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高老头读后感1000字

高老头读后感1000字

《高老头》是一本由[法]巴尔扎克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02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高老头》读后感(一):他深刻地刻画出了一个既高尚又可怜的父亲形象

虽然是第一次读高老头,内心却十分震撼,一个为了女儿可以倾家荡产的父亲,在巴尔扎克的笔下把这个老面粉商的一切挣扎、痛苦与荣耀刻画得淋漓尽致。

这本书写于1834年,距今已快有200年了,依然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可谓不得不说它的影响力。一部好的作品,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亡,还会因为时间更显它的影响力,也许这就是经典带来的地位。

傅雷1944年12月开始翻译这部作品,在1951年7月重译,而现在看到的版本是在1963年9月重新修改的。他的翻译流畅自然,通过文字的转换,有幸读到了这个不幸父亲的一生。

高老头在一次面粉兜售中投机倒把大赚了一笔,从此生意也顺风顺水,积累了一大笔财富,本该可以好好地享受晚年。但是他由于过分地溺爱两个女儿,而两个女儿也像吸血鬼一般把父亲当做“提款机”,直到耗尽高老头的最后一个子。

高老头的妻子很早离开了人事,于是便将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到了两个女儿身上,给了她们最奢侈的物质生活,无条件地满足她们的任何无理的要求。而两个女儿也在这样的溺爱中,挥霍无度、虚荣、自私。

高老头不仅要补贴女儿参加各种舞会的排场,还要为了让女儿们快乐幸福,甚至连她们的情人的债务也要帮忙处理,而这并没有换得女儿们的好脸色,在他的钱财散尽的时候,两个女婿都将他赶出府邸。

听到别人夸他女儿漂亮,他会高兴得眉飞色舞;

在看不到女儿时,只有无限地痛苦,看到别人女儿善良懂事,他会露出羡慕的眼神。

最让人难过的是最后在高老头临死之际,没有一个女儿守在他的床头,只有公寓里的两个穷学生帮忙安置了他的葬礼。

而在最后,老人终于忍不住,吐露了他的痛苦,他明知道两个女儿亲近他时只为了钱,但还忍不住要往前凑,他在自欺欺人、他在麻痹自己,总想着能和女儿一起生活的日子。

正如他所说:“啊!你的生命是我给的,你的快乐还是我给的。做父亲的要幸福,就得永远地给。永远地给,这才是父亲之所以成其为父亲。”

《高老头》读后感(二):金钱至上的年代,畸形、病态"父爱"的殉道者

“美好的灵魂不能在这个世界上待久的。真是,伟大的感情怎么能跟一个猥琐、狭小、浅薄的社会沆瀣一气呢?”

《高老头》是19世纪现代法国小说之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巴尔扎克于1834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以1819年底到1820年初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巴黎为小说的故事背景。

《高老头》收录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系列,在这部小说里,我们能看到初出茅庐涉世的拉斯蒂涅,还有后来出现在《幻灭》、《交际花盛衰记》、《贝姨》作品里的伏脱冷等典型人物的形象。

大革命之前,约翰-姚希姆·高里奥是一个普通的面条司务,熟练,省俭,相当有魄力又很识时务,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他的平庸让他占了便宜,顺利地成了一名发家致富的面粉商人。

他的老婆是拉·勃里地方一个富农的独养女儿,是他崇拜赞美、敬爱无边的对象。过了七年圆满的幸福生活,高里奥的老婆还没来得及教他懂得一些世道和人生,就去世了,留下两个后来虚荣心极强的利己主义者女儿阿娜斯大齐和但斐纳。

这是高里奥不幸、荒诞人生的开始:“既然她早死,疼爱女儿的感情便在高里奥心中发展到荒谬的程度。死神夺去了他所爱的对象,他的爱就转移到两个女儿身上,她们开始的确满足了他所有的感情。”

丧偶后,高里奥没有选择续弦,为了让这对姐妹俩能够顺利地挤进上流社会,高里奥的乐事只在于满足女儿们奢华生活与奢侈欲望的幻想:请来最优秀的教师培养她们高等教育应有的各种才艺。

到姐妹俩出嫁的年龄,高里奥给了她们每人80万法郎的陪嫁,“特·雷斯多伯爵看中阿娜斯大齐生得美,她也很想当一个贵族太太,便离开父亲,跳进了高等社会。但斐纳喜欢金钱,嫁了纽沁根,一个原籍德国而在帝政时代封了男爵的银行家。高里奥依旧做他的面条商。”

女儿女婿婚后瞧不起高里奥的生意,他们央求了五年,最后高里奥不得不关掉生意。然而女儿女婿非但不招留他去住,还不愿公开在家招待他,绝望之下,他便带着出盘铺子的钱跟五年的盈余退休住进寄宿舍伏盖公寓……

