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词曲吟唱的中国(九说中国·第二辑)读后感摘抄

词曲吟唱的中国(九说中国·第二辑)读后感摘抄

《词曲吟唱的中国(九说中国·第二辑)》是一本由陈建华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词曲吟唱的中国(九说中国·第二辑)》读后感(一):词曲的发展史:志尚忠悫如王国维

近现代国学大师王国维(1877年—1927年)在发表于1908年的《人间词话》中提出了"人生三境界"。

他巧妙地引用宋朝三位词人的名句,来说明做学问必须要经历的三重境界,让我们于文学中求慰藉,“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境界是"立"——北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是"守"——北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是"得"——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研究西方哲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尼采、洛克、休姆、霍布斯等都是他的研究对象,而他倾心且反复深究的是康德,且深受叔本华悲剧观的影响。

他秉承末世悲怀的理念,我们可以在他身上看到“大事业、大学问家”的处世态度、理想投影以及他的知性与伦理判断。

例如《人间词话七则》:"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出。"

作者认为《人间词话》主张词人的生命体验与人格修养、自然之情的真切抒发、对外界的深刻观察与反对矫揉造作等,形塑了中国人的现代文学观念等。“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20世纪初王国维于知识结构与学术话语转型中,在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价值选择与重构,诚如诗人威廉·布莱克所预言,人将在与黑夜、寒冷和幽灵般的自我作斗争中取得胜利。

诗人既要看清现实、穿透现实,不被自我所妨碍,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看待生活、体验生活……也许人真的可以从废墟中找到的残余来重构人生OR NOT?"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复旦大学、哈佛大学文学博士陈建华从“形式”方面重新考察词曲的发展史。让我们得以探索到诗词曲之间的流变,在了解温庭筠、欧阳修、柳永、李清照、苏轼、姜夔等词人的特殊风格上,理解词的格、律、韵,从而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

《词曲吟唱的中国(九说中国·第二辑)》读后感(二):低吟浅唱,感受中国词曲的魅力

《词曲吟唱的中国》通过九个维度和九个案例,充分勾勒出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传统,华夏文明的延续与发展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然后茁壮成长,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也不断汲取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诗词歌赋、戏曲小品……都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伟大魅力,塑造着我们民族优秀的精神和品格。 “词曲”主要包含了宋词与元曲,作者陈建华先生以前专攻的专业是元明清文学,也跟随赵景深老师读过戏曲史,老师挑选了九首脍炙人口的词曲,又没有拘泥于旧文本中的老套说辞,而且也没有采取年轻人无法接受的更新的词曲形式,从中国抒情传统的研究出发,穿越回宋词元曲,感受这方面的文化与内涵,给了很多读者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人物和文化现象背后的故事。 词与诗的基本区别在于音乐性和句式的长短。文学的发展特征也会自觉的找到自由的空间,根据诗人和词人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个性特征,从往昔的作品中汲取养分,或者根据自己的鲜明个性,创造更加独具风格的个人色彩,从而打造出一种全新的、前所未有的、风靡一时并且独具范式的意义。 之前阅读过王德威老师对中国抒情传统在现代文学境遇内的新形态的研究和考察,这也成文炙手可热的抒情传统论其中之一。《现代抒情传统四论》中也提到现代文学中的““抒情”在现代文论里是一个常被忽视的文学观念。一般看法多以抒情者,小道也。作为一种诗歌或叙事修辞模式,抒情不外轻吟浅唱;作为一种情感符号,抒情无非感事伤时。”然后提出了从《诗经》《楚辞》以来,其实抒情一直作为文学想象和实践里的极其重要的课题之一。 陈建华老师也解释了词曲本是属于同一渊源的说法,无论是词还是曲都与音乐曲调紧密结合,元曲的发展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大大展现了千姿百态的景观,极其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宝藏,纵深拓展了文化发展的领域,诗词中的作家,通过抒情的手段直接表达自我,戏曲中的文化而是代言体叙事,间接表达作家的自我。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庙堂,都不断开拓出全新的形式空间,从晚唐到清末都生生不息的发展,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文学,我们需要更好的文化作品去全面把握中国文化中的丰富与复杂性,从而使自己的内心充盈,使文化更加繁荣。

《词曲吟唱的中国(九说中国·第二辑)》读后感(三):从品读词曲中,了解词的发展史

词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它穿越时间而来,却在时间的沉淀中越发具有韵味。宋词、元曲很多小孩子也可以吟诵,但大多数人应该没有思考过词的发展史。

陈建华教授以“形式”方面重新考察词曲的发展史,选取温庭筠、欧阳修、柳永、李清照、苏轼、姜夔等词人的名篇细读。从这些词曲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词曲之间的流变,也能感受到不同词曲家的风格及其对中国传统的贡献。

对于温庭筠词的解读,各家有各家的风格,作者选取《菩萨蛮》进行解读,认为他的词是纯美的,审美的前提是距离的观察,而他的词中频繁出现屏风,其实正是起到了间隔的作用。他的名句“朝花前后脚,画面交相映”重点描述的也是美人,美人位于中央的位置,读者,自然处于窥视者的位置。这样的美,因为有了距离,别有一番韵味。

柳永的《雨霖铃》几乎人人能背,可大多数人对他并不了解,毕竟关于他的生平,只有零星的传记记载,最终他葬身何处都扑朔迷离。这或许与他的词有关,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写词居然与皇帝扯上关系,成为他一生的噩梦。只不过,他的词却很火,作者这样分析,他的词具有“文学性”与“经典性”,也就是说无论艺术手法与创新度,柳永都做到了。他为宋代慢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词结构完整、词脉细密为人称道,重点是他的词同时做到了雅与俗,正所谓雅俗其实是统一体。

李清照的词似乎是“婉约”的代名词,然而她的后期作品却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这或许与她的家庭卷入党争风波有关。与普通的女子不同,她很多出格之举,却又是合情合理不失身份,但在别人眼中,她仍然是挑战社会与性别的权威。因此作者认为李清照表现的是一种优雅的反叛,以文本作为媒介,诗文或词,以精致的修辞形式显示其才学出众,见识过人,因此令人侧目,引来毁谤,也使文士们惊叹并自愧。

从不同的词人的诗词中,我们可以感受不同的风格与韵味,我们也能够感受到中国词曲的发展历程。

其实,从我们学习古诗词至今,大多数人只是背诵,最多能够讲解出所要表达的意义。逐字逐句的分析,甚至分析每个诗人的风格与其生平的作品并不多见,这本书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缺,虽然不能做到每一首词都详细解读,但它给了我们一个启发,那就是以后学诗词的时候,或许从这个角度来学习,更能理解词曲所表达的深意。

对诗词有兴趣的人,读一读这本书收获会很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