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挖光阴经典读后感有感

挖光阴经典读后感有感

《挖光阴》是一本由苏先生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挖光阴》读后感(一):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挖光阴”

“六年前,我突然发现自己成了一团乱麻,被谎言、虚华、无序和无数冲动包围着,越缠越紧。我必须逃,从心里逃出一个全新的‘我’。”

大概每个人都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有这样的感觉。但却很少有人明白,如何才能“掏出一个全新的我”。

已出版小说集《没有街道的城市》《星期一没有什么可说》,散文集《给所有的失去一个温暖的结局》《一封来自时间的检讨书》等书籍的苏先生,选择用文字来追寻。

他把过往的记忆,一份份整理起来,在那些往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漂泊,可以看到寻找,也能看到成长——《挖光阴》。

所谓“挖光阴”,在苏先生的老家,指的是出门打工,年关时刻,大家见面,便会问:“今年准备去哪里找光阴?”

这里的“光阴”,是日子,是奔头。

虽然是土话,是方言,但不管是对于年龄大的人还是年龄小的人,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挖光阴”,每个人也都有属于自己的“挖光阴”方式。

苏先生在书中,写到了黑子的故事,黑子一直都在外打工。一开始,只想去几年,还记录着自己打工的年份,后来却如习惯一样,甚至到了最后,心中想法变成了能干一年是一年。

因为每一年都有需要钱的地方,家里盖房子,儿子娶媳妇,种种很多,总是需要去“挖光阴”。

借着黑子的故事,苏先生又写出了老家其他人是如何“挖光阴”的。

有的人靠手艺,有的在建筑上,还有的人仅仅是靠田地吃饭。但对于黑子他们来说,靠田地吃饭才是“正业”,其他便是副业。

故事中,还说到了黑子对养老的认知:养老就是种田就可以满足生活,没有额外的开销。

很真实,在读这一篇故事的时候,我总是可以从形形色色的人身上,找到童年的记忆。

还在感概苏先生的文字时,便突然明白了逃出全新自我的含义:只有正视过往,才能正视当下。

他在书中写那些让他印象深刻的人,如三伯,姑姑,爷爷,还有那些难忘的事情,有幸福的,有痛苦的,还有迷茫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如此,很多人,很多事,在当时并没有觉得特别,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便会变成一种无法自拔的梦。

我们不能扔掉这些故事,也不能否认这些故事的存在,最好的办法便是,借由细腻的文字表达出来,写的人借此理清心中的秩序,读的人借此整理凌乱的回忆。

譬如我,在读这些饱含乡愁的文字时,那曾经记忆里的斑驳的墙壁,远处传来的狗吠声,都从眼前闪过,那些好的和不好的,终将在时光的洗礼下,以平和的心态出现。

其实,说时出逃,又岂能真的逃掉,毕竟,如今的我们,都是曾经的过往多堆积的,就如苏先生所说:“因为这些事,我成了我。”

苏先生在这本书中,真实的解剖着自己的内心,他讲自己在一年的秋天,因为贪恋路边的风景,把父亲头一天磨好的十二把刃子弄丢了。父母站在烈日下的麦地里,绝望着,让我被这种情绪充斥着。

丢了刃子,不仅不能及时收割麦子,还因为这十二把刃子中,便宜的要四块,贵的要十块(代入一下年代和地点,更容易理解)。

父母没有舍得再买,用割草的镰刀割麦子,代价是手上磨出的血泡。

我理解这种内疚,因为自己的不小心,让父母来承担后果,被自责淹没,远远比自己承担后果还要痛苦。

看,写到这里,我便又想起了自己当年做过的类似的事情。

过往啊,真的是让人怀念又不敢面对啊!

