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汉娜·阿伦特:活在黑暗时代》读后感摘抄

《汉娜·阿伦特:活在黑暗时代》读后感摘抄

《汉娜·阿伦特:活在黑暗时代》是一本由[美]安妮·C·海勒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汉娜·阿伦特:活在黑暗时代》读后感(一):这本书只是提出问题,没有解决问题

这是一本小小的胶囊传记,因为小而薄,幸运地在广州的街巷里(我的包包)旅行了两周,在地铁里被翻开,在等人的时候被翻开,让我一瞬间沉浸在阿伦特的世界里。

这本书的时间线是被打乱的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艾希曼之前,艾希曼之后。她的名望、学术、生活也由此有了一道分界线。艾希曼是一个可怕的恶魔,还是一个平庸的恶人?为什么沦陷区有这么多公认的犹太领袖会与纳粹分子合作?这一个个问题在小书里被提及,却没能给我一个答案。这也让我特别想去看阿伦特的作品《艾希曼在耶路撒冷》《黑暗时代的人们》《极权主义的起源》等。

阿伦特的气质特别让我着迷,不管是偏向女性的魅力,还是偏向男性的坚韧,“她身上最异乎寻常的部分是她魅惑的眼神。你一旦淹没在里面,恐怕再也无法上岸。”让我不禁好奇这个女人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而阿伦特与海德格尔的感情,本雅明的自杀都让我对这几个同时代的哲学家有了更浓厚的兴趣。这本小书的目的其实也就达到了,不是去解决问题,而是去提出问题,激发出对更多学者、书籍、知识的兴趣与渴望。

“几乎她所有的作品中,他始终保持一个陌生人的态度,愿意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即使在那些黑暗和危险的时代。”这是本书的总结,也是对阿伦特作品的总结,同样也是我对自己的忠告。

《汉娜·阿伦特:活在黑暗时代》读后感(二):一些翻译问题

对照版本:Anne C. Heller, Hannah Arendt : a life in dark times, New Harvest,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15.

1.P.38:“她不很清楚个中关节......”

原文:She wasn't exactly sure why......

2.P.43:“还有其他人员伤亡。”

原文:There were other casualties.

这里的"casualties"的意思,根据上下文语境,或许应该理解为:a person or thing badly affected by an event or situation.

3.P.61:“他做过一次让人难忘的表演,让很多木头盒子从学生们眼前神奇消失,知道如何让人眼花缭乱。”

原文:he figuratively deconstructed into a series of wooden boxes that disappeared, metaphysically speaking, before his students’ eyes.

4.P.147:“因为这预示了美国政治公众一个热血和诚实对话时代的结束。”

原文:with foresight, the end of an era of public spiritedness and honest discourse in American politics.

5.P.148:“他质”

原文:otherness

一般译为“他性”、“他者性”,德语:Andersheit.

《汉娜·阿伦特:活在黑暗时代》读后感(三):立场先行的困境

——来自安妮·海勒《汉娜·阿伦特 活在黑暗时代》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是我读过的汉娜·阿伦特的唯一著作。几个月前曾经下定决心翻开她的另一部巨著《极权主义的起源》,700多页厚,但几十页之后就打了退堂鼓——里面涉及到太多犹太历史,几乎完全不了解,读起来很吃力。

这一本书名是《汉娜·阿伦特 活在黑暗时代》,粗心扫过去,以为是阿伦特写的《活在黑暗时代》。后来查了,阿伦特并没有写过这样的书,她只写过《黑暗时代的人们》——网上有卖,二手的价格也很高。

《汉娜·阿伦特 活在黑暗时代》,这本小书其实是汉娜·阿伦特的一本传记。一周前出差时带着就走,一来一回,路上就把它看完了。挺不错的小传,虽然只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粗线条,但可以大致看清楚一位思想者的人生轨迹。

传记的最后一句话颇能引人深思:

