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明代的宦官和宫廷》读后感1000字

《明代的宦官和宫廷》读后感1000字

《明代的宦官和宫廷》是一本由温功义著作,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明代的宦官和宫廷》读后感(一):宦官与皇帝

宦官专权弄政,是中国封建社会无论如何也跨不过的一个坎。但是同一个问题到了明朝,却又凸显出另外一层变化,一般朝代出现宦官专权总要等到王朝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但是明朝却独树一帜的,从其二代皇帝后,宦官便堂而皇之的进入王朝权力中心,并从此每一代皇帝基本上都会有这么一两个名震寰宇的大太监头子出来,这在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上也实在算得上是非常罕见的一幕,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明代皇权与宦官之间究竟是起了什么样子的微妙变化,才导致这种奇葩情况的发生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打开温功义先生的《明代宦官和宫廷》,一起从中找寻答案。 在温功义先生看来,明代宦官专权与其他朝代表现迥异的一大原因在于明代的宦官得势的最大的倚仗在于皇帝的信任与默许,因此,他们不论在如何的飞扬跋扈,但是在皇帝面前依然会表现出极为驯顺的一面,瞒天过海或许有之,但是总得要寻一个合适的由头去瞒混过去,在换句话说,宦官势大,皇帝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而只是出于皇帝平衡朝堂的需要,而故意纵容。等到皇帝去世,那么无论这个太监曾经有过多么大的权利,在新皇面前也几乎无计可施,被清除也只是时间问题。往深层次里继续深挖的话,这又与明朝的体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明朝洪武年间,因为胡惟庸案,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而采用政出六部,军归五军都督府的模式,天下大权全部归于皇帝,但是这种体制的最大弊端在于结构松散,牵制太多,不要说得势的太监,即便皇帝每遇大事,也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另外在大明立国之初,出身草莽的朱元璋其实对宦官有着极深的忌惮,他曾经立下一块铁牌,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这本该成为明朝避免重蹈以前朝代覆辙的一大助力,但是不曾想从永乐开始,便将自己父亲的尊尊教诲弃之一边,开始让内臣宦官大肆揽权了。 在温功义先生看来,明代宦官的专权是与宫廷与皇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说宦官专权,则不能避免谈论皇权,因此,在《明代宦官和宫廷》中,我们会注意到先生其实远不止在仅仅谈论宦官怎么怎么样,而是连带着梳理了皇权与宦官的历史。前文我们已经说到,明代宦官专权最大的倚仗来自于皇帝,那么皇帝究竟是如何心甘情愿的成为宦官的倚仗的呢?正德年间大太监刘瑾的得势或者可以说明一切。正德皇帝的父亲明孝宗称自己的儿子聪明而好逸乐,但是却没有给他一个避免逸乐的环境,而是从小便放任正德皇帝朱厚照在一干小太监的照顾下玩乐,而这群小太监中就有后来权倾一时的刘瑾。刘瑾知道皇帝的喜好,故而每次都能做到投其所好,平日里的歌舞游猎自不必说,后来竟到了勾引朱厚照夜间微服出游寻欢作乐的地步。这样的日子对于朱厚照来说很新奇,为了继续保持这种新奇,也为了不让自己的大伴失望,对刘瑾的品级自是一提再提,慢慢的刘瑾在内宫中的权势就越来越大。这是在内,于外,有明一代,文官集团与皇权之间似乎总有一种化解不开的仇怨,虽然文官集团是为皇帝负责,为皇帝的臣子,但是在很多时候,他们更喜欢表现出一种诤臣的态度,动不动就跪宫门,提辞职来挤兑皇帝,以彰显自己诤臣的身份,如果遇到一个勤政嘉勉的皇帝还好说,但是却偏偏遇到一个犟驴式的朱厚照,牵着不走打着倒退,于是乎,皇帝与文官集团的矛盾越来越大,而内廷宦官们这时候就会充当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那就是成为皇帝向外表达愤怒于不满的口子,宦官借着皇帝的势与暗示,疯狂的收割着外臣,扩大着自己的权势。但是看似权倾一时的刘瑾最大的倚仗在皇帝,其最大的威胁也来自于皇帝,因为皇帝的信任,他可以一手遮天,但是等到这种信任出现危机的时候,那么他的末日也就来临了。因此,刘瑾后来的倒台其实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因为皇帝不信任你了,你存在的价值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明代的宦官专权,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权欲熏天的是他们,最终如丧家之犬的依然还是他们。所以看温功义先生梳理皇权与宦官之间的关系,真的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 温功义先生的《明代宦官和宫廷》不但是描绘了一段宫廷斗争史,还叙述了一部简明大明史,读罢此书,相信读者们不但明了了明代宦官专权的真相,而且对于明朝如何成为明朝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吧!

