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纸上读后感摘抄

纸上读后感摘抄

《纸上》是一本由苏沧桑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页数:36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纸上》读后感(一):体会生命当中的每一份感动

我是第一次读苏沧桑的散文,或者说,之前也并未有过太多散文的阅读经历。作为一个初级读者,我总是只会去看那些能够吸引我的书。往往都是些我能够理解的,或者贴近生活的故事和论述。全书一共是7个故事,我也就流连在这”平凡“人的感动之中,体会着ta们的生活。即使,生活往往只有对于自己才是平凡的,而对于他人则是精彩万分。

我的生活经验不算丰富,但是我喜欢去了解、接触各个不同的群体,我总认为我去适应和改变的过程也就是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乡下孩子也总会对这些传统的职业流露出别样的感情,以至于我觉得作者的很多语言都写到了我心里去。

养蚕、造纸、越剧、采茶、牧蜂、酿酒和西湖船娘,每一个主人公,以及连带出现的人物也是,都有着十分鲜明的形象,能把这些人写活,这一点是不易的。我的脑海中倒也有很多记忆深刻的人和事,只是提笔写下,也只是平平无奇罢了。

前面6个故事,采用的都是作者本人的视角,以第三人称塑造人物形象,重点在于真,而不是刻意塑造。这里面唯独”冬酿“这篇,没有让我产生深刻的体会。很大不同的是最后一篇,船娘。是以作者代入主人公,然后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叙述的。故事发生在杭州,在表现了人物的同时,也完整的介绍了西溪和西湖,介绍了历史,介绍了当下的变迁。也正是作者对于故乡的这一份情愫,才造就了这样一篇美好的文章。

这本书,书名定为《纸上》,也正如作者在后序中所述,是为了讲述传统手艺人的心酸,这恰恰是对生活在当下我们最好的精神食粮。但从表现力和手法来看,我个人首推《船娘》,期待后续也能看到好的作品。

《纸上》读后感(二):《纸上》自序:春天的秒针(苏沧桑)

在遥远的阿拉斯加腹地,有一条塔那诺河,一百多年来,每年三月的第一天,小镇的人们会聚在一起,在冰冻三尺的大河中立一个木头三脚架,将一根绳子与瞭望塔上的钟摆相连。当冰雪融化、冰层断裂,三脚架终于倒下的一瞬间,钟摆会停下,钟摆停在几时几分几秒,就是春天到来的时刻。

大地上,有无数这样奇妙的时辰、动人的故事、深邃的思考、磅礴的想象……偶然被记下,大多被遗忘。写作者,就像冰河上定格春信的秒针,精准而诗性。

人类的脚步和灵魂从未停止过流浪,在广袤大地上留下了无数璀璨文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生生不息,也有一些珍贵的东西正在渐渐远去。现实土壤深处,熠熠发光的一些人一些事物,黑洞般将我深深吸引,身在古城杭州,心被魔力牵引着总想去旷野行走、寻找、靠近,如同深海一只龟缩在硬壳里的贝类,总想探出触手去刺探另一种具有强烈陌生感的人生,眺望生命的多种可能性,比如去草原养蜂,去戏班演戏,学古法造纸,跟船娘摇船,住进蚕农和茶农家养蚕采茶,冬酿时节赤足蹚过酒作坊地面的积水,像祖先一样出海打鱼。

于是我去了,勇敢而笨拙,一往情深。未曾想到的是,每一次触摸,于内心是震撼,于灵魂是洗礼。

于是有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以中国南方珍贵的“非遗”文化、手艺行当、风物人情为基本元素的系列散文《纸上》《跟着戏班去流浪》《与茶》《春蚕记》《牧蜂图》《冬酿》《船娘》。三年多来,“我”深入“他们”的生活现场,和“他们”一起捞纸、唱戏、采茶、养蜂、育蚕、酿酒、摇船,试图对那些正在远去的劳作方式、正在经历时代巨变的人心,进行活化石式的解构,深度挖掘一个个鲜活的人生横断面里蕴藏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以及山水之美、风物之美、劳动之美、人民之美。

