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终结一切战争读后感100字

终结一切战争读后感100字

《终结一切战争》是一本由[美]亚当·霍赫希尔德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02.00,页数:5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终结一切战争》读后感(一):人类可以避免战争么

一本主要从英国的角度描述一战的历史书,读起来行云流水,相当流畅,一拿起就放不下来,几乎一口气读完。书选择了几个阶层观点迥异的人物作为切入点,女权、共产主义、反战者、帝国军官、总督、工人阶级、贵族等等,从战前几十年的背景开始说起。斐迪南大公的意外身亡是一战的导火索,而真正引发战争的是各国的统治阶层以及被他们煽动的强烈民族主义情绪和狂热的思潮,这种思潮之浓烈参军风潮之盛让引爆这种情绪的政府都有些错愕,连他们担忧的左翼人士都踊跃参军。所以,公权力可以动用一切工具来引导煽动舆论和情绪,但是聚集起来的力量到底会走向何方,就是公权力无法精准把握的了,这股被引发的情绪也会反过来反噬公权力,正所谓尾大不掉。不由想起了罗斯福的炉边谈话,循循善诱,顺服着而又慢慢的引导公众情绪,最终因珍珠港事件而使美国加入二战。

芭芭拉塔奇曼写到:工人阶级心甘情愿以至于摩拳擦掌地走向战场,中产阶层如此,上等阶层如此,人类本身便是如此。俄国谚语:走向战争的路很宽,回家的路却很窄。人类本身便是如此,多么精准冷静而又令人悲伤的一句话啊,细想起来让人后脊背发凉。人类到底是怎样一种生物,如此心甘情愿而热血沸腾的参对与同为人类的生物的屠戮,对一个个具体而又活生生的人类的杀戮,只是为了虚无缥缈的没有具象的民族、国家、团队认同。从古至今,奈莫如是。所以人类可以终结战争么,我的答案是不能,只要人类存在一天,这颗星球就无法终结战争。

作为一个民主国家,英国很是让我费解,新式武器的出现使战争变的更加的残酷,过往的战争思维完全跟不上已经工业化的武器,而无能的将领无法适应这一变化而造成前线士兵大量的伤亡。这些可怜的士兵在国内的家人不仅要为士兵们担惊受怕,还要忍受高物价、低工资和物资的匮乏,如此残忍的局面持续了几年,仍然没有击溃人们的爱国热情,让我感到人类的复杂性。

美国的加入使这场拖延几年的战争终于终结,然而这只是一战的终结,胜利一方的过分压榨,使得凡尔赛合约不过是一纸终结了和平的条约,对德国的过度惩罚,无可避免的在几十年后走向了二战。

英法等殖民地的参战,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改变,参战的士兵们眼见了欧洲大陆的平等(相对),于是引发了各殖民地要求独立的声音越来越大。

历史看的越多,越发觉得当今世界尤其是其他国家发生的很多事件,要回到历史中才能寻找到答案,而不是仅仅从一个孤立的事件从我们的角度来评判,很多在我们看来觉得匪夷所思的事件,在他发生的地方,是有合理性的基础的,只是我们不了解而已所以始终要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不要被各种吸睛的新闻报道带偏,不要被情绪裹挟。

《终结一切战争》读后感(二):The war to end all wars

“如果有来自其他星球的观察者曾在1918年开始的时候近距离审视过地球,那么,令他震惊的或许并不仅是人类自相残杀的奇特嗜好,同时还有他们长途跋涉去这么做的意愿。这么多人前往如此遥远的地方打仗,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还未出现过。在西线,来自加拿大、南非、西印度群岛、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到战争结束为止,仅此一地派出的漂洋过海前往各条战线的士兵就将近一百万——的士兵接受着英国的指挥。后来赢得了维多利亚十字勋章的加拿大二等兵约翰·科尔(John Kerr)曾从自家位于艾伯塔省的农场徒步50英里前往征兵点;为加入一支在非洲作战的部队,北罗得西亚的英国拓荒者阿瑟·达维尔·达德利(Arthur Darville Dudley)在路上与遍布灌木的小径上骑了200英里的自行车。牙买加与其他加勒比岛屿上来的士兵发现他们战斗的地点不止在东非和西非,还包括巴勒斯坦那些自己从《圣经》上了解到名字的城镇。为帮助协约国保卫地中海航运,日本派出了一支海军分遣舰队。威尔特郡和德文郡出身的英军在希腊与来自保加利亚——德国的盟友之一——的士兵激战。这一年晚些时候,来自法国塞内加尔殖民地的非洲人将与塞尔维亚士兵并肩作战。英国从埃及征调来的大约80000人在马赛和欧洲其他地方的码头工作。为驻法英军施工及在港口卸货的是超过90000名华人。其他军事老公来自太平洋上的斐济、印度洋上的毛里求斯、南部非洲巴苏陀兰的山区和法国的越南与老挝殖民地。”