《明代的宦官和宫廷》读后感(二):《明代的宦官与宫廷》:一部明史,就是由宦官构成的古代史

宦官在中国历史上时不时的就会扮演着特殊的角色走上历史的前台,他们作为皇帝身边的近侍,与皇帝有着最亲密的关系,如果皇帝对他们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监控制,他们就会越位代替皇帝行使部分职权。而这些身残并从事低贱工作的人,一定有了权力,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变本加厉的报复行为,这也是历史上宦官更多的被诟病的原因。 如果说宦官干政,明朝就是一个不得不提到的朝代。明朝出现干政的宦官之多,所做的事情之大,远远超过了中国历朝历代。甚至可以说是明朝的历史就是由各个宦官交织在一起的。研究明朝的历史就无法绕过这些宦官。历史学家温功义所著的这一本《明代的宦官与宫廷》,就是以宦官为主线,详述了明朝的整个历史。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于宦官的危害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规定了“内臣不得识字”和“内臣不得干预政事”如此两条对于宦官的严格管控措施。但太过严苛的措施,在实施起来必然会有所疏漏,而一旦有了疏漏,这些管控措施就是名存实亡,也就必然走向它的反面。比如,“内臣不得干预政事”,朱元璋本人就无法有效地实施,更何况他把这一政策留给他的子孙们,等待的一定就是他们的破除。 温功义在这本书中讲述了明朝的所有的与宦官有关的著名历史事件,这既是明朝历史的一部分,也是关于宦官对于历史影响的反映。这是一本关于明史的通俗读物,虽然作者史学功底深厚,但这些历史事件被讲述的通俗易懂、栩栩如生,甚至我们可以把他们当成最有趣的故事来阅读。在故事中了解历史,无疑是这本书带给我们最佳的打开方式。 明朝给世界带来最深远的影响一定就是郑和下西洋,而郑和正是明朝的太监之一,三宝太监也成了最为著名、最有作为、也最具正能量的太监。温功义详细讲述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条件、目的、行动路线和给明朝所带来的影响。明朝的远航自郑和始,也自郑和终,这无论是对于明朝还是对于这个中国都是一重大历史事件。而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猜测也有很多,“寻踪惠帝”是历史上提及最多的郑和下西洋的任务之一,但也许这并不是他最重要的任务,而“示中国富强”、“扫除行道,以利朝交”,等等,也是他的任务。郑和虽然展示了中国航海技术的先天优势。但却没有后续任何的跟踪措施,中国的航海时代就此结束也是一大损失。

明朝第一个给宫廷带来深远伤害的太监是王振。这一个有着自己小聪明的太监,凭着自己在明英宗身边的先天优势,用自己的小聪明,影响着并让明英宗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依赖,甚至于对他言听计从。但王振对于自己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瓦刺入侵时,他游说明英宗亲征,并由他来指挥兵权。可就是这样一个对军事一无所知的太监,他的滥用指挥,他的各种小聪明、非理性操作,把大明带进了万丈深渊,也就有了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事件,这是明朝最为重要的污点,也是太监误国的典型事实。

王振绝不是第一个给明朝带来灭顶之灾的太监,他之后还有着非常多的后继者,甚至还有把他作为榜样的太监。而这本《明代的宦官与宫廷》关于他们的记录也在进行着,打开这本书,看明朝的宦官与宫廷皇帝那些奇葩的所作所为。也是了解中国是怎样在明朝由盛走向衰落的整个过程。他们和他们的行为也是中国历史不得不记录的一笔。

