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拜占庭的赠礼》读后感1000字

《拜占庭的赠礼》读后感1000字

《拜占庭的赠礼》是一本由[英] 科林·韦尔斯著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4.00元,页数:3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拜占庭的赠礼》读后感(一):累积起来的历史

凡事有因必有果。对我读的这段历史来说,它的源起比它的形成更有趣,过程比结果更引人入胜。这是一个有着庞杂线索的复杂故事,它有着一个黑暗的开头,精彩的过程和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 《拜占庭的赠礼》给我一种强烈的感受。那些青史留名的名宿,名将,名师和明君,比如波爱修斯,索里拉赫拉斯,西美昂,弗拉基米尔大公,他们都在以一种破坏,选取,抽离,建立的互动方式重塑了本体和他者,像是镜子可以互相参照。这种复杂的文化传播始于拜占庭强敌环饲的形势所迫,争取生存空间成了第一要务,强烈的危机感反而让拜占庭的文化影响力更加光彩夺目,间接层面上促进了越来越多的拜占庭知识精英与意大利的学者建立起良好关系,其中意大利人学习希腊语的故事是个很好的注脚,这也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埋下了第一块界碑。 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们彼此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割裂关系,而是有着绵长细微的传承关系。就像土壤的断层剖面,是一层连着一层的叠加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是源自于无数前代人生活的累积。当然,正如每个人对生活有着不同的理解一样,面对拜占庭的赠礼,每个文明也做出了不同的反应:有的汲取了文化艺术方面的成就,有的汲取了宗教制度方面的经验,走上了不同的发展路径。 就这样,拜占庭虽已灭亡多年,但它却分成了不同的部分,散落在各处,以不同的样貌继续存在着。 对于如今所处环境而言,这本书给我一种莫名的舒适感,文明的源流在不同土地上,不受束缚的涓涓流淌,渐渐汇入不同的江河湖海,这种稳定性的存在让人觉得,时间也许是个好东西,它缓慢而又坚定的影响着你生活的方方面面,扎实的推进着人们生活的前进,但时间也许也是不太友好的存在,它会进一步放大黑暗面,与原本的黑暗面合流,继续影响着我们身边的风景。

《拜占庭的赠礼》读后感(二):早期的罗斯人

尽管新近的考古发掘有力地佐证了近来学者的看法,但是讲述古老基辅的历史神话还是没有消散。直到最近的 20 世纪 90 年代,还有讨论罗斯历史的书籍认定 860 年的进攻来自基辅。然而近年的新发现(以及对旧有发现的新解读)确定, 860 年时的基辅不过是由几间木屋组成的简陋村落,与附近的村落毫无二致。也没有证据显示拜占庭帝国跟基辅在 9 世纪中期之前有过大量的贸易。要说有两百多艘舰船从这里出发,顺第聂伯河而下,再攻击君士坦丁堡,实在是不太可能。那次进攻应当来自另一个罗斯人的聚居地。 可能的发起进攻的地点很多。 9 世纪时,瓦兰吉罗斯人—他们是大胆的维京贸易者,冒险渡过寒冷的波罗的海—在俄罗斯北部密林笼罩的河流沿岸建立了一系列贸易点。考古学家确实证伪了罗斯人在早期与拜占庭之间存在沿第聂伯河的贸易路线的神话,却用充足的证据说明罗斯跟东西两侧的西欧和伊斯兰世界有着贸易往来。事实上,早在拜占庭人之前,法兰克人和阿拉伯人就已经在跟富有冒险精神的罗斯人做贸易了。 早期的罗斯人得到南方财富的最重要水路不是第聂伯河,而是顿河和伏尔加河,尤其是后者。顿河和伏尔加河的位置非常适合罗斯人跟伊斯兰世界做买卖。跟第聂伯河一样,顿河也流入黑海,但位置更靠东,并注入亚速海。伏尔加河则流入里海,商人可以在渡过里海后走陆路前往巴格达。伏尔加河和顿河的上游依然适航,商人沿河而上,只需经过短途的陆路运输,就能到达波罗的海。更重要的是,两条河在下游的一个地方非常靠近,这样船夫就能利用陆路运输便捷地把船只在河流(或海洋)之间转移。 到 9 世纪 30 年代,文字记载已经开始提及罗斯人了。法兰克人写的《圣贝尔坦年代记》( Annals of St. Bertin)记载称,拜占庭使团在 839 年到达虔诚者路易( Louis the Pious)的宫廷时,一批旅行者随使团前来,持拜占庭皇帝致路易的书信,书信请求路易帮助这些陌生人返回家乡,因为他们从拜占庭返回家乡的道路被“野蛮残暴且极度凶悍的民族”封锁,无法通行。信中还提到这些陌生人自称“罗斯人”( Rhos),而路易详细调查后才明白“这些人来自瑞典”。 多年以来,人们认为这些旅行者来自基辅,然而正如前文所说,此时基辅尚未建城,所以近来的学者认为他们可能来自一个靠近未来的诺夫哥罗德的贸易点。所谓封锁道路的野蛮人可能是马扎尔人,而马扎尔人很快就会被佩切涅格人赶走(如前文所述,是西美昂外交斡旋的结果),离开黑海北岸进入匈牙利。 尽管拜占庭帝国的宫廷里出现了罗斯人,却几乎没有考古证据能证明他们在这时跟拜占庭人做生意。相反,所有的证据,比如在伏尔加河和顿河流域发现的大量阿拉伯银币窖藏,都显示罗斯人和伊斯兰世界有紧密的联系。