希望这些文字结集成书后,能为读者们呈现一个“独特”视角下多元多维的文化世界——充盈着水汽和灵气,也潜藏着雄风和大气;是南方的,也是中国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历史的,也是正在发生着的。

为追溯谁是人类最早的祖先,古脊椎生物学家将二点八厘米的杨氏鱼头颅化石连续磨片,最终将其切分成五百四十多片。我从生活的矿井里,执着地截取着一个个时光断片,它们虽不比四亿年前的古鱼头化石切片,亦非古墓中薄如蝉翼的素纱蝉衣,但我想,多年以后我不在了,一代代人不在了,无数记录者的文字还在,未来的人读到时,依然能从中触摸到一双双人民的手,听到更接近天空或大地的声音,看到始终萦绕在人类文明之河上古老而丰盈的元气。

但愿。

《纸上》读后感(三):诉诸笔端的安静 --读《纸上》

诉诸笔端的安静 --读《纸上》 深入“他们”的生活现场,重现风物之美,劳作之美,人民之美 ----《纸上》 书读多了,多杂了,常会产生一种焦虑感,说不上是一种知识焦虑,还是对未知的焦虑。有时候,一本书是读不完的,因为读着读着,就觉得元宇宙不可理解,故事的前奏太长,让人没了等待故事发展的耐心。 我将这一切的读书焦躁感,理解为不安,一种对知识的不安。因为世界上的知识太杂,太多,领域越来越全,看得范围越广,不懂的依然难以深入理解,不理解的依然无法通过阅读去参透所有关乎物理存在的事物的本性。 或许源于对一本书的结局的想早知道,有时候翻开了开头,觉得像音乐一样前奏过于冗长,便只想看到结尾,而现在好多的书的结尾是开放式的,人物是众多的,宇宙是多元的,想像是烧脑的。 于是,轻轻淡淡的散文像是一涓细流,流入生活的阅读小河里,缓缓地流动,像是能听到水声一样的,我一边看这本《纸上》,偶尔便会翻到书的封面,去抚摸关于《纸上》这两个字的印刷,对纸张不是特别了解的我,知道书的封面是花了许多心思的,如果说名字底上用了烫金的工艺又不贴切,带皱感的卡纸加上腰封上的纸上,就是想让人不断地去抚摸,像是触到了整本文字。 封皮纸张的使用以及印制的工艺不自觉的就让人对这些纸张的运用会感兴趣,包括书皮的硬纸板色彩的处理,都是一种浓郁的水乡味儿。像极了这本书的几个部分,从蚕讲到纸,讲到戏班,讲到茶,讲到蜂等。 每一个人物和角色,似乎都在文字里缓缓流动着,轻轻地生活着。真实而充满烟火气,人情的冷暖就在语言对话和细小的动作中,就像带着你看遍人间各色景像,慢慢体会江南的风景画一样。 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看着这些画面感的内容,越是向往江南,虽然去了那么多各色的小镇,但是愈发向往。和许多朋友聊过关于向往生活的城市,身边的很多朋友都选了苏州,有个朋友更加的大胆,在苏州买了房。打算携妻带子年老往赴。 不知为何,看着关于茶,关于蚕,关于纸,就像看到了古时的中国,就觉得过去前往旅行时,心境是如此的浅薄,将风景看尽却没办法真正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 或许,有一天,带着《纸上》这本书,去看一场戏,会不会想起书上的故事。

《纸上》读后感(四):纸上世界中的中国匠人们

摸到书时,纹路一缕一缕印在皮肤上。想着还这本书和书名可真契合,《纸上》。

只看标题,猜不到书的内容,只抓住了一个字:纸。

书的封面纸张富有纹理

读下来才知道,原来是作者把那些神秘中国工匠人的人生呈现在这一大片纸上,我仿佛在看一卷很长的画卷,明明只有文字。

以前没怎么读过散文集,特别是中国的散文,《纸上》算是第一部。本来还怕自己无法理解,读起来却是轻松流畅的,想是苏沧桑老师的文笔太好的缘故。一个优秀的表达,可以将人的注意力一直吸引住,我亲身体验过了。

