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乡土重建》读后感100字

《乡土重建》读后感100字

《乡土重建》是一本由费孝通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乡土重建》读后感(一):用40年代的杰作解读近代乡土重建

《乡土重建》是费孝通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调查农村、城镇与都市关系写就的跨时代著作,即使本书距今已逾近80年之久,社会发展格局不断转变,却仍能让我们从中看到一种跨越时代的乡土建设发展问题的通透解析。

《乡土重建》一书是基于《乡土中国》所作之另一向度的补充论述,故两者相结合对乡土文化的解读更具完整性与实时性。在《乡土重建》一书中,费老以近代社会特色乡土文化的对比,重现中国近代社会中的乡土之厄,从根本上论述乡土重建中的各种阻塞、弊端。

此次重读《乡土重建》是因湖南人民出版社、领读文化以费孝通111周年纪念为引,重启解读费孝通时代的经典学术著作,旨在以此八种十二卷的“费教通文存”经典作品集的出版,再度重温费孝通先生的思想之根本与全部。

作为深刻认知与精妙分析中国乡土社会内生机理的巅峰之作,费孝通在《乡土重建》一书中为我们呈现了探寻近代乡土社会的发展理论与现实途径的问题。费孝通以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文化传统为症结所在提出讨论,分析乡村与城镇、都市间的发展方向,并由此剖析其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症结与阻隔。

相比《乡土中国》中的学术论述,《乡土重建》一书中犀利的语言,一针见血式的透析,带领读者以不同的视角观察乡土重建过程中,乡村与城镇间的对抗。在揪出症结所在的同时,费孝通所提出的乡土重建的理念,其根本在于乡土文化与城镇文化之间巨大差异化的存在性,加之传统特权阻隔新生,让整体重建陷于受到蛀损的双轨政治。

40年代腐朽的乡村传统文化与士绅阶层所引领的乡土自治空间束缚了乡村发展的脚步,传统寄生阶层的保守性成为压在乡土重建身上的一座大山,基层行政秩序上的局面失控,也成为乡土社会面临的最大困境,只有勇于突破传统对于新生的束缚,乡土重建才能真正地得到发展。

由此可见,乡土重建的本质在于传统文化的束缚与寄生阶层的保守性,如果想要通过乡土社会的重建来实现现代社会转型,就必须打破这一壁垒,实现传统乡土经济方式的改变。

正如书封所述:虽然本书的写作距今已有近80年,社会格局大变,但依然有被当下的我们再次深入阅读的价值。

《乡土重建》读后感(二):40年代开花,80年代结果

《乡土重建》在抗战结束后、解放前出版,直接面对中国重建的问题。若考虑到那时的中国约有5亿人口,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农民,所谓重建中国,首要的就是重建中国乡村。要想发展进步,就必须让国家政策、社会文化与经济体系相互协调、通力配合。费孝通对中国城乡问题和社会结构的认识,发掘出彼时中国各个层面错乱交杂的根由,即社会文化上的保守、政治上的盲目、经济上的错误。这些问题既需要各自解决,又可以形成联动。

1947年1月费孝通在伦敦政经学院做关于中国社会的演讲,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转型期遭遇的困难。盖因中国传统文化是“位育”或“适应”一种匮乏经济的,以技术停顿和人口周期性衰减为代价维持着社会的长期稳定,天然倾向因循守旧。在遭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之后,仍然维持了一百年之久。要改变这一状态,在观念上应当自上而下地重塑、更新,在经济上则要自下而上地调整、变革,双管齐下,从适应匮乏经济的文化模式转变为适应丰裕经济、立足技术进步的工业化、现代化文化模式。

在政治政策方面,不应操之过急,过快地从传统双轨模式转变为国家统一直管的单轨模式,这反而导致权力结构混乱,中央权力和地方自治双重失灵,并且影响到了地方文化精英引导社会文化进步的行动。政治双轨和保甲制度的分析今天看来已经大为变化了,现代社会的信息处理和组织管理能力也许已经超出了费孝通论述所能设想的极限,但他的讨论鞭辟入里,仍然具有警示意义,在今年的时事中尤为明显。