《拜占庭的赠礼》读后感(三):蒲公英的飘落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实行东西分治,拜占庭是东罗马的别称,君士坦丁堡是它的首都。一千多年的历史,拜占庭文化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飘落世界,影响东西方。《拜占庭的赠礼》从人物对文化的传承,展现拜占庭历史的变化,以及对西欧、阿拉伯世界、斯拉夫地区的影响。

作者科林·韦尔斯,英国学者,著有《简明史学史》。《拜占庭的赠礼》主要讲述着拜占庭文化的传播,以及对世界的影响。从内容上,本书以地区为脉络,对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以人物事迹为主线,呈现拜占庭文化的保存和光辉。从写作风格上,文中其实暗指了拜占庭的兴衰,每段的人物故事短而精,传承和保留一着希腊文化。

拜占庭文化,是以希腊语,希腊文化,东正教为主。书中的开端描述了查士丁尼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它是拜占庭建筑的辉煌,卡西奥多罗斯作为战俘有幸得以参观。卡西奥多罗斯在狄奥多里克时代担任多个要职,甚至首相职务,他经历了哥特王国的末期,拜占庭查士丁尼时代,在君士坦丁堡的日子,看到了从古代向中世纪过渡。当他再次往回意大利,他把拜占庭的缮写室引入西方,又将大量的希腊作品收藏于维瓦里乌姆修道院的基督教图书馆内。七世纪,世界的黑暗时代,希腊语成为拜占庭的政府语言,尽管古典文化和教育破坏,但古希腊文学还是得以保留。黑夜过后,拜占庭人对古希腊重新燃起希望。另一名重要的拜占庭文化传播者个人觉得是迪米特里奥斯·凯多内斯,他改宗天主教,用希腊语翻译了多种拉丁神学家的作品,在约翰五世时期,他成为拜占庭最受尊敬的政界元老,1353年的威尼斯之旅,加深了拜占庭与威尼斯、罗马、佛罗伦萨的联系。凯多内斯的第二次旅行巩固了他与意利的关系,他的旅伴中,赫里索洛拉斯不仅是他的学生,而且是西方文明史至关重要的人物。赫里索洛拉斯的著作很少,作为教师,他的教学方法具有创新性,将拜占庭枯燥复杂的希腊语教科书简化成通俗易懂的入门级古希腊语课本。这革命性的创新,使更多希腊著作传播,他桃里满天下,都在文艺复兴中取得光辉成就,如布鲁尼、瓜里诺等。1415年,在赫里索洛拉斯去世同时,阿尔吉罗波洛斯出生,成为了他的继承者,发挥着同样的传播作用。

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奥斯曼帝国兴起。对于伊斯兰世界,早期仍然受到拜占庭的影响,圆顶清真寺是最好的证明。无论是生活、文化、法律、艺术等对于新兴的伊斯兰世界都在模仿拜占庭,但在阿拔斯王朝时期,伊斯兰文明达到鼎盛时期,波斯文化的影响更加强大,逐渐使拜占庭的作用消失。然而希腊语、希腊文化依然在侯奈因的时代继续传承。

