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岁月向暖》经典读后感有感

《岁月向暖》经典读后感有感

《岁月向暖》是一本由向阳主编 赖和 杨逵等著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元,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岁月向暖》读后感(一):《岁月向暖》:品百年文字,读人生故事

收到书时,心是柔软的,皆因书名“岁月向暖”。

阅读第一章,为书里人物的坎坷命运唏嘘叹息。当整本书全部读完时,我领悟了编者引用书名的意义:人生纵然坎坷多难,但也会有片刻的欢愉和轻松,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不光有悲剧,和眼泪,还有欢笑和温暖。只要精神不倒,总还是能朝着光亮奔去的,因为岁月向暖,人间温柔。

此书是“为什么读小说系列01”由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向阳主编收录的以赖和、杨逵等13位重量级作家的代表作。

全书共分四章:1.我们与悲剧的距离;2.岁月向暖,人间温柔;3.女性汇流时;4.时间可以用来歌诵

越过时间回看往昔,文字有年代的痕迹。尽管时代不同,依然能通过阅读“过去人”的故事,从中寻到共鸣。

如第一章的《先生妈》,儿子是守财奴,舍得花大钱讨好官宦同僚,却不舍得施舍给乞丐一点粮食。而吃过苦的老太太却能辨明是非,懂得乞丐的疾苦。其实无论在哪个年代,这样的例子都不会少,父母辛苦培养子女成年、成才,最后却养出个蛀虫,贪官污吏,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别说回馈社会了,有的甚至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

《瑞生》是一篇关于失业的小说,主要反映在殖民地大背景下沦落在饥饿与死亡边缘群众的生活现状。瑞生失业,屡次求职不顺,无奈做街头小贩,又被警察罚款,最后流落街头,没钱没尊严,被嘲笑,被嫌弃,被鄙视。

读《瑞生》,在找工作的不易方面最有共鸣,不同的是瑞生的失业主要是当时的社会环境造成的,而我更多的是个人原因。

少年学习没用心,青年工作结婚生子,中年失业生二宝,脱离社会近十年,年届五旬,在别人功成名退时,我却因为经济压力准备再就业。

年龄大,无一技之长,又要兼顾家庭,还需要找那种双休,享法定节假日的工作。走遍住家附近,无果。去市中心面试一家财务公司的办事员,内心又忐忑,没有工作经验,别人如何会用我?若用我,我能否突破自己的弱项,去熟悉适应这个工作?

虽然失业、求职的各种原因不同,可这种失业的痛苦,经济的压力与瑞生是一样的。

……

《岁月向暖》是一本文学书籍,在快餐文化泛滥的今天,它是一股清流,是岁月浇灌的花朵,是时间沉淀的果实,品它需要静心,读它需要耐心。这本名师导读版本,可以助你更轻松地阅读、更深度的理解。

《岁月向暖》读后感(二):回忆难言《岁月向暖》,苦难是成长最好的肥料

对于某些苦涩的过去,某个黑暗时刻,某个孤独难行的日子,我们很难去回忆。世界上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但是会有“好了伤疤忘了疼”这种自愈能力。所以,对于,对于某些悲哀的回忆,描绘出来,可能就是为了忘记。

历史的长河湍流不息,岁月洗礼着艰涩的回忆,但也将厚重的情感沉淀了下来。岁月向暖,草木向阳,人也是向上向着美好前进的。

至于那些悲伤的过往就算做是岁月给撒下的肥料,催生着我们长出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坚韧的力量。

《岁月向暖》是“我们为什么读小说系列”之一,期间收录了多部小说。有充满悲情的回忆,有满是心酸的无奈,有不忘初心的大义,也有放弃挣扎的看透,有流离失所的流浪,有独自奋斗的孤独,有女性的觉悟,也有跟随岁月向前的花开时节。

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讲述到失去到不能再失去的人们,活在无望的悲哀之中。作者用用无奈到真实的悲剧,让人凝视某段历史。如同记忆一样的文字描述,重现不能回避的苦难,也歌颂苦难之中艰难开出的花,作者用悲哀到不敢描写的故事,告诉我们黑暗里向前的人们的挣扎。

头一篇故事《一杆“称仔”》就把读者拉入了苦难的历史大背景之中。“这一幕悲剧,看过好久,每欲描写出来,但一经回忆,总被悲哀填满了脑袋,不能着笔。”

是的,悲哀。有的回忆是至暗的黑色,无法回忆,因为一想起就让人难受地想快些忘记。快点忘记的释怀方法,化作小说写出来就是其中一种。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也要看其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作者本人的经历故事,从侧面了解其写作用意。

