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价值的理由读后感1000字

价值的理由读后感1000字

《价值的理由》是一本由陈嘉映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价值的理由》读后感(一):十分浅显的道理说明

“伽利略明确宣称,科学只问事物的怎样,不问事物的目的和理由。前人把这两种所以然混在一起,结果,对世界的认识始终含含混混,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进步。”“现代人常感叹意义的失落,原因多种多样,但我们现在对世界的整体理解肯定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科学结论若不能证明其普遍为真就不足信,爱的信却不是如此。我的信既不依赖于别人也该信,也不导致别人也该信。”“人最大的需求是被需求。”“我们通过反思来自我欺骗,而不是通过反思来自我认识。”“长歌正激烈,中心怆以摧。欲展清商曲,念子不得归!”

《价值的理由》读后感(二):适合作为枕边书或通勤读物的哲学家作品

这本陈嘉映先生的思想随笔集《价值的理由》,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再版。我一直热爱陈嘉映先生的作品。在读他的书之前,我也曾读过一些哲学普及读物和哲学名著;然而真正开始理解哲学,走向哲思之路,还是从遇到陈嘉映开始。陈嘉映的语言准确、平实,但不丧失深度。他笔下的哲学从来不晦涩艰深,拒人千里之外,而是透着温润平和,有着日常生活的温度和生机。因为这本书是专栏文章和讲座的合集,所以入手此书后,我发现大部分文章我都在其他渠道读到过。然而没关系,陈老师亲切的文笔,丰富的思想,无论何时重读都是令人愉快的。

书的装帧也给人以亲和感,大小重量适中,手感细腻柔和。总之,从各方面看,这是一本适合作为枕边书或通勤读物的哲学家作品——哲学写作能做到这等地步,是很不容易的事。

《价值的理由》读后感(三):如其所是,你的“是”何如?

1.我们是些偶然在此的生物,作为偶然在此的生物爱上这个,做起了那个。生活深处,世界不是分成你和你要选择的东西,你跟你周边的人与事融合为难解难分的命运,不妨说,随着生命深入,一个人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小。

2.历史给予现实生活一种深度。历史会使我们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使陌生的东西变得熟悉。历史的眼光让你与现实之间产生了一种距离。

3.历史当然从来没有唯一的版本,不过,随着历史的远去,删繁就简,渐渐露出我们大致同意的几种轮廓。

4.道统是道统,治统是治统,而且治统永远不可能是以实现道统为目标的。

5.所谓绝对真理,所谓不易之理,就是哲学中的上帝。真实精辟呀!上帝存乎?不易之理存乎?

《价值的理由》读后感(四):好像中西哲学的融合

《价值的理由》是陈嘉映的随笔集。摘录一段百科:陈嘉映先生是当代著名哲学家,讲解风格深入浅出,以现象学研究尤其是海德格尔研究著称学术界,于分析哲学(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心智哲学、科学哲学)、伦理与道德哲学、中国当代汉语哲学与思想等领域亦着力甚深。

很奇妙,他给我一种中西哲学在这里融合的感觉,又有西方的思辨与理性,又有东方的恬淡与禅意。他一定能够研究艰深的内容,但在随笔里,他都是挑选了一些很日常的入口去谈论哲学。 救黑熊重要吗?跳水救人时想什么了?这些生活中常遇到的浅显的话题,咂摸起来是很有滋味的,价值排序或者对道德、生命的理解可能就暗藏于此。

比如在《救黑熊重要吗?》中,是回答有些人的疑问,为何要救黑熊,山区儿童失学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难道黑熊比失学儿童更重要吗?陈嘉映的观点我很喜欢,豁然开朗。我们并非既站在事外又站在自己之外,不能时时做到权衡利弊后的绝对理性,生活深处,世界不是分成你和你要选择的东西,你跟你周边的人与事融合为难解难分的命运。除了选择,还有缘分,而很多事情是只可感召不可谴责的。

还有两篇《快乐三题》和《快乐四论》,对我也有启发。快乐好不好?功利主义者认为,快乐不是作为手段而是为其自身被追求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快乐是不是好的,完全取决于与该快乐联系在一起的活动,因此有高尚的快乐也有可鄙的快乐,并且精神快乐比肉体快乐高级;尼采和庄子呢,则是超然于快乐的,只意愿于永恒。快乐是目的吗?有些哲学家认为,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快乐,而是为了避免痛苦。陈嘉映也说,我们的行为并不总是能用追求快乐来解释,快乐不是全部的目的。

他还提出一个“志意的快乐”,在志意的快乐那里,每一分辛苦本身就是一分快乐。“为吃苦而吃苦,初看起来和找乐一样,把苦乐从具有实际意义的处境割离开来,其实两者大不相同,因为抗衡痛苦的过程已经有志意之乐在其中。为吃苦而吃苦天然就丰厚,不同于找乐那样单薄。”

当然,书里还有很多有关其他哲学命题的讨论,不能一一展开。要说缺点呢,我一向不太喜欢把一位作者的杂文随笔就这样编缀成集,总有凑数之嫌,变成了碎片化的阅读,几乎不成体系。也许可以梳理地更好。

《价值的理由》读后感(五):由《价值的理由》引发的思考

本书是陈嘉映很多篇专栏、序言、访谈的合集。对多个主题做了探讨,有不少启发。

我做的事情重要吗?

陈嘉映通过论述应该救助黑熊还是救助失学儿童的主题,论述了“缘分”与“选择”的关系。

大多数时候,我们做的选择,并不是因为我们经过反复衡量,认为它很重要,而是因为我刚好遇上,被生活所裹挟着卷入了。

通常,我们不是遇事才做选择,我们更基本的选择,是把自己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样的人会自然地作出各种各样的选择。

年纪越大,有意识做选择的时候越多。一方面,是对时间更吝啬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越来越能分辨什么对自己来说是重要的,什么没那么重要。当然,这里的重要,不是救助黑熊还是失学儿童的那种,抛离所有语境的,简单粗暴的比较。这里所衡量的“重要”,是指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能够选择符合自己内心的,自己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去做出的选择。

善心还是作秀?优秀还是虚伪?

