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科举史读后感摘抄

科举史读后感摘抄

《科举史》是一本由[日] 宫崎市定著作,大象出版社出版的2020-4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科举史》读后感(一):《科举史》还是《清代科举史》?

久负盛名的《科举史》,真正读来似乎与设想略有不同。

我原以为这应该是一本旁征博引、考究翔实、细大不捐式的百科全书,完整呈现关于科举的一切沿革与细节。但宫崎先生的布局谋篇则显然不同:清代科举制度叙述翔实,有如亲历。然而唐宋元明的科举略感语焉不详,且篇章内容间偶有重复。因此我认为与其说是一本专业“著作”,不如看做一本论文集,或者干脆把名称改为《清代科举史》。

虽然与设想不同,不过毕竟不是市面上的阿猫阿狗随手写来的戏谑之作。专业书籍总是开卷有益吧。

《科举史》读后感(二):夜读宫崎市定《科举史》

书写的很细,京都派总是让人联想到考究,要想细致的了解科举,恐怕在网上也找不到比这本书更详尽的细节。后半部分又将科举与文化发展联系到一起,又有些学术风格。

豆瓣上推送给我一篇文章,一位耶鲁大学毕业的华人回国到深圳最好的高中做实验班的班主任。因为得到一位开明校长的全力支持,他一改传统的高考导向模式,开设数学史,西方政治等等等等还有很多其他“另类”的选修课,两年后,支持他的校长调任北大附中,他也终因抵不住家长,学生,和各方压力,离职。

我在这个年纪想到自己高中时的无数次考试,每次考试前只有一个想法,这次考好就可以过一个愉快的假期了。那时候好像迷失在森林里,周围雾蒙蒙一片,如果有人能叫我一声多好啊,他不用给我指出一条路,哪怕只是帮我擦擦眼镜,也好。

《科举史》读后感(三):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宫崎先生应该是中国史的一位大家了,这本书单就科举立书,起笔于汉代的科举举才的萌芽,主要着墨于清代复杂的科举制度,最后收束于科举制度的崩坏和对此的评论。

新政权不甘于被贵族门阀裹挟,以科举制力求取材于民,任人由己。于是官吏越来越多的从他荐变为自荐。而随着科举取士的兴起,合格者越来越多,官位却无法满足所有人,于是科举越来越难,越来越复杂。

时至清代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考试地狱。历经三级考试才能成为童生,再过乡试、会试、殿试(期间还有各种预备考试)才能成为进士,考中进士真的是万里挑一,超级学霸。

而这一切还有前提,要三代清白家世,要有钱参加考试(一个会试就起码要花费六七百两)。

百无一用是书生吗?也对,毕竟书生家里得有钱供他几年、几十年的科考之路。

最终清王朝的崩坏,科举制度也迎来了灭亡。有人说,这是封建残余,百害无一利,不过历经了一千三百年之久的制度,真的是毫无益处吗?

最后,这本书成书于二战后期,作者以遗稿的心态付梓,却在成书时留下了“中日关系将走向新的阶段”,想想还挺有意思的。

《科举史》读后感(四):科举——为中央集权服务的工具

初识宫崎市定,大概是在大二大三的时候,那时候有一门课叫做“宋元史”,老师花了很多的课时来讲“唐宋变革论”这一主题,自然而然也就常常提到内藤湖南和宫崎市定这些人的名字了,那时候只知道他是日本京都学派的代表人物并著有代表作《东洋的近世》一书,对于他的其他事情、其他著作知之甚少。

近闻宫崎市定《科举史》之著作,是在上“明清地方行政”课的廖华生老师课上。听廖老师讲科举的知识,我才发现对于科举制度的理解还很浅薄,即使不去做这方面的研究,但补一补这方面的常识很有必要的。无疑,这本书帮助我去理解科举史的演变以及清代科举的运转流程的作用是巨大的,特别是对于童试的理解更清晰了。

之所以把科举说成是皇帝中央集权的工具,并不是满口胡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上古中古时期,经董仲舒想要复兴但到韩愈也没能复兴的“道统”,到了宋学发达的明清之际可谓是完全屈服于皇权了。何也?我认为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科举制度的不断成熟,皇帝掌握了选拔人才的权利,每一个进士都是“天子门生”,既是门生,便隶属于天子,不能违抗天子旨意,宋明清政权大都是从外部最先开始消亡的,能够把庞大的政权的权力集中,是多亏了这三代科举制度的严密。科举的最大作用并不是选拔了多少优秀的人才,对于皇权而言,更重要的是掌握了选拔官吏的权利,近世皇帝的权利是上中古时期没有科举作为工具的皇帝难以想象的。因此,科举的不断严密化,就是中央集权不断的强化。(皇帝可不会去思考制度是否僵化,选人是否完全得当)

科举的优劣已经论的太多了,从多个角度多个视角去理解科举,可能才能看到更多。不论民族情感以及国别,老一辈的日本学者的治学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虽然他们对于中国史的主张我大多是不认同的,但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他们严谨的态度,把学术当做使命的精神。此书差点毁于战火,如今能够见到也算是种缘分了。

《科举史》读后感(五):《科举史》:科举的功过是非

“评价科举的功过并非易事。科举的考察不仅无法脱离中国社会,也无法脱离天下大势。科举的功过是养育它的中国社会的功过,其功过程度必须与世界的进步相对照,才能得出公平的判断。如果科举有功,那应当是一千三百多年前就树立了如此卓越的理想;如果科举有过,应该责备的是它将各界事物全都包含在儒教的气氛之中,后来不能进行本质性的改善,并且一直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这是宫崎市定最后给我们的关于科举的评价。

对于科举制度,或许因为其被打上了“封建”的烙印,因此在国内往往被打上了更多负面的标签。然而,科举作为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制度有其能够延续如此长时间的合理性。学界有观点认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并不存在中间阶层,若是如此,那么科举制度就成为底层通向上层唯一的途径,成为不同社会阶层之间联系的纽带之一。

科举和高考不是相同的制度,两者的性质不同。但通过科举,我们仍然能看够看到当下高考收到的历史上的影响。例如,被社会所诟病的“应试”教育,在不断的应试教育中泯灭了人们的创新性。可是,更进一步说,有何种制度能够代替当下的高考制度,成为一个合理的、有助于社会运行的、给人带来希望的教育制度或是流动制度呢?目前,一直重要的教育议题是“减负”,这是以人更为全面地发展为出发点的。但是,实际的效果如何呢?当下的教育制度能够达到想要的结果?还是不经意间成了阻碍社会流动的因素?当不让“考试”成为主流,那么如何选拔人才,相适应的制度是否建立或是健全?或许,这需要时间的验证?可是,有多少人的人生能够经得起时间的验证呢?

科举的功过,需要我们客观地进行评判,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将其打上“封建”或是“落后”的烙印。同样的,当下的教育制度也需要我们客观地评价,既不能过度吹捧,也不能过度批判。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