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第一推动丛书•物理系列:迷失读后感锦集

第一推动丛书•物理系列:迷失读后感锦集

《第一推动丛书•物理系列:迷失》是一本由【德】扎比内•霍森费尔德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一推动丛书•物理系列:迷失》读后感(一):超越“美即是真”

第一推动系列丛书也读了好几本了,尽管很多看不懂,依然大受震撼,大概这就是科学的力量吧,因为科学才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正如总序中所说的,科学的精神之一,是它自身就是自身的“第一推动”。也就是说,科学活动在原则上不隶属于服务于神学,不隶属于服务于儒学,科学活动在原则上也不隶属于服务于任何哲学。科学是超越宗教差别的,超越民族差别的,超越党派差别的,超越文化和地域差别的,科学是普适的、独立的,它自身就是自身的主宰。

《迷失》是该系列最新著作,作者扎比内•霍森费尔德(Sabine Hossenfelder)是法兰克福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她认为理论物理学领域这些年来之所以没有重大突破,就是因为笃信约翰·济慈的“美即是真”的主张,从而“在审美标准的指引下,物理学家编造出让人大跌眼镜的新理论,但所有这些想法中很多都根本无法验证。要想改弦易辙,物理学家就必须对自己构建理论的方式三思而行”。因此,作者主张我们必须要改变以往的信仰,宇宙真理并不总是存在于美之中,还可能存在于混乱与复杂之中。

具体而言,书中内容主要分为十章,讲述审美判断是如何驱动当代物理学研究的故事。正如作者所说,理论物理学是严重依赖数学而且其本身也是特别难理解的一门学科,它的发展不太乐观,让物理学家一败涂地的并不是他们的数学,而是他们对数学的选择。因为他们相信,大自然母亲是优雅的、简洁的,也会好心好意地给他们一些独特的提示。他们觉得,在他们自言自语的时候,会听到大自然母亲的低低絮语。可如今大自然发话了,说的是一无所有,既响亮又清晰。

因此作者说《迷失》讲述的是我们自己的故事,反映了我们所学的用途。但同时这也是很多其他物理学家的故事,他们在同一个矛盾中苦苦挣扎:我们相信自然定律会很美。但作者发出了质问,科学家不应去盲信任何一种理论,也就可以对“美即是真”的主张提出挑战,超越它,往前走出新的一步。

当然,限于个人的文科背景,很多内容并未读懂,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对这本书的喜欢。跨学科阅读的好书就是这样,它可以帮你打开新的视野,发现崭新的风景。

《第一推动丛书•物理系列:迷失》读后感(二):《迷失》:当代物理学研究之难

原版书名是《Lost in Math》,你会想,这内容明明是物理啊,怎么和数学扯上关系了?只要你稍微了解物理学,就会明白数理不分家,数学技能更是基础之基础。大学老师曾感慨说,现在的学生数理基础都太差了,好多本该在数理课上学习的内容,总是留给专业课老师来教。还是这个专业课老师,讲过一个业内笑话,他说,数学学不好的就去学物理,物理还学不好的就学了气象。这句话意思是,数学是一门极为精确的学科,物理因为包含了一些近似和假设,精确度次之。至于气象,由于大气相当难以预测,要素过多,所以比物理有更多近似和假设。书中,作者融合了专业知识和个人生活,让人在抽象的数理间能感受到科学家之风。

《生活大爆炸》里有一个场景,莱纳德受邀作为嘉宾参加一个电台采访。采访的时候,他说了一些话,大意是,国家砸了那么多钱,但其实我们物理学家什么都没做出来,意味着“物理已死”。不仅主持人无话可接,莱纳德的小伙伴们都一阵哗然。事后,校长更是因为这件事批评了他。其实,他说错了吗?作者在书中表达了类似的困惑。事实上,作者一开始就说了当代物理学研究之难。二十一世纪,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基因工程的天下,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重大成果发表。而物理学,即使是十分新近的量子力学,都似乎是上世纪的产物。

别说是科学家,就连新入职的高校青年教师或者硕博的学生,在科研方面都被逼得很紧。要求你三五年内拿出成果,才能毕业,才能留校。从历史上来看,这都离谱。如果真的希望科研人员有举世瞩目的成就,就应该给足充分的时间机会。作者在书中写道,“从预测中微子到发现中微子花了 25 年,确认希格斯玻色子花了将近 50 年,直接探测到引力波则花了 1O0 年。”如果每个科研工作者都背上沉重的业绩,他们哪有时间去追求重大命题呢?都忙着水论文,评职称了。这是制度使然,也是人性使然。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Philip H. Dybvig都比不上中国某些高校老师发表的论文和专著数量。就很讽刺。

话题扯远了。读这本书的体验还算不错,尤其是真心体验到作者和同事作为物理学家的困惑,以及困惑过后的坚持。其实,有机会有能力探寻抽象学科之美,领略宇宙风光,还是相当令人艳羡。科学家也是艺术家,他们追求有美感的理论,“美”在一定程度中引领了科学发展。就像量子力学里的弦论,想象一下,浩瀚太空,微小的弦在共同奏响乐曲。又像丘成桐的卡拉比—丘成桐空间,简称“卡-丘”空间,这是一个蜷缩的高维空间。还像DNA双螺旋结构。即使我们不知道原理,但也能从模型上领悟美丽。美让人心惊,科学令人震撼。

