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风雨艳阳天》读后感1000字

《风雨艳阳天》读后感1000字

《风雨艳阳天》是一本由杨庆华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护封图书,本书定价:89.00元,页数:2020-1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风雨艳阳天》读后感(一):经典作品的创作动机

书中所讲述的文艺发展历程主要集中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那段时期诞生了很多知名的作品,并流传至今。总是有人说那个时候的作品很难被模仿或者超越,现在的人无论怎么努力都达不到那种感觉,其实并不是那个时候人的文笔有多好,而是当时的创作环境非常合适,很多新鲜事物奋力涌现出来,灵感简直遍地都是,好多历史都已经被记录下来,留给如今的只能是不断的重复使用早就被创造出来的东西。

作者是北京人,对于这种方面的研究肯定是有切身体会切足够有话语权的,对那些经典的历史著作和老艺术家的了解也很全面。这本书把很多作品创作的背后展现给读者,是一种全新的角度,经典的作品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但是它们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之前也没有人这么详细的讲过。对于同样一个行业,匠人和艺术家的评价是完全两个方向,可以说前者是需要努力与耐心,而后者则更需要天赋。就像表演一样,记得刚刚看的一档综艺节目里章子怡说表演艺术的需要天赋的,确实,如果只是演一个无关紧要的角色,那么他根本不需要演技,只要稳稳的站在对的位置就可以。而一个想要打动观众的主角,他就必须要有真实的表现,否则在电影中他再怎么吼叫观众也会觉得可笑。带着这样的角度去看当时的电影创作,不得不感叹这些艺术家对于创作的敏感性。

当时的北京简直是文艺创作的天堂,不仅仅是书和电影,还有戏剧也十分火热,还有就是上海,这两座文化大都市给未来留下了很多有意义的回忆。老舍、巴金这两位从小学课本中就频频出现的作者我也是第一次从书中了解他们在作品之外的样子,对于创作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看法,能够从中学到很多知识,也能够看出在当时人们异样的眼光中保持自己的观点是多么重要。为什么有的作品如今看来会很枯燥,但在当时的口碑却非常火爆,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我们不了解背后的原因,这可以说是一种情怀,这种情怀是根深蒂固在生活在那个年的的人们心中的,并不是说我们现在很难理解那些作品,只要用心去了解创作动机,也是能够被这些人和历史打动的。

《风雨艳阳天》读后感(二):淘尽黄沙始见金

这是一本关于“旧时代”的话剧和电影背后故事的书,所谓旧时代,并不是以1949年来划分,而是指话剧和电影商业化之前的时代。书里提到的话剧和电影,有些我完全没看过,有些只看过若干过片段,唯一看得最完整的是那部彩色故事片《城南旧事》。

因为最近沉迷于民俗,所以又把《城南旧事》的修复版看了一遍。林海音笔下的北京南城,开篇镜头就是一个“井窝子”,水夫们推着独轮车来来回回从水窝子取水,再摇晃着腰胯走街串巷地买水。这一幕极具民国时期北京特色的场景,竟然不是在北京拍摄取景的。当时导演吴贻弓和美术师跑遍了北京市,虽然有较理想的胡同,但中间或者背景总有些格格不入的建筑。不得已,导演在上海江湾机场的空地上搭出了这条胡同,这就是电影中“地道”的北京城南了。

书中提及不少不为人知的轶事,如巴金对于1956年拍摄的电影《家》并不满意。扮演大哥觉新的孙道临有个外号“孙大雨”,因为高觉新在电影中哭戏很多。巴金对于觉新的人物塑造不满意,认为他是有责任心的人,并不是只会哭,而且觉新对妻子瑞珏很少笑,显得不近人情。同时,巴金还认为觉慧的角色被简化了,电影中“只看见他那坚强而单纯的信仰,却看不见他的内心的斗争,他的变化和成长”。巴金写小说《家》,带着很浓重的自传风格,所写的事和人五一不有自己大家庭的影子,高觉新即巴金长兄李尧枚的化身,而这个角色在小说最初的设定也是自杀。对于巴金来说,这些人不仅仅是他笔下的人物,还牵连着亲人的灵魂,还蕴含着对他们的爱,因而对角色的理解非普通作者之深刻。

老舍,是本书篇幅最多的作者。老舍的一生,作品很多,著名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我这一辈子》《二马》等等都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小说家老舍的另一个角色,是剧作家。虽然例举老舍剧本代表作的时候总是提到《茶馆》和《龙须沟》,但是老舍还有很多其他不知名的作品。1952年老舍开始撰写反映“三反五反”的剧本《春华秋实》,从初稿到定稿彩排,修改了十次,每次都是从头到尾重写一遍,所有人都参与修改。领导们提意见,老舍又改了两次。公演后,反响平平。其后,反映工人阶级的《青年突击队》,虽然加上了阶级斗争的红线,同样也以失败告终。