高里奥在这个公寓里,结识了贯穿这部小说始终的男二号穷大学生拉斯蒂涅、外号叫"鬼上当"的伏脱冷(约格·高冷)等各路江湖儿女。

巴尔扎克在这部小说里,巧妙地运用了平行而又交叉的写作手法,一边讲述高里奥被两个女儿敲骨吸髓后,惨死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的悲剧;一边讲述拉斯蒂涅在巴黎形形色色的社会里,是如何成长为一名青年野心家的故事。

拉斯蒂涅最后没有丧失他的基本人性,他是伏盖公寓与鲍赛昂府男女老少人生世事变迁的目睹者与见证者,看透世态炎凉与人心不古。

高里奥在孤零零地死去之前,忏悔式的自我抹杀之时又死抱着封建父权制宗法伦理道德观不放。最后死不瞑目的高里奥,无奈地诅咒他的女儿和外孙子女们,却不知道资产阶级的金钱法则终将无情地冲击他那畸形、病态的"父爱"。

巴尔扎克在这部小说里辛辣而又深刻地批判了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物质世界中,人性被金钱拗折的社会现象与社会悲哀及传统父权制的荒谬、愚钝之处,上帝对人类的精致利己主义也无能为力。但最后又以拉斯蒂涅为高里奥的送终行为,兴许是呼唤残存人性的回归与希望……

《高老头》读后感(三):资产与思想的不对称:那些没有信仰的人,如何应对花花世界的诱惑

1.“贵族”的没落

都说现在没有了贵族,是因为资本的崛起,让本没有那么高思想境界的人,爬上了统治者的高位。

贵族的没落是一场必然,因为,人人平等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只不过,对于不同的阶层而言,这个“人人平等”,也有着不同的意味。

没有什么人,生来就足够高贵,这一点,相信我们都有共识。然而,在社会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因为拥有资产的差异,人与人之间掌握的话语资源,高下立现。

阅读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时,我总是觉得很难过。那样好的老父亲,最终也成为了金钱博弈的牺牲品。到底对于一个人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那些没有信仰的人,他们又该如何应对这样一个复杂的花花世界呢?

巴尔扎克真的是“人间惨剧”写实大师,像高老头这样一位乐于奉献的老父亲,最终也沦落到了无人收尸的地步。

《高老头》,这本书以巴黎拉丁区伏盖公寓为中心,这楼里上上下下的人物,都在这部小说中,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高老头的没落,是一个巨大的悬念,在悬念揭开以前,我们通过住在高老头隔壁的大学生拉斯蒂涅的眼睛,观察了整个巴黎的灯红酒绿。

身为乡下人的拉斯蒂涅,巴黎对他来说,是陌生又刺激的存在。他本应拥有淳朴的个性,然而在各种社会思想的冲击下,他的信仰也在崩塌。为了获得名利,他勾连各种人。他不惜牺牲所有,只为跻身于巴黎的上流社会。

当然,他在伏脱冷的计划中,最终冷静了下来,但是,那仅有的良知,也无足轻重了。

高老头的谜底揭开的时候,是最让人难过的时候。原来,高老头并非在个人享乐上挥霍金钱,他只是把金钱都给了自己的两个女儿,多年的锦衣玉食,他的两个女儿,终于嫁给了上流社会的伯爵和银行家。早期在高老头还有钱的时候,他们的互动还是良好的。只是,这样的生活并不长久,两个女儿没有能力克制自己的欲望,她们除了搜刮自己的父亲,别无他想。

从资产上来看,她们都是有钱人。但她们却一点优秀的思想都没有传承到。巴黎的花花世界,只剩下了攀比和算计,贵族的没落,资产阶级的介入,情怀更是无人能守。高老头的悲剧命运,自开始就埋下了伏笔。从他投机致富的人生经历中,他也还未来得及沉淀出更有利于后代成长的智慧。他只会利用金钱,去满足孩子们的私欲,以至于她们最后,竟为了私欲,而远离了自己。

这样看来,当所有的人都在追求财富的时候,那些没有思想信仰支撑的人,哪怕他们终于掌握了财富的密码,也还是无法长久。贵族的衰落是必然,然而取代贵族的资产阶级,也未必能够很好地平衡自己。

高老头的惨剧,让人唏嘘。拉斯蒂涅的堕落,更是让人可惜。到底理想是什么,那些,大概是资产阶级不能回答的问题。

所以,我们还要问出很多新的问题,在找到答案以前,我们都可以好好读读巴尔扎克的《高老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