上面这段是这本书当中我最喜欢的一段之一,因为它无疑很能体现出世界大战中的“世界”两个字。在英语世界中,发生在1914年8月4日至1918年11月11日的这场战争有许多名字:The Great War、World War I、The First World War、The war to end all wars etc…,每一个都实至名归,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无疑是最后一个,终结一切的战争到头来什么都没有终结,却被证明只是一段更大灾难的前奏,多么讽刺而又残酷的名字。

这本Adam Hochschild的《终结一切战争》恰好把这个我最喜欢的名字拿去做书名了。简单来说,这是一本英国视角的一战叙事史;而当你打开目录或许会浮现出某种在翻短篇小说集的错觉,真正读起来才发现“哇!这是一部群像剧式的叙事史。”书中出现的每一个人都像夜空中的一颗星星,随着时间的推进,犹如延时摄影留下的残像一般在自己划过的地方留下光迹,最后又鬼使神差地汇聚到一起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湮灭在虚空当中。

前线总司令的亲姐姐是坚定的反战运动家;前脚还在劝友人不要因为在战场的儿子失联而感到难过,没多久就接到了自己的儿子被人目击到受伤后失踪、生死未卜的噩耗;前一天还躲在各自战壕里互相射击的人们因为圣诞节自发组织停火在坑坑洼洼的无人区踢起了足球;偷偷把敌国的反对派遣送回国,本是为了让他们回去发起革命好从内部瓦解对手,怎料遭到反噬,自己的士兵也开始哗变违抗指令;被众人寄予厚望的新式武器,到了实战却没推进多远就尴尬地寸步难行;埋葬着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阵亡士兵的地点相隔仅7码……相信读过这本的书友看到上面的描述多少都能隐约回忆起书中的片段,除了上面这些还有更多精彩的、诙谐的、感人的、令人拍案叫绝的、令人扼腕叹息的、令人掩卷长叹的真实故事在这本小书中等着读者一一去发掘。

但归根结底,这一是部反战的作品,细细数来反战的声音贯穿全书,时弱时强,最终敲响了震耳欲聋的一记,为血腥的进程按下了暂停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书中收录的那些彩色和黑白照片,提供了非常棒的阅读体验:看到中间的时候浏览一下,读罢全书再复习一遍,任谁都难逃那层层涌上来的厚重的历史感。

《终结一切战争》读后感(三):我们真的可以理解过去

在今天日趋极端、癫狂和偏执的西方社会文明语境下,(尽管成书于2011年)霍赫希尔德仍以一种如今难得一见乃至惊人的清晰直白的叙述方式带领我们回顾了20世纪那场最初的世界大战是怎样“终结了一切战争”,又如何“终结了所有和平”,这种特质在我看来就是:真诚。无疑是在相当而非完全程度上的诚实。

霍赫希尔德聚焦于少数几位关键人物的战时经历,并因此相互交织串联,构筑起以战时英国和西线英军战场为主舞台、以欧洲其他战线和社会领域为背景的整个一战期间动荡撕裂的欧洲众生相。因为非比寻常地从一众反战人士、女权主义者/妇女参政论者、社会主义者/工会成员/拒服兵役者和和平主义者的观念立场出发剖析一战的残酷性,并且将其与主战一方各类重要人物的思想作为相对照,该书难能可贵地跳脱出了以往大量历史著作对战争历史的冗余的陈词滥调,格外不同地从一些少有人倾注心力的角度揭示了战争中国家与人的剧烈变化。在这些变化中充斥着各种难以想象的忠诚和反叛,有对将战争进行到底的极端鉴定,也有从一开始就认清了战争的疯狂从而矢志不渝地对其进行抵制的反抗;当然还有更多令人心碎的死亡,在这些死亡的洗礼下,再多么坚持血战的人也会颤抖不已,反过来,曾经将和平视之为不可动摇之信念的人也会在往后的岁月里背负着仇恨前行。

