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海上丝绸之路》的读后感大全

《海上丝绸之路》的读后感大全

《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本由[德] 罗德里希·普塔克 / Roderich Ptak著作,后浪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3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上丝绸之路》读后感(一):海上的黄金屋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它早在中国秦汉时代就已出现,到唐宋时期发展到鼎盛,海上丝绸之路由广东、福建沿海港口出发,途径中国南海、波斯湾、红海,并将中国生产的丝绸、陶瓷、香料、茶叶等物产运往到欧洲和亚非其他国家,而欧洲商人也通过此路将毛织品、象牙等带到中国。 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之后,中国当时的对外贸易曾经兴盛一时。元朝时期,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就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又通过“海上丝路”返回本国的,他的游记里也记载了沿途南洋和印度洋海上的许多“香料之岛”。 1842年鸦片战争开始后,海上丝绸之路也因时代的变迁而走到了尽头,留给后人的则是一个又一个谜团。一些研究学者普遍认为,郑和下两洋致使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得到了更为彻底的贯通,也是证明历史上存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依据之一。

《海上丝绸之路》读后感(二):一本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工具书。

本书框架是好的, 把从中国南海到阿拉伯海整个沿线16世纪以前的商业交流情况做了介绍。基本分为:中国渤海东海南海海域包括朝鲜半岛和日本;南洋海域包括越南、泰国、柬埔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还有爪哇;印度东海岸包括孟加拉湾,斯里兰卡;印度西海岸到波斯湾,红海和东地中海;最后是东非和印度半岛还有跨印度洋到南洋的活动。本书是按照年代从最原始开始梳理,一直到葡萄牙西班牙进入东亚和东南亚海域为止。不足的是对每一个地区的介绍近于框架概述, 告诉你这个时期这个区域的海上活动都和哪些地区有了交流,但是具体怎么交流都没展开说。所以我觉得是一本了解东亚东南亚以至于中东海上交流概况的资料书,需要结合其他论著补充细节。比如对于明朝海禁,开海,消灭海寇对明朝海上贸易的关系和影响几乎没有说,只是草草介绍了这时期中国东南沿海都和哪些国家产生了贸易。书的最后有两个附录还挺有用的,附录一介绍了海上贸易的十多种常见货物,附录二还是介绍这时期的海船建造情况。当然,我觉得最可贵的是参考资料非常全面,可以作为记一步阅读的参考。

《海上丝绸之路》读后感(三):本书得失

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有比较创新性的发掘的一本书。导论是全书写的最好的一个部分,设想比较有创见性,并且是对布罗代尔的一次再发掘。此外,作者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描写并非从宋代开始,而是从公元前的点状海洋贸易,延伸到公元后线状,最后到十一世纪后面状的海洋贸易,从时间节点上来说非常有创见性。

但本书的问题相应的也很大,而且并非瑕不掩瑜。一方面,海上丝绸之路周边沿线的那些文明,似乎只是如同浮光掠影一般对他们有所提及,好像朵朵昙花一现,没有对其做出进一步的阐释。作者提出的问题和疑问也比论点要多。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它更像是一个总领性的提纲和学术综述。参考文献从各种方面来说就算是中国的部分,对中国学者的研究引用也非常有限。

另一方面,此书虽然写于2006年,但是郑和在印尼的史料已经有发掘和研究,并且有相关论文(《华侨华人研究》2001年的一期),而且同郑和下西洋的船员也有相关记载,我高度怀疑作者是否只看了中国的官方史料(《明实录》等),而忽略了船员著述的相关信息?

因此,这本书除了导论部分的内容,我认为可以作为科普文来阅读,后来的研究者可以根据他的导论对某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但总的来说,我觉得这本书除了导论别处心裁,其他部分也就是不过不失的水准,有兴趣者可以阅读,但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导论可以精读,内容则可以快速过。