这篇小说的作者是台湾新文学的奠基人赖和,也被誉为台湾新文学之父。用关于一杆称的故事,把内心的不满倾倒了出来。作者看到了人民的疾苦,公平正义的重要性。他没有用针砭时弊的唇枪舌战般的文字,而是娓娓道来了那种慢悠悠的苦涩。让人不想尝,而又在心里默默地回味那种苦不堪言。

这本书中收录的小说有针锋相对的批判,也有对群众在饥饿死亡线上挣扎的抗争。通过【导读】部分让我们了解更多也更透彻。

每一篇小说之后都有一个【导读】,有对于作者的介绍,让我们了解作者其人。有对于文章意义的注释和延伸。帮助读者从超出一篇文章的格局来看作者的写作意图。

其中一篇《花开时节》写到女性的主题,看后颇有感触。“她们仨的笑声如花灿开。”胀气蓬勃的女学生,却因为要毕业就面临着嫁人的难题。说是难题,并不是难嫁,而是成为某个人的太太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三个女主角中的“我”,不想与其他女同学一样毕业就仓促结婚。

与思想上认为“有人提亲只有自己悄悄躲起来的份儿”的思想的家长相比,散发着青春气息的“我”,有着自己的想法。在二哥“大概在某种程度内,顺着自己的本性行事也好吧”的鼓励下,“我”走了与另外两个小姐妹不那么一样的路。

这篇是描写女性知识分子青春期的迷茫和觉醒的。受过教育的学生,与那些旧思想里浸泡的长辈不同,他们开始敢于走出被安排的婚姻,敢于掌握自己的命运。也是对人们的一种鼓舞。

通过文后向阳主编的【导读】我们得知,这篇文章的作者在写作时才二十一岁,对于女性内心的活动,那个时期的惆怅和迷茫都描写得极其细致。温柔的笔调,细细地诉说,让整篇文章都像在听一个一个姑娘现身说法的经历。

三个姑娘在产房重聚,哄然大笑引得众人侧目不解。这样的结局,让人好似看到了,午后的阳光下,笑容明媚的女子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这样的结局,在这本书里很少见。可以说是像是从云后硬挤进来的阳光,灿烂得让人想好好珍惜。

《岁月向暖》读后感(三):岁月向暖,花儿静静地开吧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是春天。

先讲一个故事。一个儿子回家看望母亲,母亲问:“你找谁啊?”儿子反问:“你家里人呢?”母亲说:“我儿子带他爸爸洗澡去了。”儿子又问:“你有几个孩子啊?”母亲回答:“我有3个孩子。”儿子再问:“那除了带父亲洗澡去的儿子,另外的儿子呢?”母亲看着“陌生人”有些惶恐,没有回答。儿子说:“我是收物业费的,你交钱吧。”母亲开口了:“我没钱,我儿子怎么还不回来。”明显能够看出,母亲有些语无伦次了。儿子再次发难:“你怎么给陌生人开门啊,不怕抢你家东西吗?”母亲有些不耐烦了:“我家啥也没有。”儿子接着问:“你二儿子叫什么啊?”这回母亲没有犹豫:“叫小志。”哥哥回来了,母亲看到大儿子回来明显非常开心,不怕了,话也多了起来:“你爸爸呢?怎么没与你一起回来,这个人是收物业费的,你给他钱吧。”哥哥看了弟弟一眼,说:“这不是小志吗?”母亲急了:“他哪是小志,小志没有他高。”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看到最后我泪流满面。都说母亲在,家就在,珍惜吧,哪怕母亲暂时忘记了我们的模样,但最起码她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的样子。

今天与大家分享《为什么读小说系列》中《岁月向暖》一书。这本书分享了赖和、杨逵等13位名家的作品,所选篇目都是这些作家的代表作、成名作。编者说这部书是将这些作家的深刻感悟,通过一个一个故事展现出来。为了让大家对这些故事有更深层次的解读,编者还特别邀请著名大学导师为每一篇作品撰写详细、全面、有深度的导读文章。这样我们就能与作者一起,在这些生动的故事中,看到不同的人生,不同的艰辛,不同的孤独。在感悟他们所走过的一生时,我们也在深思着自己的人生,是不是也曾这样狼狈,是不是也曾这样无助,总觉得以前做过那么多的错事,如果不那么做,或许现在会更好一些。其实,过去的一切都已经过去,都已经无法更改,而我们最应该珍惜的就是现在,此时此刻。

我一直觉得这部书中的每一部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散发着时代的气息。这部书分为四章,“我们与悲剧的距离”“岁月向暖,人间温柔”“女性汇流时”“时间可以用来歌诵”。如《先生妈》讲述的是:先生是深谙世俗的人,知道如何巴结权贵,如何借势而上,对那些穷苦人没有一丝同情心。而先生妈却是明事理的老人,有爱心,有同情心。这个故事就像讲述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很有代入感。先生为了生活所做的那些不耻之事,我还真不知道该如何批判,说他错了吗?可他仕途一片光明。说他对了吗?连爱心都没有的人,本就不该拥有幸福的人生。

