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杀死一座城市的读后感大全

杀死一座城市的读后感大全

《杀死一座城市》是一本由[美]彼得·莫斯科维茨著作,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杀死一座城市》读后感(一):大城市不相信眼泪

如果在你家附近开始出现星巴克、盒马生鲜、便利蜂、链家、希尔顿酒店和一晚五千元的网红民宿,你该为此高兴还是担忧呢?相信看完这本书之后,你自会得出答案。显然,在这个问题上,并不存在标准答案。这完全取决你在这座城市中所处的经济位置。

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那是因为从底层打量底层如何陷落、沉沦,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共情。《杀死一座城市》的作者彼得·莫斯科维茨是一位红色左翼青年,她在书的后记中写道:“若不是他们在我年轻易感的时候,就讲授给我共产主义的思想,今天我可能走上非常不同的人生路途,谢谢你们的洗脑。”

莫斯科维茨选取了新奥尔良、底特律、旧金山和纽约四座城市,来描绘过去半个世纪美国地方政府、企业或主动或无意识地共同一步步通过抬高地价、引入高消费的行业,推动所谓“产业升级”,一步步地逼走无法负担高额房租、餐饮的普罗大众,最终把大城市变成富人的独立王国。

莫斯科维茨提出一个“缙绅化”概念,来概括这一城市“腾笼换鸟”的历史进程,她虽然讲述的是美国的故事,但作为中国读者无法不去联想身边的现实。

三元一碗的豆腐脑、八元出租车起步价、五万一套的房子,这些几乎只存在于小红书推销的县城生活方式中,而年轻人心心念念的大城市,早已远非普通工薪阶层可以负担,于是在北京、上海、广州,单程通勤超过30公里的人比比皆是,他们工作在市场中心,却无法负担那里的房租。这是中国城市的“缙绅化”真实写照。

如何逆转大城市的“缙绅化”,莫斯科维茨的建议倒是很简洁:政府应该承担起责任,在城市中兴建一批公租房,让劳者有所居,免于通勤之苦。这听上去似乎很像新加坡的模式。这个药方看似简单,但需要城市当局具备相当雄厚的财政实力,否则很难大力兴建低价住宅。此外,还有一个问题,谁能保证这些住宅不会成为新一代的贫民窟呢。

《杀死一座城市》读后感(二):“我城”

一直很喜欢西西,也很喜欢她写的居处和故乡,所以标题借了这个名字。但在很多个时刻,都会忽觉我出生长大的城市好像已变得地覆天翻:独自来到远隔千里的地方求学,老师问过年不回家吗?我说,那也好像不是一个习惯被称作“故乡“的地方;少时的同学大多在异国他乡,随着城市的改变,她们关心新闻的时候也会说,我觉得我的城好像托不住我了。

这是怎么发生的呢?

作者挑选了新奥尔良、底特律、旧金山和纽约四个原住民结构和发展规划都有很大差异的城市,它们都在经历一种相似的变化。“缙绅化“描述的大概是这样一种境况:老居民搬走,在地文化消失,财富和白人涌入。相较于都市更新、郊区发展、兴建高速公路等创造资本的方式,缙绅化的发生较为隐蔽、分散,但对于城市里那些被迫外迁的非富人群,这个词语不是社区特质悄然无形的改变,而是要真切面对的群体驱逐和金权暴力。

新奥尔良缙绅化的契机是卡特琳娜飓风带来的灾难性破坏,不破不立,而这座城市在“重生“之后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盖拉朋所在的社区历史上汇集了18和19世纪间的自由黑人,在近代则是爵士乐手的集中地和新奥尔良城市的文化核心,飓风过后他辗转回到他在Tremé的家,路上一对白人夫妇停车问他:你是来自新奥尔良的难民吗?

