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本名张爱玲读后感100字

本名张爱玲读后感100字

《本名张爱玲》是一本由张小虹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页数:4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本名张爱玲》读后感(一):一次概观,一次感官再验

“我愿意保留我的俗不可耐的名字,向我自己作为一种警告,设法除去一般知书识字的人咬文嚼字的积习,从柴米油盐、肥皂、水与太阳之中去找寻实际的人生。”

并未读过多少张的作品的我,之所以对其感兴趣,全是源于“祖师奶奶”这一称呼,后来多多少少去了解了一番,此次阅读张小虹所著的《本名张爱玲》,算是对其笔下世界的一次概观,也借此对以前读过的若干作品进行一次感官上的再验。

开篇作者从翻转“张爱玲本名张煐”这一研究张的铁律开始,从其名切入,述及家族史及其母亲,然后经由相关文本,在“宗法父权”与“姓——性别政治”上进行各种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爬梳,体验之下,感受到了张小虹所谓的,“学者研究张爱玲像进入雷峰塔,她是除了鲁迅以外,最庞大的学术体系。当进入这个领域以后,会感受到这个学术体系的复杂性。”

而这一切大多基于“我真正写的都是一些发生在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琐碎事情。我的作品中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

可以说张把目光聚焦于日常生活、人际关系以及她所经历的中上阶层信任和背叛的相互作用所带来的重大动荡,慢慢你会发现张笔下的乱世的女人们,与同时代作家歌颂的女性解放、歌颂独立、自主的新女性截然不同,张始终关心着中国女性在传统家庭制度中的处境,或者说困境。

张笔下的世界是基于婚姻、爱情、家庭,充满女人的挫折、女人的境遇的世界,你可以从那些生活在父权文化下的女性群像中感知华丽与苍凉,同时经由张小虹的分析,或许往后再读张的作品,能够更清晰地感知其是如何捕捉中国家庭和宗族中使用的命名系统,以识别与血统、年龄和世代相关的微妙社会等级的,回过头来发现女性被社会多方面排斥,无疑是女性生存和命运悲惨的主要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或许正是张笔下呈现的女性内心深处的自私、软弱和奴性意识,女性悲惨命运不仅存在于外在的威胁之中,也存在于其本性之中,而这一切都源自于所谓的“宗法父权”的压迫。

那么张对命运的描写,在揭示了男性社会制度和传统文化习俗以及中国现代性对女性身心的破坏性影响的同时也探索了女性的精神世界,便将其作品提升到对人性、生活、命运和历史的更普遍意义上的感知。

最终回归到张对浪漫爱情和女性主体性的现代关注上,才体会出了,一度被人嘲为俗不可耐的名字,是如何成为“张爱玲屏除文人矫饰以亲近日常生活的自我提醒”而融入写作中去,这一切注定了张的作品既与众不同又无可替代。

《本名张爱玲》读后感(二):张爱玲迷不可错过!

作为一枚地道张迷,每隔段时间总是需要读读她的文字,在沉迷于她的故事的同时,关于她个人的故事,包括所有的考证、正史、八卦,都忍不住想拿来看看,不为别的,如果你真的喜欢一个作家,她的所有你都想知道。

《本名张爱玲》就是一本集张爱玲的“八卦集”,然而这“八卦”,并非来自坊间猎奇传说,而是正儿八经的学术考证。

书中充满了围绕张爱玲的考证,作者以治学的严谨态度,书写张爱玲的故事,读来可信度很高,而且充满乐趣。

比如,书中很多考证小故事,能让张迷大开眼界:

1.张爱玲自称“我自己有一个恶俗不堪的名字,明知其俗而不打算换一个”,背后原因竟是母亲留欧回来时,张爱玲已经10岁,母亲打算送她去上海黄氏小学插班就读,在报道时得填写大名,母亲情急之下,拿英文名Eileen音译为“爱玲”。彼时的张爱玲,只有一个小名叫煐,以及英文名Eileen。

而张爱玲之所以明知其俗,却不愿意换的原因,在于“爱玲”起名背后的这一点点回忆,这就是张爱玲隐藏得很深的温暖和情感,不轻易示人。

2.张爱玲喜欢写“大海”,而“大海”象征着她和母亲的分离与聚合。

八岁时从天津的家,来到上海的家,坐船经过黑水洋绿水洋,女佣告诉她应该高兴,因为母亲要回来了。

母亲因为与父亲离婚,为了追求自我多次留洋,在张爱玲的印象里,母亲被大海带走,又被大海带回来。

正如张爱玲笔下的母亲,“她睡在那里像船舱的玻璃上反映的海,绿色的小薄片,然而又海洋的无穷尽的颠簸悲恸”。

书中类似这样的解读与考证还有很多很多,借由作者的“妙眼”,我们能读出张爱玲文字背后隐藏的“秘密”,而这些秘密都是关于她内心最隐秘的感情。

靠近一个天才作家的方式有两个,一个是反复读她的文字,另外一个就是读她的超级研究者所写的书,除了对故事的解读,更多的是对文本背后的妙解,读来让人拍案叫绝!

