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新摄影笔记》读后感精选

《新摄影笔记》读后感精选

《新摄影笔记》是一本由宁思潇潇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9,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摄影笔记》读后感(一):2022 年的最佳摄影入门书籍

从相机的基本使用到构图,这本书基本把摄影入门该学的都教了,受益匪浅。可能有些同学会觉得入门看纽摄好,但是纽摄的出版年代过于久远,虽然里面也有挺多有价值的内容,但是里面有大篇幅的内容是讲胶片机的,对于使用单反的我实在没什么参考价值,而新摄影笔记出版年份很新,比较适合当下想入门的同学,可以在看完这本书后再拓展看看纽摄等其他摄影书籍。

《新摄影笔记》读后感(二):如何抓住触动心灵的场景?摄影小白的一点点读后感

当遇到一个能够触动我们的场景时,如何记录?怎样记录?对于新手的我们可能是个问题,《新摄影笔记》中提到“记录得越准确,看到您拍摄的照片的人也就越会有接近您当时被触动的感觉。”所以如何通过照片这个载体,与拍摄的照片的人感同身受,记录好当下的美好,就需要我们通常说的——摄影技巧掌握得好。

《新摄影笔记》这本书从取景、曝光、虚实及构图四部分展开。

作为新手小白的我,今天来分享一下的,自己的读书感受。

关键词:取景

取景决定了画面中有什么元素,以及这些元素以什么样的状态出现。

注意取景内容、取景范围、取景时机及取景角度。

取景决定了画面中有哪些元素,以及画面中每个元素的状态,需要一直学习。比如当要拍摄“美女照”的时候,模特就应该是个“美女”。当要拍摄广阔的祖国山河时,面向的就是山和大海。

关键词:曝光

对我这样的摄影新手来说,曝光就是学习摄影过程中的一大难题。曝光简单说就是一张照片的明暗。说的复杂一点,就是控制照片中各个元素的色彩与明暗。

对于曝光这个知识点,需要学会整体的曝光明暗对于画面的影响,也要懂得如何调节局部的曝光,增加或者减少画面中各个元素的亮度反差。同时画面的色彩表现也依靠曝光。

关键词:虚实

在很多照片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虚实结合”。这个就是有关虚实的技巧了。利用这个技巧,我们可以决定哪些元素是清晰的、哪些元素是模糊的。

比如常说的“大光圈背景虚化”就是利用“景深”来实现的,但是虚实不仅限于此,运动的物体在慢速快门的拍摄下,也会呈现虚化的效果。

在虚实方面,通过日积月累的拍摄和实践,明白什么时候该全面清晰,什么时候该虚实结合,以及虚化的方法都有哪些。明白这些之后,拍摄的照片会更迷人。

关键词:构图

说到构图,之前一直会将其与取景混淆。通过书的阅读,慢慢理解两者差异,其实这两者的相关性确实很强。构图并不决定画面中有什么元素,也不决定这些元素的状态。构图主要决定元素摆放在画面中的什么位置。

目前,摄影小白的我,通过构图来使画面看着舒服,或者使其他要表达的内容符合照片主题。一些常用的基本构图方法还需要不断拍摄练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基本上摄影的技巧掌握了。更加高级的技巧无非就是这些基础技巧的不同组合,也就能抓住触动心灵的场景了。

《新摄影笔记》读后感(三):怎样拍出一张好照片

为什么要拍一张照片,当然是为了记住那一刻,特别是现在这个时代,随手拿起手机就能拍摄,成本几乎为零。宁思潇潇的《新摄影笔记》里有一句话“太平凡的东西不值得拍摄”,我并不认同,平凡是个很相对的概念,在某人眼里平凡的东西,换一个人可能就是伟大的。

正因为拍摄的低成本,当我们能随手拍下一张照片的时候,又会引来另外一个问题。照片是一瞬间的事,某个场景、某个状态可能永远不会发生第二次,如果唯一的那一次没有拍好,就没有重来的机会,所以即使是记录身边“平凡”的瞬间,也应该尽量把它拍好。

