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拜占庭的失落之城读后感精选

拜占庭的失落之城读后感精选

《拜占庭的失落之城》是一本由[英] 斯蒂文·朗西曼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拜占庭的失落之城》读后感(一):被人忽略的城市

相较于拜占庭帝国最后的近两百多年的岁月,与特拉布松帝国一样,摩里亚专制君主国鲜为人知,其首府米斯特拉斯亦少有人知道。作为伯罗奔尼撒地区的中心,米斯特拉斯在专制君主国时期有着一段短暂而辉煌的历史。

米斯特拉斯与古典时期的斯巴达相距不远,因此在近代常被误认为其是建立在斯巴达的原址之上。米斯特拉斯最初由十字军的将领所建,后被拜占庭帝国夺取,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摩里亚专制君主国。米斯特拉斯处于强国夹缝之中,其命运常常被外界所左右:法国、威尼斯、奥斯曼等,因此实际上是一个附属政权。纵是如此,米斯特拉斯焕依旧发出了自己的活力。米斯特拉斯的教堂与修道院可以说是拜占庭晚期的文化在伯罗奔尼撒地区的典型代表,圣德米特里大教堂的壁画也十分出色。除此之外,米斯特拉斯还培育了一个著名的大学者:乔治·普桑勒,此人将拜占庭保存的柏拉图学说介绍给西方,成为当时的柏拉图学说的先驱人物。由于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期的连绵战火将米斯特拉斯焚毁殆尽,加之新建立的希腊王国沉迷于古典的斯巴达将米斯特拉斯视若无物,米斯特拉斯随之破败,但所幸终究被人重新发现。

作者描绘了一个曾经存在于巴尔干半岛与拜占庭密切相关的尊主国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在历史中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但也颇为寻味。

《拜占庭的失落之城》读后感(二):拜占庭帝国的失落之城

《拜占庭的失落之城---米斯特拉斯》是英国历史学家朗西曼写的,很认真,很详细的介绍了一个非常小的小城-----米斯特拉斯的建立到衰落。

米斯特拉斯不是斯巴达,位于斯巴达山区的南面。斯巴达时候并没有米斯特拉斯。

罗马的全面崩盘在于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威尼斯人与法兰西人共同瓜分了已经缩小了很多的拜占庭帝国。

作为拜占庭帝国的一部分,法兰西人成为了希腊地区的总督。米斯特拉斯就是法兰西人做总督的时候建立的一个小小的繁华都市。

之后是希腊人又把法兰西人赶走,在这里建立了一批教堂。因为地处偏远,渐渐成为艺术家、哲学家的避难所。这座城市慢慢拥有了拜占庭建筑与壁画。

之后成为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个行省。希腊独立后,这座城市成为了废墟。

朗西曼把各个阶段这个城市的统治者及其与拜占庭的关系,统治者的政策介绍的很详细。

总体来说,有点山高皇帝远的感觉,总督与人民的关系比较和谐,人民也比较富足。

但,依然逃不脱成为废墟的命运。现在,这座小城的教堂还在,壁画还有。

《拜占庭的失落之城》读后感(三):拜占庭腐朽中的芬芳

米斯特拉斯,既不是帝国行政首都,也不是牧首所在地,更不是沿海商贸中心,何以值得大书特书?作者并没有完整的回答以上问题,我们只能从这本小书里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可以把本书看成是拜占庭通史的补充。

这本书可谓读来确实没什么趣味,当做古代游记来读,却通篇都在讲拜占庭的通史,当做通史来读,伯罗奔尼撒半岛一隅的格局似乎又太小。作者花了太多的篇幅在叙述拜占庭和米斯特拉斯的帝王将相史,如果读者没有拜占庭的通史的基础知识,前80%可谓相当艰涩。

法兰克人、加泰罗尼亚佣兵团、威尼斯人、土耳其人、埃及马穆鲁克等等,这些外来入侵者都曾统治过半岛,半岛居民反抗的次数却相当之少。为何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希腊人似乎并不排斥外来君主的统治?作者没有回答。 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是哲学家桑勒普对传播古希腊思想至佛罗伦萨做出了贡献。在这里特别想知道米斯特拉斯与君士坦丁堡在各方面的成就是否有可对比性?拜占庭对于文艺复兴的贡献如何呢?

