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传统十论》读后感锦集

《传统十论》读后感锦集

《传统十论》是一本由秦晖著作,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4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传统十论》精选点评:

●睿智

●再版的《传统十论》是我今年买到的最喜欢的书。

●★★★★★赶紧买了存着。

●1.读历史要读出真东西,还真是不容易。一是有些东西不被史家关注,传统社会乡村基层治理的操作层面,就像我们现在一样不能进入历史典籍,才让后世对真实情况不明所以。二是有些东西被史家刻意改写,因为真的东西往往不能见人。三是有些东西以讹传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2.作者的核心观点就是,传统中国社会大共同体一家独大、编户齐民,小共同体缺位导致个人只能以一盘散沙的状态面对大共同体的强大汲取能力。解释是有力的,问题是如何改变。

●虽是十论,篇幅规模差异却极大,但大抵围绕着一个核心:就是对“儒表法里,法道互补”三元结构下的制度思想的剖析。 论述的强度见仁见智,比如《西儒融汇》篇后附录中有其他学者提出的过于偏重政治制度,而未辨析儒家在其它社会生活领域的运作形态问题。但整体上作者考察“典籍中的思想”与“社会现实中的思想”很有启发意义,比某些近代史家将理想当现实,捧儒教捧到称中国古代政治传统是“虚君实相”要强太多。

●新增《瑞士之路》

●排版有点差。

●《西儒会通,解构“法道互补”》这篇宏文实在了不得,打通了传统与近代的分野以及制度史与思想史。儒家的发展必然要汲取西方文化中的优秀资源,但其中不少观点我也是难以赞同的,比如他认为儒学必须走出心性发展为制度之学,这是我怎么也不会赞成的!

●标记走出

●读过上一版,读这一本,算是二刷了。相同的感受是,烧脑依旧,可能正说明了这些年我长进有限。 这次读,倒是发现秦晖的论述,大都着眼于政治制度与思想史的脉络——虽然他那些读着令人昏昏欲睡的易碎考证极见功力。某篇附录了一篇研讨会上的部分发言,有学者说秦晖的思想中依旧有着黑格尔的阴影(大意),我还真有点心有戚戚。 制度与思想固然重要,我近来却对技术、经济、地理、人口等因素更有兴趣。制度或思想能发挥作用,一定是要有它能发挥作用的环境,这环境,就是由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几点的因素组成的。——如果说秦晖的思想烙着黑格尔的印记,我也不得不承认,我的想法目前是被达尔文左右的。

《传统十论》读后感(一):制度+思想史分析的绝佳经典

从大小共同体入手,说明只有大共同体,而无小共同体,皇权直接对应大共同体的每一个原子,没有“附庸”一层的代理,直接从思想的层面揭示了儒表法里,马表法里的思想内核,这点太犀利了,也很明白为何这本书遭到的“批判”。然而这本来就是非常不好说明的。

惊讶的是秦晖老师还解释了中西第三部门的区别。比之自己只会反复用哈贝马斯和阿伦特解释国家社会二分之区别,顿感自己的笨拙。

秦晖老师真的思路太活了。

《传统十论》读后感(二):重新认识中国古代社会

一本奇书!看完第一遍以后,马上返回去看第二遍,居然又有新的发现!知道秦晖很久了,一直以为他是一个狐狸,没想到,他居然还是一只刺猬!在这本书里,诸多模糊的、似是而非的概念被重新界定理清,一个更加清晰的传统社会昭然若揭,但,却没有故作惊世之语的感觉。作者有极强的直觉,却又偏偏有极好的逻辑和极扎实的材料功夫。

从秦简等材料入手,分析中国传统社会并非“宗族社会”,而是皇权领导下的单一控制,近代的宗族社会恰恰是皇权瓦解,经济发展的体现!而且作者还不满足于此,继续分析西方缘何产生“宗法社会”之误会!令人拍案!

在“抑兼并”和“不抑兼并”的讨论中,作者关注到了“抑兼并”和“不抑兼并”都不能使帝国免于崩溃命运的怪圈,并进而指出——中国历史上的“兼并”,并非经济行为,而是权力行为——单此一点论述,就可以传世!

在道儒和法儒的争论中,作者藉由文化史的概念,进入制度史的研究,讨论中国知识分子在儒、法、道三家的理论下矛盾的思想困境。

对弗兰克白银资本的反驳,更是精彩绝伦,葱史实到学术方法,到思想主义,三层反驳,淋漓尽致!

