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头条物理学读后感锦集

头条物理学读后感锦集

《头条物理学》是一本由[美]理查德·A.穆勒著作,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9.00元,页数:5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头条物理学》读后感(一):物理学原来可以这么学习,加州大学物理学教授倾囊相授

在文理分科的时代,决定一个学生读文科还是读理科其中很重要的科目恐怕就是物理了。数学都是要学,化学还可以背诵,物理那可真的是一堆字母公式加复杂推演,可不是我这样的脑子学得了的。顺利进入大学后发现生活中很多现象都与物理学有关,又不得不来一次回炉重造,只不过这次选择的是高中人教版教材,而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荣休物理教授理查德·A.穆勒所撰写的这本《头条物理学》。

我日常所见最直接与物理学相关的恐怕还得是炒菜,当滴入滚热的油锅会立刻爆炸,怕死的我做菜学会的第一件事儿便是一定要保证厨具的干燥,菜水要滤干,不然油花飞溅我可就得破了相了。用高压锅才知道其原理原来是里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水沸腾时高压锅内的温度也就高于普通锅的温度,这样里面的食物才会熟的更快。

还有一些便是与减肥相关,我们经常得算计卡路里的摄入,有的减肥大神能知道日常饮食中所有食物的大卡含量以此来计算日常食物的补充。而大卡所代表的其实也是能量,这个词与千瓦时都是物理学中衡量能量的单位。这里面最惊喜的还是穆勒介绍巧克力薄片曲奇与同重量TNT能量的比较,在物理学家的研究里曲奇饼干的能量是TNT的8倍,当然这并不是说曲奇饼干可用于制作威力更大的炸药,只是用控制变量法的方式单一比较能量大小而不考虑其它因素罢了。

类似的还有汽油,同等重量的汽油所蕴含的能量远远高于曲奇、酒精、煤炭等。它释放能量的方式仅仅是与氧气相结合便可以释放能量,这也是它广泛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其次则因为它燃烧过后的残留物都是气体,不需要清除,也不会留下灰渣,这便是今天人们在推广电动车面临的巨大阻力。即便电动汽车的研究成功看似逐渐开始解决这一问题,其提供能量比汽油要小的多,但从能源损耗、节约出行成本来考虑似乎要比汽油成本小一些。一旦加上电池续航、更换成本、汽车载重铅酸电池、锂电池可是不比汽油车成本低,更方便。从如今的角度来看,除非汽油价格居高不下,民众才可能想着更换成电车,否则就只能等真正的汽油替代产品出现了。

穆勒仅从汽油这一点讲述,瞬间对物理学知识兴趣提升不少。而这本书作者所希望我们真正学到的是获得敢于质疑权威的能力,我们要能够认识所学科目本身的价值,它一门高级的物理学,是一门未来公民的科学人文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能够掌握必要的物理和技术知识,获得运用书中所涉及信息的能力。即便书中有大量我们当前可能难以理解的知识,不要急不要慌,只要我们能够保持阅读就好,温故而知新才是王道。

《头条物理学》读后感(二):从金融市场、物种繁殖,再到病毒和肿瘤:无处不在的链式反应

在很多国家,都有智者索取奖赏的故事。故事的大概内容相同,就是他人(地主、贵族或国王)向智者表达感谢,并表示可以送一件对方想要的奖赏。而智者索取的奖赏就是,在一个棋盘内,第一个格子放1颗谷粒,第二、三、四个格子分别放2、4、8颗,以此翻倍类推,直到64颗格子被填满。

用2自乘63次就可以得出最后一格的谷粒数量,答案约等于10的19次方。前63个格子的谷粒总和,则是10的19次方的两倍。这意味着,棋盘上的麦子数量超过了全球1000年的小麦总产量。

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荣休物理教授理查德·A.穆勒在其所著的《头条物理学》一书中强调,这个问题令人惊奇的特性,或者说有违直觉的特点是,只需要63步,每一步都并不显得过分,最终将得出一个大得惊人的数字。