“我本来没有意识到我是难民,“,他回忆说,”可是那一刻我才发现我是。“

底特律人口少而面积广,有很多闲置的空间和建筑,缙绅化在这里不是一个群体取代另一个群体,而是富人集中的7.2平方英里与除此之外的134.8平方英里,和那些土地上失去抵押房产、缺少公共服务、生活凋敝的、挤不进7.2区的人。新开的热门餐厅里十有八九都是白人客人,这与底特律本身的种族结构完全相反。

旧金山经历过严重地震,但受损程度与卡特琳娜飓风对新奥尔良造成的影响无法相比,它不曾像底特律那样有过人口和财务上的长期流失,也没有遭遇纽约1970年代那样的经济崩盘。联邦政府的公共服务预算被削减,城市被迫财务自主,于是使劲浑身解数吸引富人维持运转,对资本的需求被置于人民的需求之前。城市地理学持续重组:富人遗弃郊区迁往市中心,穷人被推挤出来,如今要看到原版的旧金山,必须要到旧金山之外。

经济大萧条时期,去工业化对美国每个城市都产生影响,而纽约是个特例:它刻意让本身的工业衰退,用高价的房地产填满城市空间。缙绅化根植于以房地产为基础的经济体系,高昂的房租、税款或是房屋周边配套设施的高成本导致了当地居民的大规模迫迁,与此同时还有“心态的缙绅化“,社群里人际的责任义务都在淡化,每样事物甚至整个城市都是一个商品,原住民的文化和习惯不重要,钱才是决定话语权的唯一。作者分析缙绅化的时候结合了许多美国的历史政治背景和这几座城市的城市规划所带来的影响,指出这是工业化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其次是有社会主义倾向的资本主义国家,而社会主义国家由于住宅政策保障更健全,受到的影响最少。

但在我的城市也已经可以看见,绝大多数年轻人没有父母的支持很难承担首付,即便如此,之后贷款的负担也并不轻松。居民区随处可见的家庭作坊式早点摊已经逐渐消失,便利店、麦当劳和星巴克成了没有选择的选择,但有多少人能每天花三五十元吃桃园眷村的豆花油条呢?大家越搬越远,以往的郊区如今房价物价也水涨船高。城市在变得越发光鲜时髦,又有多少人再不能称它“我城“,他们在这里长大,却再也住不起这里了。

《杀死一座城市》读后感(三):曾经居住于此

书是共通的精神系统 既关联问题也昭示方向

记得三年前,为了参加某个关于城市的活动,重新回到了自己小时候居住的街区,倏然发现自己的小学和中学都没有了,如今高楼林立,联排的商铺都挂着类似的招牌。而那一次也趁机“采访”了自己的父母辈,又发现我们彼此的记忆地图同样存在着各种偏差。我终究是回不去他们的那个街区,而如今也同样再也找不到我的那个街区。 曾经有一度“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这个口号经常人们挂在嘴边,足见这个城市发展变化之快,渐渐地,连这句口号都赶不上城市每天拆建的速度。而与此同时,我们的街区日益变得同质化,大型高档商场接连被打造,毗邻的则是尚无法被吞噬的老旧小区。 在读到《杀死一座城市——缙绅化、不平等与街区中的战斗》之后,才发现或许这正是缙绅化的结果。作者彼得·莫斯科维茨在书中选择了美国的四个城市进行书写——新奥尔良、底特律、旧金山和纽约,每个城市缙绅化的起因和过程都不尽相同,以数据和一个个具体的案例,他有力地反驳了大众媒体报道中将缙绅化定位于文化和消费者选择的结果,并揭示了在缙绅化背后存在的资本运作、政府操纵等等深层结构。从而得出结论:“缙绅化,最根本的意思,是将城市原本为穷人和中产阶级提供的空间,改成为供有钱人累积资本使用。”