《瑞生》讲的故事同样发生在我们的记忆中。瑞生失业了,这对瑞生是致命的打击,没有工作就相当于没有了生活来源。瑞生求职四处碰壁,只好当了街头商贩,他能忍受被嘲笑、被嫌弃、被鄙视,但是,他不能忍受没有尊严地活着。他早早辍学,他的青年是不完整的。中年失业又生了二胎,他的中年是悲催的。为了生存,他只能重新整装待发,一次一次地去突破自己的弱项,希望能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现实能给他一次机会吗?有了这次机会,他能重新振作起来吗?这些问题我们似乎也都问过自己。如果想过得更好,那就要看清自己,失业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生活的信心。

《岁月向暖》是一本文学书籍,品它需要静心,读它需要耐心。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我们总愿意去评价一个人如何如何?总是觉得自己的判断是准确的,实则不然,我们没有权利去评判别人的人生,更没有权利为标榜自己的道德高尚,或自以为“为他好”,妄加评论、指责甚至插手别人的生活。

总有一些感动是陌生人给你的。这几天参加单位的体育比赛,参加之前并没有什么新期待,没有好好训练,没有特别重视,自然也不应该期待收获好的成绩,可是比赛中有那么多人给你鼓励,给你加油,给你信心,当最终获得一个不错的名次时,你会很开心。人生也是如此,如今春回大地,你又何必想着曾经带给你伤痛的过去,看万物复苏,看春暖花开,岂不更好。

《岁月向暖》读后感(四):《岁月向暖》一段没有平静的岁月,幸福和追求依旧是心底的光!

时间在我们不经意之间会溜出很远,我们以为的幸福总是那样纯粹,只要自我满足就觉得很好。

然而生活真得很随意就是你想要的样子吗?

每当想到这个问题时,《活着》里的一幕就会浮现眼前:那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男孩,最后死在吃过煮豆子之后!

如果单看一部影片就能感同身受,会感觉到悲伤,那多半是曾静经历或者目睹过。然而,这样的悲痛能持续多久?又在很久以后可以再次想起?

事实证明,我们总会被某一瞬间的经历活现象感动,然而却不是每一次都会探究悲伤为何出现。

当我们学会拨开悲伤表面,就会明白:无论是幸福,还是苦难或悲伤,都不会孤立与世间。总是会同我们身处的社会和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样的感受在一次体会时,因为《岁月向暖》这本书。

人生就像书名,我们时时刻刻都期待温暖,然而世事无常,我们想要的温暖不会停在那里不动,因此我们仿佛要走过千辛万苦才能靠近。

《岁月向暖》故事里体现的两个词“希望”和“挣扎”。

这样两个词带给我们的感受,仅仅用悲伤来概括太轻,它溢出来的是一群人在看不见光明里的挣扎。

一:书的第一章:我们与悲伤的距离!

就如书中的主人公,生活就像过关,每一天都努力却日日活得艰难。

秦得参没出生父亲就早亡,母亲拼劲全力养活秦得参,终于在秦得参长大和母亲一起努力生活。母亲为儿子谋了一桩婚事,小夫妻勤劳努力,不久又有了小孙子。于是母亲终于觉得圆满了,在经历生活艰辛后笑着死去。

秦得参为了生活只能去挑担买菜,因为佃不到土地,没法种地。

而最终秦得参因为不熟悉个中规则,因为一杆秤,被巡警带去警署,最终上了法庭。

走了一遭交了三块钱,得参觉得生活没了希望,而最终能让自己感受幸福的,就像母亲了无牵挂的死去!

故事以得参身死而结束,然而活着的老婆和孩子挣扎依旧,也许某一天某一个人也会如得参一样。

得参只是时代缩影里的一群人的代表,他们既抱着对生活的希望,又在苦苦挣扎地活着里看不到希望。

我们与悲伤的距离很远吗?故事里的得参真得和如今的人们无关吗?

生活的状态不是一个人努力就够了,还需要身处的环境是安宁平和的,而我们足够幸运,活在当下这个可以自主的时代!

希望对于我们有多重要?

二:活着需要勇气,而勇气缺不了他人的舍得给予!