秦晖这本书,可以传世了。

《传统十论》读后感(三):儒表法里——认识真实的中国

五星好书!秦晖教授带我们透过“儒表”的现象看中国古代社会两千多年来“法里”的本质。

中国从秦开创大一统以来两千多年的社会,其实质是一个儒表法里的社会,即嘴上说的是儒家政治,暗地里行的是法家政治;嘴巴讲的是性善论,心里信的是性恶论;言之凿凿的是四维八德,谙熟于心的是“法、术、势”的运用;纸上遍布都是伦理中心主义,行为上却处处体现权力中心主义。

如书中举的一个例子,海瑞这样的人,在儒家看来是吏治的典范,在法家看来却是吏治之癌。因为他不贪财又不怕杀头,这样的人对君主来说就不好控制,有造反的嫌疑,称为无益之臣,可以除去。儒家强调行政正义,法家强调行政安全等等。

多的话就不必说了,本书至少有一半都是略为“危险”的思想。百代都行秦政制,这才是大实话!我们不要被儒表给欺骗了,因为法里才是中国的实质,否则以儒表的表象去观察中国两千多年来的社会,你看不懂,把所谓儒家当成什么中国的传统,那就更是狗屁,是荒谬与悲剧。

书中还有法道互补一说(至此我才理解了所谓道家对某些人的作用),道的作用,仅仅作为一种在儒表法里之间被作用的润滑剂,起到一种自欺欺人的作用。用书中的话来说,就是“高尚的无耻”,这种东西就更可怕了!言尽于此吧,书不尽言。

(PS.真要写长评的话水平当然不止于此,当然我本人也没水平,更加懒得写,主要是写短评字数超出,无奈放到这里,见笑了)

最后,某个热门短评上有“马表法里”四个字,我见了,顿觉眼前一亮,于是心领神会,大为叹服,直呼绝倒,这个短语是最骚的!于是想到以前的无涯过客被“儒表”骗,今时的粉红战士被“马表”骗,呜呼哀哉,我国仁人志士还有十四亿舜尧们,何其不幸也!?

《传统十论》读后感(四):读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秦晖老师的书。本书最初出版于2003年,我所读版本为2019年增订版。全书是作者的十篇论文合集,涵盖方面非常多样,而每一篇的质量又非常高,因此总体给人感觉信息量巨大,提出很多引人深思的颠覆性论点。

全书最核心的主题是,中国传统社会并非小共同体本位的儒家“宗族社会”,相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下无数小农的个体家庭直接作为“编户齐民”而隶属于皇权及其下延权力组织(吏权)。在这个结构中,小共同体无法取得本位地位。但这并非意味着个性自由与公民个人权利的成长,相反,早熟的集权国家作为一个大共同体的强控制使小共同体权利、个人权利的成长都成为不可能(118)。简而言之,传统中国社会是“大共同体(国家)本位”与“伪个人主义”的结合,而以宗族、村社为代表的“小共同体”并不占据关键地位。

作者用大量史实证明了这个论点。例如出土书简户籍中的小农户口信息、史书中的村落名称统计、典籍中的儒法思想阐发等。史料证明中国传统农村并非血缘纽带的宗族社会,而是官方编户齐民下的“吏民社会”。除此之外,这个论点也是在文明比较的视野中得出的。与古代欧洲的采邑、庄园等村社制度,古代俄国的米尔村社制度等相比,中国古代以宗族、乡绅为主要纽带的村社共同体对小农的个人束缚与治理要弱很多。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所谓传统中国农村“宗族自治”“血缘纽带”都是一些幻想。

作者基于这个主要观点,展开了多方面理论对话。此仅举几例给我较大启发的。

第一,是关于“皇权不下县”的反思。我们熟知,“皇权不下县”完整概括为:国权不下县,县下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而作者基于史料和论证,提出与之相对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模型:国权归大族,宗族不下县,县下唯编户,户失则国危。

第二,关于中国古代“儒表法里”(外儒内法)思想的思考。作者认为其观点符合“儒表法里”的基本判断。因为,大共同体(国家)本位正是法家思想所主张的治国理念,即国家政权深入控制社会基层,打破宗族地方自治权力。与之相反,小共同体(宗族)本位则是儒家的主张,却只在表面宣扬而非实际施行。作者认为科举制是“儒表法里”的典型体现:这个人才选拔制度看起来是以儒家经典为标准,但本质是国家政权对人事的绝对控制,而这种大共同体权力是典型的法家主张(与之相对,魏晋时期举孝廉等荐举制才是符合儒家思想的人事治理,因为其以宗族小共同体为核心纽带而推行)。

