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世纪之美经典读后感有感

中世纪之美经典读后感有感

《中世纪之美》是一本由[意] 翁贝托·艾柯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0元,页数:3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世纪之美》读后感(一):评《中世纪之美》

将中世纪艺术的感性之美和智性之美阐述得很清晰,总的特点是追求融合和统一。

其中糅合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心理学,文学等多门学科一起论述,很好的整合。

「圣文德也持相同观点:“灵魂可以制造新的组合,但不能制造新的事物。”他说世界上有三种力在运作:第一种力是上帝,他从无中创造;第二种力是自然,它作用于潜在的存在;第三种力是艺术,它作用于自然,以存在之物为预设。」

摘自:《中世纪之美》 - [意] 翁贝托·艾柯

《中世纪之美》读后感(二):一点摘录

美不存在于元素中,而存在于各部分形成的和谐比例中,存在于一根手指与另一根手指的比例,所有手指与手的余下部分的比例……所有部分与其他事物的比例。

美存在于宇宙循环中,存在于有规律的时间流逝和季节交替中,存在于元素的组成中,存在于自然的节奏中,存在于生命的运动和精神中:简言之,存在于微观宇宙和宏观宇宙的总体和谐中。

经院哲学的一个普遍观点便是美诞生于对照,甚至连怪物也因为参与宇宙音乐而获得某种正当性和尊严。恶本身也变得善和美,因为善从恶中诞生,并因为与其对照而更加夺目。

世界是大写的人,人是小写的世界。

比例之美确然是中世纪最卓越的美学。

《中世纪之美》读后感(三):一本金玉其外的教科书

一本书的装帧设计对于这本书的一个整体阅读感受是非常重要的,但前提是建立在很扎实的内容基础上。

一开始接触《中世纪之美》这本书,我就被它的装帧吸引了:这本书好美!但真正阅读下去后感觉有些截然不同:这本书好美学!美、美学、艺术并不划一。这是我阅读这本书得到的第一个教育。

这本书给我的第二个教育,就是该如何写一篇中规中矩的美学小论文。这本书其实是艾柯26岁时写的一篇论文中的一个章节再做而成的。光论论文本身而言,基本上是合格的。体现在:论文的整个框架是齐全且简明的,有头有尾,在书的开头就抛出了所要探讨的问题,并在书的结尾即结语部分进行了回应。书中的每个章节:审美体验、超越之美、比例之美这些都是他的具体论证环节。但具体论证环节,我觉得艾柯的功夫还不够娴熟:资料过于集中在一两位代表人物、理论化的概括而缺乏具有说服力的例证、论证散乱点到即止显得深度不够,等等。但这些问题的存在都被艾柯鲜明的问题意识和人文关怀所补过。这其中有几点也发人深省,如:中世纪是有美学的,中世纪的美学不仅仅是智性的它也是具有审美感性的;中世纪的美学特点是强调融合和统一,它虽然与美学实践有一定地割裂,也滞后于时代和环境的变迁,但它是能够真实反映出周围的审美经验和艺术意志的;因此,中世纪的美学是时代的结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它本身(看待美的方式、看待世界的方式、美学实践)也是理论、艺术和文化的宝库,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第三个教育,也是这本书最让我失望的一点:图文割裂。作为一篇美学论文,缺乏图片这种具象资料辅证算不上硬伤,可是,一旦这篇论文要变成书,何况现在图片也还给出来了,可图片却不能起到论证作用,图文是分离的!书中有句话颇能对应我此刻的感受:“一方面,智力粗浅的人乐于将信仰转化为图像的形式;另一方面,神学家和教师也会将普通人难以理解的理论观念转化为图像。因此在中世纪,以图像和寓言吸引人、教育人的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中世纪之美》读后感(四):《中世纪之美》