如果说有思想的男人和女人因为失去汉娜·阿伦特而悲痛难忍,至少有一部分因为在她的伟大作品中——《极权主义的起源》、《人的境况》、《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几乎她所有的作品中,她始终保持一个陌生人的态度,愿意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即使在那些黑暗和危险的时代。

“保持一个陌生人的态度”,“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就是说,当汉娜·阿伦特观察这个自己所处的世界时,她努力从与自己有关的厉害关系中跳出来,努力保持“中性”和“独立”——在本书作者安妮·海勒看来,阿伦特的这种努力、这种视角,是人们如此重视她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原因。

怎样理解“保持一个陌生人的态度”和“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怎样理解我理解的“中性”与“独立”?

不妨从《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出版后阿伦特的遭遇说起——阿伦特遭到了她的几乎全部犹太亲友们的反对和敌视。虽然这本书的主旨是它的副标题:“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平庸的恶”,指的是“主角”艾希曼,这个法西斯官僚体系中的忠实一员,严格按照法西斯指令,非常高效地将数百万犹太人送到了他们的“最终解决地”。艾希曼在执行他的“日常工作”时,从来没有反思过“人之所以为人”这个问题,他只把自己看成是整个体系中的一员,一个螺丝钉——千千万万个成员和螺丝钉,最后达成了法西斯体系的“高效”运转。这个将数百万犹太人执行灭绝的官员,并不是一个人们想象中的恶魔,而只是一个“平凡人”、“普通人”……

但阿伦特受到她的同胞们的敌视,主要原因还不是因为她对艾希曼的“理解”,而是,她在这本书中还揭露了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重要环节:艾希曼这样的法西斯之所以能够如此高效地完成如此大规模的犹太人的迁徙,是因为他们得到了犹太人的支持。犹太人(很多犹太复国主义者)参与了劝说、组织和迁徙,这才使得艾希曼如果成功而高效。

阿伦特这样的描述显然无法让她的犹太同胞们接受。但是,她的犹太同胞们并没有通过事实或者逻辑辨析和说理对她进行反驳,而只是一个个将她视作“敌人”——显然,他们也认为,就跟很多时候的中国人一样,他们认为,一个人的“立场”出错了,他就不可能是对的……

“立场”与“是非”,“立场”与“事实”,到底哪个更重要?这是我在这本汉娜·阿伦特的小传中看到的世人的一种困境——立场先行的困境。

《汉娜·阿伦特:活在黑暗时代》读后感(四):立场先行的困境(补完)

——来自安妮·海勒《汉娜·阿伦特 活在黑暗时代》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是我读过的汉娜·阿伦特的唯一著作。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在几个月前,曾经下定决心翻开她的另一部巨著《极权主义的起源》,700多页厚,但几十页之后就打了退堂鼓——里面涉及到太多犹太历史,几乎完全不了解,读起来很吃力。

这一本书名是《汉娜·阿伦特 活在黑暗时代》,粗心扫过去,以为是阿伦特写的《活在黑暗时代》。后来查了,阿伦特并没有写过这样的书,她只写过《黑暗时代的人们》——网上有卖,二手的价格也很高。

《汉娜·阿伦特 活在黑暗时代》,这本小书其实是汉娜·阿伦特的一本传记。一周前出差时带着就走,一来一回,路上就把它看完了。挺不错的小传,虽然只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粗线条,但可以大致看清楚一位思想者的人生轨迹。

传记的最后一句话颇能引人深思:

如果说有思想的男人和女人因为失去汉娜·阿伦特而悲痛难忍,至少有一部分因为在她的伟大作品中——《极权主义的起源》、《人的境况》、《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几乎她所有的作品中,她始终保持一个陌生人的态度,愿意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即使在那些黑暗和危险的时代。

“保持一个陌生人的态度”,“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就是说,当汉娜·阿伦特观察这个自己所处的世界时,她努力从与自己有关的利害关系中跳出来,努力保持“中性”和“独立”——在本书作者安妮·海勒看来,阿伦特的这种努力、这种视角,是人们如此重视她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原因。

怎样理解“保持一个陌生人的态度”和“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怎样理解我理解的“中性”与“独立”?