《明代的宦官和宫廷》读后感(三):温功义,与他的《明代的宦官和宫廷》

宦官们最怕的是朝政清明,一切井然有序,因为越是这样,他们就越少可以任性胡为。”——温功义

温功义非历史名家更非知名学者。此言并非对温功义有意冒犯,关于他的信息在网络上仅是零星碎片,他也没有一本正统的学术研究著作,最著名的莫过于《三案始末》。他真正的身份应是文艺创作者与报人。在他生活的抗战时代,他是《文艺阵地》《星岛日报》《文学》《文艺青年》等刊物的文学作品发表者,又受过茅盾等人指点(应是此时期),1939年后被派到云南担任发行部经理,为昆明《大公报》代表。(《民国日报》)温氏在昆明似与一位西南联大王老师结婚,1949年后因王老师工作关系,举家定居重庆。据称温氏“因性情耿直而被排挤,赋闲在家,以诗文自娱。”这一点在马子华那得到佐证——温氏受友人马子华之邀,一同编写《读古指南》,马在前言中亦未曾说明温氏有教职或者研究者的身份。虽然抗战时期温氏所写文章不少且精彩,但温氏所著的完整之作应只有三本:《三案始末》(1984年);《读古指南——五百要籍简介》(1988年,与马子华合编);《明代的宦官与宫廷》(1989年),三本均在重庆出版社出版。

对于温功义其人,马子华有些许评价:

除此之外,无其他信息。包括被谁排挤,以何事排挤,也无从得知。不过从读者们对其《三案始末》之认可,包括马子华的评价,温氏出品有它独特的价值。

《明代的宦官和宫廷》与《三案始末》一样,论说明朝最高权力阶层内部的历史,重点论说对象是“宦官”。中国历史中,总有两种力量影响着最高权力,时而甚至直接左右最高权力,外戚与宦官。熟知明朝者,自然不忘明朝与宦官那些事儿,至于历史种种,就不在此复述一遍,大可翻阅温氏的《明代的宦官和宫廷》重温。我的意图是,想回到八十年代,了解温功义写此书时的愿景,再理解这本书,为何存在。

《明代的宦官和宫廷》再版并没有载入更多信息,大致只是把原稿重版一次。前言是温功义对中国宦官发展做了大致的梳理(《周礼》至清),第一章则详细介绍明朝宦官的情况。接下来章节则按照明朝发展时序及其经典史事对宦官种种行为进行了论说。在这里面,主角不只有宦官们,还有皇帝身边的朝臣,比如张居正。想来,温功义要说的,并不只是宦官,而是围绕在皇帝身边的不同势力群体。这些在旁的势力对皇权的影响。如果将之与《三案始末》结合,他要探讨的,实际是制度问题。

这样理解是否对?《读古指南》中有一段话十分有意思:

温功义与马子华这种修史的本意或许同样可以放在阅读这本《明代的宦官和宫廷》上。八十年代,十年动乱刚刚结束,这是百花争鸣的时代也是反思的最好时代。读史,一为考证,二为鉴。“性情耿直”的温氏为何写明朝,一个繁华却又腐朽、没落、混乱相随的朝代……为何不写清,李连英等人的种种事迹难道不比魏忠贤熟悉,距离更近?根据温氏之言说,清朝沿袭明制,对宦官管理严密(不准出宫),其权势较明朝宦官更小,其祸害民间较明朝更少。根据史实,包括温氏自己也承认,清朝宦官并非完全如此,有意思的是,他把宦官历史的分水岭划在太平天国革命这一时期。大胆猜想之,温氏本意不在清满,而在汉。

《明代的宦官和宫廷》读后感(四):大明二百多年江山起起伏伏,宦官到底充当了个什么角

话说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是个苦出身,自小到大那是什么苦都吃过,所以在勤政这方面整个大明朝的所有皇帝怕是找不出一两个能比他们这位祖宗更能干的。再加上老朱家的这位江山开创者知道皇位来之不易,所以对权利的独揽看得格外重要,到了后来干脆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这一官职给废除了。所有的事情他一个人说了算,所有的活计他自己来干,反正老朱打小就吃苦,这点辛苦实在是算不了什么。

他朱元璋算是个勤奋的劳动模范,可接下来的子孙后代一个个就没这么大的精神头了。活儿那么多,皇帝一个人干不完那就得找帮手,于是乎内阁首辅这一职位应运而生,结果最后闹得不仅内阁首辅的权利远远大于之前的宰相,甚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程度上加速了明朝的衰败。若是朱元璋泉下有知,怕是会气得跳起来痛骂一顿的。

