多人就是通过这句话知道有这么个人,想全面了解她及其作品,那么杨佳娴《细讲张爱玲》是个非常好的选择。

本书主要分析了张的早期经典作品,这些小说深入人物的生活与内在,看完之后令我们对婚姻、爱情以及人生到底要怎样生活会有新的认识。

首先,看清那些不善良的人,远离坏人。

张爱玲成名作是最早发表在周痩鹃杂志上的《第一炉香》和《第二炉香》,讲的是在殖民地上层圈子里的事,写给“上海人看的香港故事”,前者是自甘堕落的女学生,做了一场情感买卖结果亏了本。后者是被看似清纯,实则问题很大的妻子逼死的殖民地教员。读完本书,我又复习了这两部小说,一些之前没想透的地方这回想明白了。

感觉不对就要尽早撤,无论人不对,还是事不对。

前者的意思是远离坏人,《第一炉香》里葛薇龙的姑妈梁太太,老公乔琪乔,《第二炉香》里罗杰的丈母娘蜜秋儿、大姨子靡丽笙、妻子愫细;后者指的是远离坏的环境。罗杰所处的环境僵硬而缺少变化,身处其中自然受到影响。他讲物理15年没换过讲义还能继续,本身就说明环境封闭。人在这种环境里久了会无法适应变化,罗杰最终选择开煤气自裁就是殖民地圈子里名声已坏了,本国又回不去。

对坏人坏事保持敏感很重要。好的小说就是可以让读者在未经历之前就有所体会,好的分析则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作者的意图,扩展自己的思路。重要的是哪天真的遇到时,我们能有所警惕,尽量不上当。

写以上两部小说的时候张爱玲只有24岁左右,没谈过恋爱就把人性看得这么透,肯定是有大才的作者,在我看来却是一种悲哀。至于她本人的首次婚姻不理想,只能说看得清和做得到完全是两回事。

她和胡兰城因小说《封锁》相识并走到一起,而这部小说《封锁》讲的就是一个中年男人与年轻女学生在封闭空间里(公共汽车)有点儿暧昧的故事,封锁一旦解除两人随即形同陌路。很像是张胡关系的预言。

此外,张爱玲写东西能入木三分令人钦佩,值得一提的是她的写作观,给我启发很大。

其一,她觉得生活经验难以速成,作家应该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而不是吸引眼球的自己不熟悉的东西。

其二,不能意念先行。不管想写的是什么,歌颂、讽刺、批判,只要存这种心,写出来就不自然。

其三,写能写的,而不是应该写的内容。为了“应当怎么样”而写出来的东西,跟交作业一样。如果文学作品跟作业一样,那多半没人看。

写作动力不应是外来的,而应是内心孕育出来的。

作品足够好,作者是否在世从某种程度上也许没那么重要,张爱玲就是这样的作者,相信很多年之后还会有人读她的小说,还会有“张迷”。通过杨佳娴《细讲张爱玲》我们能对张爱玲的作品和人物有个系统全面的认识。

《细读张爱玲》读后感(三):未被阅尽的张爱玲 苍凉中的希望之光

“出名要趁早呵!”张爱玲出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那风雨飘摇的年代里,她宛如是一枝雾霭中悄然绽放的玫瑰,年仅七岁便开始写小说,十余岁时开始在刊报上发表作品。

这样一位才女,很多人对她的印象却是“上海女作家,李鸿章的外曾孙女,胡兰成的前妻”,我们不否认事实,但如此种种带有一些鄙夷意味的标签随意贴在她身上,不免淹没了这颗璀璨明星的光芒。

《细读张爱玲》一书,作者杨佳娴以精简的几段文字叙述了张爱玲的生平轶事、家庭往事,而将更多的笔墨放在解析她的作品上。在张爱玲的笔下,被父亲继母冷落而向往自由开明家庭却导致心理病态的男孩、家庭守旧因此身不由已的年轻女子、精明强干的大家庭长辈、操控儿女人生的寡母、男女之间感性与理性的斗争系数登场,这些人物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令人唏嘘的悲观一面。

浮华世间,悲欢离合。张爱玲生于上海,她将许多故事都放在当时最为繁华的上海、香港,这些看似摩登现代的城市,角角落落中却也充斥着大变革、旧时代的明暗光斑。

一支纤笔,写尽小人物的各种阳谋阴谋,事关风月又看尽悲喜。本书解读张爱玲作品中的苍凉笔调,张爱玲之所以成为张爱玲,成为“国民文坛红玫瑰”,是因为她的文字直击人性晦暗的一面,时刻反思着人性之恶。

细读文本,方能体会文字中的万般情思。张爱玲与她的文字永远不会被时间的浪潮冲刷褪色,在这片片书页之中,盛放着无数永恒的玫瑰。

《细读张爱玲》读后感(四):《细读张爱玲》: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

我接触的第一部张爱玲的作品是《半生缘》。电影版《半生缘》中,梅艳芳饰演的顾曼璐让人印象深刻。虽然《半生缘》并不是最能代表张爱玲的作品,不过由于影视作品的演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并喜爱上了张爱玲。

《半生缘》最初与读者见面时,是以《十八春》的名字连载在上海《亦报》上的,后来于1969年更名为《半生缘》在台湾出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个人越来越喜欢《半生缘》中的一句话,张爱玲说: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日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台湾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师杨佳娴在《细读张爱玲》中,也提到了这句话,不过可惜仅是一笔带过,书中对《半生缘》这部作品并没有过多论及。

