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宋帝国的危机与维系读后感锦集

《宋帝国的危机与维系》是一本由[比]魏希德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宋帝国的危机与维系》读后感(一):新政治史研究经典

(注:书评内容糅杂了本书部分内容、学者评论以及自身感想,非标准化书评)

本书内容:

本书审视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是中华帝国连续性问题。作者提出,“在中国大众的想象中,以及对中国大众的调查史中,人们普遍认为宋朝是一个军事疲软和政治不振的时代”,尤其是南宋更被以“小朝廷”所熟知,但实际上直到南宋,宋代依然维系着中华帝国的传统。在这里首先需要界定的概念是何为帝国,作者清理了帝国概念自身所带有的耐人寻味的政治内涵,将帝国视作一个分析范畴,强调其内部权力的不平等以及统治人群的多样性。在此意义上,“帝国”与“民族国家”形成对立。

在本书中,作者提出在靖康之难后,朝廷与士大夫之间关系的结构性转变趋于稳定,这不仅体现在社会领域更体现在政治交往中。细化来说,所谓的政治交往即政治信息与政治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作者随后指出,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制度层面、法律层面,文本制作方面。就制度层面而言,以帝国对地区和地方权力拥有者的制度化控制为目标的早期中央集权政策逐渐被重新调整,允许朝廷和地方精英之间的双向往来。法律层面的变化体现在朝廷在不断增长的出版法规与承认士人的信息需求之间取得平衡。在文本制作中,朝廷在学术话语中放弃了干涉主义的立场,越来越多的地方精英成为文本的制作者。不难看出,这三大视角对应的是文本如何生产?如何传播以及什么被允许传播?在观察完这些层面的变化后,作者得出结论,尽管南宋精英对地方利益的表述愈发清晰,更加丰富(作者接受了该假说),但是依然在信息生产传播中承担的恢复帝国的使命,换言之南宋精英地方化并没有带来帝国向心力的削弱,反倒成为延续帝国传统不可忽视的力量。有学者指出,“这样的研究取向回应了以往社会是研究过于关注个别社会群体、地域差异,强调地方话,忽略了社会与政治相接面,甚至令人担忧视野零碎化问题”。

自我心得:

初看本书,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作者虽从政治视角入手,但研究取径大不同于传统政治史研究。如果说以往的研究范式更多集中在整体是如何通过一些制度与政策进行统治的,那么本书则令人反思了“政体是如何被想象、被感知以及其如何体现在一些意象之中”,这也就是作者所提倡的“新政治史”研究。在这一倡导下,知识的生产、信息的传递成为了难以忽视的面向,反思性的研究结论也不断呈现出来。正如先前所提到的那样,作者虽然接受了相对于北宋而言,南方精英出现了地方化趋势的假说(详见郝若贝著作),但作者审视了精英地方化与中央在信息、知识领域的关系,给予了自己对“帝国连续性”的看法。研究取径之新、史料挖掘之巧让人不禁常闭卷深思。正如刘东所说的,世界从未停止于对中国的观察与思考,如今的中国研究不仅需要自身,更需要借鉴海外的学术研究。这一方面是由于海外学者相对于本土学者而言,时常能从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得出独到的见解,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海外的学术理论相对而言更加成熟,借助他人的理论视角去观察自身更有助于反思我们自身在研究中所带有的某种“先验性的偏见”。令人欣慰的是,“来自中国的学者,将学术注意力转向官方文件的传递、政府命令的传达以及地方和中央信息的收集和交流上”,“正如邓小南著作中精准且极具挑战性的阐述那样,这种新政治史史一种自觉的转变,它摆脱了早期政治史上主要侧重于制度史、君臣,以及重大事件叙述的学术研究。新的活的政治史上主要侧重于社会、政治和制度进程(王朝以及跨越王朝);强调个人、集体和机构之间的关系与张力;强调政治产生的网络和场域;以及对制度发展和政治决策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宋帝国的危机与维系》读后感(二):【转】刘静贞:魏希德《宋帝国的危机与维系》书评