虽然如此,老舍并没有放弃。1956年,老舍完成了《茶馆》剧本的初稿,和北京人艺的艺术家们商量之后,改成了通过茶馆反映整个社会变迁的戏。如今已成为传世之作的《茶馆》,在1958年首演后得到的评论是:全剧缺乏阶级观点,有浓厚的阶级调和色彩。而后北京人艺也受到了领导的批评,指出“不是政治挂帅而是专家挂帅”,“焦菊隐的斯坦尼是资产阶级的……”。《茶馆》停演。

1950年到1966年,老舍一共创作了15部话剧。哪些能够流传下来,时间已经给出了答案。书中提及的其他话剧或电影,可能大部分已经成为老年人的一种情怀,用以怀念自己的年轻时代,而年轻人们不仅没看过,而且可能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历史的大浪扑来,淘尽黄沙始见金。

《风雨艳阳天》读后感(三):经典作品成于创作团队追求艺术的诚心

《风雨艳阳天》是杨庆华讲述20世纪经典电影、话剧作品幕后创作故事的文集。这些文章中记录了许多经典作品的创作过程,以及参与制作的编剧、导演、演员们等为了完成作品曾经历过怎样的波折和努力。

书中提到许多耳熟能详的作品,《家》《龙须沟》《红日》《林则徐》《青春之歌》《日出》《雷雨》《骆驼祥子》《李自成》《桃花扇》《一江春水向东流》……,还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名字,老舍、夏衍、曹禺、石挥、欧阳予倩、欧阳山尊、焦菊隐、蔡楚生、英若诚、谢晋、孙道临、赵丹、于是之……。尽管其中的许多作品有着浓浓的时代特征,但仍要承认,这些剧目确实是禁得起考验的经典作品,这些主创们确实是艺术史上难忘的艺术家。

20世纪多数时间内,创作条件非常艰苦,社会氛围也经常影响着创作方向。在这样的创作环境下仍能涌现出这么多优秀作品,最主要原因在于那个时代的作家、编剧、导演、演员们以艺术创作为核心目标,专心致志地追求艺术水准,一门心思要塑造好人物、拿出好作品,较少因其他方面的考虑影响艺术创作的质量。

“艺术源于生活”,这些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首先就在于追求“真实”。作品反映真实生活情况,演员也体验相应的真实生活再到剧目中重现符合实际的场景。

《风雨艳阳天》中多次提到,作家们会根据亲身经历或者深入实际环境体验生活,在此基础上创作小说、剧本,之后还会把写好的剧本读给所描写的真实群体,并根据搜集到的意见、反馈进行修改;演员们同样被要求反复阅读原著、剧本,还要体验故事中的真实生活,力求做到真正理解故事背景、职业特征、人物性格。

创作《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的时候,老舍不仅把稿子提交给领导和演员们收集反馈,为了剧本更符合工人的工作实情,还把写好的剧本念给工人们听,让他们直接提意见。

拍《老兵新传》的时候,剧组到北大荒的农场直接拍摄真实雪景。在零下20多度的气温下拍摄,演员拍完戏手都冻僵了,摄影机要在三角架下用小煤炉烘烤才能正常工作。

排练《龙须沟》的时候,全体演职人员都下到了龙须沟体验生活两个月,甚至在大雨瓢泼的晚上,跟龙须沟派出所的民警们一起泡在沟水里帮助居民。

正是这样扎根于真实生活体验的真诚创作态度,保证了作品能够反映实际、刻画入骨。经历了这样的亲身体验和密切交流,作家们才能更准确地展现人物特点,演员们才能更生动地演活这些角色形象,最终打造出的作品才能打动观众。

所以他们创作出的作品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老舍用几句话,就把丁四嫂“刀子嘴豆腐心”的劳动女性形象展现出来;话剧《骆驼祥子》上演时,被剧院领导邀请去看戏的车夫及家属们,联想到自己的实际生活情形,都被舞台上的表演感动了。

从另一方面来看,每一部电影或者话剧在创作过程中,都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些经典作品也不例外。从《风雨艳阳天》中也可以看出来,为了顺利把好的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所有主创人员为了确保作品的质量,都想方设法克服各种困难和限制,有时候甚至要顶着压力或者等待合适机遇的惠顾。

中国青年出版社原计划在1959年第三季度出版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作为国庆10周年献礼作品。而柳青为了避免因赶进度而影响作品质量,专门申请延后了出版计划。最终,《创业史》第一部于1960年5月出版。