不妨从《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出版后阿伦特的遭遇说起——阿伦特遭到了她的几乎全部犹太亲友们的反对和敌视。虽然这本书的主旨是它的副标题:“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平庸的恶”,指的是“主角”艾希曼,这个法西斯官僚体系中的忠实一员,严格按照法西斯指令,非常高效地将数百万犹太人送到了他们的“最终解决地”。艾希曼在执行他的“日常工作”时,从来没有反思过“人之所以为人”这个问题,他只把自己看成是整个高效运转的体系中的一员,一个螺丝钉——体系中的千千万万个成员和螺丝钉,按照细致的分工,每个人只做自己“微不足道”的“本分”的工作,最后达成了整个法西斯体系的“卓有成效”。这个将数百万犹太人执行灭绝的官员,并不是一个人们想象中的恶魔——他并没有张牙舞爪或者用心险恶,他只是一个“平凡人”,一个“普通人”……

但阿伦特受到了她的同胞们的敌视,主要原因还不是因为她对艾希曼的“理解”,而是,她在这本书中还揭露了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重要环节:艾希曼这样的法西斯之所以能够如此高效地完成如此大规模的犹太人的迁徙,是因为他们得到了犹太人的支持。大量的犹太人(很多犹太复国主义者)参与了对被送往“最终目的地”的犹太人的劝说、组织和迁徙,这才使得艾希曼的职业生涯如此成功。

阿伦特这样的描述显然无法让她的犹太同胞们接受。很多她原先的朋友和亲人,一个个像发现新奇猛兽一样将她视为异类,对她无法“原谅”。只不过,她的犹太同胞们并没有用事实或者逻辑辨析和说理对她的陈述进行反驳,而只是一个个充满了道德义愤,排斥她,义无反顾——显然,他们也认为,就跟很多时候的中国人一样,他们认为,一个人的“立场”出了错,他就不可能是对的……

立场就是这样重要。

但是,“立场”与“是非”,“立场”与“事实”,到底哪个更重要?

这是我在这本汉娜·阿伦特的小传中看到的世人的一种困境——立场先行的困境。

---------------------------

这篇“书评”本来就写到这里。但是朋友看后说,“感觉书评刚开了个头就结束了……”,还有朋友补刀“都是前戏”……其实我自己也觉得,好像并没有把话讲清楚——“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

于是,继续。

看上去不只是中国人,包括可能已经为人类贡献了最多的伟大知识者的犹太人,都遭遇了这一困境——立场先行的困境。

所谓“立场先行”,就是将“立场”的重要性排在所有其他特质的前面,包括上文提到的“是非”与“事实”。即,在任何人类面临的事件中,如果“是非”或者“事实”与“立场”发生冲突,那么,如果“立场先行”,就必须为了“立场”而不顾“是非”或者“事实”。而一个人“有立场”是他与生俱来的“事实”。他的民族、国家,他所处的地区和他使用的语言,他的肤色、性别——他的周遭一切,都不由他选择地构筑起他的“立场”。

在汉娜·阿伦特的一生中,在本书作者看来,她受到后世的“有思想的男人和女人”的缅怀,很重要的一点是她在她几乎所有重要著作中“保持一个陌生人的态度”和“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是她努力放弃了自己作为一个犹太人、德国人或者美国人的“立场”,而让“是非”或者“事实”排到了自己的立场之前——说到底,是她作为一个思想者摆脱了“立场先行”的困境。

好了,这本书的读后好像基本上就这些了。把自己想说的已经说完了。

关于“立场先行”,还有一点“余续”,留到另一本书——黄昌勇先生所著的《王实味传》的书评中再说。立场先行在中国,尤其在现当代,有更多的话题。

有一点需要声明。感觉自己写的不是“书评”,只是“读后”。

《汉娜·阿伦特 活在黑暗时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