好在,苏先生写出来了,感受着苏先生的平和的文字,我们也能带着平和的心态,却和过往和解,然后在自己的世界里,继续超前走,“挖光阴”。

《挖光阴》读后感(二):故乡,是每个人人生的来路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从古至今有无数人记录过、吟颂过故乡,年少时每当读起这些思乡情切的诗句,总有一个疑惑:故乡之于每个人,究竟意味着什么?才能使得无数游子梦引魂牵、情深难忘。

最新看到对故乡之情至深至切的,是苏先生新近出版的两本小书。

一本是《挖光阴》,写故乡的人。“挖光阴”是苏先生出生的西北陇东家乡方言,意为“讨生活”。苏先生用质朴无华的粗砺语言讲述了家乡的人和童年的往事,有倔强的爷爷、长寿的奶奶、早逝的三伯、苦命的姑姑以及最早出外打工的庄邻黑子,还有人生中难忘的取水经历、生死一线的上粮、学骑自行车探寻远方、少小离家住校求学以及献天爷、捏瓦呜、扫毛衣等童年趣事。岁月更迭,生命无常,古老村庄里一代代人老去,一波波人离乡讨生活。表面波澜不惊的叙述中,深藏着对故乡汹涌澎湃的热爱。

另一本是《一个人的万物牧歌》,写故乡的物。这个“物”既有动物也有植物,有一下雪就回老家的兔子、上集市把自己卖掉的猪、喜欢亲嘴的鸽王、寡妇家的驴、吃百家饭的大黑狗,还有会哭的树、咬人的血麻、捉迷藏的山莓、哄人的麦子,看这些标题便可想见故事中满是野趣、灵气与温馨。它们如同作者的亲人与伙伴一样,在黄土地上守望相助、休戚与共。读时常常令人会心一笑,沉浸于万物有灵的美妙世界,让身处异乡的我忘却城市的喧嚣与烦恼,很是治愈。

这两本书刚一到手,我便连夜读完。令我着迷的,首先是苏先生字里行间流露的无比的真诚,真诚到不加任何修饰、没有一丝矫情,只是将“从我心尖上揪下来的故事”捧出来给你看。稍有阅历的我们都知道,人生总有风雨,藏在心底最深处的往往是最无法言说的伤痛,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往事不愿再提。

苏先生却心无挂碍地袒露真诚,与读者赤诚相见。

《父亲的信》中,母亲抛下年幼的“我”和弟弟,远去他乡治病,失去母亲的孩子很快变成了“可怜的娃娃”,穿着脏兮兮的衣服,冬天没有棉衣,在新学校见新老师时甚至两根脚趾从鞋里露了出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闭上眼睛,我总会看见右脚上破了的布鞋,以及晾在外面的大脚趾和二脚趾。”

《走远》中,讲述山村孩子为了读书而不得不在学校附近租旧房子住,过早地开始独立生活,“两个同学从洞里钻进来开始生火做饭,光是点炉子就足足点了十多次,因为他们从家里带来的麦草已经发潮了,只冒烟,不起火苗……那一幕,让我对住校、离家的生活隐约有几丝恐惧。”“男生总是烧不热炕,每晚冻得冷飕飕,早上起来面色铁青,夹着腰,到中午才能暖和过来。”“我一个人住时不喜欢做饭,生一顿熟一顿地把胃吃得很不舒服。”

《寡妇家的驴》中,记叙了“我” 小时候牵着牛跟着父亲耕地,“每次耕地边都是我的噩梦,因为我们家的母牛喜欢踩我的脚……牛蹄子是分叉的,一蹄子踩在我的脚上,先是火辣辣的疼,接着疼会往心上钻,脚面还会掉皮、冒血。”

西北山村的贫瘠、底层生活的艰辛,寥寥数语,尽在其中。然而读完全篇,又会发觉苦难不过是故事充实的食材之一,故事的味道却是温暖而鲜甜的。这独特的阅读体验,与不久前意外爆火的电影《隐入尘烟》观感十分接近。故事中的苦难显而易见,但随处可见的温暖与真情却冲淡甚至覆盖了这份苦难,苦中有乐,酸中有甜。或许,这本就是生活最真实的味道。

