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去依附》读后感摘抄

《去依附》读后感摘抄

《去依附》是一本由温铁军 / 董筱丹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元,页数:2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去依附》精选点评:

●受益良多

●亿万农民救中国

●2019/10/6-9读完第一遍。重新解读了建国初期的经济周期和解决,尤其是通胀问题的解决,很有启发。

●稀缺的独立思考,真知灼见,终于有人解开了建国后一系列历史迷团背后的经济逻辑。真国士也。

●借古讽今啦

●观点是可靠的,但是讲的有点繁复

●这本书值得点赞。再给大家推荐一本企业类的书籍《华为营销基本法》,这本书以华为集团为研究对象,通过100多个案例,分析总结出营销管理方面的一些实用的工具,对经营管理、营销体系都有探究,想给大家推荐一下。里边的案例也都很有启发性,值得探讨。这本《华为营销基本法》不管对于资深学者还是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者而言都是一部经典教科书和营销行动指南。 此外,书中也描绘了华为在激烈竞争中得以绽放的生存之道。

●编号:A-12。温大爷团队的书还是比较接地气的,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术语。结合当下经济形势来看,全书其实可以简要的归纳为一句话:“石油美元,粮食人民币。”

●看完此书填补了近现代经济史方面的知识空白,建国初期危机治理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方法是能够形成独树一帜且有借鉴性的国家叙事的,一个全方位独立且能量巨大的中央政权,叠加几亿温顺勤劳甘愿付出血汗牺牲自身的农民人口,运用物资本位的传统智慧,承接了巨大的制度成本和温和剥削。行文明快易懂,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优势和发展路径建立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体系。

●曾经的中国是这么不容易,又是这么的智慧!

《去依附》读后感(一):“去依附”就是不断增强决策自主性

本书中,温铁军先生对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期间,政府在经济活动中不断增强决策自主性,增强调控手段效能的过程进行了分析论述。包括“政府确定货币锚定对象、建立主权信誉”,“掌握民生产品供应,疏通城乡资本流动渠道”,“发动政治运动降低组织成本”,“丰富经济结构摆脱殖民经济陷阱”,“利用农村发挥“蓄水池”作用,缓冲稀释危机”,“利用统购统销,积累初始资本”等政策组合发挥的效用。 正值这两天新闻,“供销社”和“国营食堂”再度回归。“统购统销”的实质动作其实从未消失,毕卷后,对特地选用这两个“有历史”的名词回归,有了更新的认识。

《去依附》读后感(二):新话之申论写作

国共区别,在于革命红利,共没收了外资,一个侧面参见《被监押的帝国主义》

温说第一次危机是旧政权放弃“主权币制”造成的恶性通胀,这一因果推理的逻辑堪比《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第二次危机,71年后引进外资79年外债的表现赤字危机,城市产业资本无法进行扩大再生产,加上几千万知青还乡,之后靠社队企业(乡镇企业)出口创汇解决,我寻思这不也是再依附吗。

看到这就兴趣寥寥了,温还是延续了《八次危机》的两种特征: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偏颇。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在于把旧方法是说成新事物,国家成为唯一地主,在恩格尔系数很高的农业国,其余的都是细枝末节,最大的庄家,怎么斗的赢。

偏颇则在于因果推理之混乱。

总之看看就好。最大的优点就是,新话出来时。可以学习一下如何写作申论。

《去依附》读后感(三):面对当下危机,中国能否再次力挽狂澜?

在去采访温铁军教授之前读完了这本书,真的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温教授说,想借助对国初改出经济危机的经验总结,对当下我们我们所面临的这次危机形成借鉴。 如今我们也在摆脱对发达国家现代化道路的依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产业资本国,第一大商业资本国,第一大金融资本国,但这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也产生了很多内生性矛盾,但中国的巨量资本注定不能通过欧美式的扩张道路转移到国外,摆脱的路径只能是转到乡村振兴为主的生态文明战略,同样是让农村吸纳过量货币,把农村的潜力用持续发展的方式挖掘出来,让危机在农村软着陆,才能成功化解这次被美国当成主要对手的经济危机。除了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和次区域合作也是缓解危机的战略,但也许乡村振兴战略成功的几率更大一些,因为老一辈就是从农村打的天下,上届政府也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 乡村振兴的推动无疑又是道阻且长的,涉农政策很多都不错,但执行起来就面临"条块分割,尾大不掉"的问题,这就很考验治理智慧了。 这次危机如果还能借助农村力挽狂澜,必将是不亚于国初危机化解的又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去依附》读后感(四):读《去依附》有感

唯有通过阅读才发现自己的无知,其中关键术语的理解仍停留在半懵半懂之间,建国初期88%的农民承载了新中国积重已久的恶性通货膨胀经济危机,从银本位,法币本位跨越金本位,创造性地建立物资本位,是“农村包围城市”在和平时代的演变,真正实现了中国人民数千年“耕者有其田”的诉求,人民币作为真正的人民的币,其信用的建立逻辑在通过作者团队的耐心阐述也稍有理解,手里的钱币逐渐呈现出丰富的面貌,以史为鉴,展望未来,仍不断有新的理解和体会。不能用制造问题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理解党百年以来所付出的代价,理解中国人民,理解中国最广大的劳动人民对国家的贡献和牺牲。由此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一切时代新的现象都有可能在过去发现相似之处,环环相扣,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有了崭新的表现形式,发展如此之迅速,定付出了难以简单叙述的牺牲,默默无闻的付出或许不会在历史上留下一点一滴的痕迹,可是当后人逐渐窥得历史的一角,用一个更为全面的视角试图解释发展的逻辑时,便会惊讶地发现其中的曲折,仍然会带来内心深刻的震撼,掌握属于我们国家,我们中华民族的话语权,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极其重要,不仅仅是传承,更是民族精神禀赋的深刻体现……

《去依附》读后感(五):《去依附》第一遍读后感

董筱丹、温铁军著,写的是1949-1953年间,中国化解第一次经济危机的经验。第一遍于8月30日完成,影响较深的点为:

1.无贵金属印发纸币,通过三折实手段稳定了币值;

2.通过土改打造的强大组织能力应对了投机炒作,组织大量粮棉抑制了物价暴涨危机;

3.通过农村这一货币蓄水池,平抑了增发纸币带来的通货膨胀;

4.通过印发纸币收取的铸币税维持了政府运作所需的资源、资金;

5.通过扩大剪刀差,准备帮助民族工商业提取农村剩余,却遭遇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抵抗,反而导致工业品下乡受阻,阻碍了工业化进程;

6.在预备缩减剪刀差,降低农民和工商业税负,刺激消费和发展经济时,却遭遇抗美援朝突发事件,不得不放弃原定计划;

7.在战争动员体系下,由于国家体制和组织能力的统筹下,压缩了工商业资本利润,导致军备物资中出现假冒伪劣、官商勾结等道德风险和制度风险,于是启动了“三反”“五反”运动(三反对体制内人员、五反对工商业资本);

8.“五反”运动中过激行为,导致爱国商人卢作孚不堪其辱,自杀身亡,佐证了小资产阶级对精英阶层开展的政治化运动具有狂热、失控的特点。

以上,一周目完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