这就是指数型增长,或者说链式反应。这种增长完全不同于线性增长。2020年年初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当代人被拉回了曾经很多世纪里,我们的祖先对于传染病的恐惧记忆。

病毒引发的传染病很多情况下正是以链式反应进行传播。比如一个人感染了天花病毒,就可能通过与他人接触或呼吸时的唾液飞沫来传播病毒:一人传染两人,然后又分别另外感染两人,以此类推,理论上只需要经过33步就会感染全球人口。更糟的是,如果第一个人感染的是10个人,而被感染者依次感染10个人,这一进程只需要呈现10步,感染人数理论上就会超过全球人口。当然,病毒传播过去受制于交通距离,其范围被限制。但在当代,因为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出现,感染者扩散范围相较于过去已经大大扩大。从这个意义讲,从中世纪到当代,各国之所以会对病毒感染者、密接者采取隔离封控,其目的正在于截断病毒扩散引发的链式反应,可谓无奈之举。

相类似的“病毒式传播”,一种是计算机病毒的扩散;另一种就是都市传说、企业品牌、有趣的故事,以及那种会引发人们强烈情感反应的事件。当然,后者的链式反应,也被别有用心者利用来传播谣言。《头条物理学》书中还谈到,金融领域中的复利,军事领域的核武器等,都涉及到链式反应,很好地展现了指数级增长的威力。

19世纪以来,随着医学科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进步,全球人均寿命已经大大增加。但癌症仍然是让人谈及色变的严重疾病。《头条物理学》书中解释说,人体内在机制抑制细胞无限分裂,如果所有机制都失败了,相关细胞就会领命“自杀”。但一些人的细胞不幸发生了几种特定的突变,就会使得体内细胞失去自杀的能力。这些细胞肆意生长,持续分裂、再分裂,这就是所谓的肿瘤。有些肿瘤停留于身体一个区域,细胞获取营养的能力可能最终限制增殖,这就是良性肿瘤。但也有肿瘤会进入人体的血液或其他体液,并流动到身体其他部分,这种肿瘤就是恶性肿瘤,会以无限制的链式反应的方式分裂生长,最终造成患者维系生命的基本技能被阻碍而死去。

6500万年前,因小行星撞击地球,恐龙灭绝,其他很多哺乳动物也消失了。但只要有多于一对的“繁殖配偶”幸存,一个物种就能重新发展壮大。比如老鼠,即便在那次小行星撞击中绝大多数个体已经死亡,只有两只活了下来,但持续繁殖,理论上只需要56年时间,它们就能繁殖出多到足以像地毯一样完全铺满地球表面的老鼠。自然,这种理论假设并不成立,因为老鼠以及其他物种都受制于有限的食物、疾病以及与其他物种的竞争。

1859年,托马斯·奥斯丁在澳大利亚放生了24只兔子。因为此前大洋洲并没有兔子这种生物,也没有其天敌存在,所以野兔很快出现了大规模泛滥。7年后,托马斯·奥斯丁已经猎杀了14000多只兔子,但兔子还在继续大量增长。野兔现在仍然是全澳大利亚的主要有害动物。这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生物多样性的脆弱一面,以及指数型增长、链式反应的威力所在。

《头条物理学》源自理查德·A.穆勒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设的物理通识课。这门课程在该校大受欢迎,受到学生追捧。成书后,这本书也多次再版,成为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美国多所名校的科学通识教材。书中将核安全、太空探索、全球变暖、购物、减肥、听歌等人们生活中涉及的话题,以及经常出现在新闻中的话题,与物理学知识、原理结合了起来,理查德·A.穆勒用幽默而通俗化的语言进行了耐心而风趣的解读。

《头条物理学》读后感(三):我的物理启蒙书

是的,虽然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已经35岁了;虽然在此之前我阅读过不少关于量子力学与天文学的书、甚至还系统地听过量子力学与天文学的课;虽然我曾经为了拯救自己的物理,在而立之年还尝试恶补过中学的物理教材,但我依然想要为赋予这本书一个特殊的意义:是的,我很笃定地确定,它就是我的物理启蒙书;甚至,在遇到下一个更优秀的可能性之前,我想先视它为我的物理圣经。

