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考古者说》读后感1000字

《考古者说》读后感1000字

《考古者说》是一本由郑嘉励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考古者说》读后感(一):天真的考古学家

前晚梦见下古墓,做梦梦见古墓并不奇怪,这几天都在看郑嘉励老师的《考古者说》,内容很好读,并不艰涩,不完全是学术作品,更像是 个人随笔。但是也一样蕴含很大的知识量,所以其实看的并不是很快,而且时时驻足要去查一下周边资料,地图或者历史,尤其是看到郑老师直抒胸臆的时候还会掩卷思索一下,共鸣一下或者代入体验一番。甚至会时不时想要透过文字和作者握手表示赞同。今天看到他写被厦大考古系录取那日,想到未来是去挖坟,进房大哭一场。感慨万千,想倘若是我,打开会开心的笑出眼泪。当然,这些都是瞬间的情愫,真正的田野考古还真不是普通人想象的那么简单有趣,其中艰辛繁琐五味杂陈,不仅是外围事务的复杂纠缠,工作环境的艰苦、专业上的迷惑,也包括对自己价值观和判断的拷问,这些都远远超过我们对于考古工作的浪漫想象。整个过程类似在极度恶劣的条件下,或者拼图中零碎的几块,然后要去猜测和拼凑整个画面,这要运用浩瀚的知识积累,无比灵敏的直觉,广泛而又理性的想象力,以及一些好运气。这是一种成就感和挫败感永远并存的过程,历史的遗迹随着时间流逝和人类活动,好似手中沙一般不停漏下,你在逆着时间和重力而行。

回到这本书,在学者身份之前,作者先是一个赤子。和一些学术书籍不同,这本书理性和感性并重,不仅有详实的资料(第一手资料),还有一个感觉灵敏,赤诚幽默,对生命和生活充满热爱和思考的人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天真自然的,是不加矫饰的,是和自然和历史充满呼应和对话的,这种感觉让人在读书的时候会被极大感染,尤其是他关于自己家乡的历史考证和书写,让人无比神往,如果能向自己的“来处”有一次这样一次寻访,那么会有不同的心态去走向“去处” 。而郑老师很幸运,他甚至有机会去那么近距离的了解曾经人具体的“去处” ,并考证出墓葬主人普通又不普通的生命的历程或者几个片段。

将考古科普和个人随笔结合起来的角度,真的是让人十分欣喜和喜欢的一本书。

《考古者说》读后感(二):我们不害怕死亡,而是害怕人生的虚无!

在中国,古人一直有“视生如死”的说法,生和死犹如阴和阳一样,相伴相生缺一不可,于是理所应当地厚厚安葬,就是生前我过什么样的生活、享受什么样的待遇,死后在地下就应该再复制一套。于是乎,不管是长沙的马王堆,还是河北的中山靖王墓,以及这几年火热的江西海昏侯的考古现场,我们都能惊叹于葬品的丰厚以及古人那些与众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家都以为地下的世界和地上的世界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从地下的器物身上,就能反推出逝者生前的生活,以及古人的思想观念。这不能说不对,但也不能说全对,毕竟中国有种文化叫丧葬文化,因为丧葬产生了一系列礼仪,和现实有没有联呢,有,但不是绝对完全一样。

比如中国人都熟悉的唐三彩,在唐代的时候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冥器,专门烧制埋下墓葬里的,没有一个大活人会把它放在客厅、放在寝室。不信的话,你可以脑补一下,你把一幢纸扎的房子放在自己的客厅,是不是觉得瘆得慌?古人也是人,你觉得别扭难道他们就不别扭了吗?

所以说,不管是进博物馆参观还是考古,感受到的只是古人部分世界,再确切一点说,考古挖掘出来、直接呈现出来的,我觉得只是古人对死亡的思考。比如说秦始皇陵兵马俑,从秦始皇生前派徐福等术士去海外求仙就能看出,他是怕死的,所以,与其像段子里说的那样他想带着秦俑造阎王爷的反,不如说,出于对死亡的恐惧,他想让卫士继续保护自己,毕竟没有人能真正知道死后会发生什么。

特别赞同《考古者说》里的这段话:死亡恐惧与人类历史如影随形,大浪淘金,一代人又换一代人,不同的时代面对的仍是同样的难题。生前,十分充实,身后,黄沙厚土无影无踪,有点成就的,史书三言两语,再渺小一点的,只是户籍数的一个数字,还是小数点后排不上位置那种,是你,你什么感受?

阅读考古类书籍和博览小说一样,都能感受到很多人生的短暂和虚无,只是小说更直白通俗,考古书籍更精深。电影之于人生,考古或者历史不也同样映射吗?或许,大多数人并不害怕死亡,而是害怕生命毫无意义,没有意义,就没有价值。生而为人?你有官职吗,你是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吗,你立功了吗,你立德了吗,你立言了吗?什么都没有吗,对不起,你不配!这是不是很戏剧化?