如同冥冥中驱使着一波接一波最年轻的士兵奔赴前线送死的命运一样,霍赫希尔德从蒙斯战役到卢斯攻势,从索姆河战役再到三次伊普尔战役,从战争末期的皇帝攻势再到和平协定早已签订好的最后90分钟,这一场场接续而来的只会付出更多巨大伤亡的血腥战斗经由他冷静而严肃的笔触为我们表明了:在那样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战中,为自身的最文明姿态而感到自豪骄傲的欧洲人,曾经犯下了多么愚蠢且残忍至极的暴行,而他们从来不知悔改;从战后引人窒息的“休战合约”,再到加倍复制灭绝行为的二战,再到彼此揭发的冷战,直到今天,仍然如此,始终如此,霍氏本人身处其中,被解放的殖民地人民也是如此,对后者而言,殖民者的思想烙印已经深入骨髓,难以洗除干净。

虽然“不能免俗”地在书中同样记录了奥斯曼土耳其人对亚美尼亚族裔的屠杀、苏俄革命的变质等似乎比之凡尔赛合约的压迫更为可怕的历史真实,霍氏对一战及其漫长影响(最直观的影响当然便是二战)和主要争论话题的论述仍值得深思,并且布满在各章细节处对一战后冷战世界相似(基本只以美国在越战中的作为为对照)残暴行为的几笔捎带着的议论也有力地发散了贯穿全书主线的一个迷思,哪怕这样的发散极其有限:

令人痛心的是,即便人们已如此之刻骨铭心地一再见识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灭绝人性,今天的大多数人类距离获得产生“拥抱和平,弃绝战争”这样一种信念的觉悟的时刻仍然异常遥远;对于更多人来说,“为和平而斗争”成了可以随意被曲解和利用的言辞的工具。

有的人为真正的和平付出很多、付出一切、付出生命,而有的人只是用和平的口号作为自己攀登权力的“三十九级台阶”的垫脚石,这一脚下去或许化作在森林田野间溺死成百上千前线战士的月海深坑,或许,仅仅只轻飘飘一用力,所有曾经为了争取应有的权利而献出的全部努力、奋斗以及牺牲,都如同书中为赢得英国女性选举投票权而奔走终生的那些妇女参政论者们人生的破碎落幕一样,顷刻间化为乌有,不需几十年甚至十几年,就被后来的年轻世代忘却得一干二净。

如今的我们仍旧挣扎着沉溺在我们这个时代的瘟疫中,可能就像书中致谢里的霍赫希尔德一样,他在写作这本书的六年时间内好几次去往英国国家档案馆,为那里神奇的高架输送带备感惊叹,“只消几分钟,它就能为你从珍藏着英国的千年历史的总长达到187公里的书架中魔术般地取来任何你能想到的文件”,“其馆藏之丰富足以令你产生幻觉”,今天的人类大概率也会因为短短一个世纪间爆炸性的人类科技、思想和文艺的巨大进步而产生这样一种幻觉,一种易于选择性遗忘腥风血雨而只记住伟大富足和自满的幻觉,一种能对已有的苦难(就例如曾在大战末期开始吞噬数千万人性命的“西班牙大流感”,而它最初是在美国堪萨斯的兵营里被察觉)报以偏见而对此刻的现世玩世不恭的美好幻觉:我们真的可以理解过去。

《终结一切战争》读后感(四):这场战争何以重要

不同于20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疏离感由来已久,“欧战”这一在1910到1940年代的流行名称即足以说明一切——这是一场“他们的战争”。尽管有参战华工的足迹、“二十一条”的耻辱与巴黎和会的灰暗记忆,但受参与群体与时间范围上的限制,我们对于一战的记忆与认识始终存在一种片面与隔膜。也正因此,尽管我们可以复述通过宏观叙事作品获得的有关一战的各类信息和论断,但由于缺乏某种切身且共同的体验与记忆,西方语境下的Great War于我们而言始终具有一种陌生的感觉。

就此意义而言,亚当·霍赫希尔德这部《终结一切战争》,通过将视角下沉到一战中英国不同阶层几个主要人物身上的写作手法,即便不能说全然有效,却也可以说是帮助我们理解这场战争对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何以重要的一种难得途径了。简言之,这是一场推翻了一切设想的战争,一场每个人皆参与其中的战争。