之所以会有如此的体验,我想既因为苏先生的一片赤诚,更因为赤诚背后是无法抑制的对生活、对故乡的炽烈至爱。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敢于揭开伤疤、与伤痛赤诚相见需要勇气,而勇气正是来自热爱,对生活、对故乡的至深之爱。

苏先生曾讲述写作缘起:“我要写出内心的恐惧和与之抗衡的力量之源”,“我发现自己成了一团乱麻,越缠越紧,还不时出现新的线头。直到某天,我甚至感觉要窒息了……于是我开始整理过往的记忆:一份亲情,一段路途,一件童年往事,一场瓢泼大雨,一次偶遇,一种寂寞……”“那些被万物生灵教化的经历,那些有意无意的生命交会,如同命运的深洞里回旋而出的一阵阵强劲的烈风,一次次吹到我的心里”。

我曾不解,为何去写故乡的人和事,就能获得“与之抗衡的力量之源”,就能疗愈游子的心灵?为何故乡的万物生灵、草木狗马,可以教化作为生灵之长的人类?直到读到这两本书,脑海中浮现出黄土地上那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如同亲身走进了那片万物有灵的美丽村落,我才发觉那故乡的人、甚至故乡的一草一木,早已深入苏先生灵魂深处、浸入血液之中,故而能在几十年后叙写时历历在目、纤毫毕现;童年时第一次夜行、第一次骑车、第一次寻找亲人、第一次离家住校,不仅仅是一段段难忘的回忆,更是生命最初刻骨铭心的体验。

故乡,原来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的来路,不论人生这条路最终走出多远、多久,最初的那段来路早已在记忆中定格,在每个人的潜意识中成为图腾般的存在,永不磨灭,甚或指引着前路。

因而,虽然我没有苏先生的细腻与感性,写不出这样动人的文字,但苏先生对故乡的至爱、对生活的热爱,依然深深地感染了我,慰藉了同样漂泊在异乡的我。

因而,无论古今,无论地域,无数人都有解不开的思乡情结,都有最柔软的乡愁共鸣。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这样的阅读感受不独属于我,如知名演员郭涛先生所说:“从苏先生的作品《挖光阴》中看到了我们每个人的影子。这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的故事。”

《挖光阴》读后感(三):拾回旧时光,找回新自我

这是诗人泰戈尔对旧时光的直白。

涌入现今的快节奏的时代大潮中,一天天奔波忙碌不停闲,有多少曾经的过往被遗失在路上,甚至连思念都不再绵长隽永,因为一个视频,人就出现在眼前。

在一切都“快”的步伐中,有多少人迷茫,看不清前路,有多少人焦虑,为当下的诸多不遂意,又有多少人扛着沉甸甸的重荷,在半夜无人的街道掩声哭泣。

为什么以前的为吃穿发愁的日子里,却生活得热气腾腾、踏踏实实,而现在,吃穿不愁时,却凭空生出许多摸不清楚脉络的郁结?

作家、诗人、电影编剧、电视制片人苏先生新近出版的一本散文集《挖光阴》,开辟出一个方向——消解迷茫、焦虑、压力,找到一个“新我”,精力充沛地投入生活。

他说:“六年前,我突然发现自己成了一团乱麻,被谎言、虚华、无序和无数冲动包围着,越缠越紧。我必须逃,从心里逃出一个全新的‘我’。”

他在向旧时光的回望中,整理过往的记忆:厚重亲情,家乡习俗,上学路上,一封书信……那段早已忘却的时光,一点点被拾回,拾回在《挖光阴》中,“因为这些事,我成了我”。

不妨,向旧时光探寻,也许,所有的郁结,会悄然自散。

庄子言:“世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才是大用,无用之美才是大美。”