怎样拍出一张好照片?拍摄者应该能做到从平凡中挖掘出一个让人心动的主题,并通过完善的取景、准确的曝光、合适的虚实、恰当的构图,强化主题带来的心动感受。

1完善的取景

取景决定了一张照片包含哪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处于什么状态。简单来说就是我要拍什么,哪些元素应该在照片中,哪些不应该在照片中,拍摄的对象状态怎么样,喜悦的?悲伤的?静止的?运动的?所有这些都需要围绕你的主题做出取舍。

那么,怎样去控制取景内容,怎样去表现状态,这里有两个很重要的概念:焦距和透视。

相机中的视角由焦距决定。焦距越短,可视范围越大,画面中能够容纳的内容就越多,但是每个元素在画面中占的面积就越小;相反,焦距越长,可视范围越小,画面中能容纳的内容就越少,每个元素在画面中占的面积就越大。可以看出,当你需要突出某个元素时,可以使用稍长的焦距,一方面可以尽量减少画面中无关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主体更“大”、更突出。

我们可以把透视简单理解为“近大远小”,即离相机越近的拍摄对象会显得更大,离相机越远的拍摄对象会显得更小。透视在任何一张照片中都存在,但是会有明显和不明显的区别。

理解了焦距和透视两个概念后,我们就可以通过相机去控制取景范围、取景角度,通过在画面中呈现不同的内容去影响主题的表达。

2准确的曝光

曝光决定了一张照片的明暗和色彩。

通常来说一张照片太黑或太白都不是理想状态,当然也不能以偏概全,曝光的“正确”性依然是服务于主题的。若想要表达的主题是活跃的、热烈的,曝光可趋于亮调,明亮的东西会给人正面的感觉;若想要表达的主题是阴郁的、低沉的,曝光则可趋于暗调,灰暗的东西则会给人负面的感觉;其他时候,曝光则趋向于中间调,也是我们最常见的影调。

控制曝光的主要因素包括光圈、快门、感光度和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是让相机了解环境亮度的一种机制,当你调高曝光补偿时,相当于在告诉相机:“嘿,现在我们拍摄的画面是偏亮的”,相机会像你的老友一样毫无抱怨地帮你把画面调整到对应的亮度。

那相机实际上是怎么调整的呢?当然就是通过光圈、快门和感光度了。光圈决定了相机的通光速率,光圈越大,同样时间内能通过的光就越多,画面越明亮;快门决定了通光时间,快门速度越高,即快门开启的时间短,通过的光就越少,画面越暗;感光度决定了相机中的感光元件对光的敏感程度,感光度越高,在光线弱的环境中也能得到较亮的画面。

什么是合适的曝光,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最关键的是画面最终的效果符合你的拍摄意图以及要表达的主题。

3合适的虚实

清晰的东西更容易吸引人眼的注意,虚实对比,可以突出照片中实的部分,弱化虚的部分,正因为有这样的作用,我们就需要决定画面中哪些内容该清晰,哪些内容该模糊。

对于虚实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了解:

拍摄“安静”的画面,即主体在场景中相对固定,想要突出主体,就可以选择虚化主体以外的内容,这可以通过控制画面的景深实现。将主体置于景深范围内,主体即是清晰的,在景深范围外的内容则是虚的。

拍摄“动态”的画面,此时主体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只是处于运动的环境中,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若主体本身是运动的,想要拍出动感,拍摄时可能会让主体虚化;如果主体所处的环境是运动的,要突出主体则可能需要虚化运动的环境。这类虚实主要通过改变快门速度进行控制,快门速度高时,可以凝固动态画面,抓拍一些动作时比较有效;快门速度低时,动态对象会被拍虚,而相对不动的对象则会拍实。

4恰当的构图

构图决定了照片中各种元素会出现在什么位置,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构图依然是为主题而服务的,选择某种构图方式的前提是这种方式能够突出主体,并呈现主体当时的状态,所以构图方式没有好坏之分,恰当的构图往往能升华主题。

基础构图方式包括居中构图和三分法构图,这两种是比较安全的构图方式,可以多练习。还有一些更复杂的构图方式,比如引导线构图、重复法构图、框架构图等。不管使用哪种构图方式,表现画面主体都应该是选择的基础,因为你的目标就是突出主体,呈现主体状态,画面杂乱无章,主体在画面中的地位就会被弱化,这种构图就是失败的。

一张照片记录了某一个瞬间,如果这一瞬间足够触动你的内心,同时你也能够让它触动观众的内心,那这就是一张好照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