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将前往的远方》的读后感大全

《我将前往的远方》的读后感大全

《我将前往的远方》是一本由郭强生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将前往的远方》读后感(一):释怀,与无法释怀

在出版了《何不认真来悲伤》两年后,散文集《我将前往的远方》面世。如果说上一部作品还带着些许的明亮,那么这部作品则更为深邃——他将大部分笔墨写给了年迈的父亲,逝去的母亲,以及日渐衰老,还疑神疑鬼总觉得会被癌症找上门来的自己。更大范围来说,这实际上是一本写“家”与“家庭”的书。

书中,郭强生写了照看父亲的日常,回忆与母亲一起做美乃滋的时光,还有遇见的人,看过的电影。这些构成生活的片段,随着阅读的深入,逐渐令人感动。这种感动,一方面是源于所谓生活的“共鸣”,另一方面也来自对日后的思索。

谈及衰老,我并不觉得作者有所释然。事实上,即便是新闻媒体不断在宣传老后尊严,但实际状况多半是“老后无尊严”。手机里怎么也去不掉的弹窗广告,以及商场丝毫没有无障碍化的设计,还有使用现金比在手机上购买还要贵的餐铺,等等。社会不会告诉一个人老了,只会把这些人的活动范围缩小,然后告诉他们已经与时代脱离。社会也越来越听不得异议,总有人质疑为什么要留出空地给行人,“改成停车场不好吗”。人在经历之前,永远不会承认,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说过的道理,还是有人不死心的要去实验看看,是不是他们傻。又或者说,人都是疲于解释和自我作伴,到最后作茧自缚。

就此。

《我将前往的远方》读后感(二):多数人放弃,少数人挣扎,但依然有人在坚持

读郭强生的作品《我将前往的远方》,对我来说,就像在大脑中提前预演一遍自己的未来。

而作家郭强生对照顾年迈父亲细致入微的描写,是否也是在一次次预演着他即将要去面对的未来?

父亲的今天,就是他的明天。

不,他的明天只有自己一个人独自面对了,不会再有一个儿子来照顾他,为他送终了。衰老,孤独,死亡,全部的一切,都需要他一个人独自承担,独自面对。

不断描写对父亲的照顾,就像在反复练习多年以后,该如何照顾衰老,孤独,走向死亡的自己。

我们将前往的远方 ,就是衰老,孤独和死亡。

这本书中所写的,就是一个单身中年男人如何学着与衰老、孤独和死亡相处,如何学着活得自在自得。

书封上淡淡地写着:

“我们也许曾错过一个价,失去过一个家,忘记了某个家。但如今,我们都在回家的路上。”

把死亡描写得这么动人的人,内心竟是一个充满悲伤的人。

他写:“改变,不就等于承认过去是场失败?”

他写:“那样的夜晚,我没有任何人可以说上几句话。没有人,除了我自己。”

他写独居男人的哀伤,写不婚女人的不幸,写因为害怕面对别离,自己宁愿孤独,都不愿去养一条狗。

对他来说,是理不清的牵绊比较可怕,还是一个人的孤独更加可怕呢?

在反复纠结中,也终于意识到,“人生下半场,不过是同一张试卷的重新作答。”

于是,他又写:“生离死别的痛苦到你为止,那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慈悲。”

写:“敏感、细腻的人也可以勇敢,才更需要勇敢。”

写:“不卑不亢,不羞不恼,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我想,我可以的。”

人到中年,没有了“他年我若为青帝”的豪情,却留下了“报与桃花一处开”的坚持。

也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最后的清明。

《我将前往的远方》读后感(三):后记:我们不曾看清楚试卷上的问题,却总以为标准答案存在

在《断代》之后,郭强生写下这本《我将前往的远方》。自照顾年迈失智的老父亲切入,郭强生书写当代单身初老族的共同困惑:当父母离去的那一天,作为子女的自己,要如何继续?