费孝通见解中最为切实的是中国城乡关系和乡镇经济。他敏锐地发现了中国“人多地少”却仍然能够维持社会相对稳定的办法,也就是“农工相辅”。农民们农忙时做农活,农闲时做家庭手工业,可以在耕地有限的情况下维持较多的人口。家庭人口数量是农耕社会的核心要素之一,确保了对土地、水源和其他资源的占有与使用,同时又使得劳动力价值低,技术进步停滞,最终陷入人口周期波动。但这里的“工”是家庭小作坊手工业,在外国现代工业的冲击下被彻底摧毁,导致人多地少的矛盾在人口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变得极端剧烈。问题是中国城市中的民族工业过于依赖外国势力,不能独立自主,在规模上受到严重限制,不可能如欧美城市那样形成大规模的城市工人阶级。由此,传统的农工相辅模式若可以从家庭小作坊改造为规模较小的现代工厂,就能继续发挥作用,并且推动全国的工业化进程。这中间的关键在于,传统的家庭小作坊手工业无法与侵略性的外国现代工业抗衡,但中国从殖民地状态解放出来以后,建基于乡镇的小型现代工业由于劳动力价格低廉而在较短时间内完全可以自我维持。这一论断在1980年代的历史进程中看来是完全合理的,尽管内外形势已经大不一样了。

例外说一点题外话,读书时我感觉到,农业和工业都是一种再生产模式。农业是生产者的再生产,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予以劳动者个体足够的营养(但通常绝不充足),使其可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投入劳动;其二是劳动者群体的再生产,也就是人口再生产。这一再生产模式因为人口增殖效率超过了狩猎采集和游牧渔猎而成功占据了地球上所有的宜耕土地。工业则是生产工具的再生产,它致力于不断复制自己,其自我增殖的速度远超过生物繁衍,以更快速的速度占据了地球上几乎每一个角落。也许可以推理服务业为存在的再生产,在工业的再生产模式中弃绝了人类生活的世界之后,它又在荒野中呼唤人类存在的回归,表现为奢侈或娱乐。尽管我们容易认为那不过是一种拙劣模仿、一种剥去了舞衣的乱动。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乡土工业的转型,则传统的家庭小作坊手工业仍然是为生产者再生产服务的,并不具备使生产工具再生产而推动工业化的能力,乡镇企业或队社企业可以做到这一点,由此形成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化的始基。仔细思考一下,这些想法错漏甚多,聊备后用。

《乡土重建》读后感(三):如今的乡村振兴在做什么?

中《乡土重建》(接上半部分《乡土中国》)

这本书主要侧重于费老关于乡土重建的一些思考。尽管距离成书已经过了很多年,但其中的一些思考依旧极具现实意义。比如以下几点:

1)关于政治上的重建

最好的政治就是上听下达。费老对于这一点的解释是,中国的政治应该是双轨政治,一边是自上而下的政治,一边是自下而上的政治。这里的双轨应该是并列的,既能下达命令,也能上达民情。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近现代的发展,中国也逐渐有了宪法和民主的约束,但这样的政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带来的后果永远由最底层的人民所承担。在城市里,为无权无势的普罗大众,在村庄里,则是由无实权的村民承担。

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悉XUAN JU,我们村的是这样子的,村委会做好了各类纸条(上面写着被XUAN JU人的名字以及弃权的白纸条),挨家挨户找人抽签投票。村民们基于人情、或是减少麻烦的心态(极有可能会被DANG XUAN 人针对)随意选出各类GUAN ZHI。

再说到国家福利或是一些扶植政策吧。吃DI BAO的永远是那么一波和DANG GUAN人最熟的亲戚,而非最穷的人。甚至拿天灾人祸的一些JIU ZHU WU ZI 及JIU ZHU JIN 来说,亦是如此。