作者拜访了不同工种的人,从简单的文字中将这些人的人生故事,价值观一一展现出来,他们无疑是辛苦的,努力生活的人,但作者的文字宛如一个滤镜,将他们的人生变成了一幅幅清秀的山水画,细水长流,平静,平常。

看了好几位匠人(我愿称这些人为匠人,是因为他们的精神,为一个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生,活成一部分是很伟大的事)的人生,个人最喜欢的还是点题的《纸上》,可能是因为作者写了一段最打动我的话:

“他呵呵呵笑了几声,头也不回走上了通往捞纸房的田埂,重新将自己安放进淅淅沥沥叮叮咚咚的水声里,感觉世界又回到了他喜欢的样子”。

我形容不好,只是这段话中的纸匠仿佛施了段魔法,通过劳作将自己周围的氛围调和成了那个他所熟知的、喜爱的世界,并想要一直沉浸其中。

《纸上》像一部纸面上的纪录片,将工艺与人结合在一起,描绘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真挚又真实。也许这是散文的魅力,又或是作者的功力,比起书的内容本身,我对读书过程给我带来的情绪和感受更加深刻,也许是因为载体是文字,我所想象出来的大家有一点“二次元”,她们真实存在,却又不食人间烟火。

这样朦朦胧胧的意境,让我在阅读的时候,感觉世界变成了我喜欢的样子。

《纸上》读后感(五):寻寻觅觅,灵魂的安宁才是归宿,每个人都是殊途同归

人的一生,都在渴望灵魂的安宁。为了这份安宁,有的人前往远方寻觅,有的人却返回家乡追寻。然而,不管是哪一种,结果是殊途同归的。因为世间的诸多选择,没有最好,只看适不适合自己。

我国江南散文名家苏沧桑的著作《纸上》,就通过真实记录漂泊旅程中与传统文化的相遇,从而使那些逐渐被社会遗忘的匠人以及他们所处的行业,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其中,包括《春蚕记》《纸上》《跟着戏班去流浪》《与茶》《牧蜂图》《冬酿》和《船娘》七篇纪实散文。

在这些文章中,作者不仅实地到访匠人生活的地方,还细致观察并记录下他们各自的生活日常。于是,透过这些真挚的文字,读者可以感受到那种人与文化的深切羁绊。

养蚕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从小小的蚁蚕到成茧抽丝,最忙的时候每天只有两三个小时睡。不过,当看到“勇猛的小兽,在食物的森林里奔突奋进,狼吞虎咽般啃噬着桑叶”,那种蓬勃的生命力,是足以令人感动的。更何况,成熟的蚕丝是那样洁白无瑕,一尘不染,面对这种圣洁之美,谁又能不爱呢?

纸是有生命的,制作好的纸张既要有丰富的原料,也要掌握熟练的技巧。可是,这种制纸工艺的处境却不容乐观。像书中提到的元书纸,就面临着绝迹的命运。欣慰的是,有人依然在苦苦坚守,“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一座庙或者一个棚,就是一座好戏台。乡戏是故乡的灵魂,滋养着一方水土一方人。正是由于对戏剧的喜爱,作者踏进了戏剧团。之后,才发现“戏班生活的本质绝非原先想象的那么美好,而是极度的劳心劳力”。所以,曾经的向往,就变成了日复一日的重复和厌倦。在这样的情况下,倘若不是心存热爱,又如何能坚持下去?

在我看来,《纸上》是一部充满灵性的散文集,描绘了匠人的辛酸和无奈,同时又展现了那种惊艳的文化之美与人性之美,让人唏嘘不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