单身初老之际,亦是人生试卷重新作答的时刻。眼前是老去的父母,背后是走过的人生。面对衰老与死亡这一永恒的课题,郭强生以其点滴之中暗含激荡的书写,呈现更广更深的生命回顾。

后记

从一年前开始动手写下这本书里的第一篇,一边写着,父亲也一边继续在老着。等到书已完成,回头再看到当时记下的点滴,竟然许多已是无法再按键重来的记忆。

父亲的话更少了,打盹的时间更长了。现在的他,有时会突然抓住我的手握着,所有他再无法组织成字句表述的感受,只能写在那掌心里。

我想,我要用文字记下的,就是在那样的一握里,所有以前的我所无法懂得的人生。

大多数的我们都在回忆过去,但是我仿佛想起了我的未来。

所有在眼前的路,其实我们都知道它会带我们前往何处,只是我们都不愿意承认。那样的前方并非未知,有可能是早就在生命中发生过的种种,只是我们从来都逃避或未正视。譬如说,孤独。或者是,悲伤。

我们都希望青春期的格格不入与自我怀疑不要再发生,曾经闭起眼咬紧牙跨越过的两难与背叛不会留下记录,但是我现在渐渐相信,人生的下半场不过是同一张试卷的重新作答。

电影《叔·叔》

那时,我还没出国念书,在报社上班,下班回到家都近晚上十点。因为年轻好胜,我还跟出版社签了好几本书的稿约,同时接了报社许多的采访稿,努力赚稿费存钱,心里还没放弃留学的梦想。所以,过了午夜便是我挑灯夜战的开始,埋头写稿。母亲身体不好,总是早早就寝了。父亲通常晚睡,在客厅里看他的电视。

某天,他忽然伸头进我房间,问我要不要喝疙瘩汤。

父亲拿出冰箱里的剩菜,我们家里管那叫“zhé luó”。我从来不知道那是哪两个字。就像许多在我们家里会讲的外省地方土话,从来只会说却都不会写。父亲用大碗装上一点面粉,再放进一小匙清水后,就快速用筷子如打蛋般翻搅,于是碗内就会出现一把如绿豆般大小的面珠,倒进大锅菜的热汤里滚煮,接着再一次重复同样的动作。从头到尾我都在旁边看着,这是父亲唯一完整示范教学过的一道面食。

“记着,水绝对不能放多了,那样就结成了死面块。不能急,慢慢打,小面疙瘩才松软好吃。”父亲说。

后来,在许多馆子里吃到的面疙瘩,正是父亲所说的那种“死面块”,大如香菇,硬如牛腩,被我认定全是冒牌货。我家的面疙瘩一粒粒滑溜如蛋花。

在美国留学的时候,遇到下雪的冬夜,我也会依父亲教的做法,为自己煮碗疙瘩汤取暖。

唯一不同的是,再也不会听见母亲第二天起床后,看见厨房洗碗槽里堆放的锅碗,她一定会用揶揄中又带着默许的口吻补上的那一句:“你们爷儿俩昨晚又吃疙瘩汤啦?”然后就会听见她开始洗锅的声音……

我的人生上半场,现在想起来,在那时就算结束了。

那个几乎像是可以从此安稳、幸福的家,还有我以为没有理由不会实现的幸福想象,接下来却一步步走向毁坏。

在历经了这些年种种剧变后的我,如果还能找到什么力量在支撑着我往前,我想就是类似的、许多以往并不觉得有何重要的记忆。

当一切已物是人非,那些在残圮中赫然发现的小细节,往往会产生强大的能量,如同科幻电影中由一个基因化石可以复原整个侏罗纪。

人生阶段的分界,未必是以时间来度量。抛开了线性时间的枷锁,也许会发现,下半场才是故事真正的缘起。我们的上半场过得何其匆忙、粗糙,并不曾看清楚试卷上的问题为何,却总以为标准答案存在。

写作,如今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填上属于自己的答案。

常遇到《何不认真来悲伤》的读者问我,写这样一本书是否给我带来了疗愈?我的回答总是,是的,但不是在当下的那个写作过程。因为疗愈不是一场驱魔,或是一阵大悲大喜的解放,它是一个每天在进行中的功课。真正的疗愈是学会了如何在满目疮痍中,找到那些强韧的生命碎片,进而发现,以往那座人人奋力攀登的高塔,原来可能不堪一击。从求之不得到心安理得,只有靠诚实地不断自我对话。

不再逃避生命底层我们终须面对的告别与毁坏,之后才是疗愈真正的开始。这本《我将前往的远方》,某种程度来说,更像是记录了我接下来的自我修补。

年过五十之后,我才认识到自己真正拥有的能力,不过就是坚持而已。

难关还在持续,悲伤让人安静,我期许一个更清明的自己。

我将前往的远方

8.4

郭强生 / 2022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