不过他与他朱元璋初衷背道而驰的又何止是废除宰相制度这一件事。前面说过朱元璋是个苦出身,对于宦官的为非作歹那是亲眼目睹也亲身感受过的。在他看来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好人实在是不多,但是宫廷里上上下下细细碎碎的又离不开这些人,于是朱元璋就制定了一些宦官不得干预政事、不得与外臣有文移往来等禁例,甚至还要求不让宦官识字。虽不能像取消宰相这个职位那样取消宦官,那也得尽最大限度地让宦官绝无嘚瑟起来的可能性。

朱元璋真是为老朱家的江山操碎了心,不过历史似乎总是喜欢跟他开玩笑,原来的宰相之权,被后来的司礼监和内阁一分为二,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不但能跟内阁首辅平起平坐,甚至有时候首辅还得看掌印太监的脸色办事,所以这宦官在朱元璋之后的大明王朝中的地位非但没有如他所愿的低沉下去,反倒是更加轰轰烈烈起来。

如此以来,一谈起明朝的历史,宦官就成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那么宦官又是如何影响并左右一个王朝的历史的呢?且看对明朝历史尤为精通的温功义先生在他所著的《明代的宦官和宫廷》一书中,是如何通过讲述明朝那些知名的宦官的经历来分析大明王朝历史的那些是是非非的。

若按照朱元璋的看法,说这宦官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还真是一种偏见,至少本书中所讲述的第一位宦官郑和就是一位历史口碑不错的人。三保太监下西洋的壮举,不仅在明朝时期影响深远,就是在今天被提起,那也是历史意义非凡的。

再比如说明宪宗时期的宦官张敏,若不是当时他的一个善举瞒着万贵妃将纪宫女生下的皇子偷偷藏起来帮着养大,哪又里来的勤政爱民的明孝宗朱佑樘呢?

当然,从事这个职业臭名昭著的还是有不少。明宣宗时期因擅权害的皇帝成为俘虏的王振,明宪宗时期明代禁军掌于内臣之先河的汪直,还有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天启年间的九千岁魏忠贤。这一位位倒还真的是把老朱家的江山折腾得不轻。明朝近三百年江山的起起伏伏,与他们的所作所为还真的是存有莫大的关联。

不过历史从来都不能够只看一面,温功义先生在书中自然也不会只是单纯去讲宦官的传记故事,而是将着墨重点放在了皇权、相权与宦官的内部互动与斗争上,评价的不仅仅是那些历史的事件与人物,更多的还是故事背后的人心。

《明代的宦官和宫廷》看似讲述的是宦官的故事,实则是借此来讲述明朝的历史,采用如此视角来梳理历史倒还真的是不常见的。

《明代的宦官和宫廷》读后感(五):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明朝为什么那么衰?

回顾中国的历史,人们往往认为,清朝以后,中国和欧洲世界分道扬镳,清朝积贫积弱,欧洲后来者居上。

彭慕兰在其著作《大分流》中就认为,1800年前后是中国与西欧发生大分流的关键时期,在此之前,中国并没有明显落后的地方甚至还保有优势。但在此之后,现代化的欧洲逐渐将腐朽的清王朝甩在了身后。

但其实我们再追根究底,导致中国与西方大分流的原因或许在15世纪就已经出现了。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被视为是地理大发现的开端,从此欧洲通过殖民统治疯狂掠夺新世界的资源,从而开启了欧洲的现代化进程。

但事实上,早在哥伦布之前,明朝初期的郑和下西洋就曾是一次轰动世界的大航行,也就是说在当时,明朝完全有实力抢在欧洲之前发现新世界。

但结果我们都知道了,郑和下西洋有诸多的原因,唯独不是为了发现新世界。或许从那个时候开始,大分流的根源就已经种下了。

在当时,无论是欧洲人还是明朝人,都不会发现其中的关键。现在的我们只能以一种事后诸葛的视角来回顾历史。

那个手握一手好牌的大明王朝,到底是怎么把自己逼上绝路的?这本《明代的宦官和宫廷》或许会给我们一种解释。

《明代的宦官和宫廷》以时间为序,记述了大明王朝历经16帝,传承276年的历史。

宦官是这本书的核心主题,但正如温功义先生在书里面所写,宦官乱政的弊病并非存在于明朝的每一任皇帝。

在明朝初期,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一度压制宦官的权利。明太祖起自民间,对于宦官危害民间的行径有过深切体会,因此他当政期间,严格限制宦官的权利,为此专门制定出了许多禁令,其中最重要的是“内臣不得识字”以及“内臣不得干预政事”两条。