本书是意大利学者艾柯探讨中世纪美学的作品。

作者反对将中世纪视为欧洲的黑暗时期。他认为中世纪继承了欧洲古典时代的传统,在教条中充满活力的演变,直到发展出成熟的观念体系。

这本书有相当难度,只能潦草写下自己一知半解的部分。

A: 中世纪西欧人的艺术感性

现代人常觉得中世纪的西欧人除了信仰和劳动之外,无暇顾及艺术,对美欠缺感知,但这种刻板印象只对了一半。

的确,中世纪的西欧人活在宗教世界里,但他同现代人一样,会受到光和色彩的刺激,产生「美」的感受。

他们眼中万物都是象征,而世间的「美」皆来自上帝,是智慧与神秘的絮语。

B: 善与美一体的「本体论」和其在认识论上的差异

中世纪神学家阿奎那认为:从本体论而言,「美」和「善」是同一的,但在认识论上两者是有差异的。

「善」是目的因,与欲念有关,人有欲望,善就是如何使欲念得到满足。

「美」是形式因,是人们从外形上可以看出的,使人内心愉悦、乐于欣赏观看的东西。

比如狮子看到猎物时会特别兴奋,这是一种食欲。但是人除了食欲之外,还可用视觉或听觉来体验愉悦,这种审美的快感,和生理欲念的满足是无关的。

C: 「形式和质料」以及「美」的高低层次

中世纪学者继承古希腊哲学,用「形式和质料」解释美。

他们认为,除了上帝之外,万物都是由「形式」与「质料」结合而成的。

比如一间房屋。建筑师脑中有房子的「形式」,用石头、木料等建筑「质料」盖出来,才形成具体的房屋。

在此思路下,人造的艺术被认定为一种「工艺」,是一种对「质料」的加工。

艺术也能表现「美」,但那是次等的,属于「质料」的美,不如智性去理解「形式」所产生的「美」高级。

D: 阿奎那的「美」的三要件

阿奎那认为,美有三个因素。第一是完整,其次是比例和谐,第三是鲜明光辉。

他认为,事物一旦变得残缺不完整,那它就是丑的,比例指的是质料与形式二者之间的和谐程度。

他又认为世间事物的美属于有限的、相对的美,我们从中窥探见上帝的光辉无限之美、绝对美。

有了神的光辉,形式和比例才能具体且丰富地显现出来。

E: 结语

中世纪西欧人的美学思想是唯心的,有神秘、不可捉摸的特点。好在这本书篇幅不多,我能略微读懂一点皮毛。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豆瓣上的读者表示,本书简体中文版里精美的插图是国内出版社硬加上去的,有许多图文不符之处。我觉得出版业不景气,这样营销推广也难以苛责。

豆瓣上,貌似更多人推荐大都会博物馆出版的《如何解读中世纪艺术》,或可参考之。

《中世纪之美》读后感(五):“玫瑰是一幅画/是描述我们情状的恰当图像”

总评:图像价值大于文字价值。是艾克分析中世界美学观变迁的一部分截取,难以获得系统认知。印刷真不错,看图很爽。

1,教堂里的华丽装饰让人分不清是爱慕美还是崇敬神圣之物。

2,对禁欲主义者来说,所有肉体的愉悦都是秽物。他们认为强烈的愉悦会让圣徒分心,违背圣乐的初衷。

3,悲叹消逝是中世界文化中常见的说教主题。在“死亡之舞”的背景下,那么多逝去的美。“但是去年的雪去哪里了?”因此催生了内在美vs外在美的讨论。外在美去匆匆,只有到永不毁灭的内在美中找寻安全感。

4,关于大教堂建设的书信中,保存了美学讨论。

5,自然美 vs艺术美

6,在表达艺术喜好时,只能用老套的语言表示惊叹——检验的一个标准。

7,语言的不准确=审美默观状态的缺席?

8,对于艺术之美的感受如何在发生的那一刻转化为与上帝的交融感,一种生之喜悦joie de vivre。——一种理解美的方式。审美愉悦转化为神秘主义“生之愉悦”的过程,一种狂喜,被传送到另一个世界。

9,“他的首要情绪是惊异,是对庞然大观的感触,而不是对美的感受。”他们能否分清美丽vs稀奇?

10,材料的选择本身也是一种首要且根本的创造性为。由材料而非塑造过程而来的愉悦。比如看见各种宝石的喜悦。

11,中世界中美和功用和善是结合在一起的。

12,美的程度:圆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

13,对光和色彩的喜爱。神以光的形象出现。

14,中世纪人倾向于通过象征和寓言来理解世界。感受到自己的生命与世界的隐含意义密切相关。万物都充满了对上帝的指涉、提示、影射和表现。自然以纹章的形式与人们对话:狮子或坚果树可不只是看起来那样,而是代表着更高的真理。这是“神经官能症”?一种原始的思维方式?“不善于区分事物,倾向于将相似或相近的事物,而不仅仅是概念本身涵盖的事物归入某一概念下。”也可以理解成民众有逃避现实的需要:黑暗时代长年的战争、饥荒、瘟疫和早夭。在象征体系中,最可怕的自然也是上帝用来与人对话的体系。事物自身的无秩序、脆弱和表面的敌意可能会引发人类的不信任。但是事物不只是表面看上去那样,事物是符号,是上帝对人的话语。

15,图像是平信徒的文学。

16,中世纪的头脑中存在一种除因果以外的思维方式:意义和目的织成的网。比如,认定红色、白色、绿色代表亲善,而黑色和黄色代表愧疚和悲伤。白色是光芒、永恒、纯粹和处子的象征。鸵鸟成为公正的象征,因为其羽毛的完美均衡感意味着统一的观念。独角兽如果将头靠在处女膝上便可被处女捕获,所以是基督的象征。象征一旦被人接受,独角兽甚至变得比鸵鸟更“真实”。

17,象征物和被象征的事物共有着某些可以被抽象化、可供比较的特征。因此,在荆棘中绽放的红玫瑰和白玫瑰,可让人想起在迫害者中散发着光芒的圣女和殉道者。一边是玫瑰和荆棘,一边是殉道者和迫害者:他们共有着某些特性,白色的纯洁,红色的鲜血、严酷、残忍。色彩被简化至本质,带有了独特资助的价值。

18,世界就像一本由上帝之手写就的书。在世间万物上看到上帝的倒影。

19,以寓言的方式诠释世界。万物皆被人格化:“万物都与不可见的善具有相似性。”比如,“玫瑰是一幅画/是描述完美情状的恰当图像/是给生活上的一课”。

20,由象征和寓言形式产生的猜谜的快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