在小村庄,三伯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洁癖、集物、独居、善于整理。作者以后来的生活经验才知道,他是那个年代的生活美学家。

军绿色的煤油炉子,红色的炭火炉子,带罩子的灯,一大箱子收集的宝贝,他的雨鞋从没有过下雨天的泥点子,冬天的棉鞋上没有雪和泥,他会做一些稀奇饭菜,他的十二寸黑白电视让他的小院成了夜晚最热闹的地方。

一个这样在光阴中寻美的人,却选择了与世别离,这让作者不明其理,也耳濡目染无用美的妙处,去发现生活的美,即使岁月艰辛,生活亦可以不乏精致,丰富多姿。

三伯用无用之美去表达生活,姑姑呢,是在实用中去体现无用之美与生活的热烈交融。姑姑手巧,作者这样评价她:“姑姑是‘仙女’,在被贫穷限制的生活里,总能给我们‘变幻’出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用面捏出各种玩具,上面雕着花;用针线和废布料拼凑出各种小动物,她还发挥想象,绣出各类神兽;她研发了很多美食,总能就地取材,把野菜做出不同的口味…..”

姑姑也是一个生活美学家,把苦日子,捯饬出一朵鲜美的花来。

其实,生活中因有美,而变得趣味萌生,就是在低谷中也有奋起的力量铸成。在紧锣密鼓的工作节奏中,不妨让无用之美镶嵌其中,那定会是另一番景象:工作桌上,摆上一瓶自己喜欢的鲜花,它的笑脸你不时抬头看看,何谈工作的紧张感呢?精美图案的糖果,偶尔在疲惫时,含在嘴中,那一丝甜足能润化此刻所有的糟糕……生活在自己的美学创造中,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麦子,是作者小时候伙伴。一年又一年见证着从麦苗长成麦子,从下种到收割,自己也慢慢长大至离家,离开麦子。深夜,麦子拔穗的声音,神秘又能听得见,但没有喧嚣。

还记得磨面机吗?把生麦子喂进去,就能生出面来。那新面的香,记得吗?香飘四野,蹿进鼻子里,沁进心坎上,作者说,只有每年春天第一场雨后的泥土散发出的气息能与之媲美。

用新面捏几个发好的面球,扔进柴火堆中烧熟,那份新香代表着希望,希望萌生出对岁月的美好憧憬,憧憬又滋生出力量,抵御人生旅途中的雨雪风霜。

还记得学骑自行车的快乐与摔到地上的痛吗?作者的堂哥为这份痛作了解释,冠以一份值得的平衡:“学会骑车前如果不摔几跤,学会了也得摔几个大跟头,所以不如要学会前先摔够了,以免后面吃大亏。”不经一番磨砺,怎能有成功可言?

作者的高中时光,是离家的开始,是独立的开始,也打开了一个广为新鲜的视野。租房子,或与同学一起吃住,或自己单独住,环境简陋,生活艰苦,却不缺少快乐与充实。或与同学谈梦想与世界,或仰望夜空,静听磁带的歌,在学校时,心中的明星是成绩卓越的学霸,出了校门,心中的明星就是那些“不务正业”的散人。

而现在的孩子,即使离家去上学,也是家长伴读,没了独立吃苦的经历。

挖光阴,是兰州方言,赚钱、找钱的意思,可升华为积极行动,才有自己的好光阴,过上好日子。

如何过上好日子、挖光阴?是每一个人想知道的答案。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人而异,但何时何地都不能缺少对生活的一份执着、一份热爱,生活在体力或脑力劳作中看到成果,也要在寻无用之美中获得趣味,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双丰收,才是最好的挖光阴。作者在对昔日过往的回忆中,更加确认了这一点。

也许旧时光如流萤飞过,但是那如星般的闪闪烁烁,更多的却被记起,成就了现在的自己,泰戈尔另一首诗,就这样表达了旧时光的闪光价值,正映合了作者苏先生的找寻旧时光目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