阅读这本书的这一个月,是我人生中最奇特又美好的旅程之一。我通常会在清晨七点的时候起床,用我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段来阅读它。我会为它端正地坐在书桌前;我会戴上耳机(旅途的三分之二都是后摇在陪伴我,直到后期,我又回归到了古典乐);我会为它用尽我书桌上所有色彩的笔。我就是要如此郑重其事地对待它,只因它是前所未有的值得。

我怀疑这是我此生在物理书上,做过最认真的笔记

书的内页也是彩色的,纸质很好,布局合理,很适合笔记

旅程后期发过的一次朋友圈

那么看看它回报给我的是什么?它带给我的,是让我接连不断的惊叹。那种感觉就好似我终于在公元5022年的初夏,坐上了一艘由核聚变供能的宇宙飞船,那是我第一次坐飞船,也是第一次飞出大气层,飞向地外。星际里的一切都让我感觉惊奇、惊艳,并且它们从始至终都出乎我的想象之外。它们有时候是对我常识的挑战,有时候令我的灵魂都忍不住抖了一抖,还有些时候,它们让我体验到一种超乎生死更接近于宇宙的美感。

这就是阅读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观:或许吧,物理是万物的理论,它是一切物质的解释。但我觉得这还不足以描述物理的曼妙,物理是哲学,更是美学。

我想这本书之所以能从我从前阅读过的所有科学书籍中脱颖而出,成为我的“物理启蒙书”。主要来自于它的两个特征:

第一,本书作者的输出能力很强。他可以用很简单的描述和很形象的类比去解释一些很复杂的物理理论,比如从前一直叫我疑惑的狭义与广义相对论的区别、如何思考大爆炸之前的一切、如何构造波粒二象性的图景等,诸如此类。这么复杂的问题,本书作者都可以仅用区区两三句话就让我开悟,我真的不得不佩服他的表述能力。还记得爱因斯坦所说:“所有的物理学理论,虽然也包含数学描述,但都必须能够以儿童都能明白的表述讲清楚”吗,我相信若这本书被爱因斯坦看到,他一定也会赞赏,因为这本书完全符合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理论的要求。想必这便是顶级物理学家(本书作者)的厉害之处了吧!

第二,这本书的结构清晰,案例发人深省,极易激发读者的兴趣。多读了几章之后,我明显感觉到每个章节的结构都较为固定:先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奇妙问题,接着引出相关的物理学理论,再举一些生活中的相关案例,最后解决章节起始的那些问题。整个过程就像是破解谜题一般,特别是举的案例尤其让人着迷(太让人着迷,让人忍不住一直惊呼“哇塞”“太酷了”!),我想这大概率也是我如此沉浸与享受这本书的重要原因吧!

另外还想说一说这本书对我的帮助。虽然从前我也恶补过一些物理学的知识,但大多数都集中在量子力学和天文学的领域中,也就是说,这本书的最后三章,我在之前就有所接触。我原本以为最后三章我读起来会非常快,因为我之前在阅读相关书籍的时候就发现,关于这俩领域的很多知识点,在不同的书中都有重复性,且重复性很高。但是读本书最后三章的过程中,我依然是不断发出惊叹,就好像我之前提到的那样,它不仅彻底解决了一些我对于量子力学和宇宙学的疑惑(用完全不同用于其他书籍的方式),它还将我引向了更远的地方。

前面的十章,对我的帮助更是巨大。从前我对基础物理的认识少之又少,小时候不爱理科,又是学渣,长大后靠自己也没能将物理基础补起来(那些基础书籍不是乏味就是乏味)。我之所以称这本书为我的物理启蒙书,正是在于它恰好弥补了我在这一块的空白。这些基础知识与我的生活相关性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最近我走在路上,看着周遭的一切,时不时就会忍不住思考起它们的本质,比如光,比如热,比如波。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好似我长到35岁,才第一次走出了那个柏拉图所说的洞穴。