《细读张爱玲》是杨佳娴潜心研读张爱玲20年的成果合集,全书分九个章节对张爱玲及张爱玲早期作品进行了解读。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几乎从未接触过解读张爱玲作品的文章。张爱玲成名较早又是位多产作家,她创作的《茉莉香片》《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等作品,给读者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独具魅力的女性人物形象,只是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悲剧色彩。

这样说起来,王娇蕊可以算作是张爱玲作品中为数不多的非悲剧色彩形象。杨佳娴评价王娇蕊非常有决断,爱的时候非常爱,愿意奉献自己,要走的时候,当她感觉这个人不值得她爱的时候,也非常干脆。王娇蕊是天真的,是可爱的,更是务实的,虽然经年后佟振保偶然遇见的王娇蕊显得苍老而憔悴,但她终于明白,人生除了男人之外总还有别的。

张爱玲说:一个女人,太四平八稳了,端正的过分,始终是不可爱的。回归家庭过上平静安稳婚姻生活的王娇蕊或许是不可爱的,但却是真实的,这份真实让佟振保有难堪的嫉妒,让佟振保掉下了眼泪。

之前去天津参观民国物语博物馆,对张爱玲的生平有过粗浅的了解。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中坦言:我的作品,旧派的人看了觉得还轻松,可是嫌它不够舒服。新派的人看了觉得还有些意思,可是嫌它不够严肃。但我只能做到这样,而且自信也并非折衷派。我只求自己能够写得真实些。

对张爱玲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张爱玲不仅力求作品真实,她本人也是真实得近乎可爱。杨佳娴在《张爱玲其人》一章中,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杨佳娴说:张爱玲非常在意销量,她知道自己的书是商品,从不会避讳。当然,虽然张爱玲说书写出来希望多卖,多赚一点钱,但是一旦张爱玲发现自己连载的小说写得不够好时,不会停掉连载。

读杨佳娴的《细读张爱玲》,能够对张爱玲创作的小说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有了更多层次的认识和思考,书中论及的作品多为张爱玲自香港返回上海期间创作的作品。1943-1944两年,可以说是张爱玲创作的高峰期,虽然只有短短两年,却对后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不同的时代有不一样的价值,有此情形下仍经得起反复阅读的作品,可称之为典作品,张爱玲留创作保留下的经典作品很多,我最喜欢的是《半生缘》,你呢?

--END--

《细读张爱玲》读后感(五):除了“出名要趁早”我们还要知道的事

除了“出名要趁早”我们还要知道的事

以前的我每每看到一个很要好的男生,总是对张爱玲赞赏有加,常说“如果我要是有她的才华就好了,博学多才,对人性看的通透”,很是纳闷,当时的我对她的印象仅停留在电视剧《半生缘》,后来看了同名书,才发现她这么有才。后来看她的作品,甚是喜欢,尤其是她说过的:“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我对这句话记忆深刻,由于性格特点、人生经历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我想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可以说她的人生就是一个传奇,她是生活斗士。

民国时期,本就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张爱玲出生在上海,而外曾祖父是大名鼎鼎的晚清重臣李鸿章。她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年少成名的她,儿时过得并不好,而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大多可以从她的作品中得到答案。这本《细读张爱玲》正是作家杨佳娴潜心研究张爱玲20年的早期作品。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还是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一些新的解读。

早年的她,父母离异,父亲给了张爱玲古典文学启蒙,而新派母亲黄逸梵则给了她生活观的启迪。熟读古诗词文章,中国古典文学、五四新文学、西方文化都对张爱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上海到香港,求学路是如此艰难,正如她的人生,充满曲折。

不管是《第一炉香》、《第二炉香》、《金锁记》、《心经》、《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学者杨佳娴都通过具体事件,感悟张爱玲的文化世界。

作者从多方面对比张爱玲的作品,比如谈到“家”,《茉莉香片》和《心经》都有讲到,知识意义并不相同,家有时候是保护罩,有时候是一条荆棘路,可能会阻挡你的人生,也可能提供一个美好的幻境。而不同时代和个人的情况,“家”有它的光,也有它的阴翳。

对于香港和上海,两个城市错综复杂的交集,杨彦岐在1941年写的《香港半年》比较过,伤害到香港的人,都会有两种感觉,一是地太小,二是人太笨。足见当时上海人对香港有很深的歧视。作者将二者放一起比较,对理解《第一炉香》《第二炉香》相对容易一些。一个纯真少女的堕落,对人性的弱点的把握,在理智与欲望面前挣扎,张爱玲太会写了,葛薇龙开始被姑妈当色饵诱惑男人,虽然理智上的她知道,而虚荣又作祟,其实,你当初的选择就注定了最终的结局。

不管是写作技巧还是故事所表现的细腻和文学天才的敏锐,都值得我们慢慢去欣赏。

张爱玲的笔下大多描写女性悲剧色彩,从婚姻、家庭、感情、女性,这些话题中描写出来。男权社会,犀利的笔触,将人性层层披露在大众面前,犹如一把利刃,这些又与其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也许我们该反思,对于女性,摆脱困境出路到底在哪里?虽然已经过去几十年,但是经典的作品都值得一读再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