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批评与意识形态读后感1000字

批评与意识形态读后感1000字

《批评与意识形态》是一本由[英国] 特里·伊格尔顿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021-9-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批评与意识形态》读后感(一):作为工具的文学,和作为主角的文学批评

虽然说是一本新书——北京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实际上这本书最初出版于1976年,正如作者在导言上回忆(导言写于2006年都柏林),作者也没有想到,这本书是在一个深刻历史变迁的巅峰时期首次出版。 简单来说,这本书出道即巅峰,那个年代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法国学生运动方兴正艾,而这一年,除了特里的《批评与意识形态》,还有佩里·安德森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波拉威尔的《马克思和世界文学》,等等。

实际上,特里·伊格尔顿和佩里·安德森直到今天还是英国左派的重要领军人物,尤其是后者所著的《思想的谱系》打开了我对于极右派、自由主义中间派、马克思主义左派,从保守思想、自由思想到激进思想的理解。

好了,那么这本英国左派领军人物的扛鼎之作到底讲了什么呢? 正如副标题“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所表达的意思,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研究文学,简单来说,至少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文学也是生产工具,二是批评也可以作为主角。

特里这样写到狄更斯,狄更斯是一位来自都市而非乡村的小资产阶级……对自然崇拜,狄更斯持有一个都市小资产阶级作家的蔑视态度……在(《董贝父子》)小说中有名的铁路场景,为了小资产阶级的利益沮丧地反对注定要淘汰它的资产阶级工业的进步,同时又极为兴奋地肯定这种进步。 如果套用林语堂所说的,吃鸡蛋不用看到母鸡长什么样,那么,在特里这里,知道母亲长什么样,就能知道鸡蛋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说完文学层面,就不得不提到文学评论与文学的关系。 在一些旧闻中,有新闻记者邀请某作家做关于自己文章的阅读理解,来讽刺出题者的“想多了”。 但正如前述所说,狄更斯的阶级“自觉”是独立于思想之外的,甚至是无意识,但又不可更改的。所以,文学评论虽然一直强调隐匿于文学背后,但特里却认为,既然文学也有阶级属性,那么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自然要利用好文学评论这一武器——这一腔热血大概也只有1976年的年轻人才独有吧。 实际上,不管是文学还是音乐,在美学批评方面,都不可避免的成为了独立于作品的存在,他们的好坏,只在于评论者本身,而非被评论的对象。

《批评与意识形态》读后感(二):时间打不垮的才是经典

《批评与意识形态》的作者特里·伊格尔顿在导言里说,他没有料到“是在一个深刻历史变迁的巅峰时刻首次出版”,这个首次出版的时间指的是1976年。之后是在2006年,作者写下了上面那句话,直到2021年的今天,那句话、或者说是整本书都还在体现着我们社会生活中的种种。

关于经典的作品,我们可以认为,它们永远不会被时间打垮。

童话故事会过期吗?多少年都已经过去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灯光这些故事始终都还陈列在孩子们的书架上。

小说会让人觉得过时吗?小学时候就被国内外的经典小说文库震惊过,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到巴金老人的《激流三部曲》,从《百年孤独》到《悲惨世界》,文库的规模一直有增无减。

诗歌散文会变得不再优美吗?唐诗宋词之美历经千百年都被人们赞叹不已,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被一代又一代的文学青年翻过,普希金、泰戈尔的美名也从未落寞。

流派、理论会失去它对社会分析指导的意义吗?这大概有些真的会,它们与文学类的作品不同,随着时代和社会整体环境、整体发展要求的变化,以及社会形态的不同,而会让人觉得它的表述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不适用于当下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会失去魅力,经典就是这样存在于世的。

《批评与意识形态》是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一部研究文学理论的著作,书中站在经典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在一般生产方式、文学生产方式、一般意识形态、作者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文本六个范畴上构建起一套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体系,强调从既定的社会现实与思想文化语境中展现文学文本创作于社会文化的关系。

换个更通俗易懂的说法,在《批评与意识形态》的作者特里·伊格尔顿看来,文学与社会是紧密关联在一起的,社会可以作为文学的养分和供给,而文学是在提炼和升华现实。特里·伊格尔顿在书中探讨的,就是以批评的形式分析文本结构的一种历史表述。

特里·伊格尔顿不是一位能够在畅销书书架上找得到的作者,他是一位理论家,因此他的作品往往不太适合那些寻找轻松愉快氛围的读者,而是真的要能够扎下心去进行思考和学习。而且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是要探讨书中理论精华与我们的理论构架与实践相契合的地方,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作者的创作年代与创作背景,以及他与我们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

《批评与意识形态》是特里·伊格尔顿用来阐述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学理论的重要著作,特别是在美学领域,这部作品至今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界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批评与意识形态》读后感(三):伊格尔顿到底说了什么?

