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等待戈多》读后感摘抄

《等待戈多》读后感摘抄

《等待戈多》是一本由[爱尔兰]萨缪尔·贝克特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1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等待戈多》读后感(一):让我们一起等待那个永远不来的家伙

像《等待戈多》这样的作品,如果早已在各种资料中了解了它,拥有了模糊的观念,也许就不应该再去真的读它。也许读者应该让自己处在一个应该去读它而实际一直没有读的状态中,在这种情况下,读者也就多少避免了如戏中两位主角那样的境遇;一旦读者开始读这本书,读者也就像戏中人一样在等待那个叫戈多的家伙了。

或许说《等待戈多》这本书写出了人生的荒诞,但同时它也为读者制造了一种阅读的荒诞感。存在着两种情况,假如阅读前我们不了解所谓荒诞派,没有听说过《等待戈多》的主要情节,那么我们很可能会像期待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故事一样期待故事有它该有的线索与情节,我们会期待在最终的大结局中戈多终于出现。而如果我们已经有了关于《等待戈多》的信息,然而我们还是翻开了它,即使我们知道戈多不会来,但我们却依然看完了整本书。在这两种情况下,读者与这本书的关系都显出荒诞感来,无论知道还是不知道,我们都参与了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其实是截取了爱斯特拉贡和弗拉第米尔两人一生中的两天,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会发现,他们昨天、今天、明天以及每天傍晚都会到一棵大树下面来,来这里等待戈多。尽管这本书结束了,但两个人的生活并没有结束。他们的生活就是重复。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他们还是继续坚持等待戈多的话,他们的生活也在象征意义上结束了。

戈多到底是谁,也许并不重要。对于爱斯特拉贡和弗拉第米尔来说,他们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旦戈多到了,那么他们就得救了。可是他们到底怎么就没救了呢?从他们那些散碎的对话中,人们会模糊地感觉到,他们对这个时代既满意又不满意,他们缺乏行动力,他们总想着消遣时间,他们偶尔也有那种无所事事的羞愧。弗拉第米尔总是说要做点什么,但他们总是感觉无法做点什么。就连上吊都没法子实现。可是如果戈多真的来了,他们就真的能得救吗?也许不行,正是因为戈多永不到来,他们才能继续等待,生活尽管荒诞,可是还有一个更荒诞的信念,它还能欺骗生活继续下去呢。

除了这两人,剧中还有一对角色,波卓与幸运儿,前者是主人,后者是仆人。但在对话里,读者却发现,似乎幸运儿才是主人,而波卓哭诉着自己被其残害。加诸于幸运儿身上的绳索似乎是他自愿选择的,主人手中的鞭子也是他主动交到主人手中的。当波卓眼瞎了之后,他也没想过背叛与反抗。也许正是这种主动为仆,才使他免去了主动思考、主动选择的痛苦:剧中有一个情节,当他戴上帽子之后开始思考并且念出咒语一般的句子,可结束之后,他却浑身失去了力气。

这种主动对于等待戈多的两人爱斯特拉贡和弗拉第米尔来说也是如此。每个晚上都会来一个小男孩,告诉他们戈多不来了而戈多明天一定来。他们便主动地接受着这个答案,然而第二天继续来这里等待。戈多到底是谁不重要,而重要的是这个等待的过程,它可能是一则寓言,寓言人们的生活本身就是一场等待,无论人们在等待什么,人们都是主动在等待。

《等待戈多》读后感(二):戈多一直没有来

《等待戈多》大名鼎鼎,但读完后一度有些恍惚,我看完了还是没看完?感觉没记住什么内容。不是没有困惑“它的魅力点在何处?它为什么至今为世人所熟知?它又为何被当初的世人所接受?”

只能倒溯而回,去找答案。

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 ) 1906 - 1989,爱尔兰作家,是荒诞派戏剧的重要代表人物。曾在1969 年,“以一种新的小说与戏剧的形式,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等待戈多》就是诠释贝克特特质的最佳作品。

故事中没有完整的情节,只有两个流浪汉之间的对话,这场对话没有琐碎而无主题、时间线横跨两天,只能提炼出一个关键点,他们在等待戈多的到来。至于戈多为何来?他们为何执着等?如果来了之后将会怎样?这些都没有答案。只是,戈多一直没有来。

这就是荒诞派戏剧的主观性。“戏剧本身并不企图讲述一个故事,而是同诗意的形象相联系。”也就是说这并不是复制、提炼一个真实的现实世界,而只是作家的一种直觉、一种直抒胸臆。如《等》作品中其中一个角色“幸运儿”,他有过大段的无逻辑、无标点符号、不能清晰识别内容的独白,这种呓语是投射作家直觉的最佳载器。

贝克特获得诺奖的原因有“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等》作品中交出淋漓尽致的答卷。从头到尾荒诞的气氛下,除了两个代为传话的小男孩能直接明了的参与对话——“戈多不来”、“戈多明天来”,此外四个轮流上场的角色之间无任何实质的、清晰的交流,正是他们之间混沌的沟通内容、凌乱的叙事关系,营造出了一种如影随形的虚无、茫然、焦虑之感。阅读过程中,我一直有种情绪“他们的重点到底是什么?”

