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局外人》读后感锦集

《局外人》读后感锦集

《局外人》是一本由[法] 阿尔贝•加缪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9,页数:1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局外人》读后感(一):原来我就是那个局外人

读之前完全没有做过任何准备,不知道什么是存在主义,荒诞的哲学也不懂。但是默尔索的熟悉感,扑面而来。对什么都不在意,对什么都无所谓。是真的吗?有时候我也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问自己真的都不在乎吗?又好像不是,冷漠不等于真的不在乎。可能只是想对抗社会下的定义。200多页的小说,简短精确。后劲十足,默尔索最后坦然面对死亡,不拥抱宗教,在我看来是一种超越生命的抗争,能够定义自己的只有自己。

《局外人》读后感(二):局外人

这本翻译得很好,读起来一气呵成,很适合有两小时完整闲暇的时间看完。内页里的加缪图片也好帅啊。

局外人用来做这篇小说的名字真是太合适不过了!牛蛙!“我”看似生活在这个规则的世界里,却始终在游离,格格不入却又时有情谊。在“我”身上感受到了同样的低共情能力,也许在某些情况下与众生不一样就是“过错”吧。“我”在监狱的感触让人联想到了项塔兰的开篇。你其实永远有选择,永远有让自己快乐不无聊的办法。

最后,当你感觉自己是局外人时,不要害怕哦。

《局外人》读后感(三):写作来源于荒诞的现实

荒谬,荒诞的现实。从默尔索身上看到了加缪自身的影子,“局外人”直译也称“外国人”或“陌生人”,而加缪就是如此——在阿尔及利亚的白种人和在法国的阿尔及利亚人。默尔索也经历了两场死亡审判,期间完成了人生姿态从“漠不关心”到“欲言又止,词不达意”,又到重识人生的转换,加上第一人称的描写,仿佛我也成为了当代社会的局外人。 我就要活出真实的自己,哪怕成为你眼中局外人。仿佛和加缪的另一本著作《西西弗神话》所说的那样,这就是人类的荒诞。

《局外人》读后感(四):局外人

看完了《局外人》,庭审一节很有感触。虽然庭审的荒谬在于二天的审判重心围绕的不是针对默尔索的5枪射击杀害了阿拉伯人这个行为进行,而是对默尔索的对母亲去世时及所表现的冷漠及去世后没有消沉、悲痛等应该有的正常人表现,同时无视被告人证人的陈述等等以此审判默尔索灵魂有罪,判处死刑。律师说“不作声对您更有利”我很能理解律师的做法。是因为辩护律师更熟悉和懂的操作,默尔索一无所知又不愿参与的“游戏规则”,以便在游戏规则内为默尔索争取更轻的刑罚。但又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默尔索不愿意撒谎…不愿意所说之事超过自己所感受到的…他拒绝粉饰自我感受”。默尔索的真实、不屈于当时社会的游戏规则,让他被送上了断头台。

不过现实中是不是仍然有这样的存在呢?虽然形式表现不一,但实质仍是坚持真实却可能无法满足游戏规则,以致结论有悖真实与正义呢?但也确实无奈。

?我非常能够想象的到,是默尔索的辩护律师第一次探访时被气到的场景。默尔索这样的人在现在仍然存在,不过有些是因为单纯的“无知”而非坚持“真实”。

《局外人》读后感(五):现在的我 是80%的默尔索

“我责备自己对处刑不够关心,人应该对此多些了解,因为你不知道可能会发生什么”

这本书很简短 倘若连续阅读 半天就可看完 读完最大的感受就是冷漠 没有半点热情可言 哪怕是男欢女爱 也尽显惫态 会说很享受 但不会说我爱你 那究竟怎样才是爱呢

如此这般冷漠的活着 这辈子不会爱上什么东西 什么人 其实确实很无聊 读着读着我开始厌烦 我讨厌这副冷漠又带有一点自以为是 我觉得自己就是进化到80%的默尔索 面对突然到来的死刑 原本对什么都无所谓的默尔索终究还是想活着 甚至在不可能改变的结局面前准备好了到那边重活一次 只是嘴硬地说还是会像这般一样活着

我讨厌 我不想像他一样过这一生 如此这般冷漠 可能如作者所说的是因为他有一个坚定的信仰不说谎 但就我的体验来看 还有一个难以避开的原因 由于自私懒惰而想走捷径 不想去费心力去处理任何一件人情世故 然后不偏不倚走进了很难走的一条路 为什么说难走 因为你与大多数人背道而驰 所以你必定被针对 所以流放几年瞬间变成了立即执行的死刑 有真正的能说服人的原因吗?没有 但它就是能说服所有人

从语言上 其实到最后死刑来临了 语言反而句句简洁美丽 发散着生命力 其实在我看来也是死亡激发了对生命的热情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无所谓对错 但我们以彼为镜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吧

我想珍惜我活着并且可以看到更多人事的每一天 所以读过此书后我无比的想改变 不想成为真正的默尔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