但随后篡夺皇位的明成祖朱棣就开始动摇了祖宗律法。朱棣原本就很信任身边的宦官,他起兵之后又得到了众多宦官的帮助,因此明成祖继位后,宦官的处境大大改善。

到了明成祖孙子明宣宗继位之时,他彻底推翻了“内臣不得识字”的禁令,随后内臣不得干政的禁令也被打破,宦官乱政的局面开始萌生。

明朝的宦官掌握着东厂,有了镇压、统治的权利,又取得了应由皇帝自己来办的批硃权。由此明朝的宦官在很多时候甚至可以借皇帝之名,行使皇帝的职责,将天下大事玩弄于自己股掌之间。

尽管在明孝宗、明世宗等执政期间,宦官乱象曾一度被压制,可从整体来看,明代依旧是宦官用事历时最久的一朝。

从明成祖夺取帝位以来,直至崇祯十七年,明代灭亡,二百多年间都是宦官极为活跃的时期。

宦官的权势在明代臻于极点。对此本书的前言中提及了两个原因:其一是由于朱元璋废除宰相;其二是由于批硃权的下放让明朝宦官可以居间弄权,一度成为事实上的“内相”。

其结果就是多位明朝皇帝的权力被架空,将政事交由司礼监和内阁共同办理,引发了一系列的权利争斗。

而大明王朝就在这不断的权利争斗中耗尽了自己,最终走向了灭亡。

本书的一大特色在于不仅写到了明朝的宦官,同时还简单梳理了历史上其他宦官乱政的活跃时期。

明朝虽然是宦官用事历时最久的一朝,但明朝宦官的势焰却远不及汉、唐。

史册所谓宦官为祸最烈的朝代当指东汉,当时宦官与外戚争锋相对,宦官势力往往居于上风,这种内部争斗直到东汉灭亡方才休止。

而唐朝的宦官乱象比东汉更甚,宦官甚至可以任意兴废皇帝,唐宪宗李纯正是唐朝第一位由宦官所立的皇帝。

和汉、唐两朝的宦官相比,明朝宦官的势焰远远不够。而且明朝历代出现了多位大珰(大宦官),但他们几乎全都随着当朝皇帝的死亡而走向覆灭。这些曾权倾朝野的大珰实际上外强中干,他们的覆灭来得格外迅速。

但由此也反映了当时明朝皇帝的衰弱,即便宦官外强中干,但依旧能一叶障目,让当政的皇帝不见泰山。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皇帝普遍短寿,而且出身也并不显赫,多有宫女之子最终成为皇帝的案例。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明朝没有发生像东汉一样,外戚与宦官夺权的原因。

我们常说,站得越高,看得越远。但这句话在明朝多位皇帝身上却失效了。

作为皇帝,他们身居万人之上,站位不可谓不高。然而高高在上的地位并没有让他们拥有最宽阔的眼界,这是他们受蒙蔽的最核心原因,他们的眼界被锁在了深宫之内。

身居高,目趋狭,看似万人之上,实则井底之蛙。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明朝的皇帝会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了,为什么他们会做出一系列的昏聩行为。这是由他们的眼界决定的。

诺贝尔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曾有过这样一个观点:考察一个人的判断力,主要考察他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有无数的可怜人,长期活在单一的信息里,而且是一种完全被扭曲、颠倒的信息,这是导致人们愚昧且自信的最大原因。

这句话说的正是明朝许多皇帝的处境,他们对于外界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宦官,宦官成了皇帝与他所统治王朝之间的一个屏障。透过这个屏障,皇帝们看到的完全是一些被扭曲、颠倒的信息。他们受到了蒙骗,但却不自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怎么能期待明朝皇帝拥有出色的判断力呢?

当然,我们不能将明朝覆灭的原因全都归咎到宦官身上,要知道,允许宦官干政的权利是由皇帝亲自交出去的。

更何况,即便抛开狭窄的视野不谈,明朝的诸多皇帝中,能做到“勤政”二字的皇帝屈指可数,更多的明朝皇帝往往沉迷于美色和求仙问道的陷阱当中。

于是,在这样昏聩的统治中,曾经的大明王朝逐渐耗尽了大好优势和统治根基,明朝覆灭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