《本名张爱玲》读后感(三):不容易读懂的张爱玲

看的出来,这是一本非常学术的书,也表明作者张小虹对张爱玲的研究之深。

打四星不是因为书不好,实在是因为我读不懂。

对于我这种门外汉,读这种书是需要一定的力气的,因为一篇文章里写了张爱玲的n本书,这得对张爱玲的全部作品非常熟悉才能写出来的, 并且,看作者的引用,每一章都用了大量的引用,有的章节光引用就用了十几页。看出作者的治学之严谨。

作者书名用本名张爱玲来作为书中,在书中通过学术溯源来正面,张爱玲本名就是叫张爱玲,不存在叫张瑛,张瑛只是她的小名。

张爱玲研究已经蔚然兴盛,成为“张学”,相关著作很多。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以张爱玲的本名作为切入点,对“张爱玲本名张煐”这一点提出质疑,从而开启对张学研究的整体审视和反思。作者提出“无主文本”概念,打破历来张学研究以作者或角色为主的作品阅读模式,探寻一条“文本化张爱玲”的全新文本阅读模式,在考据、传记、书信之外,尝试新的进路。

这里放两段南方周末对于张小虹的关于张爱玲的评价:

南方周末:如果说目前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对张爱玲的评价还存在一些未发之覆的话,会是在哪里呢?

张小虹:张爱玲的身份非常暧昧,让她跟文学史常常会产生很多紧张的关系。

台湾文学史对张爱玲是欲拒还迎。张爱玲到底可不可以放进台湾文学史?这件事情引起了很多争议。一派学者以政治大学的陈芳明教授为代表,他主张要把张爱玲放进台湾文学史,他的《台湾新文学史》也确实把张爱玲放进去了。台湾有很多的文学创作者,其实是读张爱玲的书长大的。张爱玲的创作风格,对于台湾文坛,从1970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另外,从张爱玲1952年到香港之后,一直到她1995年在美国过世,她的主要作品,都是在台湾的皇冠出版社出的。在张爱玲心里,她晚年作品主要的阅读者就是台湾跟香港的读者。另外一派以邱贵芬教授为代表,她觉得张爱玲只是在1961年为了写张学良跟赵四小姐的故事短暂到过台湾,当然她没有见到软禁期间的张学良。他们认为张爱玲的文学里面没有台湾,她自身也和台湾没有多少关系。

但我自己是非常不认同这样一个谱系学的论述,文学史这种“想象的谱系”不是她待的地方。

南方周末:对张爱玲文学的研究,今后会有哪些更丰富的面向呢?

张小虹:之前的张爱玲研究,大约有两个路径。一个是对文学文本进行所谓的细读,用“新批评”的方法谈文学本身;一个是通过考据做张爱玲的传记研究。这两个脉络其实是可以相通的,最夸张的例子就是《小团圆》,它虽然是小说,但基本上主要的人物都可以和真实人物对号入座。我研究张爱玲,简单说就是用“文化研究”的方法把她“打开”——我们可不可以谈张爱玲和莎士比亚,谈张爱玲和卡夫卡,或者说张爱玲可不可以有新的可能性?我觉得任何一个作家,他还要继续活着的方式,就是靠着我们帮他打开一些新的想法。所以我会写文章专门讨论她的遗嘱与遗物、她的假发、她的晚年精神疾病。

张爱玲晚年深受“虫患”之苦,她总是觉得有虫子在她的房间,她无法忍受。大概有五年左右的时间,张爱玲颠沛流离,频繁地更换居所,有时每周要换一个房子,最严重的时候甚至每天都要换一个汽车旅馆。那时候她非常的惨,很多人不愿意去多谈这段时间,也有很多人谈的时候基本上把它当做一个精神疾病来谈。但是我们能不能从“虫患”里找到张爱玲与卡夫卡、芥川龙之介这样的现代主义作家的联结?德勒兹有个说法很有趣,他说作家不只是病人,作家也是医生。他说作家是一个“大生者”。因为作家往往是一个最敏感的接收体,世界可以敏锐地反映在他的作品里头,作品有时候有他的生命经验。德勒兹用这个方法去读卡夫卡,读伍尔芙,读《白鲸记》,当我们这样去谈张爱玲,就遇到“流变-虫”的概念。“流变-虫”不是变成虫,是说当你的生命跟一个跳蚤去做一个连接的时候,跳蚤能够让你的生命翻天覆地,让张爱玲不再是张爱玲,而且跳蚤也不再是跳蚤,那个才叫做流变,这是张爱玲的“虫化”。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