读过了《岁月向暖》,忽然从悲伤里感受到了给予的温暖。

在先生妈故事里,先生妈虽然泼辣厉害,却有一颗柔软的善心。她对乞丐的帮扶,她对自己儿子的失望和不认同,根源皆因自己的家国情怀,虽然活得处处受限,心底依然怀着希望。

在心底的希望破灭后,先生妈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生活的苦难往往不是最可怕的,可以摧毁一个人的就是希望。

经典影片《魂断蓝桥》,女主和男主的爱情很纯美,两人的爱情也入心入骨。

可是影片最后女主迎向疾驰的火车死去,女主的决绝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心底的爱还在但她心底的希望破灭了。

也许男主是深情的,两鬓斑白站在与女主相遇的桥上怀念女主。但是,作为一个情人和男人,男主只给了女主刻骨的爱,却没有给她憧憬未来的希望!

无论何时,希望的存在都是重要的,希望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活下去的勇气和动力!

《岁月向暖》能告诉我们的东西,依旧又现实的价值。

也许那个受人压迫的时代结束了,但是那些曾经的苦痛和挣扎,却是可以提醒我们珍惜当下。

我们生活在处处都是和平鸽的时代,是我们的幸运;而时不时翻开前辈们书写的经典故事,我们才会更加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

《岁月向暖》读后感(五):你没有穷过,你真的不懂,所以我们要努力向暖而生

文/吴呱呱

嗨,我是吴呱呱。

电影《寄生虫》里,有句经典台词说:

“钱就是熨斗,能熨平生活的一切褶皱。”

诚然如此。

当你有钱时,你会发现生活里,目光所及之处,无论是人还是所用的东西,都能让你舒心。

相反,如果你没有钱,很穷,周遭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可能你还会觉得猫猫狗狗也对你不友好。

最近,看了一本有趣的文学书《岁月向暖》后,深觉的成年人的妥协,往往是从缺钱开始的,而且你没有穷过,你真的不懂,所以我们要努力向暖而生。

这本书的文章选自赖和、杨逵等13位名家,所选篇目都是重量级作家的代表作、成名作。

每一篇文章后面,都特别邀请著名大学导师为每一篇作品撰写详细、全面、有深度的导读文章,帮助读者更加深入的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深入解读作者的创作意图。

01 做人,千万不能忘本

书中,有这样一个很讽刺人性的故事。

小时候家里很贫穷,长大后,通过做医生先生而发迹的钱新发,一直把钱看得很重,甚至到了恋钱癖,过分节约的程度。

而他的母亲却相反,因为穷过,所以知道穷的滋味不好受。

所以,老太太每月十五,一定会去庙里烧香,顺便会给一位老乞丐二斗米。

可这一切对于儿子来说,却是非常奢侈的行为,但他阻止不了,只能拿下人出气,还教下人,日后不需要给这么多斗米。

被老太太听到后,当着很多人的面,恶狠狠的打了自己的儿子。

后来,老太太直接背着儿子给老乞丐钱财。

合理说,曾经经历过贫穷的人,因为尝过贫穷的滋味,更能理解身处贫穷的不易,但钱新发却不是。

他看不起贫穷的人,甚至不愿意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但好在,生活中,还是有不少人不会忘本,而向还身处泥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02弱者互踩,只会让彼此更难看

本书,最令我难受的一篇文章,大概是杨守愚笔下的《瑞生》了。

贫穷的瑞生因为突如其来的失业,没有收入来源的他,无法给家人寄钱,也无处可借宿。

饿了好久的肚子,好不容易舍得吃饭了,却因为被人偷偷兑换了假币,而被店家当着众人的面,撕破脸皮的破骂。

好在,有位好心人替他还了钱,他才得以离开。

好不容易,托了邻居找到一份搬东西的苦差,可瑞生却因为做不了重活,而被身边的其他工人嘲笑。

哪怕做不了重活,但为了赚钱养活家人,尽管眼前的重活,让他的身体吃不消,但他还是不放弃,继续努力搬货。

不料,最后中暑病倒了,干不了这活了。

其实,大家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人,也都需要靠做苦力,才能勉强维持生计,大家都是一样的人,何苦为难和自己一样的人呢?

弱者如果能相互扶持的话,也许人多力量大,眼前的困难也能迎刃而解。

03弱者互助,会让彼此生活得更好

本书,最令人大快人心的大概是《送报夫》这一篇文章了。

年轻的小伙子父亲突然离世,为了养活家里的弟弟妹妹和母亲,不得不独自离家出去工作。

好不容易找到一份送报纸的工作,却不想这家报馆的老板设置陷阱,吞掉员工的保证金。

但好在遇到了好同事田中,他虽然还在读书,送报纸只为了给自己赚取生活费,但他还是帮助了这位年轻人。

其实,谁都可能落难,也许你帮助别人,也是在帮自己。

所以说,弱者互助,会让彼此生活得更好。

合上手中,这本《岁月向暖》后,尽管心中有悲意,但还是觉得心里很暖。

毕竟,这个世间美好的事情还是有很多的。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原创首发,侵权必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