(不能否认的是,我确实带着个人情绪)19年的夏天,我们家接连下大雨,其中有几户人家的房子直接被滑坡、泥石流掩埋了,我们村是怎么处理的呢?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了快三年,才划好了地方,用于受灾人员自建房。而对于SHOU ZAI KUAN,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由于修高速路,房子要拆,DANG GUAN DE 直接说,你家的房子不是要拆了吗?为什么还要拿这个受灾款?事实是,房子一直到2021年冬,才因修路而拆迁。

说完基层,中上层就不需要政治重建吗?一样如此,无论何时,总是少不了TAN WU FAN ZUI 。

2)城市经济及文化对乡土的冲击

城市的兴起,对于乡土的冲击是非常大的,而且集大程度上是负面影响。乡土本来应该是自给自足、良性循环发展,但事实上,却变成了竭泽而渔的状态。这种形态体现在人才的流失上,也体现在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均衡不同步上。

当然,这样的冲击也有有益的部分,推动了新的文化形态的发展破除乡村常有的一些愚昧思想。

3)关于民俗及乡土文化的呈现方式以及重新组织形态

城市的发展,推动了乡村的发展,这种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文化形态及民俗的发展。一些民俗在消亡,但也在通过另一种形式也重新传承,焕发出新光彩。初开始研究乞巧文化时,其在赵逵夫先生等学者的眼里尚是原始形态,而当我们接触到乞巧文化时,它的传承已然有了新形态——传统民俗传承人。也在文化传承之余,进一步开发其商业价值,因而在之后的研究中,我们更加注重的是关于民俗的保护与开发。

4)乡土文化的自救及朴门永续设计的理念

关于这一点,是我基于《乡土重建》的一点思考。尽管城市的发展带走了一部分的乡土人,但留下的人依旧把自己的一生奉献在土地之上,如何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如何利用好土地资源,是我们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这一方面,也许朴门永续设计理念真的值得借鉴,我们也可以从这一点发散思维,走出属于我们中国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乡土重建》读后感(四):《乡土中国》的后遗症是一定要读《乡土重建》

有一种魔力叫《乡土中国》,1948年出版,不停再版,传阅几代人,有一种后遗症,叫读过《乡土中国》一定要读《乡土重建》,讲乡村,讲城市,讲乡村与城市的关系,同样出版于20世纪40年代,虽经济发展,社会革新,很多情景已斗转星移,但如今的读者仍能从其中获取启示和思考。

手上这本《乡土重建》是领读文化为纪念费孝通老师诞辰111周年再版的,编者特意写了长长的序言加上水墨画的封面,别有一番韵味,不由得让读书的愉悦感更深了一层。

费老师的内容值得反复琢磨,下面仅就几点浅谈对自身的想法(如有不当,敬请指正):

1.匮乏经济、儒家思想与技术发展

关于“中国人很聪明,但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现代科学”这一问题很多书都有各自的答案,但大体上一致的地方是说儒学影响,比如《人的应当》中就说,

“儒家,尤其是宋明理学限制了中国人自由提问的门径,天理、秩序的封建管理扼杀了中国人刨根问底的探究式逻辑追问。”

还有比较明显的,中国古代把精湛的技术成为“奇淫技巧”,“奇淫技巧”是什么意思?潜意识里就是说这种东西属于“小聪明”而“大智慧”则一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念。

所以,儒学对中国技术的发展有所限制,但是儒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价值观念呢?

费老师则指出“知足、安分、克己这一套价值观念是和传统的匮乏经济相配合的,共同维持着这个技术停顿、社会静止的局面。”

而为什么中国传统处在“匮乏经济”下呢?