作者的这一论断得以成立的前提,首先在于这场战争成为了改变(或者说摧毁)它之前的那个世界的标志——本书的叙述轨迹并未从1914年开始,而是上溯到了19世纪90年代的维多利亚时代。在全书的第一部分,作者借对书中各主人公战前生活的介绍,回顾了世纪之交的布尔战争、爱尔兰独立运动与第二国际推动下的欧洲社会主义民主运动,展现了“昨日世界”的种种境况。

在这战前的最后数年间,书中的几位主人公或积极投身工人运动与女权斗争,致力于建立一个更加平等的世界;或沉醉于大英帝国的军事与政治霸权,以维护传统的荣光与帝国的长盛不衰为己任。他们的立场不同、地位各异,却都心怀坚实的梦想与信念,坚信未来道路的光明与可靠(比如坚信英特纳雄耐尔一定会实现,或者日不落帝国永垂不朽——尽管二者是矛盾的)。

然后,战争来了,并打破了一切计划与设想:

那些相信科学会将现实世界打造为人间天堂的人,最终见到了马克沁机枪、齐柏林飞艇、坦克和毒气;而那些相信古老的传统与战术在这场战争中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人,则目睹了毫无荣誉感的堑壕战与骑兵的彻底衰落;那些相信国际主义同志情谊可以阻止一切发生在他们之间战争的人,不得不让位于子民“对祖国的义务”;而那些坚信战争可以让自己的帝国走上巅峰的人,则亲眼目睹了战争让整个欧洲跌入泥潭。

从此意义上来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性不仅是其造成的巨大伤亡与损失,更在于战争过程中技术的滥用、沙文主义的高涨与政治运行规则的破坏所带来的人们对现代性信仰的崩塌与幻灭(如作者所言。“绝大多数欧洲人所能容忍的道德底线的摧毁”以及“纯粹以毁灭为目的对科学的滥用”)——而这种影响绝不止于战争持续的四年,更“极大地加速了”这种破坏的发展,以致20年后另一次更为残酷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并由此间接地塑造了如今的世界。

然而讽刺的是,尽管一战被视为西方现代性崩塌的标志性事件,这种恶果却也并非单纯由战争所造成的结果。事实上,在作者所描述的战前世界当中,在人们对未来的乐观情绪之外,种种启示已然出现:世纪之交的布尔战争预演了战场之外的一切(集中营等对敌国平民的残忍行为、由战争及国家宣传机器激起的民众中的沙文主义情绪),却唯独在战场内的种种发生了偏差或遭到忽视——就此意义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其说改变了世界,不如说是把早已变化着的世界最为直白地暴露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而当我们将视角转回到本书的主体,即4年的战争岁月,则可以注意到这场战争对于欧洲人们的另一种重要影响——面对战争所带来的崩塌与幻灭,个体们的抉择又进一步构成了他们每个人自己的战争——几乎无一例外。

在这一方面,《终结一切战争》相对同类型的其他著作的可贵之处在于,霍赫希尔德关怀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真正的少数派——和平主义者们的抗争与战斗。在沙文主义与战争狂热弥漫的1910到1916年,这些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少数派们——无论作为英国远征军司令的姐姐、职业女权运动家族的次女、出身底层家庭的工人领袖、享誉世界的贵族学者——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地在与氛围战斗。

而他们所要面对的,甚至不仅仅是在战争前便已经存在的敌人(帝国政府及其保守主义政策的支持者们),更有那些曾经为了和平与平等而并肩战斗,如今又倒向战争的“前战友们”(书中述及的潘克赫斯特母女们的个人抉择与分道扬镳可谓令人唏嘘的典型)。对此,作为和平主义者之一的伯特兰·罗素的记述格外真实:

诚然,平心而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推动了工人运动与女权运动阶段性胜利的到来。然而这种为结果论不应当成为评价那些坚持抗争的和平主义者们的唯一尺度。在这个如前所述信仰崩塌与幻灭的时代,他们对这种理想的坚持弥足珍贵。而作者对他们的处境与可贵精神亦给予了充分的说明与赞誉:

当然,我们也同样不应忽视和平主义者们的对手们所在进行的战争:那些帝国的憧憬者与战争的支持者们,既进行着一场为“为了祖国”而与敌国进行的战争,同时也在与和平主义者们进行着另一场战争,更有甚者,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在同自己进行着战争——用自己的笔尖支持大英帝国持续作战的拉迪亚德·吉卜林和约翰·巴肯,分别因这场他们赞美和鼓吹的战争而失去了儿子与弟弟——他们是否曾后悔过自己的决定,我们不得而知(吉卜林夫人日记中的“世界将被重建,我儿却已成故人”一句或许蕴含了一些),但这场所有人参与其中的“自己的战争”,给每位参与者带来的恐怕都是一种五味杂陈且永远无法忘怀的印记。