而关于每一章,我也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感慨或想法,记录在下,留作以后复习:

第一章,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宇宙里没有新能量,如今所有的能量都出自于宇宙大爆炸的那个起点。从前我可能会问,那么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人死后到底去哪儿了?现在我不会问了,138亿年了,宇宙没有变过。“站”高一点,就能看清这一切。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会永远是我的最爱之一,但是宇宙的熵却永远都在不断增加,这是让我措手不及的,也是太具悲剧美学的。又是被物理打动的一刻。

第三章,居然有一种猜想,可以是宇宙本身就是一个黑洞!这太美了不是吗?太有科幻气质了!以及在这一章,我终于彻底搞清楚了牛顿三大定律。

第四章,太阳的中微子去哪里了?(这个问题居然在最后一章得到了解决,太酷了!)以及,每个人都有辐射,同床共枕居然也有辐射,这辐射也是有死人的概率的(在这个案例里,我同时也学到政府与个人在对待概率时的不同出发点,我的思维被开拓了不少,真的太棒),这是不是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萨特的那句:“他人即地狱”?!哈哈哈,顺着这个逻辑再延申一下:他人也可能是爱,但爱会导致辐射(同床共枕引起),所以他人也是地狱。

第五章,链式反应,太酷了!虽说放在金融上的复利来说,就一目了然了,但我依然觉得,如若一个人的一生是链式反应(当然是积极方向),那是不是就太帅了?!所以,请坚持奔跑吧,夸父或许注定此生都无法触及太阳,但谁能确保最后不会产生链式反应?!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永远都会如此!

第六章,永远不要嫌弃我们的地球。地球很酷的,它的地核是液态铁,铁核中流动着巨大电流,所以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铁。我甚至也怀疑它是有意识的高级生物体,我们只是它身上的小虱子。

第七章,原来早上的安静和晚上的吵闹,是空气的温度对声波的影响导致的,我忽然发现从前我根本不懂我的世界。以及1947年的罗斯威尔UFO坠毁事件真相了,这个部分太精彩!

第八章,最纯粹的白色,严格来说,居然是最不纯的非纯色!这个悖论!也太精彩了吧!以及钻石的真相:价值需要基础!妥妥的人生真相了。

第九章,我第一次搞清楚红外线和紫外线是啥!哈哈哈!以及绝对零度,光,频率,颜色,太曼妙的此起彼伏了。

第十章,只要等的时间够长,一些小概率事件就会发生!以及,深海中的水需要八百年才能来到海平面!wow~ 从未料到你是如此深刻的海!

第十一章,整个地球就是一个波?!我的妈,这脑洞太惊艳!

第十二章,质子与反质子的湮灭所产生的能量,可能是比核聚变更厉害的终极能源!(对不起了核聚变,从此你在我心中不再是top1了)!

第十三章,大爆炸没有炸出生命的必备元素,是超新星爆发带来了我们,原来我们都46亿年的太阳一样,是上一代恒星的孩子!这太浪漫了!最重要,让我魂牵梦绕甚至认定不解此事会是我此生最大遗憾的暗物质与暗能量,该章节中,作者居然“剧透”了!啊啊啊啊,就这,也值得我“此生无憾”了,我惊叫!!!

今天,是《头条物理学》陪伴我的最后一天。明天,我想早上七点,顺着习惯会继续呆坐在书桌前的我,会戴上耳机,取出所有颜色的笔,然后狠狠地想念它吧?!

人生还很长,这区区时间却不足宇宙的一个点,感谢物理,至少能让我的大脑能摆脱时间与空间,去最浩瀚的宇宙,甚至宇宙之外,尽情地遨游。

从前我会说只要我还活着,哲学就会继续,现在加一个,我的行囊里,从此多了一个物理。

我暂且留你在这里,我要继续向前了!谢谢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