对于斯拉夫世界,10世纪时,希腊的斯拉夫人皈依了东正教,并被希腊同化。11世纪,保加利亚被拜占庭吞并。保加利亚人传播着拜占庭文化。塞尔维亚在西美昂时代被保加利亚控制,之后独立,斯特凡时期被拜占庭击败,塞尔维亚被纳入东正教的拜占庭。罗斯人建立了基辅,与拜占庭无论在经济、军事都有着密切的伙伴关系。在弗拉基米尔时代,他本人改基督教,在拜占庭人的协助下,仿拜占庭建筑样式建成大量教堂,拜占庭人把文化传播到了基辅。

《拜占庭的赠礼》千年的文明,即使拜占庭已经消失,但它的文化永远流传。

《拜占庭的赠礼》读后感(四):拜占庭开出的三趟“列车”

以往对罗马分裂后拜占庭历史的了解,都是通过重大历史事件(多半都是战争)和与其相关重要人物的宏大叙事,对这个鼎盛一时的大帝国在宗教、文化在历史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却知之甚少。@汗青堂 这本新书《拜占庭的赠礼》恰好弥补了这个缺憾。

科林•韦尔斯用直白浅显又不失优美的方式——中文版很大程度要归功于两位译者的译笔——讲述了分别建立在希腊语和拉丁语教会著作基础上的东西罗马教会,在面对古希腊文明遗产时的不同继承态度,如何加剧了黑暗时代的基督教分裂,而后如何通过一些关键文化宗教人物兵分三路向周边年轻文明传播,又是如何深远地影响了意大利为首的西欧人文主义以及文艺复兴、阿拉伯早期制度构建和翻译运动,以及斯拉夫地区的地缘局势。

“雅典和耶路撒冷有何关联?”2世纪基督徒作家德尔图良曾如此发问。雅典代表理性,耶路撒冷则暗喻着信仰。希腊化了的拜占庭人控制着古希腊经典,以公元529年查士丁尼关闭雅典柏拉图学园为标志,他们转向了“耶路撒冷”和神秘主义,但即便是在850年马其顿王朝之前的“黑暗时代”里,古希腊的理性和人文主义也得以以“教外智慧”保留了一套世俗教育体系,经过日渐衰落的帝国动荡时期几度波折,终于在14世纪充满商业自由氛围的佛罗伦萨生根落地、开花结果,孕育出极富人文光彩的伟大文艺复兴运动。

而在东方,7世纪阿拉伯人崛起之后,通过叙利亚和埃及亚历山大,延续了波斯人翻译古希腊语经典的传统,将他们认为“有用的”希腊哲学纳入了新兴奥斯曼帝国思想体系,这个被称为“法尔萨法(falsafa)”的翻译运动虽然在第一个千禧年被终结,但希腊哲学的理性传统却大大激发了阿拉伯人在文学、医学、哲学上的探索领域,引发了阿拉伯世界的启蒙运动——早于意大利文艺复兴。

拜占庭文化的影响不仅仅限于东西两端,还向斯拉夫地区发展出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中世纪拜占庭共同体诸国使用的斯拉夫语言。从古教会斯拉夫语到新“西里尔文字”,从为让斯拉夫人皈依希腊教会而不是拉丁教会到为远交近攻而扶持的罗斯诸公国——这两天成为全世界热点的基辅和莫斯科——拜占庭给斯拉夫世界的遗泽是最多的也是最后的:1453年君堡陷落之后,沙皇继承了东罗马道统。

希腊化的拜占庭传承了古希腊文明火种,其中理性和人文主义精髓先是翻译成波斯和阿拉伯语启蒙了阿拉伯人,后来又翻译成拉丁语给了意大利和西欧,催生了欧洲文艺复兴,神秘主义则保留在了东正教里在斯拉夫世界绵延至今。三条传播路径上,诸多天才之星散发着熠熠光芒,科林•韦尔斯在书中描述了他们的小故事,读来令人遐思。

历史的选择在当时可能是某个事件或某个人的偶然,在今天看来可能是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必然。拜占庭帝国消失了,雅典还是耶路撒冷的关系,时至今日依然还是个问题。

中文副书名相当平实:“东罗马帝国对西欧、阿拉伯世界和斯拉夫地区的文化影响”,但不如英文副书名来得有力:“How a lost empire shaped the world”。

《拜占庭的赠礼》读后感(五):如何建立1个不朽的帝国?读《拜占庭的赠礼》

【1】帝国的陨落

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有1篇内容专门讲述了拜占庭帝国最后岁月。1453年,往昔那个疆域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古老帝国,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和周围的一小圈土地,称得上是一城之国。