一战当然没能“终结一切战争”(当然,乐观地说它也没有“终结一切和平”),但称其“终结了战前的一切理想(or梦想、幻想)”却也并不算太夸张。在这场战争的废墟之上,一个迥然不同于过去的世界被建立了起来,而在这个新世界中的旧世界的幸存者们,则经历了一次刻骨铭心的属于自己的战争,从而形成了一种有所区别但仍可谓共有的记忆。而作为相当程度上的旁观者的我们,若想真正理解这场百余年前的战争,对上述二者的认识缺一不可。

最后推荐两部关于一战的纪录片:《一战日记》和《我们的世界大战》分别由德国和英国制作推出,同样采取了真实事件与演员扮演相结合的拍摄形式,以群像描写的方式审视这场战争,在形式上与《终结一切战争》相当类似(事实上看完这本书的开头部分就立刻想到了这两部纪录片)。就我个人的观感来说,这种带入个人视角审视战争的表现手段甚至要比历史胶片的展现更为震撼。

《一战日记》:涉及各参战国的14位主人公,比较有趣的是,其中有几位同样出现在了本书中,作为非主要角色登场,某种意义上的梦幻联动与彩蛋。

b站链接:《一战日记》

《我们是世界大战》:关于蒙斯、索姆河、亚眠战役的三部迷你剧,尤其是其中的第二集,涉及到了英军以军法处决“逃兵”的历史,与本书联系紧密。

b站链接:《我们的世界大战》

《终结一切战争》读后感(五):事与愿违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战时期的人和事以及那段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他们没有很多的大道理,也没有很多对于政治经济的分析。他有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们被那个时代裹挟着不断向前。他们有些人选择爱国,有些人选择爱己,有人选择爱他人。

他们有些是兄妹,有些是情侣,有些是战友,有些是一辈子的好友,在他们不同的人生时段,因为政治理念的不同,因为这场无情战争,他们的人生命运,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福是祸?

夏洛特和约翰是一对姐弟,一个注定领导了英国军队冲锋杀敌,为国尽忠。而另一个却精力充沛的参加了反对这场战争的每一场活动。一个因为镇压爱尔兰而获得勋章,另一个则一心帮助爱尔兰平民争取该有的权益。终其一生,他们热爱彼此,却走向了与对方截然不同的道路!一个成为战争的主导者,而另一位成为整场战争中寻求和平而前往对立阵营的唯一一人。

陆军元帅 约翰 弗伦奇爵士

他的姐姐:夏洛特

吉卜林和米尔纳爵士拥有完全不同的生活,却一见如故,两人建立起终身未变的友谊。米尔纳努力帮助愿意为国家效忠的年轻人,在他精心挑选的这些年轻人中包括未来的将军-道格拉斯黑格和约翰弗伦奇。虽然最后他们因为战争变成了永远的仇敌~“南非幼儿园”的另一个成员约翰巴肯也渐渐成为英国战争文艺宣传明星,在卢斯战役之后,他出版了《三十九节台阶》一本关于英国英雄故事的大热之作。战争在他的眼里魅力四射,英雄故事层出不穷,胜利在望。

在之后的岁月中,米尔纳爵士和他的“朋友们”以各种方式不断融入战争,被战火裹挟向前。

Lord Milner

而令人瞩目的潘克赫斯特一家也是这场战争中的瞩目明星,妈妈埃米琳曾经亲眼目睹了南非集中营的一切。她发回了关于集中营的真实消息让人们看到了战争背后隐藏着的对平民更大的伤害。她与她的两个女儿在那样一个年代中不断的为女性权利和战争中受难的人发声。甚至在结识了甘地之后,并对他秉持的非暴力哲学而留下了深刻的。而就是这样的人却在战争发生后积极与曾经的敌人合作支持爱国征兵,不断鼓吹战争的正义 ,对于反战人士不断打击。甚至与反战的两个女儿从此决裂。就是这样一个家庭因为战争在之后的岁月中一次又一次失去曾经的盟友,一次又一次发生家庭的分歧。在战争的压力下,让人痛苦且最为永恒的决裂也同样发生在彼此身上。

