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无处安放的同情读后感1000字

无处安放的同情读后感1000字

《无处安放的同情》是一本由[德]汉宁·里德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处安放的同情》读后感(一):无穷小与无穷大

我们为了眼前的利益用无限的精力去竞争,力求搜集到最齐全的信息去作最精确的决定;我们每天都在浏览各种社会民生和国际纠纷的新闻,人们谈论着美国、欧洲等世界各地发生的各种事情。

我们以为在现代社会可以尽享天下事,可事实是,我们难以理解真实世界的复杂性,只是在对接收到的千里之外的事情做出及其抽象的判断。日常交谈的、争论的话题其实离我们很远,现实中,人们连身边的事情都难以丰富细致的理解和把控。

通讯的发达让人们以为自己摆脱了必然,正朝着自由王国快速迈进,有人相信从前人那里搜集到信息可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但是,以为的知晓不代表真的能做到。走太多捷径会让你的身上缺少生活的痕迹,而让人成长的恰恰是这些痕迹的积累。

《无处安放的同情》正是一本提醒人们关注当下此刻的书,当我们的精力和视野被拉的太远、伸得太长时,我们真实的情感会被挥发。集中自己,从世界拉回自己,再从自己走向世界吧。

《无处安放的同情》读后感(二):围观远方的苦难与介入身边的不幸

作者主要探讨的是道德情感的延展性,即人们的道德情感是否会随着距离的拉伸而递减。狄德罗认为人类的同情心具有普世性;而卢梭则认为人类的自然情感有其适用范围,超过一定空间距离的道德情感是被文明社会建构的产物。该书有几点探讨很有意思:一是我们的道德情感在多大程度上依赖我们的感官,以及当今的图像媒介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我们道德情感的塑造;二是卢梭对大国与小国的探讨,其对社会惯性的强调,即一个地区的政治法律制度是在对该地区长期适应中形成的,其生态政治学思想具有很强的保守主义色彩,毕竟任何革新的发生都来源于外界思想力量对一个封闭系统的强力介入和打破。这本书让我对“远方”和“附近性”的关系有了进一步思考,关注远方的苦难是为了站在道德高地、以较强的道德姿态来置换我们对身边本该负有的道德责任吗?还是通过对远方的苦难进行围观,以一般性的理性认知来稀释情感的冲击?兴许拉开一定距离、以理性围观苦难是一种自我保护吧,在一定的安全距离之外观察灾难,灾难也可能成为景观。但无论是哪种情况,能听一听真正发生的苦难,不论是身边的还是远方的,都比将他人的不幸当作时代的噪音加以屏蔽要高尚得太多。

《无处安放的同情》读后感(三):第一次看那么哲学性的书

对于喜欢看推理小说,传记类书籍的我来说,这本书确实有点难嚼。

可能更多的原因是,我的外语很不好,准确说,除了日语都不好,

对法国文学,欧洲那些文人的事迹,可能连名字都不记得几个,,即使在哪里看到过也是过眼云烟。

为了读懂这本书(当然即使读完了 我也不认为我真的读懂了这本书),我也努力在知乎了一些作者的名字,至少看下这些人长什么样子 可以让我有可以想象的空间,对于这些哲学家们提出的理论也好 看法也好,我只能说,哦,原来他是这么想的。至于对我是否有启示,甚至说给我带来了什么心理共鸣?内心震撼....抱歉,我真的编不出来。还是肚子里墨水太少的缘故。

即使是这样的一个我,在居家隔离办公的上海,在外面针对买菜 买肉,在针对政府的种种指摘,种种不满,对社区,对志愿者.....我自认为我找到了一丝丝的‘共鸣’。共鸣确实又放大了我,只能说;

找到一些我自己无法用语言组织的词语,无法用表述的内心变化,在此书上我找到一些的文字!

【一个人要能够在自己的地位发生变化的时候毅然抛弃那种地位,不顾命运的摆布而立身做人,才说得上是幸福】

【我们一致同意,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会是一切直觉和一切形式的良知变得迟钝,即使杀了人也不例外】

【内疚感只是一种对失去爱的恐惧】

【利益,曾经将贪婪,逐利转换为一种可辨识,可预见的欲望】

......

或许有一天我会重新拿些这部书,当然前提是,我先去读一下卢梭与狄德罗,

不然我无法与里德同步,当然,那时候,我更需要作为【第三者】来看待里德的这本书了。

《无处安放的同情》读后感(四):《无处安放的同情》:远方的哭声真的存在吗?

“若是单凭意念就可以杀死一位远在北京的满大人,并因此致富,你会怎么做?”巴尔扎克提出的这个道德议题千百年来被无数哲学家们探讨。杀死一个遥远的,与自己不相干的人就可以致富,有多少人会因此变成杀人凶手?

剥夺人的生命与道德有着极高的关联度。一方面由于法律的制约,夺走人的生命一旦被抓住就要付出相应的沉痛代价,甚至要赔上一生,可以付出的是与人的生命相对应的代价。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不论通过何种手段都难以逃脱。这也是法律和刑罚在当今时代发挥着的,保护公民的作用。

而一旦剥夺人的生命不用付出代价反而会获得财富,且不需要动用任何手段,只需要在脑海中想象一下,可以说是不废吹灰之力。人性的弱点在此时便会暴露无遗。

卢梭说,人们的情感被距离拉伸时,必然会挥发、黯淡。我们在远方寻找的正是我们不愿意承担的身边的义务。卢梭否定了远程道德的存在,我们之所以关注远方的灾难,是因为身边没有灾难,但是身边依然存在着与我们有着紧密联系的人。

我们可以对远方的灾难抱以同情,但前提是我们真正做到了善待身边的人。

而当这个“道德段子”传到弗洛伊德的时代,他的观点则讽刺意味十足。他说人们之所以考虑这个问题,其实是潜意识里觉得满大人的一条命无所谓。人们的道德依旧处于依仗外部权威审判的阶段,而非发展成熟的内在良心,这是社会停留在幼儿阶段的表现。

的确,剥夺人生命是犯罪这个定义是社会以及法律赋予我们的,一旦没有这层约束,人们会不会觉得这件事是合理的谁都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

书中还提到了另一个假设:一个哲学家正在撰写一部关于社会幸福或是普世道德的著作。正在这时,有人在他的窗子底下被谋杀。他听到了此事,斟酌过后决定不闻不问,因为他不希望自己关于普世伦理的工作遭到打扰。

奇葩说第六季中也有一道类似的道德辩题曾一度引发热议:博物馆着火了,应该先救画还是救猫,也正是这道题,让黄执中说出了那句“远方的哭声”,该不该为了日后的“大局”而放弃眼前鲜活的生命。

远方的哭声真的存在吗?还是仅仅是我们想象中的哭声。关心身边关注当下或许才是一个普通人更被尊重的原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