第三,关于James Scott“道义小农”与Samuel Popkin“理性小农”的论战。在作者看来,前者将小农视为依附于村社小共同体、维护小共同体利益的道德自治主体,而后者将小农看作独立理性个体、谋求个体权利的理性个人主义者。但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小农属于第三种:不像古代欧洲或俄国那样依附于村社小共同体,也并非现代化意义上的个体权利捍卫者,而是大共同体本位(国家主义)与“伪个人主义”的结合。

第四,作者也用这个解释中国与苏联农业集体化难易差异:为何在有米尔村社集体传统的苏联农村推行社会主义集体化时遭遇到了强烈反抗,而在中国“小而私”的传统小农社会中推行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时农民反抗却相对缓和。作者的这个观点恰好能够解释这个“悖论”: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看似与“小而私”的小农个体对立,然而其真正对立的是小共同体,是消灭村社小共同体自治单元的国家主义行为。这么看来,不同于俄国农村以米尔村社小共同体为纽带的社会结构,中国传统“吏民社会”的“大共同体+伪个人主义”的结构使小共同体没有显著作用地位,因而与社会主义集体化更加亲和。

《传统十论》读后感(五):《传统十论》与《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对比

读完《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后接着读《传统十论》,刚好深刻地体会到两个作者不同的视角。简言之,钱穆先生重在论证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安排形式上的先进面(虽然越往后这些先进性越淡薄甚至消失了),而秦晖先生则从文化实质结合制度形式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色”,进而对向现代化社会迈进的进程提出思考。

一、核心观点

对于《传统十论》,其中的几个鲜明观点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儒表法里”的文化实质

说起中国传统文化,大家总会想到的儒家思想。现在孔子学院等宣传模式,也传递了“中国文化源于儒”的暗示。但秦晖先生指出的即是,我们可能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儒”。

从史实上看,这个推断其实很好接受。虽然各朝各代声称尊崇儒学,但执行的行政体系全是法家那一套。而法家的核心就在于,将每个个体的人都完全纳入掌控之下。因此,行政体系的价值取向自然就深入个体生活中,久而久之形成文化内核。这就是“儒表法里”的意思。作者给出了非常多的证据证明“法”一直是中国的政治核心,比如对宗族的打压、对私利的鼓吹、对奖罚的运用等,这些不一一展开。更重要的是,我读了作者的论述后,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我一直比较困惑的是,为什么西方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总有“奸猾”一词。好像中国人在哪里都很自私自利,贪图小便宜,干些损人利己的事情。但“自私自利”似乎更适应商品社会的生存,而中国历史上商业却一直很不发达。当然,我对这种刻板印象持怀疑态度。但曾经读卡波特的《冷血》时,看到美国一个小镇,在一次惨绝人寰的全家凶杀案发生之前,邻里之间非常友善(虽然空间相距很远),甚至没有锁门的习惯,我也非常震惊这种近似“桃花源”似的生活状态竟然真实存在于1959年的美国。现在,先不论那“奸猾”的刻板印象是否是事实,结合“儒表法里”的说法,我突然有点理解那种刻板印象的来源。法家对人的控制手段无外乎两种,赏+罚,能受控的人则要贪+怕,因此,鼓励人们自私,其实就是培养人们的贪欲和恐惧(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萧何假作贪污自保等,确实体现了当权者并不偏好“不自私”的人,尤其是有能力的“不自私”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无法被赏罚所控制啊!但正是这样的人,才是儒家所推崇的吧?)。秦法夸张到鼓励家庭中互相举报,让人们认为没有绝对可信的人。这种取向若落实到现在,或许确实会导致上述“刻板印象”。

“本位论”的社会结构

从本位的观念去看社会结构,这大概是秦晖先生的重要思想创造,也确实非常形象贴切,令人受益匪浅。他将社会中的权力主体大致分为三种,以国家为代表的大共同体;以宗族、村社等位代表的小共同体;个人。不同社会中,这三种权力主体的权力大小是不同的。作者通过详实的史料证明了中国传统小共同体非常不发达(国家,及大共同体通过种种手段制约了小共同体的发展),同时,个人权利不占主导(这恐怕无人反驳),因此社会是“大共同体本位”的。而西方多数国家的贵族政治体系下,宗族等小共同体非常发达,个人仍然无权,传统上则是“小共同体本位”。