创作《李自成》时,姚雪垠没有把李自成塑造成当时流行的“高大全”的“三突出”形象,而是坚守“历史现实主义”原则,写出李自成的帝王思想和局限性。

拍摄《红日》时,导演汤晓丹看完张灵甫的相关资料后,在心里暗暗定下了“要把双方军事首长都表现出‘指挥若定’风度”的目标,决定对反角张灵甫保持批判,但不刻意丑化。

不难想象,他们这样做,必然需要顶着一定的压力,他们所求的,无非是给读者和观众交出更好的作品。

保持真诚的创作态度,这是他们对待作品、对待读者和观众的一份诚心,虔诚地追求艺术水准,尽己所能捧出最真诚的作品与读者和观众交流。这份艺术创作的诚心,是孕育经典作品的沃土。

2021.05.23雾凇

《风雨艳阳天》读后感(四):《风雨艳阳天》:经典影视话剧作品成品背后的故事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对电影《城南旧事》中大眼睛英子印象深刻。这部电影改编自林海音的同名中篇小说,记录的是林海音幼年生活在北京城南的往事。不过,电影《城南旧事》拍摄时,“城南”不在北京,却在上海,这是为什么呢?

杨庆华先生在《影片〈城南旧事〉之“南城”为何建在了上海》一文中给出了答案。据说,电影筹拍过程中,导演吴贻弓手捧北京地图,几乎跑遍了北京市,然而“虽有较理想的胡同,但往往在后景或中间有新的建筑,有洋灰地,或有排立着的水泥电线杆。”无奈之下,导演吴贻弓让制景工人在上海江湾机场的空地上搭出了影片中的胡同。

这篇文章原载《北京晚报》,现收录在杨庆华先生的作品集《风雨艳阳天》中。

《风雨艳阳天》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文艺发展的风雨历程,收录的四十余篇文章多为经典作品的赏析、创作背景溯源等。其中包括有老舍先生的作品《我这一辈子》、《骆驼祥子》;巴金先生的《家》;曹禺先生的《雷雨》;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渡江侦察记》、《艳阳天》,等等。

书中提到的故事片有许多曾反复观看,有些台词始终印刻在脑海深处。比如《闪闪的红星》中刘江老先生饰演的胡汉三那句经典对白——各位父老乡亲,嘿嘿,没想到吧?我胡汉山又回来了!

前阵子刚刚重读了巴金先生的《激流三部曲》。读到陈姨太因可笑的“血光之灾”一说逼着瑞珏去城外待产时,恨透了觉新的软弱无能。

陈姨太以长辈的灵柩停在家中时产妇的血光会冲犯死者为由,要求身怀六甲的瑞珏迁出公馆,同时要求说单单迁出公馆还不足以避血光,还要远离公馆,必须迁至城外,必须让产妇过桥……

迁出公馆待产的瑞珏再也没能回来,觉新跪倒在门前,伤心地哭着,他明白自己是一个无力的、懦弱的人……

杨庆华先生在《电影〈家〉拍摄前后》一文中提到了这场戏。

电影中,导演对这场戏的处理是——觉新喊着“这日子我过不下去了!”痛哭起来。这样的处理方式令巴金先生有些不满。

巴金先生说:“觉新是这样的人,他爱面子,他做事情要做得‘漂亮’,他不肯输一口气。为了这个他宁愿让自己、让自己所爱的人受甘吃亏。他的眼泪不会少,但都是吞在肚里去了。他常党龄在人前露笑脸,只有关上房门他才会伤心地哭一两个钟头。”

不过,尽管导演陈西禾和原著作者巴金先生在对电影《家》的细节处理上存在着一些意见分歧,这部电影在1978年复映时依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电影院门前排起长队,场场爆满,一片赞赏之声。

在巴金先生看来,影片中孙道临把觉新演成了一个“哭包”是不合情理的。巴金先生笔下的觉新是矛盾的,他一方面深处封建家庭观念的影响,认为“听话”即是孝道,另一方面又被束缚住的灵魂苦恼着。正如巴金先生在《激流三部曲之秋》中形容那样——一个年轻人的心犹如一炉旺火,少量的浇水纵然是不断地浇,也很难使它完全熄灭。它还要燃烧,还在挣扎。甚至那最软弱的心也在憧憬活跃的生命。

电影将文学作品提炼重塑,浓缩在百余分钟的影像之中,必须需要一定程度的取舍加工。不过,经典作品无论何时都不会褪色,孟京辉说:经典是值得我们把当代的思想,所有有价值的思考和人类共同的,巨大的情感放进去的,这才能是经典。

孟京辉将老舍先生的《茶馆》以孟式风格重新搬上话剧舞台迎来了一片质疑声,热爱《茶馆》的老观众很难接受这样颠覆性的创新。我没有机会亲临现场观看孟京辉执导的话剧《茶馆》,新风格《茶馆》是否会引起我的不适不得而知。不过,经典作品引发的文化思考和对自身的重新认识的确是件特别好的事情。

从最初的创作起意,到筹划再到最终成品,杨庆华先生用文字将作品背后的故事讲述出来,在这些文字的带领下,经典影片、令人印象深刻的镜头重新浮现眼前,美好瞬间在脑海中印刻闪光。

-END-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