阅读史书的最大好处,就是不断地提醒自己,趁着还活着,赶紧体验各种人生与人性,学会做人,学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学会做有意义的事,至于身后别人如何看你,这真的不要紧,毕竟你也不知道,只要你生前坦荡荡就好!

《考古者说》读后感(三):考古同文学共舞,严谨与风趣齐飞

老祖宗们常说,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生活如此,工作亦然。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也说: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此话放之四海而大部分皆准,有些人对赖以养家糊口工作不感兴趣,对感兴趣的事情却又不能全身心投入,远的有奥地利的卡夫卡,靠在保险公司任职的收入养活自己,却只能依靠写作来排遣自己内心的痛苦与孤独,生前不为人们所熟知,直到去世以后才逐渐被这个世界接受;近的有年轻的翻译家孙仲旭,对翻译的热爱刻骨铭心,译文精准,漂亮而又流畅,大家都很喜欢,但单靠翻译养活不了自己,何况还有家人。被逼无奈,他只好依靠在一家船舶运输公司工作挣银子养家糊口,可是这撕扯与痛苦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最终厌世离去,惟愿在天堂能让他们全身心投入于自己的兴趣。所以我觉得最理想的人生就是能把自己的兴趣与事业完美结合。这种理想在我最近读到一本小书中实现了,让我感受到这个世界如此美好。

这就是《考古者说》,全书不到20万字,作者郑嘉励,他在《自序》自我介绍“是一名考古工作者,1995年供职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至今不曾跳槽,也无缘改行。”我更认为他是因为喜爱,所以不愿跳槽;因为留恋,也不曾改行。

当然郑先生的兴趣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多篇文章中也多次提到自己的兴趣的转移与变换,从专注与墓葬考古到城市遗址的挖掘,又从摩崖石刻的整理到对生活中常见古物的欣赏,但这种变化只是考古学内部小范围的改变,始终不曾脱离考古学的大家庭,他始终在用考古的专业的眼光去观察、解读,没有离开自己的专业。

说到考古,虽然我没有专门学过,但对它很感兴趣,记得最初了解有关考古的文章是在二十多年前,读了有关四川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的文章,觉得考古很有浓浓的文化气息,因而对此类文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后来读到俞伟超先生的《考古是什么》,感觉理解起来就有点费劲了,毕竟这是一部考古学理论文选。偶尔在图书馆翻阅一些专业的考古学报告的时候就感觉自己的差距太大了,许多专业的术语搞不清楚,也就对考古学敬而远之了,直到遇见这部《考古者说》。

全书共分四编,第一编“寻墓”,写的是古代的墓葬。在对浙江境内宋墓的调查和研究之外,我们读到的更是作者对生死的哲学思考。第二编“语石”,于无声处听惊雷,多是借古人的摩崖碑刻抒自己胸中生活的块垒。第三编“读城”,通过对城市考古的解读,我们了解城市的兴衰变迁的背后是时代的风云变幻。第四编“格物”,如果说前三编还多是对考古专业知识的普及,那这部分更多的是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或许轻轻地变换一个观察生活的角度,就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从书中普及的考古学的专业知识来看,郑先生术业有专攻,具有科学家的严谨,彰显一位考古学家职业的本色,文章所涉及的领域都是他自己所擅长的,“从来不敢写到浙江以外的地方,不敢涉及唐代以前的事情。”因为这些都是作者自己的亲身考古体验,具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这是一部考古学著作。这部考古学著作又一部纯粹客观的专业报告,更不是一篇学术论文,他具有浓郁的个人观点,洋溢着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可以说是从考古学的角度解读人生。

从全书的语言风格的角度来看,这又是一部风格独特的随笔文学作品。全书语言幽默风趣而又常常发人深省,轻松自如,却又充满浓浓的人间真情。既有专业的考古学知识普及(《国宝•重光》),也有对生活中歪风邪气的辛辣讽刺(《鉴宝记》);既能在《胡子史略》中我们读到作者对胡子的精彩考证:上翘式与下拖式;又可以在《墓志八题•墓志》中读到作者为人子的歉疚与无奈,“爸爸一年在家住不了几天……爷爷奶奶更想见的是你,不是我……”读到此处,不由得潸然泪下……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柔软的地方。在《一个清代女人的坟墓》中,面对世人眼中的穷光蛋,坚持要民工头找个清净的地方妥善掩埋她的骨殖,并对包工头的谈价表示理解和宽容,这又是对生命的尊重;即使是小品语言如“家用电器——手电筒”亦可入文,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曲长老的故事也可拿来说事。(《上班就是上坟》)这更是一部语言通俗流畅,充满人文气息的随笔文学。

上班就是上坟,考古又是文学,不仅文章内容接地气,而且它的语言也让人如沐春风。我想许多读过这本书的人也都受这种风格的影响。这是一部考古与文学共舞,严谨与风趣齐飞的好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