作者通过提出这样的理论,想要说明的是未来的发展路径。比如西方的个人通过联合大共同体推翻了小共同体的控制,然后再摆脱大共同体,即进入民主国家和现代社会。而中国社会特性不同,应当由个人联合小共同体推翻大共同体控制,再摆脱小共同体。但这里也抛下一个疑问,那就是社会的终点究竟应该是怎样的?所谓的民主国家、公民社会,民主、自由,是普适的发展方向吗?但对我来说,囿于学识疏浅,这些词的定义就是模糊不清的,或许从论述社会体制的著作里可以获得更多思想源泉。

二、实质与形式的较量

钱穆先生和秦晖先生对同一事物所持的观念也是不同的。比如对科举制,钱穆先生认为这就是中国古来选贤的传统,却是西方近代才吸收过去的经验。它在1500年前就给了普通人置身国家管理体系内的机会,这种“公平性”相当先进。但秦晖先生则批评科举并未选出贤(儒家),而是擢出能(法家),整个考试过程严密如冰冷机器,相当于把考生置于监狱中防范作弊,丝毫不考虑考生的人格,这种“公平性”似乎又太过了。看得出,秦晖先生更在意的是制度下所体现的内在价值取向。

但不能就此认为形式不重要。价值取向也是人基于事实的推断,只有事实越充分,推断才越准确,但过去之于现在的我们永远都不能完整把握。形式本身在于建立一个新的框架体系,这个框架体系在初步执行的过程中往往是真的能发挥形式设定的作用的,但长久运行下去,就会受到执行中价值取向的干扰,虽然形式仍在,但很多细节已发生变化,效果可能就“变味”了。没有孰对孰错之分,这两者显然应该结合起来去看。

由此我也获得一些思考。近来“内卷”一词提得特别频繁,大家似乎越来越感到竞争压力。也曾听过一个说法,是西方人有时讨厌中国人移民,因为他们到哪里以后,哪里就变得“卷”了,西方人本来舒适佛系的生活突然就变得竞争起来了。说来也怪,大家对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印象确实就是“努力”。为何如此,我所想到的就是,中国的科举制度通过严密的法制体系非常早地给予了普通民众上升的通道,因此自古以来,大家就有努力可能有回报的意识。这种回报不仅是物质的,还是地位上的、权力上的(法家体系下,进入官僚体系就进入了大共同体),也就是说,要追求的就是成为不平等中的上等。而在西方的贵族政治下,管理阶层世袭,平民永不得翻身,大概就没有那种要跻身“人上人”的想法了。这样看,我觉得这种“内卷”传统倒是一直存在。

不过,似乎公认的是东亚国家都是努力的,包括中国、日韩等。日韩确实受中国文化影响比较深,但究竟是何种方面的影响?是儒家文化理论,还是法家实践精髓?如果是前者,那上述关于内卷的解释似乎就无法外推了。而关于后者,我对此并无更多研究,不是特别清楚,有待后续了解。

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共同点

虽然两本书的关注视角完全不同,论证色彩也有差异,但其实都在向人们传递一个观念:真正的洞见是站在摒弃刻板印象和偏见的基础上的。尽管可能因为对史料的搜集深度、广度存在差异,导致分析视角和结论相左,但最起码,只有从史实出发,才能尽可能地接近真相。

我印象最深的,两位先生所要极力批驳的对中国传统的刻板印象,对于钱穆先生来说是“皇帝独大专权”,秦晖先生则是“儒式宗族发达”。仅从结论上看,两位先生想强调的意思似乎相左:钱穆先生想要大家意识到皇帝其实是无法专制的,但秦晖先生则要大家理解皇帝对个人的控制力远超想象。但细看下来便可发现,两者所说的“控制”并不同。前者更强调“专制”的概念,视角仅仅落在核心行政体系中,讲这里面控制权的分配,并不关注被控制者(比如,皇权从法理体系上就受到宰相(政府)的牵制)。后者则把视角扩展到整个社会,把核心行政体系视为一个整体,讲控制者和被控制者之间的关系(比如,历史上大部分时期宗族根本不发达,完全起不到抗衡中央控制的作用,因此皇帝的触手可以直接、深入地触及百姓)。因此,这两种观点并不可简单比较。

相比《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小册子,《传统十论》显然内容更详实、论证更丰富,但都带给人“耳目一新”的冲击感。茨威格做过一种描述,“一个人知识面越是有限,他离无限就越近,正是那些表面上看来对世界不闻不问的人,在用他们的特殊材料像蚂蚁一样建造一个奇特的、独一无二的微缩世界。”“偏执”大多源于此。我想,无论何种领域,不断进步的人都应当是摒弃偏执,对新观念开放包容的。说来简单,想要做到也是极不易的,应当时刻提醒自己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