A family of show-trial martyrs

时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争,也亲眼目睹了全世界各地都出现对战争狂妄的热情。英国不上战场的男人被称为懦夫,全民燃起了仇视德国人的风潮。尤其在齐柏林飞艇空袭伦敦之后,整个伦敦弥漫着战争的狂热和仇视。看到了战争的残忍,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无情,总有一人励志将反战坚持到底,其中就包括罗素伯兰特。在罗素看到英国发生的一系列暴动时,清醒的意识到人性如此之后而感到巨大的痛苦。

包括了英国独立工党创始人哈迪,曾经英法德的社会党领导人彼此通力合作,使得工人在工会的领导下能够争取更多的权利。然而却因为这场战争让他不知如何自处。让饶勒斯被刺杀, 因为反战他与旧友纷纷决裂,身体每况愈下消沉绝望而亡。为反战和工人阶级运动奋斗一生的还有哈迪的挚爱 潘克赫斯特家的二女儿-西尔维亚。

哈迪,英国独立工党创始人

另一方面在战场上接近于犯罪的公然屠杀一次又一次的出现,一次次的战役中在短短十分钟内可以使得两万英国军官及士兵死亡、负伤或下落不明。多少家庭沉寂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米尔纳爵士的朋友在儿子失踪一年后才在一座埋葬着96具尸体的墓地发现他的尸体。吉卜尔在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独子。伊丽莎白王后失去自己的两个哥哥。太多的心碎 太多的悲伤蔓延在1941-1948的英国大地上。一方面是无数军人的伤亡,另一方面是对巨大伤亡视而不见的高层。这还单单是英国的死亡人数,如果将各国死亡人数都算上,短短两年战争的伤亡已经远远超过长达15年拿破仑战争的总数。

与此同时,饥荒也在各国蔓延,其中有些是天灾但更多的是人祸。为了迫使对方尽快投降,双方都想尽一切办法将运输物资的路线封杀。战争也让历史悠久的民族纠纷死灰复燃,各地都上演了民族仇视和大屠杀,数以百万的人被强征为苦力。饥寒交迫,通货膨胀 物资短缺随之而来的是工人阶级更多的罢工,更多的反抗,哈迪的精神在英国工人阶级中延续着。

在这最糟糕的时候,英国政府祸不单行,爱尔兰爆发了复活节起义,这为期一周的起义是一个世纪以来爱尔兰人民为寻求独立而组织的最大规模起义。而绝望中蔓延的自我牺牲的勇气也成为爱尔兰民族主义的标志。英国东线最亲密的战友,他们给予了极大帮助和支援的俄国也在这个时候传来了革命的消息,一夜之间超过300年的罗曼诺夫政权忽然间变成历史。

1917年4月7日,美国对德宣战也成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袭击美国商船也是德国最愚蠢的决定(同样的愚蠢在二战时由日本人再做了一次)。作为一个如此年轻的国家,这是美国第一次参加全球性的大规模陆地战争。从此以后,世界的权利平衡被永远打败。

1914年六月底,费迪南夫妻被刺杀点燃了欧洲大陆在滑铁卢战役结束将近一个世纪后而面临的一场全面战争。这两颗射出的子弹如此迅速的开启了一系列深刻重塑人类社会的事件。包括强硬民族主义的抬头(在未来以法西斯主义这种更为熟悉的形式崛起)。在这场战争中,无论是在前线还是在后方都出现了很多今天看来匪夷所思的命令和事情,里面又牵扯着多少各种各样的个人野心我们不得而知。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英国最少七十几万军人的死亡,加上其他参与战争的国家总共数百万人的生命就这样失去。还不算那些因战争而身故的平民,借战争的借口被屠杀掉的难民。那些倍受内心煎熬和战争创伤而在战后选择自杀的人们,那些被强迫征为劳工过劳死而无人在意的非洲农民,那些因饥荒而活活饿死的妇女儿童,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变成了历史上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

战后的世界满目疮痍,全球的势力范围被重新规划 ,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代人都在为战争的巨大代价买单。更令人讽刺的是在付出如此代价之后产生的和平协议“当中蕴含着的未来悲剧,就像有魔鬼亲手写下的一样”本该终结一切战争的凡尔赛合约却反倒是一纸终结了和平的合约

走向战争的路很宽,而回家的路却很窄

每一条军事胜利的头条背后隐藏着多少平民接受的死亡与磨难。本书让我们有机会回望战争,虽然书中的人物都已经离开了世界,但是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无奈,他们的自私都是我们更深入了解历史的一面窗口。

愿世界和平,因为战争永远没有赢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