苏丹的大军攻下这座在历史风云中飘摇欲坠的城市,只是时间问题。不过,君士坦丁堡的战士们相信上帝的荣光依旧庇护着这座千年之城——哪怕只能再多庇护一天。

然而,圣光终于在1453年5月29日暗淡了,一队土耳其人发现了无人把守的“凯尔卡门”,乘虚而入,守军腹背受敌,信心大减,消极情绪开始在军队中蔓延,城池终于被攻破。

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并没有出逃,而是选择与帝国共存亡。那一夜,是土耳其军队的狂欢,无数君士坦丁堡的战士和平民死于这场烧杀抢掠,无数火把点燃了建筑师、艺术家消耗数年甚至十几年心血才完成的华美建筑或艺术珍品。

物质层面的拜占庭帝国虽然消亡了,意识层面的拜占庭帝国却得到了永生——因为帝国的文化随着之后的历史渗透到了三个世界的精神内核,它们分别是西欧、伊斯兰世界和斯拉夫世界。

【2】如何让帝国不朽?

所谓“不朽”,就是“永远延续”。

(自认为)(全盘)继承拜占庭帝国精神的,是莫斯科公国。确切的说,是莫斯科公国的“大酋长”——伊凡三世·瓦西里耶维奇娶了拜占庭帝国的末代公主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原名佐伊·帕莱奥洛吉娜),这个索菲亚公主是拜占廷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

老谋深算的伊凡三世娶这个小10岁的公主当然谈不上“一树梨花压海棠”——当然,年轻又水嫩的少女又有多少男人不喜欢呢?

从台面上讲,伊凡三世的这个举动是出于政治考虑,因为基辅罗斯的雅罗斯拉夫把好不容易统一的广袤帝国整碎了,于是,林立的各个公园相互掐架了好长一段日子,直到伊凡三世才又回归到统一状态。

莫斯科公国 国徽

与其他帝王相似,伊凡三世觉得,凝聚一个国家需要一个信仰,既然弗拉基米尔一世是借用东正教统一了基辅罗斯的精神信仰,我能不能把东正教整个“继承”过来?

娶了这位索菲亚公主后,伊凡三世的莫斯科大公国开始标榜自己是“罗马的继承者”,于是,“第三罗马”的说法出现了。而莫斯科公国的国徽,其实就是曾经拜占庭的双头鹰国徽。

不仅如此,最后的拜占庭文化也由索菲亚公主带入莫斯科大公国辽阔的疆域内。

当时的莫斯科公国经济、文化极为落后,自然生存环境也远远逊色于当时的欧洲南部、亚洲西部,国民中的大多数更是半开化的野蛮人。

索菲亚公主的“下嫁”,用今天的说法算是“精准扶贫”了。

在宫廷制度方面,索菲亚公主以拜占庭帝国的标准对莫斯科大公国的宫廷制度进行了改革,完善了各种规章礼仪,使之愈加庄严隆重;在民生方面,更有影响力的恐怕是索菲亚公主的一部分嫁妆——拜占庭帝国灭亡前夕从君士坦丁堡抢运出来的大量书籍。

这些书籍是当时世界最先进技术、文化、知识中的精华。夸张一些讲,被莫斯科公国打上了拜占庭帝国深深的烙印。

伊本·西那 《医典》

当然,拜占庭的先进文化不是只在帝国崩溃后才传播四方。

伊斯兰世界中的不少前沿知识——比如医术,其实都是伊斯兰世界与拜占庭帝国进行贸易中传过去的。如阿拉伯哲学家、医学家、自然科学家、文学家伊本·西那(ibn-Sīnā,980—1037)的伟大著作《医典》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对东面拜占庭技术的吸纳与更新。

值得一说的是,这位伊本·西那还有个拉丁名叫阿维森纳Avicenna。这应该对应他也会接触到大量拉丁语世界中的内容。

而在伊本·西那生活的年代,基督教东派教会与罗马天主教会还未闹分手,直到1054年,两派才正式分裂,这就是东边的东正教与西边的天主教——东罗马教会建立在希腊语教会著作基础上,西罗马教会建立在拉丁语教会著作基础上。

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反倒是西欧世界对拜占庭文化的接纳与吸收不像伊斯兰世界和斯拉夫世界那么“激进”。

这就造成了我们在书上会读到的一段“趣闻”,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很多“先进技术”,其实是拜占庭帝国灭亡前夕由逃难的学者带过去的。

我记得读艺术史时,有过这么一个故事:

佛罗伦萨的地标圣母百花大教堂,始建于1296年,到了1418年,还没盖好。原因除了欧洲人的“消极怠工”——比如到今天都没盖好的圣家族大教堂,就是没人知道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要怎么盖!