《海上丝绸之路》读后感(四):东方的航海时代

本书讲述了,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至16世纪,以中国为主的东西方航路变迁。东起日本西至东非、阿拉伯半岛,包括太平洋、南海、印度洋、阿拉伯海红海海域及重要的陆上港口。胶东湾、马六甲、孟加拉湾、亚丁湾,波斯湾还有土地面积较小却不可忽视的众多岛屿国度如爪哇、马尔代夫、苏禄群岛马鲁古群岛等组成了,各条航线。 东西方各航线是随着技术发展、贸易需求、宗教传播、政权宣告为契机,以点到面最后逐渐成熟。宗教的传播与贸易密不可分,三四世纪佛教由印度出发向东方传播 ,八九世纪伊斯兰教的兴起带动了东非、南亚部分国家的海上交流,14世纪海上贸易畅通时期恰巧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鼎盛阶段。 海上通道往往与陆上交通相佐,当内陆政权交替战争频发时,人们会开发和选择走海上之路。各港口城市动乱也影响海上船只往来,必要时商人会通过陆地进行贸易。印度南部半岛、泰国湾、马来半岛、波斯湾等地历来政权多、杂且变更频繁。 中国各时代对海上丝绸之路中作用和状况如下:秦汉三国魏晋时中国的海上交通和其他地区一样只是短途贸易交流,没有长途大规模航海的实力。唐代前西方对东方的影响大,例如希腊影响印度,(石刻雕塑)印度影响东南亚(小乘大乘佛教)唐朝对日本朝鲜的文化输出为海上交流的主要元素,相反日本朝鲜文化输出较少,交流的佐证在考古发现中有:货币、宗教、建筑、文献,工艺。宋元时代海上交流延用唐代蕃坊和贸易行政管理市泊司制度架构。元代对水上运输的依赖,刺激了航海的发展,为日后明代出使西洋打下了基础。明朝初期对海上丝路起了重要作用的是第一个官方船队从东直航到东非,打破了以往海上活动全部为私人动机和贸易空间分成不同群体使用的几大区块模式。当然这有着强大军事支撑肩负外交贸易的成功航行。明朝后期为打击私人贸易实行海禁,也是沿海海盗滋生海岸骚乱的原因之一,十六世纪倭寇其实大多数是福建浙江沿海地带的国际商人。他们与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日本人组成贸易伙伴,大量交易香料丝绸白银等商品。 1511年葡萄牙战神阿布尔克尔克占领马六甲成为东南亚近代史的转折点,1517年西班牙在马尼拉建立总部,开启了西方殖民政权的序幕。16世纪17世纪西方船队的到来使日本台湾爪哇马鲁古群岛、马尔代夫澳门等东南亚岛国逐渐被重视,穆斯林商人为躲避葡萄牙人利用个小岛开发商路。葡属印度区在跨区域的层面上促进了整个亚洲贸易空间的复苏,到17世纪信奉基督教的荷兰人英国人对抗信奉天主教的葡萄牙人导致葡萄牙人开始衰落,他们把宗教战争从欧洲大陆带到了亚洲。上千年东方主导的航海时代宣告结束,这也是第一次全球一体化的开端。

《海上丝绸之路》读后感(五):海上贸易链接的人类命运

海洋,在不同时代的不同人的眼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在现代社会之中,海洋已经成为了连接全世界的一个重要沟通手段,从大航海时代之后,对于海洋的控制权成为列强追逐的重要事物,而控制了海洋就意味着控制了新的势力范围。

当然这是因为现代的技术使得海洋航行变得非常可靠,对于古代社会而言,陆地生活还是人类主要的生活方式,不过尽管如此,海洋生活已经渗透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其中最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地中海,可以说地中海文化就是围绕着地中海的航海技术发展起来的,不过考虑到地中海的特殊形态,这种海洋文化方式是否适合于其他地区还是存在疑问的。

对于中国而言,传统认为是属于大陆文化的,也就是其文化的发展内敛,集中在中部的平原地带并且以此为基础向外扩张,遥远的海洋,属于边缘地带并且随时可能被摒弃在帝国的管理的范围之外。一个典型的范例就是与大陆并不遥远的台湾岛长期并未纳入帝国的管理范围之内。

古代社会的航行,更多的依靠自然条件,首先是季风,其次是洋流,第三是合适的停泊港口。以中国沿岸为例,在冬天,无论是风向还是洋流都适合从北向南的航行,而在夏天,航行的合适方向相反,因此对于海洋航行而言,掌握合适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航行很少从台湾岛外进行,一个原因是台湾外岛的洋流(黑潮)方向固定,不利于按照季节航行,另外一个原因是台湾岛外侧山脉林立,缺乏合适的港口。

大海看上去广阔无垠,从地图上看起来是一片蓝色,上面的航线用清晰的线路画出,不过大海的航行并不那么简单,看上去广阔的海洋,可能被岛屿、礁石与不利的洋流分割成很多小块,真正适合航行的航道非常有限,尤其是对于古代航行而言,由于无法精确的确定自己的位置,因此需要小心的避开暗礁林立的地区,比如南海地区看上去广阔,但是由于其中大量的暗礁使得这里对于海洋航行并不友好。而渤海湾与黄海的连接处同样看上去广阔,可是被岛屿分割成狭窄的水道,从另一方面而言,这些岛链使得山东半岛到辽宁半岛的海上航行变得简单,其便利程度甚至超过了陆地旅行,因此从很久远的过去就有大量的海上沟通的痕迹。

南亚地区则主要是林立的海岛,这里在很久以前就有海上航行的记录,一种观点认为,在那些岛屿的河流入海口,形成了一个个繁茂的市镇,这些市镇总是一些物资富余而另外一些物资匮乏,因此有大批马来人在其中进行以航海为基础的商业贸易,这种商业贸易多数是短途的基于几个临近的定居点之间的,不过也有长途的从南亚地区到中国地区的,汉朝时期的南越国就有充分的证据,这个地方已经与南亚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不过由于这里缺乏有效的文字记载,而来自中国的文字记载将这一带的人统称为“昆仑人”(指的是肤色较深的人),因此很难区分那个时候与南亚的贸易往来的深入程度。