这是一本重叙事,轻论述的小书,在许多线头里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

《拜占庭的失落之城》读后感(四):离开世界中心的伯罗奔尼撒

这是家里有了宝宝之后读完的第一本书,常常读了几行就会被宝宝的哭声打断,所幸整本书写得非常流畅且条理,换完尿布回来依然记得故事读到了哪里。

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璨若星河的古希腊文明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而伯罗奔尼撒也逐渐沦为世界的边缘。时至今日,这片土地除了往日荣光值得提起之外,依旧是一片黯淡。

而这本书介绍的就是在一大段我们不曾在意的时间里,一座曾经繁华的要塞城市和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起起伏伏,提醒我们这里的故事从未曾结束。

读过很多碎片化的欧洲史,没有想到西西里、拜占庭、奥斯曼、威尼斯那些风起云涌的故事接连在这里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迹,然后又随着城市毁灭消逝不见,仿佛未曾来过,徒留故纸一堆。

此书看罢,真的很想去希腊走走。不是去看那些蓝白相间的海滨小镇,而是想亲眼凝视历史为这片土地留下的醉人痕迹。

想起前两年去土耳其,最让我们欢喜的不是热气球也不是棉花堡,而是一座没有什么游客的古城遗址。野草野花早已成为那里的主人,但是总有一个刹那觉得站在城中的自己窥见了往昔盛大的繁华。

問おう、貴方は私のマスターか。

《拜占庭的失落之城》读后感(五):拜占庭帝国最后一抹辉煌的余晖

“正是凭借自身作为教师和柏拉图学说拥护者的个人影响力,普勒桑才为文明世界带来启迪。 “这座城市已经获得了最伟大的文学赞誉。这是在米斯特拉,歌德在他的传世之作《浮士德》的第二部中,让浮士德与特洛伊的海伦相会。歌德从未踏足希腊,他对希腊的了解也不够深入。米斯特拉对于他而言不过是斯巴达后院塔吉图斯山后蜿蜒北行的一处荒凉山脊,但他对象征意义的感知把握十足:当世再无他处比这座城市更适合古典世界与中世纪世界的交会,这座中世纪城市与古代斯巴达的遗址比邻,古典学问在这里得到精心保护并被传授给后人。正是这种交会促使文艺复兴产生新学问,也正是在这种交会中米斯特拉的哲学家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当一个人离开古城墙外的现代小镇,经过为这座古城历史上最英勇的君主——陨落在君士坦丁堡城墙前的皇帝君士坦丁所立的雕像时,他所进入的世界必定充斥着臆造之物。但是,在一些人眼中,历史绝非枯燥无味而又落满灰尘的一堆故纸,对他们来说,想象力提供了一个宏大的选择:无论是武士还是艺术家,落落大方的女士抑或满腹经纶的哲学家,或是在乡间可人之处纵情狂欢的维尔阿杜安领主,或者留着黑须、身着礼袍的专制君主与他们的建筑家和艺术家在讨论如何为这座城市再增添一道荣光,或是伟大的哲学家普勒桑本人正在与自己的学生谈经论道,而克丽奥佩夫人在经过他时从轿子中向他欠身施礼;或是后来的奥斯曼帝国,帕夏们坐在王位上颐指气使,对外国游客礼遇有加,而对于基督教臣民则鄙夷不屑;或者仅仅是普普通通的工匠和手艺人,以及前往集市的农民,我们也许仍可以看到他们的后代驱赶着羊群经过崎岖狭窄的街道,他们身后是塔吉图斯山的山峰与峡谷,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则是斯巴达空谷的壮美无匹。” ——斯蒂文·朗西曼《拜占庭的失落之都:米斯特拉与伯罗奔尼撒的历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