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精选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精选

《德伯家的苔丝》是一本由[英] 托马斯•哈代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63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一):毕飞宇的导读真是让人倒胃口

哈代的苔丝值得五星,但这本不值得。译本把扣半分,毕飞宇的导读扣一分半!看完全书再来看推荐,真是恶心到家了。

毕飞宇说书里主要描写忠诚、罪恶与宽恕,重点是宽恕,exome?苔丝为什么要取得克莱的宽恕,克莱有什么立场要宽恕苔丝?

可能他站在男性视角看这个故事,自动带入克莱觉得受到欺骗和伤害了吧。克莱就是本书的幸运“男宝”,身份出身靠的是父母,想叛逆了就可以去做情夫,抛弃苔丝说走就走,但我回来不是求你原谅而是来原谅你。多么的自私片面又高高在上。

同样是失去贞洁,苔丝是被动被骗,克莱是主动做情人,苔丝立马原谅了他,他却不能接受不纯洁的苔丝。呵,这是克莱爱的浅薄的证据,是时代对女性的不公,也是男人的自私和双标。

哈代的描写能力太强悍了,英国农村生活放佛就在你面前,纯洁又美丽的苔丝牵动着你的心。社会对苔丝的要求和压迫,至今也没有完全消除,哪怕时代已经天翻地覆。PS:19世纪的英国,乡下百姓也是过的很艰难,人类的美好生活时段在历史上是极其稀缺的,珍惜当下吧。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二):一颗纯洁草芥的泣血哀叹

一直跟随苔丝的主视角去共情,读到苔丝最后的遭遇是心累的,但也感到一些释然。为何当初哈代要将本书的题目多加一条批注“一个纯洁的女人”,一开始看到序言的时候只是认为哈代被杠精读者激发出了强烈的对抗意识,所以一拍大腿一定要加上这句批注,现在读完全书,又有了更深的理解。苔丝不愧是一个纯洁的灵魂,唯一一点在于生活的苦难彻底将苔丝推向了堕落的边缘,于是苔丝屈服于亚雷德伯,尽管被衣食无忧的供养起来,同时母亲和弟妹们也得到了安顿,但苔丝内心是不安定的,直到克莱的出现让苔丝彻底崩溃,杀死亚雷德伯等于是亲手扼死自己带有“污点”的过往,这种决绝的心态,只有纯洁且一直自认为负罪的灵魂才能拥有。

同时,反观克莱,展现了男性内心深处的自私与精神洁癖,这种状态被宗教礼法名正言顺的发扬光大,裹挟这社会规训砸向了当时每一位遍布各阶层的女性生命。所谓父权体制男性对女性的凝视,不过是男性站在无关痛痒的角度肆意胡为,最后片叶不沾身的全身而退,而女性则要被扒光了拉倒聚光灯底下,伴随着审判与自我裁决。这就是读完本书后,虽然是一个悲剧性的结尾,但是能够通过苔丝的主视角体会到哈代对女性的人文关怀。

最后说一下亚雷德伯,这个人非常具有迷惑性。一开始是以纨绔子弟的状态出场,对苔丝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但同时金钱和地位又让处于劣势阶级的人们对他的垂青趋之若鹜,这很能代表一类人。最后哈代似乎在对亚雷进行“洗白”,但其实远非如此,在这一段哈代加入了亚雷受到克莱父亲的引导皈依宗教。据他自己说,信仰宗教以后他为自己对苔丝的所作所为进行了反思,觉得后悔不已,亏欠苔丝。虽然体现了人的立体面与复杂性,但这样的反思是在没有遇到苔丝之前进行的,还是在遇到苔丝之后现烧香进行的就不得而知了。同时,虽然亚雷最后帮助苔丝渡过难关,甚至惠及苔丝的母亲弟妹,以世俗的眼光,这样的恩惠是值得“感恩”的,但最后苔丝却恩将仇报杀死了亚雷。好像所有的矛盾点都集中在了苔丝身上,但其实亚雷对苔丝的帮助是否会像他对宗教的热情一样,短暂且炽烈呢?谁也不能说清楚。从前书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亚雷本身的性格就带有一种任性妄为,所以他行为上的不确定性是可以预见的。

最后,不得不感叹在本书中看到女性“命如草芥”的无奈感,在克莱离开苔丝的日子,苔丝究竟是靠怎样的一种意志力去生活且行动的,书中通过苔丝在恶劣环境下极为艰苦的劳作进行渲染,当苔丝在寒冷冬日的农田上站在扬麦机上仰望上天时,一种巨大的被命运背弃之感通过书面向读者袭来,就这样让肉体经受苦痛的无奈又无望的生活,命运只会毫不顾及情面的压向底层的脆弱女性。同样是在克莱离开后的日子,苔丝若隐若现的意识到,自己被玷污以至被克莱抛弃,都是因为自己的漂亮脸蛋,因此在前往新农场的时候刻意的丑化自己,这种状态就如同那些现代社会中的公共场所表明不希望女性穿着过于暴露以便让男性产生冲动的条规,只不过苔丝的扭曲是面向自己的,而教条的扭曲是外力而来的。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三):苔丝与亏欠感

