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天下英雄谁敌手》读后感1000字

《天下英雄谁敌手》读后感1000字

《天下英雄谁敌手》是一本由刘勃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下英雄谁敌手》读后感(一):他们是谁,我们就是谁

历史人物在很大程度上都不属于自己,而属于后来写历史和看历史的人。真实的他们究竟是谁,已经不太重要了,作为符号的他们长青于万古才是他们生命的继续延续。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他们不公平,也是悲剧。一旦我们不拿他人当人,神圣化或妖魔化,都是一种不健康的误导。《天下英雄谁敌手》用很多史料和文本对比,让我们看到被架在历史上的大人物曹操和刘备是如何被后人涂脸,慢慢失去丰富的自我,变得单一化、简化。

曹操和刘备都拥有不同凡响的背景,性格不同,作者体现了他们不同的面向,破除了很多符号化的标签,让我们看到更丰富的他们。曹操残忍而暴力,同时又通脱而大义,刘备呢,从种种的史料痕迹来看,他可能更为奸滑而狡诈,精明而善于计谋。

他们是谁,往往影射出我们是谁。当历史变得丰富多元起来,或许我们也变得宽容而更愿意理解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

《天下英雄谁敌手》读后感(二):好看~

又反常识又觉得哎哟真是那么回事儿。三国故事有文人大传统和游民小传统两个体系,三国演义其实是大传统全面碾压杂剧平话代表的小传统的结果,所以演义里各种好的坏的,通达的迂腐的,和现代人三观合拍不合拍的东西,归根结底都还是:文人气。文人对有才华的奸雄是一贯有偏爱的,所以曹操在演义中形象比正史中其实好了不少,比之杂剧平话里的废物点心更是全面升华;文人对明君的想象又是泛道德化不接地气的,所以刘备被拔高其道德贬低其能力从正史中有底线的强人变成哭唧唧的脓包;文人是喜欢登高怀古发一发天地悠悠成败兴亡的幽情的,所以演义至少有点格调的“高举了历史虚无主义的大旗”;文人对死人的事也还是芥怀的,所以演义的暴力描写是克制的,消灭了李元霸式的怪物,诸葛亮火烧藤甲兵还记得悲天悯人一下;文人到了明清又与三国两晋的世界是隔膜的,所以正史上曹操杀名士边让是一大污点,演义的作者却实在不明白一个名士有什么好杀,只好平白给了边让五千兵马让他去攻打曹操。。。这一条戳中了我奇怪的笑点,让我咕咕咕的笑了一晚上。。。

《天下英雄谁敌手》读后感(三):英雄的传奇,鲜血的江山

2021-81! 青梅煮酒论英雄——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英雄传奇的画卷,总能看见用鲜血绘成的江山。(千古风流人物总是傲立潮头,沉默于历史长河之下的民众总是被简化为抽象的数字!三国是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乱世:官方统计的人口数从5000万骤减到700万!) 作者以超然的视角,尽可能还原了东汉末年近百年乱世下,被历史与文学扭曲得最为厉害的两个“英雄”人物:曹操与刘备的真实面目—— 对于曹操,丑化其奸,弱化其雄;对于刘备,美化其道德情操,弱化其军政素养。 并分析了背后的史观及社会心理结构:贬低曹操符合政治正确的需要(门阀政治及儒家主流);拔高刘备满足了底层百姓对道德高标,无为而治的君主(好好先生,不折腾!)无奈且质朴的向往。 作者借助《三国演义》成书过程分析,解读了历史与小说在古代文化观念里地位上的悬殊差别,小说三国演义在史传传统与民间传统相互挤压转化下,再创作的艰难过程,反映出讲故事的人与听故事的人不同的价值观与趣味。这也正好可以作为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的生动注脚。 作者刘勃打通古今,善于从不同材料文本的对比来立足当下,反思历史。这种学习方法及态度值得学习。

《天下英雄谁敌手》读后感(四):谁敌手呢

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对三国这段历史并没有了解太多。得到书单推荐了这本书,真的很爱读。以上帝视角看了曹操、刘备为主线的历史和小说,还是以《三国演义》为主线,尽可能客观地援引各类三国的史纪、戏剧、小说等等,加上作者的一些推测和理解,重新塑造了,抑或说是“去其夸张取其现实”地表现了全景曹操和刘备,当然,毕竟能够考证的东西不多,但总算是尽可能客观。附录同样很棒,通过整本书的描述,其实也在讨论历史、小说、历史小说的差别,以及古人、今人看待历史人物的差别,并且差别源于哪些需求,《三国演义》中一些夸张桥段、戏剧性的情节又是迎合了哪些需求,一些处理上是因为何种原因,陈寿的《三国志》又有哪些可取之处。整体看来如同清洁修复、归纳整理,觉得有点类似于文物修复了,又给文物增加了一些说明。

读完仍旧觉得,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曹操和刘备已是不凡之辈,穷其一生加之因缘际会才有如此成就,站在作者理性的角度去分析,两位仍是茫茫星海中略微璀璨的明星,人仍旧渺小的很,有过失,有得到,有不甘,有愧疚。 文字活泼可爱又带着一丝倔强,喜欢~

《天下英雄谁敌手》读后感(五):真心一般

作者借用一句写孙权的诗句来写自己心中的曹操 刘备 看的出作者很下功夫 旁征博引 用各类史书资料 但造成了一种不知道想表达什么的感觉 点都比较散 从文字上看既不算严肃 又不算有趣 有些过于平淡 其中有一些刷新认知的点倒是比较有趣

1.袁绍和曹操 曹操和刘备 一开始都是扶持关系 曹操更有说过“玄德与我兄弟也” 本意是为当时的自己培养一个得力助手 但是最终都算是养虎为患 因此什么煮酒论英雄时因为吓掉筷子就不怀疑刘备雄心 着实有些不通 也过于小看曹操了

2. 荆州民众为什么宁愿离家跟随刘备 也不跟着曹操呢 主要也是因为曹操名声太差 屠杀平民掠夺资源的事儿没少干 人家害怕 所以也不是完全因为刘备的仁义 其实刘备也就是比曹操好一点

3. 刘备对百姓虽然比曹操孙权好一些 但是也不是傻白甜 刚入川时想给自己留个好名声 建立深厚的群众基础 再等刘璋犯点错 自己再名正言顺的夺取 结果队友不给力 自己的真实目的直接暴露 只能索性不装摊牌 因此也没有在蜀地有什么好声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