自己一直都有这个困扰:当自己做的一些事情,它的实际收益都是可预期的时候,那自己去这个事情,有多大程度是出于自己的内心,有多大程度是作秀?比如说,买很多书读很多书是自己真心喜欢,还是“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爱读书的人”?给灾区捐款,是出于自己的善意,还是这样做会让自己及团队受益(名誉,价值认同)?事情还没去做之前,如果很明确地想到了事情发生后的收益,感觉确实不太好,彷佛自己就是一个虚伪的表演者。但如果做事情之前,努力控制住自己不去想事情发生之后的结果,这件事情的本质就完全不同了吗?是否去想事情结果的念头,成为了定义事情本质的决定性因素,这似乎又是另一种荒诞。

陈嘉映对类似的问题,通过是否跳水救人的事例,做出了很清晰的论述。陈嘉映认为,本性不等于本能,并不是人一出生就有的东西。率真,自然的本性,是长时间学习与训练的结果。我们学习一些理念,认识一些价值观,然后遇到各种事情,基于自己的价值观,结合自己的本能、感觉、欲望,对事情作出反应。我们在考虑自己如何行事,不是依着道德标准权衡利弊,而是在整体地审视我们是个什么样的人。

哲学的价值

陈嘉映在讲政治与哲学的关系,我却想到哲学的实用性问题。说实话,我从来都不认为哲学能给生活带来实际的改善,但是它能够帮我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而这一点,很多时候对我来说,是比改善生活更为迫切的。

人是自私的吗?

陈嘉映认为,人类的自私等行为,无法简单地用科学原理来解答。类似人体炸弹的行为,无法简单地论述成自利还是利他,需要我们在有别于科学的另一个层面上思考。

我倒是认为,陈嘉映谈及的这些,全都没有脱离科学的框架。由利己的基因驱动,通过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分析,完全可以解释这种种特殊的行为。我是坚决否认灵魂的现实存在的,但我绝对拥护灵魂存在的意义。有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想同时在我的头脑里并存于:一方面,我认为大到整个世界,小到个体的自我,都是随机又必然的结果,我们的基因,成长环境等,基本上决定了我们的样子。我们现在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不管我们多不愿意承认,但总归是在一个可以预知的框架之内的。另一方面,尽管个人努力的结果已经被注定了,但是努力的过程我也不会觉得没有意义。我们在面对一件件事情时,对它的认识,反应,过程当中获得的各种各样的感受,这些给予了我们属于个体的意义。即便是一样的结局,因为“自我”的丰富的体验,而变得完全不同。

观念动物

这也是一个我常常会思考的问题:人为什么会那么拥护各种观念,并且想尽办法在观念的指导下生活,那么努力地用一致的观念去解释自己的行为。

这应该可以追溯到人的生存本能。与自己类似的族群相处是最安全的。大家对事物持有相同看法,会遵循相同的准则去行动,当他人的行为是可预知的,我就很容易去对各种事物作出反应。而这种“约定”无法事无巨细,把大大小小的事物都给定义好,因而只能抽象出来,形成观念,在观念层面先保持统一,通过观念再去指导行为。虽然观念的传递会有损耗,对观念的解释会有差异,但整体上这还是最有效的求同工具。

观念原是基于人的本性,经过一定的社会协同,大家共同认定的结果。但实际情况是,很多观念已经远离了个体的本性,成为某种抽象的意识形态,它可能仅仅是因为某些人,某些群体的需要而存在着。信仰观念的人,也造就忘了观念本身的价值与意义。

事实会说话

陈嘉映用两篇文章,论述了事实与价值的区别,讲述了将价值从事实中剥离出来的难度。“还有半杯水”“只剩半杯水了”——一个事实,两个完全不同的价值判断。回想我在与自己持不同观点的人讨论时,经常会有这个疑问,这么多这么清晰的事实摆在面前,他们怎么会得出那样的结论呢?现在看来,事实一点都不重要,观念确认下来之后,任何事实,只要对其稍加筛选,很轻易地就能得出能强化其观念观念的辅证。

那么,观念不同的双方,能否共同认同一个相同论述的事实,我觉得是很难的。除非是数学、物理学这些确定性极强的自然科学。政治学、哲学、社会学这些社会科学,是很难讲述出一个让双方都满意的“事实”的。

为什么中国没发展出近代科学?

关于这个问题,陈嘉映解答的角度挺有意思。陈嘉映认为,这个问题的问法有问题,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是常态。除了欧洲,其他文明都没有发展出来近代科学。所以,这个问题应该是,为什么欧洲文明发展出了近代科学?

一般来说,求同求存是更显性的,更能够直接影响到个体生存的问题,这也是人类常态下会优先考虑的问题。而求真,为了捍卫太阳是圆的这一理念,就可以,这是不符合个体直接利益的。捍卫真理,最终能给文明,人类整体带来的进步,我们现在都已经非常清楚了。但是最初站出来去捍卫真理的这一批人,他们是不可能想象得到这些举动对后人的影响的。这一看似几乎出于本能的特点,到底是怎么进化出来的?我现在也没有很好的答案,这也是日后可以继续去探索的问题。

整体来说,陈嘉映谈的每一个主题,可能是出于篇幅,以及舆论环境等原因,感觉都没有完全展开来,很多话题都是点到为止。不过这样倒是有个好处,会让你不由自主地往下进行自己的思考。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思考的过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