圣母百花大教堂

这个穹顶的直径有50米!其跨度比罗马万神庙43.3米还大。

问题来了,罗马万神庙还是于公元120年重建的,难道说时间流淌了有1200多年,后来的人反倒不如过去的人会盖房子?

还真是,(似乎现在也一样)。

最后,完成这项伟大工程的建筑师是菲利波·布鲁内列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 1377~1446)!而且,他建造的圣母百花教堂圆顶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砖造穹顶!

更为重要的是,现代专家们也没弄明白,在15世纪的技术条件下,布鲁内列斯基是怎样设计、计算到完成的。

于是,有一种说法是 ,布鲁内列斯基当时偶然看到一本拜占庭学者撰写的建筑书,于是恍然大悟。但因为种种原因,这本书未能传于后世。

圣母百花大教堂‍ 顶部

未能传于后世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布鲁内列斯基想“留一手”;还有一种说法,是这本书(或者应该是专业资料)是由阿拉伯人传进来的,当时属于“违禁品”。

但我个人觉得后一种说法存在不少问题,异教徒的资料称为“违禁品”显然与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气不符,与其说是“违禁品”而未被流传,倒不如说是因阿拉伯语写就且后人未重视而失传。

这里再补充一个细节,自7世纪阿拉伯人崛起后,阿拉伯人继承波斯人翻译古希腊语经典(可以简单理解为上文提到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著作)的传统,兴起了音译为“法尔萨法(falsafa)”的翻译运动,这项翻译运动延续了200多年,终结于第一个千禧年。

这项翻译运动堪称阿拉伯世界的“启蒙运动”,因为古希腊(还有拜占庭)的哲学、文学、医学等知识,促成了阿拉伯人在思想与技术方面的时代突破——像上文的《医典》就是成果之一。阿拉伯人的综合实力甚至要领先于西欧。

说回来,至于布鲁内列斯基的伟大是不是因为那本书,就当是故事听吧。不得不说,欧洲的文艺复兴虽不是拜占庭精神或典籍传入的直接反应,但拜占庭文化中所保留的古希腊的人文主义对欧洲文艺复兴各个领域起到了催化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夸张一点讲,因为拜占庭帝国文化深深影响了西欧、阿拉伯和斯拉夫世界,甚至塑造了世界的精神风貌,只要这种精神还随着人类文明延续,拜占庭帝国就是不朽的。

肉体可以消亡,精神却得以永续。

【3】《拜占庭的赠礼》阅读指北

以上内容皆读《拜占庭的赠礼》的些许慨叹。

【本作品由up主LSmiler授权发布于企鹅,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相较于其他汗青堂系列书籍,英国学者【科林·韦尔斯】的这本《拜占庭的赠礼》有如下优点:第一,篇幅较短但内容丰富,全书仅有328页,开本较小,不是很重,阅读起来很轻松,不管是从书籍重量上还是阅读体验上;第二,全书没有太多的废话,不像某些美国学者的“厚书”那样,为了支持某个“论点”会各种“引经据典”,加入大量近乎废话的“摘录”;第三,翻译方面,译者周超宇与李达没有呈现什么明显硬伤。当然,也有可能是我看书不仔细,知识厚度有限,未能发现。

以我个人的阅读体验,如果读者在对拜占庭历史不甚了解的前提下,直接捧读这本《拜占庭的赠礼》会有些不适——不过,这可能是我多虑了,因为能发现这本书的读者,想必是对拜占庭有兴趣的人。

同时,全书的第二部分,即关于拜占庭文化对伊斯兰世界的影响,【科林·韦尔斯】的讲述并不多。纵观全书,欧洲部分的内容最多最详实,斯拉夫世界次之,伊斯兰世界最少。其实我个人对后两部分内容倒是更感兴趣,像莫斯科大公国之后的故事,《拜占庭的赠礼》中根本没提,这就比较可惜了。如果后续还有增补版,建议把这些有料的部分补充进去。

综合来说,本书封面精美、翻译不错、内容厚实、大小尚可,值得推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