新奥尔良缙绅化的契机是发生于2005年的卡特琳娜飓风,飓风带来的降水使新奥尔良市防洪堤决口,海水倒灌,大约25.4万人出走逃难。然而,随着作者的深入调查便发现,大多数出走逃难却再也未能回到自己家园的是黑人。因为新奥尔良城市原本的经济地理结构,便造成了穷人多聚居于低洼地区,而居住在高地的富人们相对安全。新奥尔良市政府在灾难过后便立即启动这些贫困住宅区的“重建”工作,建起高档公寓区以阻止黑人回到曾经居住的地方。 这就不由让人想到《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的作者,被誉为“美国城市教母”的简·雅各布斯所言:“这个国家的历史,就是一部黑人的抗争史”。罗伯特·卡尼格尔为她撰写的传记《守卫生活——简·雅各布斯传》则向我们展示了作为一个普通人,她如何以个人的抗争和独立思想挑战权威,守卫普通人的家园。

正是像彼得在书中提到的艾丽西亚·博伊德这样的普通人,作为一个社会运动者不断投身到反对缙绅化的抗争中,让美国种种乱象生动切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而《美国不平等的起源》则带我们更为深层地了解这背后深藏的“真相”。

建筑是观察一座城市的重要角度,正如作者在书中不断地重复着在缙绅化地区出现的玻璃公寓楼,特定的建筑风格、形式有时候也会成为缙绅化的共犯。反过来,特定的城市规划理念也会影响建筑风格的转变。然而,建筑作为与人息息相关的空间,路易斯·康所坚持的真诚原则应该是放在每一个建筑师面前首要完成的课题吧。与此同时,建筑风格的不断演变也与人类最根本的需求紧密相连。

彼得和简·雅各斯宾其实都居住在纽约西村,关于西村的魅力,他们共同的认知是:那小而有变化的街道景观,多样化职业、阶级与种族的居民,文化上的多样流派。简·雅各布斯认为,美国的每个城市都应该借鉴西村,借由创造小店家而非大卖场,以小型街道取代大条马路,鼓励多种尺度的公寓和住宅形态,而非大型的集合建案。而彼得则每每感慨曾经沿街的古董小店,已经被大的连锁品牌取代。哥哥高中打工的音像店,则变身只展售昂贵单品的精品服饰店,如今“充满儿时回忆的建筑中,矗立的是我们闻所未闻的财富象征”。 这不由让我想起就在最近,这座城市里的一家书店面临关门命运时,朋友纷纷唏嘘感叹,可能早在巨鹿路上的某书店关门时,这个书店的时代就已经终结了吧。我们这个城市中,小书店正在慢慢消失。《如果没有书店》是一个人的书店游记,但同时也记录下了那些已经消失的、正在消失的可爱的小书店。在踏入书店之前,也可以看看描绘了店员心声的《书店日记》,有时与书店店员的交流也是乐事一桩。

那么,面对这些我们回忆之所依不断地消失,同时又缺乏抗争的实在对象,我们又能做什么呢?巫鸿教授选择用文字持续记录下他记忆中的北京,而摄影师们则拿起手上的相机,记录下自己感知的城市。同时也因为这些图像,造就了一个符号化的历史。

那么,理想的城市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呢?作者彼得对于未来似乎抱持着乐观、充满着信心,在他看来,缙绅化虽然并未结束,但已经放缓了速度。而“1960年代晚期的嬉皮、反战和民权运动扎根之前,许多作家、影像工作者、诗人、表演者、社运者等,数十年来已经打下基础,帮助人们想象一个不一样的未来。我相信此刻我们已经在奠定基础的路途上,在一个更宽广未来的起点上。是时候起而行了。” 借用9月10日过世的摄影家威廉·克莱因在2018年日本21_21 DESIGN SIGHT举办的展览《写真都市》中所展示的现场。威廉·克莱因与日本青年导演TAKCOM合作,创作了一个大型影像装置,将威廉·克莱因的摄影作品通过十几台投影仪,按照某种激烈的城市节奏被投放到整个空间之中。进入空间就进入作品之中,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都市——威廉·克莱因的照片构建出来的魔幻都市。或许,这正是理想中的城市所应该有的千姿百态、多元激烈。

2018年日本21_21 DESIGN SIGHT举办的展览《写真都市》现场,图片来源于网络 选书人 / 袁璟

本文为 ING 版权所有,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告知转载事宜,侵权必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