原来没重点就是他们的核心。

在传统戏剧中,每一部戏都有一个引导剧情发展的中心线索,已莎士比亚的戏剧为例,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线,《哈姆雷特》的复仇线,这些作品在拉动剧情的轨迹的同时,也拉动着观众思维和情绪的前进轨迹,这种有一线拉扯着两方在互动,使剧情和观众在精神上产生共鸣与联系。

但荒诞戏剧是写意派的,它没有剧情主线,甚至摒弃一部分的台词语言功能,戏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是破碎的。戏剧之外,剧情本身和观众的关系也是分裂的,这种没有标准答案的情况下,观众会自然产生朦胧的、复杂的、多元的、多义的、自我的解读。

贝克特说:“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纯正的艺术。”

他的作品和观众的反应作为一个共同体踩中了时代的线。二战之后社会全体的破碎感、迷茫和反思影响到西方现代文学、哲学、戏剧等层面,就体现在出现强烈的哲思色彩,而这种哲思又进一步落地在象征主义、存在主义、荒诞主义等各个层面。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突如其来的命题。而作家、哲学家、艺术家们等等,所需要做的就是接住它、再展开它。

被等待的戈多一直没有来。

“喂,我说,戈戈,你总得时不时地答应我一声吧。”

“我听着呢。”

《等待戈多》读后感(三):重读开放结局的书,重审荒诞的世界

重读开放结局的书,重审荒诞的世界

如果说一本书可以以最无聊的姿态和无乏味的剧情却成为经典,那么《等待戈多》必然是其实最典型的代表。因为这本剧本的关键不在于内容和剧情,而在于寓意和揭示,相较于它所颠覆了的西方戏剧传统,这本书其实留下了悬念,让解决更具开放性。也许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完全没有时间概念,同时可以让人物与情节循环往复的世界。也许只是为了揭示“在人类存在中并不真的发生过什么”。《等待戈多》的不朽,也许正在于此。

以前也读过这本书,不过并没有立夏太深刻的印象,毕竟这本书确实经典。但是从剧情上说,这本戏剧存在的是某种非实在性,你肯定可以看得出,是演绎一个或者一群走向理念的人,而你偏偏无法找到这个理念究竟是什么,我们甚至无法考证其细节的真实。

所以译者余中先在翻译的时候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我在阅读的时候发现了,原来这个名字竟然还翻译过许多经典的著作,余中先翻译介绍过的著作有许多,你看像贝克特、西蒙、昆德拉、图森、艾什诺兹等人的小说、戏剧、诗歌作品他都翻译过,十分的出色。在他的笔下,这些中国式翻译的内容就增加了很多文本细节的理解,毕竟《等待戈多》是一个完全没有路标的迷离世界。

这样的翻译风格,是让人喜悦的。

除了这个,设计风格上改变了,以典型的一棵树和两个人为背景,两个彼此在仰望,然后一棵茂盛的树正好让他们倾斜过来,而比较喜欢的一点是内封,内封是纯蓝色的一种设计,同时在内封里,总算见到了传说中的]萨缪尔·贝克特的本人照片了,非常有意思的一个人,皱纹和眉头的感受,让人觉得这家伙正好就是那种看透了世界的人。

不妨读读《等待戈多》,里面有很多让人觉得有意思的寓意的东西,比如靴子和帽子,在《等待戈多》的第一幕开启时,主角爱斯特拉冈(戈戈)正筋疲力尽地脱着靴子,这双靴子完全不合脚,但是他还是必须穿着这双完全不合脚的靴子,另外一个富有意义的人物是弗拉季米尔(狄狄),他的道具师帽子,在这些故事情节里,他把自己的帽子看了又看,好像可以从这帽子里窥视出些什么东西出来,但是又始终找不到什么东西。在剧本中,他们两个唉声叹气的人总算有了改变,爱斯特拉冈脱下了一只靴子,弗拉季米尔也摘下了帽子,但是同样的,他们非常失望地发现,其实没有任何东西。

和凡·高的名画《一双鞋》一样,富有寄寓意义的鞋子其实一直在告诉我们很多东西,比如诉说它的贫困,倾诉他的不幸,而在未来却让人深深感觉到,这是毫无尽头的旅程。直到最后,这双鞋子完全磨破。《等待戈多》里弗拉季米尔稍微好一点,他多少有这种虚化的的热情,也会在某一个突然的瞬间就变得兴高采烈起,但是又很快就沦落到了来形而上追求后的荒诞世界中。让人叹息。

故事里的最后的转机也有相对的寓意的,让人看到了除了这个两个人之外,还有波卓和幸运儿,他们在第二幕中重新出现了,但是这时候波卓经久磨难,但是他已经成了瞎子,而幸运儿则被告知,其实本来就是哑巴。在这里还有两个重要的道具,一个是绳子,一个是鞭子,这两个依然存在和靴子和帽子一样,你已经无法想清楚究竟是什么东西了。

故事里还有让人无奈的是是神气活现的波卓,此刻在第二幕出现的时候他已经虚弱无比,也对未来和何处不再感兴趣了。而波卓的身份的寓意也很明显了。这就是真相——“他是全人类。”

读读这样的书,也许是让人可以迷离的,但是可以在这个迷离的世界里开始变得稍微清晰一点,也许,人类的思想是自由的,但一切情感都将平淡无奇,然而你只要追求,也许你就有机会逃离这个迷离的世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