因为中国传统经济是依靠土地的,对于中国农民来说一直是“人多地少”,“匮乏”是特点,而人的意识是在环境中促成的。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发生科学,绝不是中国人心思不灵,手脚不巧,而是中国的匮乏经济和儒家的知足教条配上了,是我们不去注重人和自然间的问题,而去注重人和人间的位育问题了。”

这一点很有趣~

另外书里有一句话叫“有理想就不能对现实满意”,那么是否也可以说有时候自己所谓的知足,是否也是一种停滞和“没理想”的反映呢?也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躺平”呢~

2.城市和乡村的关系

这里费老师用了一个词叫“采矿”,什么意思? 城市不断吸收乡村的人才去城市,但从那些乡间出来的人才在城市里学成后不想反哺乡村,就像“采矿”一样,源源不断地把“人才”挖走,而不反馈,于是乡村人才越来越匮乏。

想起最近看过一个帖子,说一位支教的老师指出手里的教材太过城市化,无论是插图还是题目,都是以城市为中心,充满了高楼大厦、立交桥、繁花的大街等,会让孩子向往城市,而“让孩子对养育自己的那片土地产生陌生感和疏离感。”

确实有这个因素,但想想农村的孩子不想返回农村,大多还有婚姻、就业、医疗、教育等其他原因,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桥梁还需要不断完善的。

其实,现在也不是完全没有这个桥梁,农家乐、民俗、乡村旅游还是很红火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乡村生活,我想,倘若费老师仍然在世,看到如今的发展应该也是满意的吧。

总之,很喜欢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乡土重建》读后感(五):乡村以及乡村人的未来在哪里?乡土重建,不能只是纸上空谈

明明说要振兴乡村,可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为了更好地生活,不得不走进城市。说到底,终究是乡村的医疗、教育、就业这样的配套设施,满足不了人们的基本需求。

然而,即使来到城市,他们依然在温饱线上挣扎,干着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工作,住着勉强可以遮雨的简易房,有时候却连拿回应得的工资都是难题。

中国基层社会何以呈现今日之面目,乡村的未来又在哪里?重读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费孝通的作品——《乡土重建》,会发现:自古以来,城市与乡村就呈现出相生相克的复杂关系。

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到受西方影响的工业社会,中国社会的变迁过程尽管说起来简单,若是细致分析,依然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

在本书中,作者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农业处境的特性以及在这样的处境下所出现的价值观念,来进一步探讨隐藏在文化命脉里的传统社会结构。

相比西方国家在科技方面的高歌猛进,近代史上的中国无疑是落后的。那么,这种落后究竟是如何导致的呢?

一方面,是明清时期闭关锁国的错误政策;另一方面,则与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有很大关系。儒家所倡导的“知足”、“安分”、“克已”,虽然是为了修身养性,但同时也扼杀了人对自然的探索欲望。

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发生科学,是由于中国的传统的社会模式与儒家的知足教条匹配上了,使我们不去注重人和自然间的问题,而去注重人和人间的位育问题。

乡村是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当它所产出的东西不能全部自销,城市自然成为重要的消费市场。当然,工业化的城市,生产的东西,同样也会流向乡村。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前者的价格相对低廉,而后者的价格往往略显昂贵。由此,也就加剧了资源和收入上的不对等。

当乡村的人们逐渐意识到,种地并不能养家糊口,且传统手工业又受到现代工业的打击时,人口的流失成为了一种必然。

于是,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打工人”。他们被迫与家人分离,常常往返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只为获得更高的收入。

这种情况,又直接导致大量的老人、妇女、儿童留守乡村。渐渐地,乡村与乡村人的处境也变得略微尴尬。回不去,又留不下,只能徒增叹息。

土地是宝贵的,乡村人对土地的热爱,是个众所周知的秘密。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勤劳就可以发家致富,改善生活。纵然有时,也会经受战争、地主、官绅的掠夺。

后来,土地到户的政策,促使生产力得到提升。然而,农民的好日子并没有过多久,工业化的改革就对农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工业不好。只是相比之下,农业则显出一种颓废之态。当种地不再满足一家人的消费需求,谁又肯浪费大好时光呢?

土地出租,甚至是直接买断也不在少数。然而,乡村人没有了土地,仿佛失去了命运的最后一道屏障,未来也变得更加不可预测。这实在是一种悲哀!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在中国依然有很多像费孝通这样的人,提早看到了乡村以及乡村人的生存现状,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

时至今日,乡村的未来,乃至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依然是个非常值得探讨和关注的事情。毕竟,谁都离不开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乡村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