1120年代,宋朝丢失北方领土,南方的政治沟通发生了转变,这对帝制时代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11世纪末,宋朝不再主导有关其自身及其领土的信息的生产。宋朝文人作为朝廷公报、官方记载、档案汇编、王朝历史、军事地理和地图的生产者、使用者、讨论者,逐渐巩固了他们的地位。这一发展改变了此后帝制时代宫廷和文人在政治沟通上的关系。本书指出,十二世纪的地缘政治危机导致了文人对帝国复兴和统一的持久偏好。通过文本细读和对人际网络的构建,本书对宋代的政治和思想史进行了崭新的思考。

【作者简介】刘静贞,女,1955年生于台湾。1973年入台湾大学历史学系,1987年获博士学位,同年任教于台湾东吴大学,2007年转任台湾成功大学历史学系,2015年退休。著有:《皇帝和他们的权力──北宋前期》、《不举子──宋人的生育问题》。

《宋帝国的危机与维系》读后感(三):译后记

译后记

魏希德教授是比利时汉学家,主要从事宋史研究,曾在比利时鲁汶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学习,2013年起在荷兰莱顿大学任客座教授。2015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胡永光的中译本《义旨之争:南宋科举规范之折冲》(Competition over Content: Negotiating Standards for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in Imperial China (1127-1276) (2007)。

《宋帝国的危机与维系:信息、领土与人际网络》(Information, Territory, and Networks: The Crisis and Maintenance of Empire in Song China)(2016)是魏希德教授近年来出版的另一部专著,体现了她用数位人文的方法进行“新政治史”研究的特色。本书重点考察了南宋士人如何应对靖康之变造成的危机,他们如何认同帝国理想,如何考虑维护宋帝国的统一。

本书是我翻译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系列的第二本。作为一套坚持了三十多年的老牌汉学丛书,目前已经出版了近200种不同类型的海外汉学论著,影响了无数国内学者。我从大学起开始接触这套丛书,当时在学校书展上半价购得该丛书的《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此后无论是读书还是工作,我一直关注着这套丛书,并不断购买一些新出的品种。2015年,我翻译的第一部译著、美国学者柏文莉教授的《权力关系:宋代中国的家族、地位与国家》(Powerful Relations:Kinship, Status, and the State in Sung China)入选该丛书,从读者到译者,让我感到既开心又激动。这次能够再次在“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系列中出版新译著,让我感到与这套丛书的关系更近了一步。在此要特别感谢刘东先生、王保顶先生,让我有机会与这套享誉海内外的大型丛书结缘,从一名普通读者变成了该丛书的译者之一;还要感谢康海源兄,他不仅惠赠我佳作,提供我学术信息,更为本书的出版劳心费力;感谢李晓爽编辑,认真负责地将本书带到最终的出版环节。可以说,正是在以上诸位师友的细心呵护下,本书才得以顺利出版。同门师弟张新炎、顾年茂还有尹薇学友为我热心地找来了本书的中英文书评,他们的雪中送炭,让我体会到浓浓的情谊。

本书的初译稿是我在浙江大学高等研究院做驻访学者期间完成的,感谢浙大高研院,提供了温馨而宽松的学术环境,让我可以心无旁骛地从事自己喜爱的学术翻译工作。感谢高研院全体工作人员,她们细心周到的工作,让我真正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感觉。还要感谢同期的驻访学者们,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让我获益匪浅。

需要向读者说明的是,英文版引用史料时,仅标出卷数和页码,为了便于国内学者查阅核对,译者补充了相应的篇章名称。另外,以“译者注”的形式,在页下做了几处简单的标注,或为对英文版的纠错,或为对原文的解释。翻译过程中,魏希德教授的高足徐力恒兄,不仅热情地帮我翻拍了一页书中的图片,而且还帮我将译稿转呈给魏希德教授审订。感谢魏希德教授百忙之中审订译稿并为中译本写序,她对译稿的肯定,让我觉得自己多日的心血没有白费,但同时又很惶恐,因为我知道虽然自己竭尽全力,但由于个人学养不足,译稿中肯定存在各种问题,恳请广大读者在阅读中不吝指正,以便将来再版重印时加以改正。(译者邮箱:liuyunjun1978@126.com)

2020年3月

于山东省莱州老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