但也有人打破美感,摘得智慧之果。开普勒坚持放弃同心圆的设定,揭示了轨道其实是椭圆的。而在此之前,科学家在用同心圆给圆周运动打上一个个补丁。哥白尼放弃地心说,打破人类的自我中心。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层层嵌套,严丝合缝,却在后世被证明是错的。

科学的魅力就在于自我否定,我们永远无法获得真理,而只能趋近。对真理的渴求和期待,是我们共享的情感。

《第一推动丛书•物理系列:迷失》读后感(三):当代物理学的困境

“两朵乌云”也许是各种物理学故事中最有吸引力的一个,因为它真实存在(尽管细节上免不了以讹传讹),并且开启了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这两朵乌云构成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前置研究,所以乌云的故事成了许多相关科普作品的引子。渡过了激动人心的20世纪上半叶之后,物理学家们渐渐感到自己陷入了麻烦,这主要是因为做实验的成本一直变得越来越高。

为什么会这样?严格来说,物理学的成本自牛顿以来的四百年间就没有低过。物理学家需要衣食住行,更重要的是发明、改造、购置和维护实验设备。物理学也许不是彻底的实证科学,但至少99%是。

在牛顿的时代,这意味着将大量木材、钢铁、玻璃和初级工农业产品打造成实验仪器设备。而在21世纪,它意味着太空望远镜、地基天文望远镜和天线阵列、地下中微子探测站、质子衰变实验室,以及最为大众所津津乐道的大型粒子加速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是欧洲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其环形隧道总长27千米,耗资52亿美元。也许牛顿时代的中等地主和富豪家庭可以独力支持物理学实验,那么现代只有七十万分之一的人做得到。

就连这个比较本身都变得不太合理了。现代物理学前沿实验很少有1~3人即可完成的,大多数都需要一个5人以上的专职团队,在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里全身心投入,并且借助几百上千人的辅助工作才能实施。今天,物理学实验设备的价值、人员的数量、需要的时间都出现了巨额增长。

其根本原因并不是这一代的物理学家们不如前人天资卓越(人类总是会这样想!),只不过因为物理学本身具有的实在性和社会性两个侧面越来越表现出其限制或要求。就物理性来说,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在时间上越来越靠近宇宙的初始状态,在空间上则走向巨大和微小两个极端。它们凑巧有一个共同特点:能量密集。为了模拟、还原和检验这些不同寻常的状态,物理学家必须设法集中巨大的能级(这就是加速器做的事情),可惜人类科学技术的其余部分都还不太能很好地支持他们。从社会性角度说,物理学研究得越深入、越基础,就越难以在短期内形成明显的收益。物理学研究在思想文化潮流中也许容易取得社会的支持,但在经济利益上却极为弱势。因此,21世纪的物理学家们生活在一个资源相对稀缺的时代,尽管看起来可供研究使用的资源绝对值有时在增大,实际上却总是在相对减少。

科学研究是一种增量模式,创新和前进是它最核心的要求,这也是物理科普作家们热衷于引用《爱丽丝镜中奇遇记》的原因:“A slow sort of country!” said the Queen. “Now, here, you see, it takes all the running you can do, to keep in the same place. If you want to get somewhere else, you must run at least twice as fast as that!” 这段话读起来颇有些物理学风味,加速才是变化,匀速直线运动等同于静止。物理学研究变得越来越难,但还是必须设法前进。

资源相对稀缺导致人们被迫卷入更激烈的竞争和更精致的规划,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推进研究。然而这中间有个巨大的矛盾:物理学是要探索实在世界中人类未知的部分,而规划和效率评价却都必须立足于已知基础之上。没有人可以说出我将用掉多长时间和多少钱来发现一个前所未有的物理定律。

因此,物理学发展方向和资源分配的逻辑割裂为两个部分:其一是根据过去实验的成果和经验推理未来,其二是坚持某种人类精神中的基本原则。扎比内·霍森费尔德写作《迷失》(Lost in Math: How Beauty Leads Physics Astray)就是要反对目前已经在物理学界内占据统治地位的那种人类精神基本原则:世界“应该”是美的。

物理学家是描述性研究者,按理来说不会采取规范性立场。如果预先假设了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那么从人类有限之认知出发去得到正确结果的可能性恐怕会远低于错误。毕竟,所谓的“美”无非仍然是人类有限理性之判断,而且经常随着时间地点而变化呢。即便是对物理学或数学之美的体验,也无法摆脱人类自身的局限性。

然而,过去几十年来物理学进展寥寥,使得许多物理学家失去了方向,脱离了实验基础。早就有物理学家认为弦论-超弦只是一种数学游戏,它也许在数学上自洽、优美,但却看不出有什么实验的可能。至于各种各样的多世界理论,乃至于泰格马克的数学宇宙,甚至干脆就从理论上否定了实验的必要性。最具可验证性的观点当属超对称,恰是实验告诉我们,它很可能并不是世界的真实面貌。当代物理学理论看起来花团锦簇,却在实验预测方面屡战屡败——这岂不是人文社科最熟悉的场景吗:一个理论是自圆其说的、优雅美丽的,并不意味着它就是真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