从南亚穿过马六甲海峡,就进入了印度洋。印度次大陆沿岸,有诸多港口城市,也成为了海上航行者重要的中转基地。这里与波斯以及阿拉伯地区,在很早之前就存在文化交流的痕迹,这里的青铜文化(比如公元前1500年的哈拉帕文化),非常可能受到了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强烈影响,并且从这里被带到了南亚地区,甚至通过南亚的海路与东南亚的陆路被带到了中国的南方。

在汉朝时期,各个地区还处于各自发展的阶段,虽然已经出现了一些有限的接触,可是这些接触都是地区性的,比如波斯与印度地区通过印度洋海路与陆路的联系、印度与南亚地区的联系、南亚与中国的联系。罗马与汉朝已经有了非常早期的接触,但是这种接触绝对谈不上深入,印度洋的航海者多数情况下还是沿着海岸航行,而中国航行的记录一般也止步于马来亚地区。从航行的起点而言,海南岛的徐闻或者合浦是一个重要的出发地点,正是由于海南岛处于航线之上,因此这里很早就被纳入中原文化圈范围之内,相对而言,并未处于航线之上的台湾(船只多数从台湾海峡穿行)则并没有引起太多重视。在三国时期,东吴是第一个真正重视海洋的政权,不过这种重视随着东吴的灭亡而消退。在中国与东南亚的交往之中,进口的主要是香料、宝石、珍珠、名贵木材、药材等,而出口的主要是丝绸、陶瓷与手工艺品等奢侈品。从文化的传播而言,印度很明显更加占据上风,不仅仅是佛教,南亚地区的文化中可以看到很多印度文化的影响因素,而同样与南亚开展贸易往来的中国对于南亚文化的影响甚微。一种理解是,对于看重乡土的中国人而言,并不乐于远渡重洋定居异地,更加愿意在自己的港口等待外来商人的到来,也自然谈不上传播文化,少有的愿意远航的人多数都是去印度朝圣的僧人。

到了六世纪末,海上的沟通发生了变化,在整个海路上,出现了几个统一的帝国,东亚是大唐帝国,中亚是萨珊波斯,从印度直接到中国的航线被开辟,主要的路线是绕过马六甲海峡顶端的三佛齐,而过去一般是从马来半岛的中间横穿,也自然将航路分割为了不连接的两段。随后经过这条航线的是经由印度的波斯与大食商人,在长安的番坊中,波斯与大食居民占据了大多数,当然也随之带来了他们的宗教,包括基督教。随着伊斯兰帝国在公元七世纪崛起,他们继承了过去大食商人的航海路线,开始频繁的与中国接触。除了经商之外,他们还承担着传播教义的重要责任。对于南亚很多并未形成自己坚固信仰的地区(除了受到佛教影响很大的泰国等地)比如马来亚地区,伊斯兰教开始广泛传播,同时在中国南方的港口地区也形成了一定的伊斯兰教的力量,不过相对于稳固的中原文化,这里的伊斯兰教并没有形成稳固的势力,倒是在怛罗斯之战之后,伊斯兰教成功的通过中亚渗透进了西域。

随着时代进入宋朝,海外的贸易更加繁盛,即便是宋朝龟缩到南方,也并没有影响对外贸易的规模,同时海路也成为了宋朝与东北势力(包括朝鲜半岛)联系的通道,与过去的唐朝一样,宋朝欢迎来自远方的商人,同时泉州也成为了新的贸易中心,这里甚至交给了一个来自阿拉伯世界的人进行管理,宋朝贸易的影响力一直辐射到了印度洋地区,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地区之一。

内敛的中国少有的外扬是在明朝初年。元朝的时候,通过海路发起了一些扩张,但是无论是向北方的日本还是向南方的爪哇,都以失败告终,于是海外扩张再一次收缩为海外贸易,不过来自阿拉伯世界的造船技术却已经被继承与接收,这种技术的保障使得明朝初年(永乐年间)可以制造巨大的船只,朱棣为什么派郑和出海航行有着很多的说法,这里不做讨论,但是结果是明朝在一个很短的时间之内成为南亚地区的海上霸主并且开始进入印度洋地区,虽然在所有的宣传中郑和采用的都是一种和平的方式(与来自西方掠夺者所对应的一种叙事),但是并不排除郑和使用武力消灭触犯船队的海盗以及消灭陆地上的反对势力。但是很快明朝放弃了海外扩张,并且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实施全面的海禁,只开放朝贡贸易,而不久之后,来自西欧的船队开进了这片海域并且成为这里新的霸主。

总体而言,这本书的叙事方式比较特殊,首先是按照年代,而后是按照从东向西(东亚、西亚、印度洋地区、地中海与波斯地区)的区域进行描述,由于涉及范围很广,涉及时间很长,因此在描述的时候对于每一个点都只有非常简略的描述,对于两端的历史,包括中国、日本、波斯、西亚与北非的历史,在之前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对西亚与印度的历史则有所欠缺,结果就是在阅读起来触及大量陌生的王朝名称与城市名称,直接影响了对内容的理解。大约是需要更多的历史了解,才能顺畅的完成这本书的阅读,只能说是一种遗憾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