先简单分析次要人物

亚雷·德伯

坏男人的代表,但他真的很坏吗?在那个年代的英国,或许很坏,但若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恐怕还不及许多花花公子呢。至少在书中亚雷仅追求过苔丝一个女人,而且他确实也有付出。我很好奇,今天的花花公子会不会像亚雷那样,出那么多钱,花那么多时间天天缠着苔丝,而且他是真心想娶苔丝的(但我猜他若真的娶了,不久也会把苔丝抛弃)。若以亚雷为主角再写一本书,恐怕读者就不会那么讨厌他了。

他的坏处在于,他是在猛攻苔丝的弱点:钱,从而让苔丝产生亏欠感,慢慢形成优势地位,然后以居高临下的态度逼迫苔丝就范,在逼迫过程中,又适当地做出让步,让苔丝慢慢掉入陷阱。他与苔丝的交往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从一开始就有,而亚雷还不停地扩大这种不平等。这是他最坏的地方。男女交往应该是平等的。所以他一直得不到苔丝的心。

连接苔丝与亚雷的就是一个字:“钱”。

安琪

其实大部分那个年代的男人都接受不了苔丝的过去,如果是安琪的那两个古板的哥哥抛弃苔丝,读者是可以理解的。但抛下苔丝的却是“离经叛道”的安琪。安琪给人的形象是开明的,不为传统束缚的新时代男性,他还给苔丝灌输了很多新时代的思想。但他一开始却无法宽恕苔丝,这就给人感觉他嘴巴上是一套,行为上又是一套,确实让人恶心。

为何安琪会这样呢?我觉得是他的知识不够。使他无法真正突破传统的束缚。他是没上过大学的。他父母不让他上大学就是怕他学了更多的知识后,更具备离经叛道的理论知识。若真能如此,那他可能一开始就能宽恕苔丝了。

不同于亚雷,连接苔丝和安琪的则是:“知识”。

苔丝

先讲一下背景。

1、以前,女性就待在家里,经济来源于父亲或丈夫。工业革命以后,需要大量劳动力,于是女性走出家庭,开始打工。但当时男女同工不同酬,资本家雇用女性的一大动机是女劳动力比较便宜(书中苔丝在那个荒芜的农场工作时就有提到)。也就是说,苔丝有赚钱的能力,但不可能支撑全家支出。

2、底层女性走出社会后,地位有所提高,自然就有机会接受教育。但在那个年代,极少底层女性能接受到高等教育。书中,与苔丝同一阶层的女性,只有苔丝一个人接受过教育,所以苔丝不同于其他女人那样庸俗,势利。但她接受的教育也不多。连安琪都无法突破传统的束缚,更别说苔丝了。

苔丝的悲剧恐怕就在以上两点,就是:没钱、知识不够。哈代写亚雷这个人物突出了苔丝的“没钱”;而安琪则突出她“知识不够”。

苔丝的行为基本上可以用“亏欠感”来解释。有亏欠感的苔丝是无力的,任人摆布的;无亏欠感的苔丝是强硬的,有思想的,独立的。

1、最开始,苔丝坚决反对包办婚姻,反对攀附富贵亲戚,给人感觉是一个有思想的独立女性。这是她有知识的体现。但当她害死了家里唯一的马后(其实也不能怪她),她对家庭就产生了亏欠感,从而答应去攀附德伯家。

2、被诱奸的那天,苔丝已经被折腾得非常累,还被带到不认识的森林里。最后压垮她的,我认为是亚雷告诉她,他送给她爸和她弟妹一些东西。这让苔丝产生了亏欠感,最后放弃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权。在被诱奸后,亏欠感消失,甚至变成了亚雷亏欠苔丝,使得苔丝恢复强硬,从而离开亚雷。

3、安琪知道苔丝的过去后,苔丝对安琪的亏欠感更甚,也就听任安琪的摆布,甚至不敢去找安琪的父母。而当她知道安琪曾经想出轨她的闺蜜时,亏欠感消失了,瞬间强硬起来,要去找他爸妈。只是到了以后,亏欠感又被唤起,然后又怂了。

4、后来苔丝委身亚雷,也是对亚雷有金钱上的亏欠感。最后苔丝觉得亚雷骗了她,还说难听话骂她的爱人,使她亏欠感消失,从而强硬地杀了亚雷。

为什么今天“苔丝”少了?一是女性赚钱能力大增,经济上更独立,对男性不再有金钱上的亏欠感(还有部分女拳觉得男人为女人花钱是天经地义,更没有亏欠感了)。二是女性接受教育越来越多,而接受过现代教育的我们都知道,苔丝对安琪的亏欠感是不合理的。

对我个人的启示就是:多读书、多挣钱、没钱别生小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