我总感觉有两个伊格尔顿。

一个伊格尔顿写出了《人生的意义》,行文生动飘逸,缀满英国式幽默调侃。

还有一个伊格尔顿,他的简介是这样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著作包括:《批评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批评的作用》和《审美意识形态》等,有人把他和美国的詹姆逊、德国的哈贝马斯并称为当今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三巨头。

习惯读书的人,往往不怕晦涩,怕空洞,更怕又晦涩又空洞。伊格尔顿不晦涩,更算不上空洞。为什么他有的书容易上手、有的书就令人生畏呢?

我想了一下,大概伊格尔顿的文采,成了理解他的最大障碍。幽默用在文学理论上,可能换不来脱口秀。翻开《批评与意识形态》看看,各种长句、从句结构,努力想会心一笑,又笑不出。想起读大学时,有位老师外地口音重,一学期下来,我们面无表情呆坐。只有一次同学们互相捅胳膊,递信儿说老师好像讲了个笑话,大家一时反应过来,使劲笑了一回。这么多年我都记住了这个事。另外,就是伊格尔顿表现出来的政治热情。他一开始就走着一条文化政治的路线。

《批评与意识形态》是伊格尔顿的成名作,副标题叫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它的重点不在批判谁谁,而是干自己的老本行——辟谣,纠正各种流言偏见,建构唯物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范畴,表述文学构成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提出新的批评方法。

我一外行,从标题上学到了两个关键词。

一个关键词是批评,马克思主义文论从“物质实践”层面,描绘文本的生产活动“结构”,所谓批评,就是分析这些文本生产结构的历史表述。引两句他的名言:

“由于知识分子不需要像砌砖工那样劳作,他们就可以认为他们自身以及他们的思想是独立于社会其他部分而存在的,而这是马克思主义者所说的意识形态的一部分。”

“富有者往往把精神问题视为高高在上地俯视日常生活的独立领域,因为他们需要一个远离自身的粗鄙物质主义的藏身之处”。

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思想和实践不能脱离现实基础,把作品放到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去分析,动态地理解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相互生成。批评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行为,有着现实的功利和目的,文学是意识形态的一种,不可能脱离社会来谈论文艺,这是伊格尔顿的“文化唯物主义”印记。

再看第二个关键词,何为意识形态?

政治理论课讲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包括政治的和思想的,思想的上层建筑就是意识形态。

接下来,伊格尔顿面对的就是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何为虚假性?意识形态仅仅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在经济基础的决定下,变成了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异化的社会力量。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不是对社会的真实描述,而是展现自我与社会关系的系统,一种对人的思想的描述和控制。人们沉醉于意识形态带来的安全感,顺从统治。也就是说社会统治权,就是通过控制社会市民阶层的意识形态来完成的。

伊格尔顿提出了一种方案,把意识形态看作文本符号系统,界定意识形态的政治功用性。一方面,它把个体束缚在自身社会职能上,阻碍人们去真正理解社会的构成。另一方面,它代表一种集体性观念和思维,维护统治的虚假观念,具有行为导向功能。它是必不可少的中介,通过这一中介,个体可以感知、维系社会结构,统治阶级可以实施统治。

以上是我这次吃瓜伊格尔顿吃到的。

《批评与意识形态》读后感(四):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历史文化

读这本书之前,我想到的是东西方、或者所谓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阵营、或左中右的意识形态;读了一部分之后,联想到现在网上很多人批某某小说“三观不正”。

作者特里·伊格尔顿是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文化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2019年出版的《勃朗特姐妹》也是他的作品,原著名字是Myths of Power: A Marxist Study of the Brontës,大约还是太敏感了,所以中文名改成了《勃朗特姐妹》,让人以为是一本传记。

勃朗特姐妹

7.8

[英] 特里·伊格尔顿 / 2019 / 中信出版社

《批评与意识形态》于1976年面世,在作者2006年的导言中说到:“1976年……历史已经在政治上迈出关键的一步——转向右派”,而中文版的面世时间似乎跟上了节拍,再一次转向了右派。当然上个世纪70年代之前,马克思主义在欧洲日渐复苏甚至颇达到一些小高潮,所谓物极必反,之后的右转在今天看来已是必然。

本书是作者的青年之作,试图将文学批评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与历史、意识形态与文本的复杂关系的变化融入某种社会历史与文化语境,从而展现某种“批评意识形态的突变。”在意识形态与文学形式一章中,特里·伊格尔顿审视了19世纪重要的文学与其所嵌入的意识形态生成之间的某些关系,列举了马修·阿诺德、乔治·艾略特、查尔斯·狄更斯、约瑟夫·康拉德、亨利·詹姆斯、T. S. 艾略特、叶芝、詹姆斯·乔伊斯、戴维·劳伦斯以及他们的作品。

马克思主义批评提出批评是有史可寻的,并非孤立的,在何种条件下产生,又在哪里结束。试想曹禺的话剧《雷雨》在1934年初创后上演,其中工人角色“鲁大海”带有鲜明的革命和阶级斗争色彩,舞台上演之时大放异彩。及至上个世纪90年代重新搬上舞台之时,鲁大海则被认为不合时宜被删掉,因为过去几十年的“阶级斗争”太过惨烈。待转过21世纪,鲁大海又成为《雷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可见一斑。

且不论作者的青年作品是否能够不朽,或是成为理论的经典,至少有一点对于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的、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的中国人是非常有益的——即“社会主义”的多样性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你看,作者在导言中即说:“社会主义,正如我所写到的,已成星火燎原之势横扫整个欧洲大陆”。

《批评与意识形态》读后感(五):一部意识形态角度的文学批评理论著作

《批评与意识形态》是特里·伊格尔顿的一部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著作,面世于1976年,也正是西方左派文化发展的时期。

在译后记中,译者段吉方老师概要总结了这本书的理论价值和意义,“将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理论与文学批评实践的具体应用结合起来,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美学在生产研究方面的理论典范”,提出了“审美意识形态的概念及其理论研究”,“在审美意识形态理论视野中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价值功能”。

《批评与意识形态》的理论性非常强,对缺乏专业基础的我来说阅读过程非常艰难。在缓慢地看了书的大半之后,仍然满脑子迷茫。面对满篇的“文本”“生产”“批评”,充满了“单个字、单个词语都认识,但是连起来不知道在说啥”的困惑,以至于中途逃避了好长一段时间不敢翻开。

再次翻开这本书,一直看到后半部分针对一些作者和作品的论述,才适应了一些。看过译后记的总结后再重新阅读,会更助于理解。这样囫囵吞枣地通读完,也不敢说自己理解了多少、理解对了没有。所以说,这本内容高度抽象的文学理论著作,对读者的知识和理论基础要求还是挺高的。

伊格尔顿在《批评与意识形态》中讲解了由一般生产方式、文学生产方式、一般意识形态、作者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文本六个范畴关联构建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虽然未必能完全理解这一整套理论,但通过伊格尔顿的讲解仍然能够对文学作品、意识形态、批评、阅读等问题产生新的认识。

伊格尔顿指出,“每个文学文本都在某种程度上内化了其社会生产关系”。浅显地理解,文学文本中同时隐含了产生它的社会环境生产关系下的社会思想意识以及其创作者的思想意识。在第四部分,伊格尔顿回顾了阿诺德、艾略特、狄更斯、康拉德、叶芝、乔伊斯等人的作品,分析了他们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意识,以及其思想意识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冲突。

文学作品被生产出来之后,还需要经过读者的消费,才能最终完成其文学价值。伊格尔顿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解释阅读,认为“阅读是对意识形态产品的意识形态解读”。

文学文本中包含了其创作者及创作背景的思想意识,读者同样拥有个人的思想意识。那么,对文学文本的阅读,也就是把文本包含的思想意识和读者的思想意识进行接合,最终“生成了一个有限而可能的读解场域”。不管是作者还是读者,个体的思想意识总是千差万别,最终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各有千秋也就自然而然了。

对于文学作品和文学作品的阅读,伊格尔顿也做了一番特别的说明。他指出,阅读既是容易触及的又是陌生的。因为,文学作品运用大家熟悉的语言作为文本载体,能识字断句即可阅读,的确是容易触及的;但是,文学作品所表达的东西却不止于文本表面,而是有着更深层的或者不能解读的东西,因而文学作品又是陌生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学作品既在吸引读者,又在拒绝读者。而文学作品的阅读,同样似近还远。按照伊格尔顿的话说,读者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去“估量我们被文学排斥的程度:其效果是展示有可能但从未拥有的讳莫如深的知识”。或者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读者一直在通过阅读努力去触及文学文本中包含的那些讳莫如深的知识和不易解读的思想意识。这样来理解文学作品和文学作品的阅读,也很有意思。

伊格尔顿对批评的解释也与此相关。文学文本中包含有隐含的、不易解读的思想意识内容,而批评正是要去解释这些“未言之物” 在意识形态上的必然性。“批评的客体是作品的无意识——即作品没有察觉也不可能察觉的东西”,“这也恰恰是批评的功能——提供条件让文本了解自我,而不是提供条件让文本所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的东西得以被揭示”。

如同段吉方老师在译后记中概括的那样,伊格尔顿从意识形态角度构建的这套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值得充分肯定。它对我们理解文学作品及其思想意识,以及理解文学作品的阅读、审美和批评,都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和思路。

2022.2.8雾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